23《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共37张PPT)+教案+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3《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共37张PPT)+教案+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12 14:51:45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孟子》三章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新知导入
二千多年前的一个晚上,一豆青灯之下,一位鬓发斑白的老人,就着数片烘干的竹简写下了191个篆体汉字。文章篇幅虽然精短,但其中光辉的思想却闪耀经年,传诵至今。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致读懂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观点和思路。
2、反复诵读,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
3、积累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背诵课文。
新知讲解
作者简介
孟子,名轲,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 ,与孔子合称 “孔孟”。主张:“仁政”统一天下。反对暴政,反对战争。
作品介绍
《孟子》共七篇,记录孟子与其弟子的思想言论和政治活动等的书。 《孟子》《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
孟子的文章自成风格,其文思想深刻,说理透彻,气势充沛,开合自如,长于论辩,有很强的说服力。
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 )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 )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 )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guō


pàn
读准停顿 齐读课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
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人和:众人的团结一致。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气候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众人的团结一致。
根据注释,译读课文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城:内城。
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环(huán):包围。
夫:句首发语词,不译。
译文: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时之处了,可是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城非不高也:城墙不是不高。非:不是。
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坚利:坚固精良。
多:充足。
而:然后
利:精良。
委:放弃。
去:离开。
译文: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地理的优势比不上众人团结一致啊。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域:名词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封,划定。
封疆:疆界、边境。
固:巩固。   威:震慑。
兵革之利:指兵器的锐利。
山溪:泛指山河。
以:凭借,依靠。
故:连词,因此,所以
译文: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
寡:少。畔:通“叛”,背叛。
之至:到达极点。
顺: 归顺,服从。
至:意思是“极点”
译文: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戚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会归顺他。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以: 凭借。之: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故:所以。有:要么,或者。胜:取得胜利。
译文:凭着天下人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连内外亲属都背叛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委而去之(古义: 今义:
池非不深(古义: 今义:
通假字:畔(pàn),通“叛”,背叛。
文言积累
城,内城;郭,外城
去,离开。
往,到
护城河。
指水塘
一词多义:
(1)利
天时不如地利:
兵革非不坚利:
(2)之
三里之城:
多助之至:
天下顺之:
环而攻之而不胜:
有利条件
锐利
的,助词

代词,指得道者。
代词,代指这座城。
(3)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固以怪之矣:
(4)城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城非不高也:
巩固
固执,顽固
原来,本来
内城
城墙
(5)而
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
环而攻之而不胜:
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顺承
连词表修饰
词类活用: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
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气候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众人的团结一致。
(2)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气候条件了。
1、本文就战争问题展开论述,战争中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孟子关于战争胜负的观点是什么?
战争的要素是“天时”、“地利”、“人和”;
孟子的观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作者是怎样论证这个中心论点的?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文章最后得出结论是什么?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战争需要“人和”
治国需要“人和”
论据
类推
结论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点
进攻——天时不如地利
防御——地利不如人和
域民
固国
威天下
得道多助——顺之
失道寡助——畔之
3、孟子写作此文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论述战争的胜败要素吗?更深层次的目的是什么呢?
不是!作者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劝诫当时的统治者在治国的过程当中认识到“人和”的重要,认识到“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论述范围由战争而扩大到治国。
4、找出文中排比句并体会其作用。
如:在文章第四段中三个“不以”句形成排比,进一步说明了什么道理?这三个句子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
三个排比,气势强烈。从“域民”到“固国”再到“威天下”是治国的顺序,必须将前一个阶段的事情做好,才有可能实现后一个目标,是逐层深入地说理,不能颠倒。突出“人和”的重要性,有利表现中心,从而得出文章结论。
再如:作者写“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这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
这组句子构成排比句,从防御一方虽“地利”却“委而去之”
论证了“人和”的重要性,气势强烈,强调“人和”的重要性,
有利表现中心。
5、你认为 “人和”在现代社会还有现实意义吗 请举例说明。
今年夏天,河南的洪涝灾害,面对灾难,亿万人民的力量一担集中起来会是多么强大,美好的品格和行为一但集中起来会是多么壮美。
2003年的非典,2020年的疫情,这场没有硝烟却异常悲壮的战斗中,成千上万的白衣战士用血肉之躯铸成的钢铁长城。
08年汶川地震,温总理察看灾情,心系灾民,体现了党和国家以人为本,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
课堂总结
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援引战例,以攻城而未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的重要性,最后引申到治国,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全文采用了逐层深入论证的写法。
课堂练习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城: 郭 :
(2)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 而:
(3)池非不深也 池:
(4)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
(5)委而去之 委: 去:
(6)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固: 国:
(7)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至: 畔:
(8)故君子有不战 君子: 故:
(9)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是: 人和:
(10)天时不如地利 天时: 地利:
(1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以:
(1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道: 寡:
(1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之: 亲戚: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拓展提高
治国犹栽树
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周围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 ③炀帝:指隋朝未代皇帝杨广。 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
1.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意犹不足(还,仍) B.征求不已(已经)
C.百姓不堪(忍受,经得住) D.惟欲清净(只)

2.翻译句子:
(1)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2)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

3.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作业布置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
B.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得道者多助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以天下之所顺
D.寡助之至 天下顺之
2、下面“以”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以天下之所顺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不以疾也
3、对下面文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A、委而去之 (放弃)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同“叛”背叛)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武器装备)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家)
4、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译文:)城墙并不是不高,池塘并不是不深。
B.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译文: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C.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凭借天下人都归顺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背叛的一方,所以君子要么不去发动战争,要发动战争一定会胜利。
D.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5、下面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首先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然后采用两两比较的方式,先是“天时”与“地利”的比较,再是“地利”和“人和”的比较。
B.本文中,孟子认为在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因素是天时、地利、人和,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和。
C.“人和”就是“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D.由“人和”进一步推演,指出“域民”“固国”“威天下”不能只靠“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这就从正面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举例:战争
(守)小城环而攻之而不胜
(攻)城高兵利粮足委而去之
类推
治国
域民
固国
威天下
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战争需要“人和”
治国需要“人和”
“人和”取决于“得道”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单元 6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致读懂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观点和思路。2、反复诵读,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3、积累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背诵课文。
重点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致读懂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观点和思路。2、反复诵读,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3、积累文言词语
难点 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二千多年前的一个晚上,一豆青灯之下,一位鬓发斑白的老人,就着数片烘干的竹简写下了191个篆体汉字。文章篇幅虽然精短,但其中光辉的思想却闪耀经年,传诵至今。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板书课题 听 激趣
讲授新课 展示目标: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致读懂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观点和思路。2、反复诵读,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3、积累文言词语作者简介 孟子,名轲,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 ,与孔子合称 “孔孟”。主张:“仁政”统一天下。反对暴政,反对战争。作品介绍 《孟子》共七篇,记录孟子与其弟子的思想言论和政治活动等的书。 《孟子》《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 孟子的文章自成风格,其文思想深刻,说理透彻,气势充沛,开合自如,长于论辩,有很强的说服力。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读课文,字音和停顿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guō ),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 sù )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 yù )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 pàn )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根据注释,译读课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人和:众人的团结一致。译文:有利于作战的气候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众人的团结一致。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城:内城。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环(huán):包围。夫:句首发语词,不译。译文: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时之处了,可是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城非不高也:城墙不是不高。非:不是。池:护城河。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坚利:坚固精良。多:充足。而:然而译文: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地理的优势比不上众人团结一致啊。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域:名词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封,划定。封疆:疆界、边境。固:巩固。 威:震慑。兵革之利:指兵器的锐利。译文: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寡:少。畔:通“叛”,背叛。之至:到达极点。顺: 归顺,服从。译文: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戚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会归顺他。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以: 凭借。之: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故:所以。有:要么,或者。胜:取得胜利。译文:凭着天下人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连内外亲属都背叛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会取得胜利。文言词语归类:通假字:畔(pàn),通“叛”,背叛。古今异义词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内城,外城 今:城市,姓氏 委而去之(古义:离开 今义: 到 池非不深(古义:护城河 今义:池塘 一词多义:(1)利天时不如地利:有利条件兵革非不坚利:锐利(2)之三里之城:的多助之至:到天下顺之:代指行仁政的君主环而攻之而不胜:代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的小城(3)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固以怪之矣:本来(4)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城城非不高也:城墙而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表顺承,后一个表转折委而去之:表顺承词类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名作动,限制 )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形作动,巩固 )(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形作动,震慑 句子的翻译(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气候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众人的团结一致。(2)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气候条件了。读课文,内容探究:本文就战争问题展开论述,战争中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孟子关于战争胜负的观点是什么?战争的要素是“天时”、“地利”、“人和”;孟子的观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作者是怎样论证这个中心论点的?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文章最后得出结论是什么?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3、孟子写作此文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论述战争的胜败要素吗?更深层次的目的是什么呢?不是!作者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劝诫当时的统治者在治国的过程当中认识到“人和”的重要,认识到“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论述范围由战争而扩大到治国。4、找出文中排比句并体会其作用。如:在文章第四段中三个“不以”句形成排比,进一步说明了什么道理?这三个句子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 三个排比,气势强烈。从“域民”到“固国”再到“威天下”是治国的顺序,必须将前一个阶段的事情做好,才有可能实现后一个目标,是逐层深入地说理,不能颠倒。突出“人和”的重要性,有利表现中心,从而得出文章结论。再如:作者写“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这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这组句子构成排比句,从防御一方虽“地利”却“委而去之”论证了“人和”的重要性,气势强烈,强调“人和”的重要性,有利表现中心。5、你认为 “人和”在现代社会还有现实意义吗 请举例说明。 今年夏天,河南的洪涝灾害,面对灾难,亿万人民的力量一担集中起来会是多么强大,美好的品格和行为一但集中起来会是多么壮美。2003年的非典,2020年的疫情,这场没有硝烟却异常悲壮的战斗中,成千上万的白衣战士用血肉之躯铸成的钢铁长城。08年汶川地震,温总理察看灾情,心系灾民,体现了党和国家以人为本,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 读读勾画读读注音画停顿笔记讨论 明确目标了解作家完成目标2完成目标1目标3目标1目标2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城: 郭 : (2)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 而:(3)池非不深也 池: (4)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5)委而去之 委: 去: (6)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固: 国:(7)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至: 畔:(8)故君子有不战 君子: 故: (9)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是: 人和:(10)天时不如地利 天时: 地利:(1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以:(1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道: 寡:(1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之: 亲戚:翻译下面的句子。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B.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得道者多助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以天下之所顺 D.寡助之至 天下顺之2、下面“以”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以天下之所顺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不以疾也3、对下面文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A、委而去之 (放弃)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同“叛”背叛)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武器装备)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家)4、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译文:城墙并不是不高,池塘并不是不深。B.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译文: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C.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译文:凭借天下人都归顺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背叛的一方,所以君子要么不去发动战争,要发动战争一定会胜利。D.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5、下面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然后采用两两比较的方式,先是“天时”与“地利”的比较,再是“地利”和“人和”的比较。B.本文中,孟子认为在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因素是天时、地利、人和,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和。C.“人和”就是“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D.由“人和”进一步推演,指出“域民”“固国”“威天下”不能只靠“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这就从正面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拓展阅读:治国犹栽树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周围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 ③炀帝:指隋朝未代皇帝杨广。 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1.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意犹不足(还,仍) B.征求不已(已经)C.百姓不堪(忍受,经得住) D.惟欲清净(只) 2.翻译句子:(1)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2)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 3.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做练习 拓展提高
课堂小结 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援引战例,以攻城而未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的重要性,最后引申到治国,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全文采用了逐层深入论证的写法。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练习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城: 郭 :
(2)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 而:
(3)池非不深也 池:
(4)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
(5)委而去之 委: 去:
(6)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固: 国:
(7)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至: 畔:
(8)故君子有不战 君子: 故:
(9)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是: 人和:
(10)天时不如地利 天时: 地利:
(1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以:
(1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道: 寡:
(1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之: 亲戚: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2、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择题: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
B.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得道者多助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以天下之所顺
D.寡助之至 天下顺之
2、下面“以”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以天下之所顺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不以疾也
3、对下面文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A、委而去之 (放弃)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同“叛”背叛)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武器装备)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家)
4、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译文:)城墙并不是不高,池塘并不是不深。
B.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译文: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C.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凭借天下人都归顺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背叛的一方,所以君子要么不去发动战争,要发动战争一定会胜利。
D.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5、下面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首先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然后采用两两比较的方式,先是“天时”与“地利”的比较,再是“地利”和“人和”的比较。
B.本文中,孟子认为在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因素是天时、地利、人和,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和。
C.“人和”就是“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D.由“人和”进一步推演,指出“域民”“固国”“威天下”不能只靠“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这就从正面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
拓展阅读
治国犹栽树
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周围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 ③炀帝:指隋朝未代皇帝杨广。 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
1.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意犹不足(还,仍) B.征求不已(已经)
C.百姓不堪(忍受,经得住) D.惟欲清净(只)
2.翻译句子:
(1)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2)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
3.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练习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城: 郭 :
(2)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 而:
(3)池非不深也 池:
(4)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
(5)委而去之 委: 去:
(6)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固: 国:
(7)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至: 畔:
(8)故君子有不战 君子: 故:
(9)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是: 人和:
(10)天时不如地利 天时: 地利:
(1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以:
(1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道: 寡:
(1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之: 亲戚:
【答案】(1)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城:内城 郭 :外城
(2)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 围 而:然而
(3)池非不深也 池:护城河
(4)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兵器
(5)委而去之 委: 放弃 去: 离开
(6)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固: 巩固 国:国防
(7)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至: 极点 畔:同“叛”背叛
(8)故君子有不战 君子:能行仁政的君主 故: 所以
(9)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是: 这 人和:人心向背,上下团结
(10)天时不如地利 天时:有利的天气等条件 地利:有利的地理条件
(1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使……定居 以:凭,靠
(1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道:行仁政 寡:少
(1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之:到 亲戚:内外亲属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2、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答案】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要背叛他。                      
2、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比不上地利,地利比不上人和。
3、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4、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少。
5、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的条件去攻打连亲人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
选择题: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
B.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得道者多助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以天下之所顺
D.寡助之至 天下顺之
【答案】C
【解析】A前一个“而”表转折,后一个表顺承;B前一个“者”表停顿,不译,后一个译成“.……的人”;C都解释为“凭、靠”;D前一个“之”是动词,到,后一个是代词,代“多助者”
2、下面“以”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以天下之所顺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不以疾也
【答案】D
【解析】前面三个都是“凭、靠”,后面一个是“认为”
3、对下面文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A、委而去之 (放弃)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同“叛”背叛)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武器装备)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家)
【答案】D
【解析】应解释为“国防”
4、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译文:)城墙并不是不高,池塘并不是不深。
B.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译文: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C.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凭借天下人都归顺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背叛的一方,所以君子要么不去发动战争,要发动战争一定会胜利。
D.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答案】A
【解析】正确的译文是: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
5、下面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首先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然后采用两两比较的方式,先是“天时”与“地利”的比较,再是“地利”和“人和”的比较。
B.本文中,孟子认为在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因素是天时、地利、人和,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和。
C.“人和”就是“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D.由“人和”进一步推演,指出“域民”“固国”“威天下”不能只靠“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这就从正面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
【答案】D
【解析】应是“反面”
拓展阅读
治国犹栽树
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周围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 ③炀帝:指隋朝未代皇帝杨广。 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
1.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意犹不足(还,仍) B.征求不已(已经)
C.百姓不堪(忍受,经得住) D.惟欲清净(只)
【答案】B
【解析】应为“停止”
2.翻译句子:
(1)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2)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
【答案】(1)治理国家就像栽种树木,不动摇它的根基,那么就会枝叶茂盛。
(2)于是能够不兴起徭役,年年庄稼丰收,百姓安居乐业。
3.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答案】要以民为主,让百姓安居乐业。
【附译文】唐太宗对周围的大臣说:“以前隋炀帝刚刚平定了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宫中的美女和珍奇玩物,没有一个院子不是满满的。隋炀帝仍旧不满足,搜刮不停,并且东西讨伐,用尽兵力发动战争,老百姓苦不堪言,所以导致了灭亡。这些都是我亲眼所见。因此我从早到晚孜孜不倦,只是希望清清静静,这使得天下平安无事。于是就能不兴徭役,谷物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治理国家就像种树一样,根基不动摇,才会枝繁叶茂。帝王能做到清静,百姓怎么会不安居乐业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