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人工智能拍的产生与发展
一、选择题
1.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将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以下关于人工智能说法错误的是( )
A.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虽然会使部分人失业,但也会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
B.人工智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智能和便利
C.人工智能的开发运用要遵守法律法规,防范人工智能失控的风险
D.只要实现了技术突破,人工智能将全面取代人类活动
2.以下实际生活场景中,涉及到人工智能技术的是 ( )
①疫情期间,进入公共场合通过“人脸识别登录验证”申领健康码
②通过手机 APP 远程打开家里的空调
③拨打某客服电话,与语音助手沟通解决售后问题
④驾驶搭载自动驾驶技术的汽车
⑤利用扫描仪扫描文稿并自动通过 Email 进行发送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3.下列选项中没有用到人工智能的是( )。
A.机器人AlphaGo挑战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
B.开车时使用高德导航进行导航。
C.带虚拟现实头盔后,你看到的所有影像将能完整的把你包围。
D.阅读外国文献时遇到看不懂的文章,使用谷歌翻译。
4.到目前为止,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 )个阶段。
A.二 B.三 C.四 D.五
5.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有()
①手机根据环境光线强弱自动调节屏幕亮度
②使用微信插件将文本信息转换成语音
③使用“屏下指纹解锁”功能打开手机
④在Word中输入“爱屋及鸟”自动替换为“爱屋及乌”
⑤物流配送机器人完成快递配送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
6.下列说法中都体现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是( )
①使用人体测温筛检仪,实现人脸识别无感通关,迅速发现体温异常者
②楼道LED声控感应灯,在光线不足且有人走动时,自动感应亮灯
③使用控制软件在家里对公司里的电脑进行远程控制,完成文件下载等操作
④车辆进出停车场时,通过车牌识别技术自动完成车辆停车计费工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有些部门为了提高安全性,安装了眼角膜识别的门禁系统,这过程使用了( )。
A.语音识别技术
B.智能代理技术
C.虚拟现实技术
D.模式识别技术
8.下列选项中主要是运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是( )
A.装有传感器的“智能小车”,能自动沿黑线路径行驶
B.电子眼“抓拍电动摩托车骑行不带头盔系统”,可抓取面部信息进行识别
C.电网公司专业人员操控无人机对电塔拍摄视频
D.考试后将答题卷扫描成图像,教师使用智能手机阅卷
9.2017年7月20日,《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35号)中明确了新- 代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自主协同控制与优化决策理论、高级机器学习理论、类脑智能计算理论、量子智能计算理论和( )
A.大数据智能理论 B.跨媒体感知计算理论
C.混合增强智能理论 D.群体智能理论
10.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技术目前主要包括( )。
A.机器学习、知识图谱 B.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
C.人机交互、生物特征识别 D.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11.人工智能的核心是算法,基础是数据,本质是( )。
A.函数 B.计算 C.程序 D.模块
12.下列不属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是()。
A.在校门口使用红外体温测量仪测量入校者的体温
B.机器人代替人工送外卖
C.学校使用人脸识别技术保障学生安全
D.实验大楼使用声控电梯,无接触选择到达楼层
13.人工智能的目的是让机器能够( ),以实现某些脑力劳动的机械化。
A.完全代替人的工作
B.完全代替人的大脑
C.具有像人一样的高级智能
D.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
14.智能传感器是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传感器,它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 )
A.高敏度 B.高精度 C.高可靠性 D.微型化、集成化
15.关于人工智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工智能技术它与其他科学技术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应用技术的智能化水平。
B.人工智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
C.由于人工智能的系统研究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才开始的,非常新,所以十分重要。
D.人工智能极大地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16.( )年的“图灵测试”揭开了人工智能的序幕。
A.1950 B.1952 C.1958 D.1960
17.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工智能技术就是虚拟现实技术
B.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和破坏性,也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体现
C.烟雾探测器探测到浓烟时自动启动喷淋系统,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
D.人工智能是一种模拟人类智能活动,尝试对事物进行识别、理解、学习和推理的技术
二、填空题
18.神经网络是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是一种模拟________行为特征,进行并行信息处理的________。
19.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的算法,它是一种按照________逆向传播算法训练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神经网络的算法由信息的________与误差的________两部分组成,它们由可修正的________互连。在正向传播过程中,输入信息从输入层经________逐层计算传向输出层,当前层神经元的状态只影响________神经元的状态。如果输出层没有得到期望的输出,则________输出层的误差变化值,然后转向________传播,通过网络将误差信号沿原来的连接通路________,修改各层神经元的________直至达到期望目标。
20.智能传感器是具有________功能的传感器。它属于人工智能的________,用于感知外界环境。
21.________一般指实现特定功能的专用智能设备,________真正实现推理和解决问题。________是指真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类级别的智能机器。
22.人工智能是利用________或者数字计算机________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________,感知环境,获取知识并使用知识获得最佳结果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
三、操作题
23.人工神经网络需要事先确定反映输入、输出之间映射关系的数学方程,它通过自身的训练,学习某种规则,最终在给定输入时得到最接近期望输出的结果。 (____)
四、判断题
24.人工智能的研究途径是主张通过运用计算机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 实现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的模拟。(______)
25.AI研究的三条主要途径为:符号主义、行为主义、现实主义。(__________)
26.人工智能是关于知识的科学,主要研究的核心课题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知识的模型化和表示方法、启发式搜索理论、各种推理方法和AI系统结构和语言。(________)
27.人工智能发展主要是数学模型有重大突破。(________)
28.智能传感器是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传感器。它带有微处理机,具备采集、处理、交换信息等功能,是传感器集成化与微处理机相结合的产物。 (____)
29.强人工智能是指真正能思考、有知觉、有自我意识的人类级别的智能机器。 (____)
30.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将比人类聪明。 (____)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虽然会使部分人失业,但也会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人工智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智能和便利;人工智能的开发运用要遵守法律法规,防范人工智能失控的风险;人工智能并不能完全取代人类,故本题应选D。
2.A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指通过普通计算机程序来呈现人类智能的技术。人脸识别、语音助手、自动驾驶属于人工智能的应用。故本题应选A。
3.C
【详解】本题考查人工智能相关知识。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机器人AlphaGo挑战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涉及人工智能的智能机器人领域,开车时使用高德导航进行导航涉及图像识别领域,阅读外国文献时遇到看不懂的文章,使用谷歌翻译涉及人工智能的机器翻译领域,故ABD都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带虚拟现实头盔后,你看到的所有影像将能完整的把你包围,这是虚拟现实技术的使用,没有用到人工智能故本题选C。
4.B
【详解】本题考查人工智能相关知识。人工智能是在1956年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名称正式提出的,自此之后,它已经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它的发展历史可归结为孕育,形成,发展这三个阶段。故本题选B。
5.B
【详解】本题考查人工智能相关知识。人工智能包括识别和理解,识别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理解有机器翻译和人机对话。使用微信插件将文本信息转换成语音,使用“屏下指纹解锁”功能打开手机,物流配送机器人完成快递配送都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手机根据环境光线强弱自动调节屏幕亮度是传感器技术。故本题选B。
6.C
【详解】本题考查人工智能相关知识。人工智能包括识别和理解,识别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理解有机器翻译和人机对话。使用人体测温筛检仪,实现人脸识别无感通关,迅速发现体温异常者,车辆进出停车场时,通过车牌识别技术自动完成车辆停车计费工作属于人工智能。楼道LED声控感应灯,在光线不足且有人走动时,自动感应亮灯是一种传感器技术。故本题选C。
7.D
【详解】本题考查人工智能相关知识。语音识别技术,其目标是将人类的语音中的词汇内容转换为计算机可读的输入。虚拟现实技术又称灵境技术,是以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为基本特征的计算机高级人机界面。模式识别技术包括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等。故本题选D。
8.B
【详解】本题考查人工智能相关知识。人工智能包括识别和理解,识别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理解有机器翻译和人机对话。装有传感器的小车,能自动沿黑线路径行驶,使用的是传感技术。选项B电子眼“抓拍电动摩托车骑行不带头盔系统”,可抓取面部信息进行识别,涉及仍人工智能中的识别,故选项B运用了人工智能技术。
9.ABCD
【详解】本题考查人工智能相关知识。人工智能包括识别和理解,识别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理解有机器翻译和人机对话。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自主协同控制与优化决策理论、高级机器学习理论、类脑智能计算理论、量子智能计算理论和大数据智能理论 ,跨媒体感知计算理论,混合增强智能理论 ,群体智能理论。故本题选ABCD。
10.ABCD
【详解】本题考查人工智能相关知识。人工智能包括识别和理解,识别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理解有机器翻译和人机对话。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技术目前主要包括机器学习、知识图谱 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生物特征识别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本题ABCD都是。
11.B
【详解】本题考查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核心是算法,基础是数据,本质是计算,选项B正确。比如在一辆无人驾驶汽车中,一般大约有12TB的数据,这些无人驾驶汽车背后的支撑就是快速的计算能力。
12.D
【详解】本题考查人工智能相关知识。人工智能包括识别和理解,识别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理解有机器翻译和人机对话。在校门口使用红外体温测量仪测量入校者的体温,机器人代替人工送外卖,学校使用人脸识别技术保障学生安全都涉及识别,体现人工智能,选项D是一种传感器,不属于人工智能,故选D。
13.D
【详解】本题考查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的目的是让机器能够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以实现某些脑力劳动的机械化。故本题选项D为正确选项。
14.ABCD
【详解】本题考查人工智能相关知识。智能传感器(intelligent sensor)是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传感器。智能传感器带有微处理机,具有采集、处理、交换信息的能力,是传感器集成化与微处理机相结合的产物。与一般传感器相比,智能传感器具有以下三个优点:通过软件技术可实现高精度的信息采集,而且成本低;具有一定的编程自动化能力;功能多样化。它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高敏度 ,高精度 ,高可靠性 ,微型化、集成化等等,故本题选ABCD。
15.C
【详解】本题考查人工智能相关知识。人工智能包括识别和理解,识别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理解有机器翻译和人机对话。人工智能技术它与其他科学技术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应用技术的智能化水平。人工智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人工智能极大地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选项BD说法正确。从50年代开始,人工智能的研究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50年代人工智能的兴起和冷落。人工智能概念首次提出后,相继出现了一批显著的成果,如机器定理证明、跳棋程序、通用问题、求解程序、LISTP 表处理语言等。第二阶段:60 年代末到 70 年代,专家系统出现,使人工智能研究出现新高潮。第三阶段:80年代,随着第五代计算机的研制,人工智能得到了很大发展。第四阶段:80年代末,神经网络飞速发展。1987年,美国召开第一次神经网络国际会议,宣告了这一新学科的诞生。此后,各国在神经网络方面的投资逐渐增加,神经网络迅速发展起来。第五阶段:90年代,人工智能出现新的研究高潮。由于网络技术特别是国际互连网的技术发展,人工智能开始由单个智能主体研究转向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分布式人工智能研究。不仅研究基于同一目标的分布式问题求解,而且研究多个智能主体的多目标问题求解,使人工智能更面向实用。另外,由于Hopfield多层神经网络模型的提出,使人工神经网络研究与应用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人工智能已深人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故本题说法错误的是C。
16.A
【详解】本题考查人工智能相关知识。图灵测试由艾伦·麦席森·图灵发明,指测试者与被测试者(一个人和一台机器)隔开的情况下,通过一些装置(如键盘)向被测试者随意提问。进行多次测试后,如果机器让平均每个参与者做出超过30%的误判,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并被认为具有人类智能。图灵测试一词来源于计算机科学和密码学的先驱图灵写于1950年的一篇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其中30%是图灵对2000年时的机器思考能力的一个预测,目前我们已远远落后于这个预测。故本题选A。
17.D
【详解】本题考查人工智能相关知识。人工智能包括识别和理解,识别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理解有机器翻译和人机对话。人工智能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不同,A错。计算机病毒不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体现,B错。烟雾探测器探测到浓烟时自动启动喷淋系统,是一个传感器技术,并不是人工智能技术,C错。选项D正确。
18.动物神经网络 算法模型
【详解】本题考查神经网络。神经网络也简称为神经网络或称作连接模型,它是一种模仿动物神经网络行为特征,进行分布式并行信息处理的算法数学模型。这种网络依靠系统的复杂程度,通过调整内部大量节点之间相互连接的关系,从而达到处理信息的目的。
19.误差 正向传递 反向传播 权值 隐藏层 下一层 计算 反向 反传回来 权值
【详解】本题考查人工智能相关知识。人工神经网络也简称为神经网络或称作连接模型,它是一种模仿动物神经网络行为特征,进行分布式并行信息处理的算法数学模型。这种网络依靠系统的复杂程度,通过调整内部大量节点之间相互连接的关系,从而达到处理信息的目的。人工神经网络无需事先确定输入输出之间映射关系的数学方程,仅通过自身的训练,学习某种规则,在给定输入值时得到最接近期望输出值的结果。作为一种智能信息处理系统,人工神经网络实现其功能的核心是算法。BP神经网络是一种按误差反向传播(简称误差反传)训练的多层前馈网络,其算法称为BP算法,它的基本思想是梯度下降法,利用梯度搜索技术,以期使网络的实际输出值和期望输出值的误差均方差为最小。基本BP算法包括信号的前向传播和误差的反向传播两个过程。即计算误差输出时按从输入到输出的方向进行,而调整权值和阈值则从输出到输入的方向进行。正向传播时,输入信号通过隐含层作用于输出节点,经过非线性变换,产生输出信号,若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不相符,则转入误差的反向传播过程。误差反传是将输出误差通过隐含层向输入层逐层反传,并将误差分摊给各层所有单元,以从各层获得的误差信号作为调整各单元权值的依据。通过调整输入节点与隐层节点的联接强度和隐层节点与输出节点的联接强度以及阈值,使误差沿梯度方向下降,经过反复学习训练,确定与最小误差相对应的网络参数(权值和阈值),训练即告停止。此时经过训练的神经网络即能对类似样本的输入信息,自行处理输出误差最小的经过非线形转换的信息。
20.信息处理 神经末梢
【详解】本题考查人工智能相关知识。智能传感器(intelligent sensor)是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传感器。智能传感器带有微处理机,具有采集、处理、交换信息的能力,是传感器集成化与微处理机相结合的产物。与一般传感器相比,智能传感器具有以下三个优点:通过软件技术可实现高精度的信息采集,而且成本低;具有一定的编程自动化能力;功能多样化。一个良好的‘智能传感器’是由微处理器驱动的传感器与仪表套装,并且具有通信与板载诊断等功能。智能传感器是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传感器。它属于人工智能的神经末梢,用于感知外界环境。
21.弱人工智能 不能 强人工智能 能思考 有知觉 有自我意识
【详解】本题考查人工智能相关知识。人工智能包括识别和理解,识别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理解有机器翻译和人机对话。弱人工智能一般指实现特定功能的专用智能设备,不能真正实现推理和解决问题。强人工智能是指真正能思考、有知觉、有自我意识的人类级别的智能机器。
22.数字计算机 控制的机器 智能
【详解】本题考查人工智能相关知识。人工智能包括识别和理解,识别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理解有机器翻译和人机对话。人工智能是利用数字计算机或者数字计算机控制的机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感知环境,获取知识并使用知识获得最佳结果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
23.错
【详解】本题考查神经网络。人工神经网络,是20世纪80 年代以来人工智能领域兴起的研究热点。它从信息处理角度对人脑神经元网络进行抽象, 建立某种简单模型,按不同的连接方式组成不同的网络。在工程与学术界也常直接简称为神经网络或类神经网络。神经网络是一种运算模型,由大量的节点(或称神经元)之间相互联接构成。每个节点代表一种特定的输出函数,称为激励函数(activation function)。每两个节点间的连接都代表一个对于通过该连接信号的加权值,称之为权重,这相当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记忆。网络的输出则依网络的连接方式,权重值和激励函数的不同而不同。而网络自身通常都是对自然界某种算法或者函数的逼近,也可能是对一种逻辑策略的表达。题干描述完全颠倒,错误。
24.正确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人工智能相关知识。目前研究过程中通常采用两条途径,一条是由内到外,从揭示人脑的结构和人类智能的奥妙入手,目的是搞清楚大脑处理信息的过程,目标是创立信息处理的智能理论。另一条是由外到内,从应用计算机模拟人的智能活动入手,目标是研究开发智能机器或系统,力求达到与人的智能活动相类似的效果。故题干中的说法正确。
25.错误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人工智能研究的三条主要途径。AI研究的三条主要途径为:符号主义、行为主义、连接主义。
26.正确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人工智能的知识。人工智能是关于知识的科学,主要研究的核心课题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知识的模型化和表示方法、启发式搜索理论、各种推理方法和AI系统结构和语言。题干说法正确。
27.正确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人工智能知识点。《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20世纪80年代,人工智能数学模型方面出现了重大发明,其中包括著名的多层神经网络(1986)和反向传播算法(亦称BP算法,1986);同时还出现了能与人类下象棋的高度智能机器(1989)。
28.对
【详解】本题考查人工智能相关知识。人工智能包括识别和理解,识别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理解有机器翻译和人机对话。智能传感器是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传感器。它带有微处理机,具备采集、处理、交换信息等功能,是传感器集成化与微处理机相结合的产物。题干说法正确。
29.对
【详解】本题考查强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观点认为有可能制造出真正能推理(Reasoning)和解决问题(Problem_solving)的智能机器,并且,这样的机器将被认为是有知觉的,有自我意识的。可以独立思考问题并制定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体系。有和生物一样的各种本能,比如生存和安全需求。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一种新的文明。题干说法正确。
30.错
【详解】本题考查人工智能相关知识。人工智能包括识别和理解,识别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理解有机器翻译和人机对话。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将比人类聪明显然是不显示的,人工智能毕竟是由人类发明的,要真的超过人类可能还需要等很长时间。故题干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