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的生活需要营养课件和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人的生活需要营养课件和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9-22 09:47:28

文档简介

(共5张PPT)
消化和吸收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两类: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唾液腺、胰腺和肝脏;消化道内壁上的小腺体:胃腺和肠腺
1、消化系统的组成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具有消化作用的器官:口腔、胃、小肠
具有吸收作用器官:胃、小肠、大肠
2.口腔:唾液(唾液淀粉酶)
胃 :胃液(胃蛋白酶)
小肠:胆汁、胰液、肠液
(胆汁:不含消化酶,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胰液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3.食物的消化过程: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淀粉的初步消化在口腔)
蛋白质----------氨基酸
(蛋白质的初步消化在胃)
脂肪---------脂肪微粒---------甘油和脂肪酸
(脂肪的初步消化在小肠)
小肠的特点
1.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内表面上有很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很多小肠绒毛。这些特点大大增加了小肠的消化和吸收面积。
2.小肠绒毛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课题 消化与吸收 课型 新授课 序号 2 备课人 李红 单位 彩石中学
课标与教材分 析 课标分析:本节内容是一级主题“生物圈中的人”下的第一个二级主题“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中的第二、三个内容标准“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这部分内容是人体新陈代谢方面的重要知识,与后面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紧密相连。教材已经降低了消化系统的组成知识的要求,通过观察与思考、探究活动、分析与讨论、演示实验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在消化系统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树立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探究活动使学生有了更大的自主性和开放性,不仅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以启发,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以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生理功能;举例说出消化道的名称及其作用;举例说出人体主要消化腺的名称及作用;说出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教学难点::说出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对消化系统的认识是分散的,知道消化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但没有认识到这些都属于消化系统。消化腺这个概念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要对学生作较形象的解释。“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这个实验涉及到对照实验,需要学生分析出变量,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 能 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描述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过程与方 法 通过探究活动“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探究活动“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得出结论,认同科学探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探究中可能会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提高
教学方法与 媒 体 本节课涉及到的教学方法有:讨论法、演示法、讲授法等。小组讨论是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一条很重要的途径,既锻炼了能力,又可以使知识记得牢固,还可以使学生开阔思维。本节的探究活动适于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可以让所有学生亲眼观察到实验现象,当然,教师教授所起到的画龙点睛的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 本节课可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形象生动的图片,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具体
板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 备
(1)消化系统的组成(2)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 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成分是不是都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呢?哪些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哪些不能?学生观察第9页的图并结合第10页第一自然段的文字,解答教材上的三个讨论问题:教师解释什么是消化腺;让学生在图上辨认三种大消化腺,画图解释胃腺、肠腺的结构学生阅读实验过程。滴加碘液后,观察实验结果。思考:1号和2号组成对照实验,变量是什么?说明什么问题?2号和3号组成对照实验,变量是什么?说明什么问题? 师生共同总结以上讨论的问题。教师总结消化、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的概念。教师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什么? 依次说出食物进入人体后所经过的消化器官的名称;请指出自己的胃、小肠和肝脏等消化器官的大体位置;在消化器官中最膨大,最长的分别是什么?由一名学生上台演示实验过程。在恒温水浴时,小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 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是什么。2、 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用37℃的温水为试管保温?3、 在馒头的消化过程中,牙齿、舌和唾液的作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4、有的人吃饭细嚼慢咽,而有的人吃饭狼吞虎咽,你认为哪种进食方式比较科学?为什么? 课堂导入,上接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下接本节课内容。课堂新授此实验是一个关键,它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布置作业 学生做学检第9页第13题,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 掌握知识与实验能力一块培养,要注意上课时间的把握以及学生气氛的调动与控制。课题 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 课型 新授 序号 备课人 李红 单位 彩石中学
课标与教材分 析 课标分析:本节教学旨在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为了改善学生的营养状况,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增强学生关注自己营养状况的意识,将所学运用于实际生活,并指导自己和家人健康的生活。
重点: 1、说出什么是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2、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难点: 3、关注食品安全。
学情分析 关于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问题在学生生活中到处都充斥着,呈星星点点飘飘洒洒状;学生们知道但对此没有系统的认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将学生的认识系统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 能 说出什么是合理膳食,认识到营养不良、营养过剩、偏食、挑食、不吃早餐等是营养问题。
过程与方 法 由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学生在了解的前提下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注食品安全。
教学方法与 媒 体 1、学生准备:课前调查市场上正在出售的各种常见的食品。调查重点是食品是否超过保质期限、是否注明厂名和批号(产品标准号)。 2、教师准备:营养合理的“一日食谱”的课件,与学生进行互动。
板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 备
导入新课均衡膳食我国的膳食指南设计:营养合理的“一日食谱”食品安全调查:食品安全 [出示]:营养问题的图片——肥胖症(营养过剩)、年重过轻(营养不良)、不吃早餐、偏食、挑食、暴饮暴食、饮食过咸等。[提问]:想一想他们这些饮食习惯正确吗?[引言]:那么什么样的营养结构才叫合理?正确的饮食习惯是什么?什么样的食品才安全?让我们关注今天的学习内容——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出示]:各种佳肴的图片。[提问]:你能给这些丰富的食品分分类吗?[复习提问]:能说说这些食品富含哪些营养成分吗?这些营养成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讲述]:食物中的这些营养成分对人体的作用各有不同,因此,合理而均衡的膳食有益于人体的健康。[提问]:你们认为在青少年时期,每天摄取的营养物质中尤其要注意些什么?[小结]:婴儿、幼儿、青少年、成年人的膳食计划应有所不同,以满足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营养的不同要求。青少年正处于旺盛的生长发育期,应食用足够的糖类以维持各项生命活动,食用适量的蛋白质以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还应食用一定量的无机盐、维生素和纤维,以保证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讲述]:中国营养学会根据营养学原则,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以指导人们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促进健康。[阅读]:《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八条建议。[出示]: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金字塔”。[提问]:除了合理均衡的膳食以外,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也非常重要。[讨论]:合理的饮食习惯。[补充]:一天一般为三餐,两餐的间隔时间为4-6小时。科学论证,早餐约占一天热能的30%,午餐约占40%,晚餐约占30%,不吃早餐或不定时就餐的习惯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设计]:如果你是一名技艺高超的营养师,请你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一日食谱”。要求:针对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特点,。[小组交流]:略。[课件互动]:请三个小给分别把设计的一日食谱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全班同学评判。[小知识]:(1)中学生营养配餐举例。(2)一个中学生一天应摄入的食物量。(3)健康的第一大基石——合理膳食一、二、三、四、五。(4)红、黄、绿、白、黑。[提问]:你一般通过哪些渠道获得食品?[提问]:你在购买食品时有没有关注过它的安全问题?[讲述]:俗话说“病从口入”,饮食不卫生、不安全,是百病之源。食品安全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自学]:《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六章《食品卫生管理》第二十一条。[讨论]:1、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的哪些内容?2、怎样判断包装食品是否过了保质期?3、购买蔬菜、鱼肉等非包装食品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补充]:不食霉变和已过保质期的食品,不滥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强化食品。[阅读]:课外读——新型食品中的安全问题。[调查]:食品安全。指导:4-6人一组,设计调查表,调查南京市场上正在出售的食品的安全性。调查重点:食品是否超过保持期限、是否注明厂名和批号。讨论:本地食品是否安全。 说出这些都是不正确的饮食习惯,对不吃早餐、偏食、挑食产生共鸣。积极发言,给食品分类:谷类;蔬菜水果类;畜禽肉蛋类;豆类及豆制品、奶类及奶制品;油脂类。回忆旧知识,说出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是: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无机盐、纤维素。一致认为糖类、蛋白质最重要。阅读课本上的8条建议,对照自己的生活,看看有哪些做得还不够。了解五大类食物的需求量。同座位讨论,全班交流总结:(1)一日三餐,按时进食。“早上吃得好,中午吃得饱,晚饭吃得少”。(2)不偏食,不挑食。(3)不暴饮暴食。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设计一份适合青少年的“一日食谱”,尝试提出一个主题鲜明、类似广告词的食谱名称。 三个小组进行展示,全班投票,选出最佳设计方案。 饶有兴趣地阅读,并不时对照自己的饮食,了解自己做得好与不足的地方,对自己今后的合理均衡营养有指导性作用。 基本上都是从超市、菜市场等场所购买食品。 不少同学摇头。热烈讨论,全班交流。(1)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批号、
保质期、配方、使用方法。(2)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3)有无光泽,有无异味,有无食品检疫合格印章。自由组合,课堂上设计调查表,课后实施调查。 从日常生活的现象入手,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还与当今的命题相适应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知识,利于学习记忆,更有利于学生的饮食健康
布置作业 掌握什么是合理膳食,并能够指导自己的一日三餐,合理用餐。了解什么是食品安全问题,并指导生活避免食品出现安全问题。完成学习检测。
教学反思(共28张PPT)
第一节 食物的营养成分
你知道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吗?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无机盐、
维生素、

含糖类丰富的食物:
主要的供能物质
蛋白质含量较多的食物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提供能量(供能物质)
构成组织细胞(基本物质)
作用
含脂肪丰富的食物
脂肪分动物脂肪和植物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
备用能源
总结: 以上三种营养物质对人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是人体需求量最多的三种有机物,既是构成人体细胞的物质,也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被誉为“三大营养物质”
1、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维生素
2、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是。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维生素
3、人体的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A、蛋白质、糖类、水 B、蛋白质、糖类、维生素
C、蛋白质、糖类、脂肪 D、蛋白质、糖类、脂肪、水
4、一般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的是。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维生素
5、蛋白质除了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外,也是人体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等的物质基础,
此外,被分解后,为人体的___________提供___________。
生长发育
组织更新
生理活动
能量
生命活动的调节
维生素:
维生素既不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在人体内含量很少,但作用却很大
夜盲A 脚气B
坏血C 佝偻D
简记歌谣:
种类 缺乏症 来源
VA
VB1
Vc
VD
夜盲症干眼症
脚气病、神经炎
坏血病
佝偻病
骨质疏松症
肝脏鱼肝油
谷物胡萝卜
肉类肾脏
谷物蔬菜
瓜果蔬菜
肝脏鱼肝油
蛋类
坏血病与维生素C
1913年,俄罗斯的“圣虎克号”船载着北极探险队的队员们在北冰洋的冰块间越冬。没过多久,队员们就得了一种可怕的病。他们的牙床一块块裂开,充血肿胀,牙齿都松了,脸也浮肿,皮下青一块紫一块。后来医生将这些病人分成六组,分别给吃果酒、矾类制剂(一种晶体盐类)、醋、海水、柠檬和肉豆,发现每天吃两个柠檬的人很快恢复了健康。请分析:
1、船上的队员到底得了什么病?
2、为什么柠檬能治疗这种病?
3、海员最容易得这种病的原因是什么?
坏血病
柠檬含VC多
因为海员长期生活在远离大陆的船上,
吃不到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下表列出了 A、B、C、D、E五种食物(各100克)中除水和无机盐以外的主要成分:
1、食物( )有助于预防夜盲症;( )能提供较多的能量;( )适合坏血病患者食用。
B
D
E
练习:
水是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但不提供能量
种类 缺乏症 来源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贫血症
地方性甲状腺肿
生长发育不良,
味觉障碍
海产品、豆制品
动物内脏蛋白质
丰富的食物
海产品
谷物、动物食品
营养物质的分类
细胞的结构和人体供能的物质
维持生命活动的物 质
蛋白质
糖类
脂肪

维生素
无机盐
巩固提高:
如图为4种食物中4种营养成分的相对含量图,选择图中的字母回答下列问题。
(1)最易患贫血的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2)最易患佝偻病的是________,
原因是______ ___ 。
(3)最易患坏血病的是_____,原因是_________。
C
D
B
含铁量最少
含钙及维生素D量最少
含维生素C量最少
2、最近,小丽出现浑身乏力、头晕等症状,到医院检查后确诊为贫血。小丽在加强营养时,应特别增加哪类无机盐的摄入 ( ) A.含钙的B.含磷的C.含铁的 D.含碘的
3、地方性甲状腺肿是一种常见偏远山区的营养缺乏症,对患者及其后代有严重的危害。目前较有效的防控措施是在食用盐中添加( )。 A.钙 B.磷 C.铁 D.碘
4、甲每日都用不锈钢锅炒菜,乙则用铁锅。甲比乙更易患的病是( )。
A.脚气病 B.贫血病 C.坏血病 D.佝偻病
5、实验证明,维生素B1在140℃时还不至于被分解破坏。有人做馒头时爱加过量的碱,长此以往,容易患脚气病。这是什么道理 ( )
A.高温会破坏维生素B1
B.碱能破坏维生素B1
C.面粉中缺乏维生素B1
D.患者吸收不到足够的维生素B1(共21张PPT)
1. 六类营养成分: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
2.糖类、蛋白质、脂肪被誉为“三大营养物质”。它们既是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又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糖类:最重要的供能物质。绝大部分是淀粉,以及少量麦芽糖、葡萄糖
4.脂肪:备用能源。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
5.蛋白质: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由氨基酸组成。
6.维生素:维生素A缺乏症:夜盲症、干眼症;
维生素B缺乏症:神经炎、脚气病
维生素C缺乏症:坏血病;
维生素D缺乏症: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7.水: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
8.无机盐:缺钙: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缺铁:缺铁性贫血
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
六类营养成分:
2. 被誉为“三大营养物质”。它们既是、
又能为
:最重要的供能物质。绝大部分是 ,
以及少量
4. :备用能源。由 组成。
5. :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由 组成。
6.维生素:维生素A缺乏症: ;
维生素B缺乏症: ;
维生素C缺乏症: ;
维生素D缺乏症: 。
7.无机盐:缺钙: ;缺铁:
缺碘:
消化和吸收
口腔
食道

小肠
大肠
唾液腺

胰腺
肛门

消化系统
消化道
口腔

食道

小肠
大肠
肛门
消化腺
唾液腺

胰腺
肠腺
胃腺
分泌唾液
分泌胆汁
分泌胰液
分泌肠液
分泌胃液
消化食物和
吸收营养物质等
1.口腔



唾液腺导管
的开口
2.胃
小肠绒毛
皱襞
3.小肠结构
小肠绒毛
毛细血管
毛细淋巴管
肠腺
4.大肠
消化形式
化学性消化
物理性消化
消化——食物在消化道里被分解成小分 子物质的过程。
牙齿的咀嚼、
舌的搅拌、
胃肠的蠕动等
食物在消化液的作用下逐步分解的过程
二、物质的消化
部分蛋白质初步消化
蛋白质
氨基酸
淀 粉
葡萄糖
脂 肪
脂肪酸、甘油
部分淀粉初步消化
1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二、物质的消化
淀粉酶
口腔(唾液)、
小肠(肠液、胰液)
麦芽糖酶
小肠(肠液、胰液)
2脂肪 甘油+脂肪酸
胆汁
小肠(肝脏分泌)
脂肪酶
小肠(肠液、胰液)
脂肪
微粒
3蛋白质 氨基酸
蛋白酶、肽酶
胃(胃液)小肠(肠液、胰液)
1)消化道的哪些器官可以进行消化作用?
2)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初步消化的部位分别是什么?
3)口腔、胃、小肠内分别有哪些消化液?
4)消化和吸收的最主要场所是哪里?
二、物质的吸收
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小肠是最主要的吸收器官
吸收的物质是:
消化道各部分
姗姗小朋友吃苹果时不小心将种子咽下去了. 这粒种子在姗姗的消化道内经历了一天的历险记. 他先遇到了像轧钢似的上下坚硬的怪物, 差点被压得粉身碎骨; 然后咯噔一下掉进了万丈深 渊;刚躲过一劫又遇到酸雨 ; 后来又钻进了一条又长又窄的迷宫; 走出迷宫又钻进死胡同, 幸亏及时改变方向; 后来又与很臭的东西混在一起; 最后在姗姗上厕所时离开了姗姗。
一粒种子的奇妙旅行
口腔

食道

小肠
大肠
肛门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牙舌的咀嚼、搅拌
消化道
初步消化淀粉
唾液腺
唾液
肌肉运动
初步消化蛋白质
胃腺
消化液
十二指肠
肝脏
胰脏
肠腺
胆 汁
胰消化液
肠消化液
蠕动
消化腺
食团
食糜
充分消化吸收
1.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 场所在(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2.下列物质在口腔内就能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的是 A.蛋白质 B.淀粉 C.脂肪 D.纤维素
3.在消化道的某一部位内抽取内容物进行化验,结果发现其中的脂肪类物质还没 有被消化,蛋白质却已被初步消化,那么该部位应是( ) A.口腔 B.食道 C.胃 D.小肠
4.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液消化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淀粉、脂肪、蛋白质   B.淀粉、蛋白质、脂肪 C.脂肪、淀粉、蛋白质   D.蛋白质、淀粉、脂肪
5.蛋白质进行化学消化的场所有 A.口腔、食道、胃  B.口腔、咽、胃  
C.口腔、咽、小肠  D.胃、小肠
6.肝炎患者厌食油腻的食物,这是因为肝炎影响了 A.肝脏分泌消化脂肪的酶
B小肠绒毛对脂肪的吸收 C.消化脂肪的酶和胆汁的分泌
D.肝脏分泌胆汁,从而影响了脂肪的消化
7.吃馒头时,越吃越感觉甜,是因为( ) A.淀粉在 口腔内被分解成了葡萄糖
B.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成了麦芽糖 C.唾液变成了葡萄糖
D.口腔内产生了葡萄糖(共25张PPT)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膳食。
2、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食品安全方面的例子。
3、关注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在健康生活中的意义 ,
形成健康意识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1、食物金字塔提供了哪些信息
2、根据膳食金字塔对各类食物摄取量的要求,你认为我们日常的饮食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为什么偏食或挑食不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
少吃
常吃
为主
多吃
1、显示了各类食物摄入的比例关系,食物在金字塔中占的比例越大,表示进食量越多。
2、日常饮食应注意的问题: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鱼、肉、蛋、奶和奶制品、豆和豆制品;少吃肥肉和荤油;膳食要清淡。
3、影响身体生长发育,使体质下降,甚至发生营养缺乏症或肥胖症。
我喜欢!
讨论:
请你分析以上图形中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说出科学道理?
1.我国营养学家提醒每天均衡的吃
四大类食物(谷;蔬菜水果;鱼、肉、蛋、奶、豆制品;油脂),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合理膳食
2.每日3餐摄入的总能量: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和30%(3∶4∶3)。
就是指能够满足人体对营养物质和能量需要的膳食。
一.合理膳食
1、满足对物质和能量需求的膳食
2、良好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按时
进餐;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三餐比例分别为30%、40%、30%。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营养给予了及大的关注。
11月1号------7号是06年的全国食品
卫生宣传周
[提问]:你在购买食品时有没有关注过它
的安全问题?
全国每年都会查处、报道:
一 大批有安全隐患的食品你
们都知道多少呢?
1.2005年安徽阜阳劣质奶粉害死婴儿
(一)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隐患
2.“苏丹红”事件--05.3.16新奥尔良烤 翅、烤鸡腿堡;苏丹红I号
11月15 河北 “红心”鸭蛋苏丹红Iv号

图片尺寸: 400 × 268

3.山西假酒事件毒酒事件
农民梁卓武的幼子
1998年春节山西朔州特大毒酒事件,20多人中毒致死、数百人被送进医院抢救。六名造假者被判处死刑
4.泔水油
“泔水油”:取自饭店下水道的废油-----南京夫子庙平江府路上的傣妹店一直在回收并重复使用客人吃过的火锅汤料油!
5.“垃圾猪”
“垃圾猪”的肉不但会引起动物感染大肠杆菌等10余种病菌,导致传
染病,而且可造成人体感染如疯牛病、口蹄疫、病毒性肝炎等,被称为传染性疾病爆发的“隐形炸弹”。
“药水鱼”
光明牛奶
可比克
毒大米
6.药水鱼被化学农药等污染后的鱼身体变形,烹调后药味浓重,被称为“药水鱼”。这些“药水鱼”曾造成数百人中毒。
8.毒大米
发黄、发黑、发霉的陈旧米掺入白蜡油等工业用油,进行抛光处理而变得晶莹剔透的霉变大米,就是后来媒体暴光的“毒大米”。人食用后会出现急性中毒、严重腹泻、昏迷等症状,重者肝脾肿大、肝癌 。
7.可比克
在对“可比克”薯片进行检测中发现:“薯我酥”铝含量为193mg/kg,超标率达93%。
思考:有什么启示
雀巢婴幼儿奶粉转基因事件、雅士利中老年奶粉事件、日本进口食品鱼肉肠中梨酸含量超标事件……
食品安全关乎大众的健康,构筑食品安全防线刻不容缓。
1、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
2、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人为改变其性质的安全问题
(二)食品安全问题
结合生活实际,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的哪些内容?
2、怎样判断包装食品是否过了保质期?
答: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3、购买蔬菜、鱼肉等非包装食品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答:有无光泽,有无异味,有无食品检疫合格印章。
答: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批号、保质期、配方、使用方法。
二.食品安全
出自良好生态环境--无污染的
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
(三)绿色食品
A级
AA级
1、不长期食用包装食品。
2、生吃瓜果要洗净。
3、不使用过期、腐烂变质的食
品、不滥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强化食品。
(四)食品安全倡议书
早餐 午餐 晚餐
油条 米饭 馒头
牛奶 排骨 炸鱼
1. 下表是某同学一日三餐的食谱,你认为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应该怎样调整完善?请把要补充的内容填入下表中。
苹果
白菜炖豆腐
西红柿炒鸡蛋
芹菜炒肉
蒜泥茄子
反馈练习
2.请你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为自己最要
好的同学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材
料可自选)
营养配餐师-----你来当
几种常见的标志
为主
多吃
常吃
少吃课题 第一节 食物的营养成分 课型 新授 序号 1 备课人 李红 单位 彩石中学
课标与教材分 析 课标分析:通过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认识食物的六大类营养物质,然后再阐述六大类营养物质的作用、食物来源及一些营养物质的缺乏症。探究活动可操作性强,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得出结论。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内容上,与上册知识联系紧密。如,更具体地指出了哪些物质属于有机物(储存能量),哪些物质属于无机物。
重点、难点:六大类营养物质的作用、食物来源及缺乏症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十分紧密,“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名词耳熟能详,但对于这六大营养成分有哪些作用,食物来源是什么,缺乏症有哪些,哪些属于有机物,哪些属于无机物不清楚。本节内容所涉及到的食物对学生来说是熟悉的,但这些食物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却不是很了解。由于是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应该很高,学生对课堂的期望值应该也很高,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精心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 能 1、六大类营养物质的作用2、食物来源及缺乏症
过程与方 法 ①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②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社会调查及收集信息过程中,初步学会观察、实验、收集信息、交流表述等科学研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设计和实施相关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方法与 媒 体 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
板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 备
第三节 食物的营养成分 课堂导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而且中国的饮食世界文明,那么种类繁多的食物中有哪些营养成分?这些营养成分对人体有什么作用?思考:你知道的真菌有哪些?课堂新授:(1)糖类、脂肪、蛋白质小组讨论哪些食物含有较多的糖类,哪些含有较多的脂肪,哪些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大屏幕出示一些常见的食物启发提问,哪些食物属于植物脂肪?(花生油、豆油)哪些属于动物脂肪(平时说的肥肉)?教师强调: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学以致用:为什么说胖人比瘦人忍耐饥饿的时间长?(2)维生素维生素的特殊性,需求量很小,但它们对各项生命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自学表格,教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僧人吃素不吃荤,但其不会因缺乏维生素A而导致夜盲症,这是为什么呢?2、吃哪些食物可同时预防佝偻病和夜盲症?3、婴幼儿经常晒太阳可以预防佝偻病,这是为什么?(3)水和无机盐学生自学水的作用,占人体体重的比例。教师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教师解释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和主要成分两个问题的区别。教师总结归纳出无机盐的食物来源。钙在牛奶、叶菜和豆类中十分丰富;肝、蛋黄、瘦肉、鱼和奶中含有丰富的铁;海产动植物中富含碘。思考:某同学缺钙,医生给他开了钙片,并嘱咐他平时多吃含钙的食物,但一段时间后,症状并未减轻,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总结: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无机盐等小组代表总结回答说明分别主要含有哪些营养成分教师提示:这三种营养成分属于有机物还是无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能量,所以它们的作用之一就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总结三大营养物质的作用学生总结: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的作用探究活动: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学生自学无机盐的缺乏症并总结无机盐的食物来源。
布置作业 《学习检测》
教学反思 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为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