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0课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课时练习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矗立(chù) 五卅(sà) 旌旗(jīn)
B.挑衅(xìn) 重幔(zhònɡ) 奠基(diàn)
C.镏金(liú) 瞻仰(zhān) 发髻(jì)
D.上溯(shuò) 天堑(qiàn) 庑殿(wǔ)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当天傍晚,毛主席率领全体政协委员为纪念碑举行了庄严隆重的奠基礼,毛主席亲自执锨铲土,为纪念碑奠定基石。
B.它向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
C.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锤不朽!
D.整个纪念碑的造形使人们感到既有民族风格,又有鲜明的新时代精神。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在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
B.纪念碑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
C.为新中国成立而献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D.治理雾霾,政府目前当务之急是迅速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引导公众养成低碳的生活习惯。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些大浮雕高约2米左右,合在一起共长40. 68米。
B.这些花朵象征着英雄们品质高尚、纯洁,表示全国人民对他们的永远崇敬和敬仰。
C.远远望去,在一座雄伟峻峭的山的半山腰里,游击队员们正穿过高大的树林和茂密的青纱帐,去和敌人战斗。
D.画面上人物的形象,表现出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
5.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有一句与其他三句不同,这一句是( )
A.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
B.浮雕上,号兵吹起冲锋号;指挥员右手高举,连连向高空发射信号弹……
C.我踏着花岗石铺成的台阶,到了第二层平台。
D.看完了所有的浮雕,我又一次瞻仰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几个大字和碑文。
6.读下面咏牡丹的诗句,选出与人民英雄纪念碑小碑座四周雕刻牡丹的寓意相同的一项 ( )
A.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唐·裴潾)
B.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唐·刘禹锡)
C.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唐·白居易)
D.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唐·薛涛)
7. 学校准备开展“厉害了,我的国”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标语设计】为烘托活动气氛,请根据对联知识,结合活动主题和下面划线句子拟写标语下半部分。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在近代反抗外族侵略中,众多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其丰功浩气长存,其伟绩万古流传,我们将铭记于心。展望未来,我们要弘扬英雄的精神气概,将先辈为之奋斗的伟大梦想永铸心灵,立志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
上句:铭记烈士丰功伟绩,浩气长存
下句:________
【主题设计】请仿照示例自选一个节日,补充活动主题。
清明节:祭奠英灵,缅怀先烈
劳动节:体验劳动,歌唱明天
端午节:________
国庆节:________
中秋节:________
【例句仿写】中华民族是一个风里来雨里去的铁骨铮铮的男子汉:蜿蜒的长城,是他有力的臂膀;肥沃的土地,是他黄色的皮肤;________,________。
【材料探究】
材料一: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英法美等列强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日本帝国主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1901年,英法美等八国联军攻下北京,逼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三个不平等条约让中华民族背负了沉重的包袱,承受了无尽的屈辱。
材料二:
当今,泱泱大中华已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二大经济体,强大起来的中华民族再不会逆来顺受。2018年3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中国航空航天、信息通信技术、机械产品等加征25%的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和制裁相关中国公司,对中国贸易正式宣战。2018年4月4日,中国发布对美国的关税反制措施,对原产于美国的106项商品加征同等比例的报复性关税。我国外交部宣布,中国将不惜一切代价与美国奉陪到底!
材料三:
2020年,新冠肺炎在全球多地快速蔓延。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疫情态势,中国在做好本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通过视频会议、派遣专家组、提供医疗物资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向世界100多个国家伸出援手,为全球抗疫斗争做出贡献。
你的探究结果是:________
二、课内精读
我踏上花岗石铺成的台阶,到了第二层平台。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栏杆的形状和天安门前玉带桥的汉白玉栏杆一样,美观朴素,洁白耀眼,使挺拔的碑身显得更加庄严、雄伟。碑的正面朝北,在一块60吨重、14.7米高的碑心石上,毛主席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馏金大字,闪闪发光。这8个字是碑的主题。在碑身背面,一行行馏金字整齐地排列着,这是毛主席亲自起草、周总理亲笔书写的碑文。碑文是: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刻着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小碑座的四周,雕刻着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这些花朵象征着英雄们品质高尚、纯洁,表示全国人民对他们的永远怀念和敬仰。碑顶是民族传统的建筑形式,是上有卷云下有重幔的小庑殿顶。整个纪念碑的造型使人们感到既有民族风格,又有鲜明的新时代精神。
10块汉白玉的大浮雕,镶嵌在大碑座的四周。这些大浮雕高2米,合在一起共长40.68米。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这些浮雕至少能耐800年到1000年之久。每幅浮雕里有20个左右英雄人物,每个人物都和真人一样大小,他们的面貌、性格、表情和姿态都不相同。
8. 这段文字为了介绍纪念碑的结构,先_________后碑身;先四周,后_________;先题字,后_________。按_________顺序说明,条理清晰。
9. 碑的主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在文中一共出现了_________次,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这是毛主席亲自起草、周总理亲笔书写的碑文。”这一句中的“亲自”“亲笔”不能删去,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碑文中标出的三个年代,在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依次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段碑文分开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画线句“10块汉白玉的大浮雕,镶嵌在大碑座的四周。这些大浮雕高2米,合在一起共长40.68米。”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是什么?
13.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作用。
“这些浮雕至少能耐800年到1000年之久”。
三、课外阅读
【河南省南阳市油田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匾额
①提到匾额,许多人可能觉得不是很熟悉。但如果说到普通人家里挂的“积善之家”“天道酬勤”,街上店家的“同仁堂”“稻香村”,再到皇宫大院的“太和殿”“颐和园”,就会感到匾额并不陌生。
②匾额兴起于先秦,历经两千余年沉淀与打磨,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自成体系的分支。匾额是我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于建筑的眼睛。匾额中的“匾”字古也作“扁”字,《说文解字》曰“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而“额”,一说是悬于门屏上的牌匾。也有人说,横的叫“扁”,竖的称“额”。简单来说,悬挂于门屏上,反映建筑物名称和性质,表达人们义理、情感之类的文学艺术形式即为匾额。匾额有作为堂号、表彰、祝福、商号、室内装饰等用途。
③匾额在古代可谓“门楣上家国、梁柱间文脉”。北京市社科院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沈望舒认为,匾额在历史上还承担着一种特别重要的作用——民间旌表制度。与西方惯用的奖章、证书不同,匾额不是个人的,不具有私密性,它是镶在村头、钉在牌坊上,可以让一个族群、一个地方都感受到的荣耀。
④《汉书》中就有记载,民间有一些乐善好施、急公好义的人士,政府会给他们发匾,作为精神奖励,这是一种古代的激励机制,维系着一种社会表彰制度。所以匾额在很多时候不是一个简单的字号,它其实是要把围绕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很多担当的要义传之子孙。勋章、证书具有私密性,也可能很快被人们遗忘,后代子孙无法从中获得鼓励、激励,但匾额却发挥了这种作用。中国乡间有许多表彰牌坊,记录着当地人造福乡里、建功立业的事迹,这些都成为一个地方的光荣。
⑤北京文物保护协会会长、研究员齐心说,古代有许多匾额是由书法家题写的,这样的匾额不仅有文化意义,还有艺术价值。原文大多凝聚中华人文要义,浓缩圣贤学养精髓,承载书写者的信仰、名节、担当,体现出浓浓的家国情怀,可谓“字字源典、词词据史,是中国故事与哲理知识的宝库”。
14. 第一段提到了“天道酬勤”、“同仁堂”等匾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5. 请简要分析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16. 请给你自己的书房拟一个匾额,并说明理由。
答案
一、积累运用
1.C
2.A
3. D
4.C
5.B
6. B
7. 【答案】 (1)弘扬英雄精神气概梦想永铸 (2)(补充的主题突出节日特点,并于已有“活动主题”的语言形式相同)示例:端午节:纪念屈原,弘扬传统 国庆节:感受成就,祝福祖国 中秋节:诵读诗赋,期盼统一 (3)示例一:奔腾的河流 是他流淌的血液;/示例二:辽阔的草原,是他宽广的胸膛。 (4)示例:民族暗弱落后,就会挨打受欺,就会被逼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只有民族振兴,国家富强,才能在世界舞台上发出自己强有力的声音。
二、课内精读
【答案】8. (1). 台阶 (2). 中间 (3). 碑文 (4). 空间
9. (1) 3 (2) 紧紧围绕纪念碑的主题,反复强调对人民英雄的高度评价和热情赞颂,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10. 说明毛主席、周总理对此事态度非常慎重,显示纪念碑意义的重大
11. 解放战争 五四运动 鸦片战争 表达了对各个历史阶段革命先烈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12.列数字。形象说明了大浮雕高大雄伟。
13.“至少”说明最低限度,有可能不止800~1000年,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三、课外阅读
【答案】14. ①用这种方式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匾额,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明确说明的对象,给人印象深刻,更容易让读者理解和接受,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15. 拿匾额和西方的奖章、证书作比较,其用意是突出匾额在历史上的一种特别重要的作用——民间旌表制度,表明匾额有时是为了彰显一个族群、一个地方的荣耀。
16. 示例一:博学方正。理由:一个人要有精深的学问和优秀的品格,才能立于人世间。
示例二:宁静致远。理由:读书需要有安静的心,才能学有所成。或:心境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能厚积薄发,有所作为。(符合文中匾额的要义,理由恰当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