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愚公移山》第一课时课件(共34张PPT)+教案+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4《愚公移山》第一课时课件(共34张PPT)+教案+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15 09:26:21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愚公移山
第一课时
新知导入
我们在七年级的时候学过寓言故事《杞人忧天》,还有印象吗?这个故事的寓意是什么?这个故事选自什么?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
愚公移山
《列子》
学习目标
1、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积累词语。
2、读课文,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人物的心理,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新知讲解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相传是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列子,名寇,又名御寇)著,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就是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节比较简单,篇幅较小,寓意深刻而含蓄。
万仞( ) 魁父( ) 荷担( ) 孀妻( ) 始龀( ) 智叟( )
穷匮( ) 一厝( ) 陇断( )箕畚( ) 汝( ) 曾不若( ) 诸( ) 曾不能 ( )
惩( ) 塞( ) 雍( )

rèn
kuífù
chèn
sǒu
kuì
cuò
lǒng

běn

zēng
yōng
初读课文--读准下列字音
zhū

chéng
shuāng
zēng
小组竞读课文
独立自学,口译课文
小组交流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方圆
古代计量单位:一仞(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这两座山)本来在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将近
面向着
表修饰
阻塞
苦于
曲折,绕远
北山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北路途阻塞,出去进来要绕远道。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尽,全
险峻的大山


南面
纷纷地
赞同
就召集全家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全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可以吗 ”(大家)纷纷地表示赞同。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像魁父那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 况且把挖下来的泥土石头放到哪里去呢 ”
提出疑问


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
削平
况且
哪里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
大家纷纷说:“把它们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
之于
边,末端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于是率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

男子
敲,打
用箕畚装土石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男孩,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趟。
寡妇
换牙
改变,更替

同“返”,往返
语气词,不译。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河曲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残余额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铲除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
阻止
助词,主谓之
间,无意义
同“慧”,聪明
草木
用在“如……何”前加强反问语气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北山愚公长长地叹息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连寡妇小孩都不如。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啊。可是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 ”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长叹
顽固
通达
即使
主谓之间,无意义
穷尽
可是
愁苦,担心
同“无”,没有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山神听说愚公移山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就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便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面。

愚公移山这件事
停止

被......感动

安放,放置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从此,冀州的南部,一直到汉水的南边,再没有高山阻隔了。

高地
隔断
通假字
始一反焉
汝之不惠
亡以应


反通返:往返
惠通慧:聪慧
亡同无,没有
方七百里
方欲行
一词多义
方圆
将近

况且
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
同“增”,增长、增加
通“无”,没有
丢失
代词:他、他的
加强反问的语气
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羊补牢
帝感其诚 惧其不已也 其妻献疑
其如土石何
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曾不若孀妻弱子
曾益其所不能
且焉置土石( )
始一反焉( )
哪里
语气词
固不可彻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顽固
巩固
杂然相许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赞同
多,上下
荷担者三夫 男子
夫环而攻之 发语词,表议论的开头
子未学礼乎 你
子又有子 儿子
翻译下列句子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他苦于山的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
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4、甚矣,汝之不惠。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边上。
你太不聪明了!
读课文,品味下列句子的语气及人物的心理。
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3、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虽是疑问语气,担愚公把山移走这一信念很坚定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愚公妻子“献疑”,带着关心,她不反对移山,还提出“焉置土石”
的重要问题。
3、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智叟嘲笑、责难,阻止。
“甚矣,汝之不惠”很严厉的责备;“残年余力”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挖苦,“其如土石何”讥笑。
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顶针”修辞,一句顶一句,层层紧扣,肯定人力的无穷无尽,很有说服力。
自由诵读,概括、背诵。
第1段:移山背景
第2段:率众移山
第3段:驳斥智叟
第4段:移山成功
课堂总结
《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
课堂练习
给下列字注音: 仞( )龀(  )  匮(  )  厝(  )  孀(  )  箕畚(   )

解释句中的字: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 虽我之死 虽: 以残年余力 以: 始龀 龀:
而山不加增 加: 聚室而谋日 室:
指通豫南 指: 达于汉阴 阴: 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 始一反焉 反:
惩山北之塞 塞: 杂然相许 杂然:
寒暑易节 易: 固不可彻 彻:
惧其已也 已: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负:
汝之不惠 惠: 一厝朔东 厝:     

拓展提高
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年且九十 且: 且焉置土石 且:
2、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止: 止露尻尾 止:
3、何苦而不平 苦: 必先苦其心志 苦:
4、帝感其诚 诚: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
5、且焉置土石 焉: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焉:
6、曾不若孀妻弱子 曾: 曾益其所不能 曾:
7、其如土石何 其: 帝感其诚 其:
8、固不可彻 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固:
9、杂然相许 许: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许:
10、荷担者三夫 夫: 夫环而攻之 夫:
11、子未学礼乎 子: 子又有子 子:

作业布置
翻译下列句子。 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⑵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⑶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4)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5)吾与汝毕力平险。
(6)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7)甚矣,汝之不惠。

(8)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板书设计
愚公移山
移山背景
率众移山
驳斥智叟
移山成功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愚公移山》第一课时 单元 6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
学习目标 1、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积累词语。2、读课文,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人物的心理,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重点 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积累词语。
难点 读课文,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人物的心理,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我们在七年级的时候学过寓言故事《杞人忧天》,还有印象吗?这个故事的寓意是什么?这个故事选自什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板书课题 听 激趣
讲授新课 展示目标:1、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积累词语。2、读课文,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人物的心理,加深对文意的理解。文常简介:《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相传是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列子,名寇,又名御寇)著,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就是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节比较简单,篇幅较小,寓意深刻而含蓄。初读课文--读准下列字音万仞(rèn ) 魁父(kuí ) 荷担( hè ) 孀妻( shuāng ) 始龀(chèn ) 智叟(sǒu ) 穷匮(kuì ) 一厝( cuò ) 陇断(lǒng )箕畚( jīběn ) 汝(yǔ ) 曾不若(zēng ) 诸(zhū ) 惩( chéng ) 塞(sè ) 雍( yōng )小组竞读课文独立自学,口译课文小组交流答疑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方:方圆 仞:古代度量单位 之:的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这两座山)本来在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且:将近,面:面对 惩:苦于 塞:阻塞迂:绕远北山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北路途阻塞,出去进来要绕远道。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室:家 毕:尽全 险:险峻的大山指:直 于:到 阴:南面 许:赞同 就召集全家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全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可以吗 ”(大家)纷纷地表示赞同。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献疑:提出疑问 以:凭 曾:还 且:况且焉:哪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像魁父那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 况且把挖下来的泥土石头放到哪里去呢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诸:之于 之:的 尾:末端,边大家纷纷说:“把它们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夫:男子 叩:敲,击 箕畚:用箕畚装土石于是率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孀妻:寡妇 龀:换牙 易:更替 始:才 反:同返,往返 焉:语气词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男孩,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趟。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止:阻止 惠:同“慧”聪明 以:凭毛:草木 其:加在“如……何”前表加强语气河曲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残余额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铲除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固:顽固 彻:通达 虽:即使 穷匮:穷尽而:表转折 苦:愁 亡:同“无”没有 以:来北山愚公长长地叹息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连寡妇小孩都不如。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啊。可是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 ”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之:的;代愚公移山这件事 已:停止于:向 感:被……感动 负:背厝:放置山神听说愚公移山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就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便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面。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之:的 阴:南岸 陇:山岗 断:隔断从此,冀州的南部,一直到汉水的南边,再没有高山阻隔了。词类总结:通假字:始一反焉 汝之不惠 亡以应一词多义:方七百里 方圆 方欲行 正年且九十 将近且焉置土石 况且河曲智叟亡以应 同“无”没有亡羊补牢 丢失帝感其诚 惧其不已也 其妻献疑 他,他的 其如土石何 加在“如……何”前,表加强语气曾不若孀妻弱子 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曾益其所不能 同“增”增加且焉置土石 哪里 始一反焉 语气词,不译固不可彻 顽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巩固杂然相许 赞同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多,上下荷担者三夫 男子 夫环而攻之 发语词,表议论的开头子未学礼乎 你 子又有子 儿子翻译下列句子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4、甚矣,汝之不惠。读课文,品味下列句子的语气及人物的心理。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虽是疑问语气,担愚公把山移走这一信念很坚定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愚公妻子“献疑”,带着关心,她不反对移山,还提出“焉置土石”的重要问题。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智叟嘲笑、责难,阻止。“甚矣,汝之不惠”很严厉的责备;“残年余力”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挖苦,“其如土石何”讥笑。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顶针”修辞,一句顶一句,层层紧扣,肯定人力的无穷无尽,很有说服力。自由诵读,背诵。段落概括:第1段:移山背景第2段:率众移山第3段:驳斥智叟第4段:移山成功 读读笔记勾画读注音读译笔记笔记识记笔记讨论笔记笔记 明确目标了解文常目标1目标1目标2
给下列字注音:
仞( )龀(  )  匮(  )  厝(  )  孀(  )  箕畚(   )解释句中的字: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 虽我之死 虽:
以残年余力 以: 始龀 龀:而山不加增 加: 聚室而谋日 室: 指通豫南 指: 达于汉阴 阴:
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 始一反焉 反:惩山北之塞 塞: 杂然相许 杂然: 寒暑易节 易: 固不可彻 彻: 惧其已也 已: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负: 汝之不惠 惠: 一厝朔东 厝:     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年且九十 且: 且焉置土石 且:2、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止: 止露尻尾 止:3、何苦而不平 苦: 必先苦其心志 苦:4、帝感其诚 诚: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5、且焉置土石 焉: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焉:6、曾不若孀妻弱子 曾: 曾益其所不能 曾:7、其如土石何 其: 帝感其诚 其:8、固不可彻 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固:9、杂然相许 许: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许:10、荷担者三夫 夫: 夫环而攻之 夫:11、子未学礼乎 子: 子又有子 子:翻译下列句子。
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⑵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⑶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4)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5)吾与汝毕力平险。
(6)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7)甚矣,汝之不惠。(8)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做练习 拓展提高
课堂小结 《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愚公移山》第一课时练习
给下列字注音:
仞( )龀(  )  匮(  )  厝(  )  孀(  )  箕畚(   )
解释句中的字: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 虽我之死 虽:
以残年余力 以: 始龀 龀:
而山不加增 加: 聚室而谋日 室:
指通豫南 指: 达于汉阴 阴:
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 始一反焉 反:
惩山北之塞 塞: 杂然相许 杂然:
寒暑易节 易: 固不可彻 彻:
惧其已也 已: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负:
汝之不惠 惠: 一厝朔东 厝:     
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年且九十 且: 且焉置土石 且:
2、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止: 止露尻尾 止:
3、何苦而不平 苦: 必先苦其心志 苦:
4、帝感其诚 诚: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
5、且焉置土石 焉: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焉:
6、曾不若孀妻弱子 曾: 曾益其所不能 曾:
7、其如土石何 其: 帝感其诚 其:
8、固不可彻 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固:
9、杂然相许 许: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许:
10、荷担者三夫 夫: 夫环而攻之 夫:
11、子未学礼乎 子: 子又有子 子:
翻译下列句子。
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⑵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⑶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4)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5)吾与汝毕力平险。
(6)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7)甚矣,汝之不惠。
(8)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愚公移山》第一课时练习
给下列字注音:
仞( )龀(  )  匮(  )  厝(  )  孀(  )  箕畚(   )
【答案】rèn chèn kuì cuò shuāng jī běn
解释句中的字: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 虽我之死 虽:
以残年余力 以: 始龀 龀:
而山不加增 加: 聚室而谋日 室:
指通豫南 指: 达于汉阴 阴:
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 始一反焉 反:
惩山北之塞 塞: 杂然相许 杂然:
寒暑易节 易: 固不可彻 彻:
惧其已也 已: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负:
汝之不惠 惠: 一厝朔东 厝:     
【答案】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用箕畚装 虽我之死 虽: 即使
以残年余力 以:凭 始龀 龀:换牙
而山不加增 加:加大 聚室而谋日 室: 家
指通豫南 指: 直 达于汉阴 阴:南岸
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同“无”没有 始一反焉 反:同“返”返回
惩山北之塞 塞: 阻塞 杂然相许 杂然: 纷纷地
寒暑易节 易:更替 固不可彻 彻: 通达,改变
惧其已也 已:停止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负: 背
汝之不惠 惠:同“慧”聪明 一厝朔东 厝: 放置,安放
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年且九十 且: 且焉置土石 且:
2、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止: 止露尻尾 止:
3、何苦而不平 苦: 必先苦其心志 苦:
4、帝感其诚 诚: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
5、且焉置土石 焉: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焉:
6、曾不若孀妻弱子 曾: 曾益其所不能 曾:
7、其如土石何 其: 帝感其诚 其:
8、固不可彻 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固:
9、杂然相许 许: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许:
10、荷担者三夫 夫: 夫环而攻之 夫:
11、子未学礼乎 子: 子又有子 子:
【答案】1、年且九十 且:将要 且焉置土石 且:况且
2、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止:阻止 止露尻尾 止:同“只”
3、何苦而不平 苦:愁苦,担心 必先苦其心志 苦:使……痛苦
4、帝感其诚 诚: 诚心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真正,确实
5、且焉置土石 焉:哪里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焉:怎么,哪里
6、曾不若孀妻弱子 曾:用在“不”前,表否定语气 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
7、其如土石何 其:用在“如……何”前加强反问语气 帝感其诚 其:他的
8、固不可彻 固:顽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固:巩固
9、杂然相许 许:赞同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许:多,上下
10、荷担者三夫 夫:男子 夫环而攻之 夫:发语词,表议论的开头
11、子未学礼乎 子:你 子又有子 子:儿子
翻译下列句子。
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⑵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⑶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4)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5)吾与汝毕力平险。
(6)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7)甚矣,汝之不惠。
(8)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答案】(1)凭借您的力气,竟然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也不能铲平,又能把大行、王屋怎样呢?
(2)于是率领挑担子的三个儿孙,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用箕畚搬运到渤海的边上。
(3)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啊。可是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
(4)北山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
(5)我要和你们尽全力挖平险峻的大山.
(6)寒来暑往,季节交换,才往返一趟。
(7)你太不聪明了
(8)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和小孩都比不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