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达标检测(一)----(五)(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达标检测(一)----(五)(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9-24 15:0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达标检测(一)
班级 姓名 日期 出题人:李志凤
1.对于绿色植物米说,在下图中的5种气象条件下,都能正常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根毛吸水 D.蒸腾作用
2.取一些萝卜块先称其质量,放在地窖中加以存储,此过程中,每隔240小时将该萝卜块称量一次。图中最能代表萝卜块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是 ( )
3.新疆昼夜温差大,哈密瓜分外甜,其原因是 ( )
A.光合作用强,呼吸作用弱 B.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强
C.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弱 D.光合作用弱,呼吸作用强
4.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大树光合作用产生氧,更新空气 B.大树的蒸腾作用,能增加大气湿度
C.大树枝叶遮挡了阳光的照射 D.大树贮存有机物多
5.为使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获得良好效果,如图所示的实验示意图中的塑料袋最好为 ( )A.白色 B.黑色 C.红色 D.无色
7.下列反应式中正确表达了光合作用的是()
A、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 B、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氧气
C、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D
8.下列属于光合作用意义的是()
①为动物和人提供了食物来源 ②促进了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③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④维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A、 ① ② ③ B、② ③ ④ C、① ③ ④ D①②④
9.用新鲜的大豆绿叶进行右图装置所示的实
验,将其置于充足的光照下,分析D处的气体成分最可能发现( )
A.氧气量多于B处 B. 氧气量与B处相等
C无二氧化碳和氧气 D.二氧化碳量多于B处
10.关于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共同特点是( )
A.都是绿色植物 B.都生活在水 C.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D.都孢子繁殖
11.将下面装置放到阳光下几个小时,出现的现象是( )
A.左端下降 B.右端下降C.仍然平衡 D.不好判断
12. 下列曲线图能正确反映在晴朗高温状态下绿色植物蒸腾作用强度变化的是 ( )
13.“春来江水绿如蓝”是由于春天气温适宜,水中的绿色植物大量繁殖的结果。这类植物主要是(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14.小明的妈妈爱好养花。下面她所培养的4种观赏植物中,不属于绿色开花植物的是( )
A.吊兰 B.菊花 C.莱莉 D.卷柏
15.右图所示是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的装置。对一定时间内金鱼藻产生的气泡数没有影响的因素是( )
A.金鱼藻数量 B.试管的体积
C.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D.光源与金鱼藻间的距离
16.下图是乐乐同学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所需条件”而进行的实验操作过程,通过这个实验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
17. (2010济南)养鱼缸里经常要放一些新鲜的水草,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水草呼吸作用增加鱼缸内二氧化碳的含量 B.新鲜的水草可以美化养鱼缸
C.水草是鱼的重要饵料 D.水草光合作用增加鱼缸内氧气的含量
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达标检测(二)
班级 姓名 日期 出题人:李志凤
1.从蛇吃蛙,蛙吃虫,虫吃草可以看出蛇生命活动所利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A、蛙 B、虫 C、草 D、阳光
2.在莲的宽大叶面上,阵雨过后,常常看到有水珠在叶面上滚动,而没有渗进叶内,其原因是()
A、气孔没有开放 B、表皮细胞外壁有不透水的角质层 C、水分太多,已吸收饱和 D、表皮细胞外壁有不透水的脂肪层
3.如果把韭黄移到阳光下生长,过几天以后,韭黄将(C)(叶绿素形成的条件)
A、不变 B、死亡 C、变绿 D、变白
4.叶表皮细胞的一般特征是()
A、细胞呈半月形,内含叶绿体 B、细胞成正方形,排列紧密
C、细胞圆柱状,内有叶绿体 D、细胞无色透明,外壁有角质层
5.炎热夏季的中午,阳光过强导致气孔关闭,造成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其原因是()
A、多余的水分无法散失 B、水分无法运输 C、吸收不到氧气 D、吸收不到二氧化碳
6.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应该( )
A、农作物尽可能密集,以提高产量 B、种植不能过稀也不能过密
C、高矮植物严格分开种植,以防遮光 D、农作物尽可能远距,以充分利用阳光
7.植物在白天吸收入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而在夜间吸入O2,呼出CO2,这是因为白天( )
A、日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停止 B、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
C、呼吸作用在夜间进行,光合作用在夜间进行 D、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8.下列各物质中,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产物的一组是( )
A、二氧化碳和水 B、有机物和氧气 C、二氧化碳和氧气 D、有机物和水
9.有利于改善根系呼吸状态的农业措施是( )
A、施肥 B、浇水 C、松土 D、拔草
10.土壤板结不利于植物生长的原因是( )
A、缺少肥料,妨碍光合作用 B、缺少水分,妨碍光合作用
C、缺少二氧化碳,妨碍根的呼吸 D、缺少氧气,妨碍根的呼吸
11.为了防止刚收获的潮湿种子堆放后发热,必须将种子( )
A、堆放在通风处 B、淋水降温 C、尽快晒干 D、立即装入仓库保存
12.下列不是抑制植物呼吸作用的措施是( )
A、稻谷入仓前晒干 B、农田水淹后及时排涝
C、低温贮藏蔬菜 D、在密封的水果充充加二氧化碳气体
13.超市往往喜欢将新鲜的蔬菜用保鲜膜包裹起来,达到延长其保存时间的目的,这其中的原因是( )
A、阻挡了病菌的侵入 B、减少了机械碰撞损伤
C、能保持膜内恒定的温度 D、抑制了叶片的呼吸
14.贮藏蔬菜、水果要保持低温,这是因为( )
A、温度低,减少细菌病害 B、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有机物消耗少
C、温度低,促进光合作用积累 D、温度低,蒸腾作用弱
15.浇水过勤,花土总是含有大量的水分,这样会导致根烂掉,植物死亡,其原因是( )
A、水分过多,根毛无法吸收 B、水分过多,根毛无法呼吸
C、根吸收的水分过多而死亡 D、水分过多,使细胞能大量繁殖,导致根烂掉
16.移栽植物应尽量在幼苗期,而且要带土移栽,这是为了( )
A、减少水分散失 B、减少有根和根毛折断
C、防止营养流失 D、防止植物不适应环境
17.在农田中一次施肥过多时,作物会出现萎蔫的想象,当情势比较严重时,解决的办法是( )
A、移栽植物 B、大量浇水 C、疏松土壤 D、减少光照
18.下列关于水对植物体的重要作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水是组成植物细胞的重要成分 B、水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C水是植物的重要能源物质 D、水是溶解植物需要的无机盐的重要溶剂
19.盐碱地不利于植物生长的根本原因是( )
A、植物不能吸收盐碱物质 B、土壤溶液浓度大,根吸水过多
C、土壤溶液浓度小,根吸水过多 D、土壤溶液浓度大,根失水过多
20.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A.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B.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C.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D.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达标检测(三)
班级 姓名 日期 出题人:李志凤
1、生物体呼吸作用的主要目的是产生供细胞活动的( )A.氧气B.二氧化碳C.能量D.有机物
2、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只要有活细胞,就能进行呼吸作用B.呼吸作用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
C.呼吸作用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
D.呼吸作用释放的热量,是植物进行各项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动力
3、如果连续出现阴雨天气,会使大棚蔬菜的产量下降,主要原因
是阴雨天不利于大棚中蔬菜的 ( ) A.无机盐吸收B.花的传粉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
4、下列关于植物蒸腾作用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28、为使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获得良好效果,如图所示的实验示意图中的塑 料袋最好为 ( )
A.白色 B.黑色 C.红色 D.无色
5、某校生物小组种植的白萝卜喜获丰收,每个重约1.5千克。白萝卜增产的物质主要采自 ( )
A.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有机物 B.土壤中的无机盐
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无机物D.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有机物
6、用黄豆发豆芽,1kg黄豆可长出5kg豆芽,在这一过程中,有机物的变化( )
A、减少 B、增多 C、不变 D、先少后多
A.蒸腾作用可促进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B.蒸腾作用可促进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C.蒸腾作用可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由根部向上运输D.蒸腾作用可使植物体有效地散热
7、不能说明裸子植物比蕨类植物高等的是( )
A.靠种子繁殖后代 B.受精过程不需要水 C.茎内有输导组织 D.根、茎、叶发达
8、发豆芽时要经常淋水,否则豆芽就会发热,这是由于(  )
A.豆芽能够吸收水分 B.豆芽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C.豆芽能够吸收无机盐 D.豆芽能够进行呼吸作用
9、在生活中,制作盆景时所用的树种往往是小松树、小柏树,你认为这是因为( )
A.长青而且耐旱 B.无污染 C.生长快 D.造价低
10、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较稳定,主要是由于什么原因(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植物的呼吸作用
C.大气的自身调节 D.各种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
11、对于绿色植物来说,在晴天、阴天、多云、下雨四种条件下持续进行(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水
12、阴雨天或傍晚移栽作物,去掉一部分叶片,成活率较高,这样做的目的是降低了(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13、在同一植株上分别于早晨、傍晚、深夜摘取同一部位的三片叶子,用打孔器取同样大小的圆片,进行脱色后,用碘处理,结果是( )
A、早晨摘取的叶片蓝色较深  B、傍晚摘取的叶片蓝色较深
C、深夜摘取的叶片蓝色较深  D、三个圆片的蓝色深浅相同。
14、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将结果绘制成曲线。如果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和氧气含量。下列曲线图中能够正确反映温度(A)和氧气含量(B)随时间变化的是
15、下列装置中,能够快速、安全地脱去叶片中叶绿素的是( )
16、 证明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实验装置和证明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条件的实验装置分别是图2中的( )
A.甲与乙、甲与丁
B.甲与丙、甲与乙
C.甲与丁、乙与丙
D.甲与乙、乙与丙
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达标检测(四)
班级 姓名 日期 出题人:李志凤
1.分别把一段绿色的枝条放在甲、乙两个玻璃罩内。在甲玻璃罩内放清水,乙玻璃罩内放氢氧化钠溶液。把它们放在黑暗中一天,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几小时。分别剪下一片绿叶,放在酒精里隔水加热,脱去叶绿素。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滴上几滴碘液。
(1)这个实验可以证明:___________
A.光合作用需要水 B.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C.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 D.呼吸作用需要氧气
(2)滴加碘液后,在玻璃罩内剪下的叶片会变蓝。该试验也可以证明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
(3)为使实验成功应把两个装置做怎样的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目前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植物类群是___________,也叫做______________。
(2)多数种类是单细胞个体的是____________,这类植物没有___________器官的分化,但是大气中90%的氧气是由它们提供的。
(3)像松树这样的植物属于___________,因为它的种子是____________的。
(4)松树与桃树比较,松树不具备的器官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5)一株牡丹花具有六种器官,根、茎、叶属于_____________;花、果实、种子则属于____________。
3.下图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几套实验装置,请认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 。若此装置需要一个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的水槽中应装有 。
(2)乙装置可以用来验证 。
(3)丙装置是验证 的实验。
(4)丁装置可以用来验证植物的哪几种现象? ,若用来验证蒸腾作用,此装置有无不妥之处? ,若有,应如何改进?
,若用来验证呼吸作用,装置应放在 的地方。
(5)该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_
4.(2009 潍坊)图甲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为该植物叶肉细胞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图乙特有的结构是(数字表示) 。
(2)间作套种、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过程[ ] 的效率。
(3)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过程[ ] 所释放的能量; 这一过程发生在乙图的[ ] 中。
(4)过程B的强弱受 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5)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首先进行的一项重要生理活动是 。
5.图示的曲线表示绿色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吸收与释放二氧化碳的情况(不考虑温度因素)。A、B、C为曲线上的三个点,D为横坐标上的点。请据图分析回答:
(1)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生理活动是 ,植物释放二氧化碳的生理活动是 。
(2)在A点植物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在C点植物能进行的生理活动 。
(3)正条曲线说明光照强度与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关系是:光照强度在D点之前 ;光照强度在D点之后 。
(4)B点为曲线与横轴的交点,该点表示植物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的情况是 。
(5)如果白天光照强度长时期为B,植物能不能正常生活? 。原因是

6. 下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横切面,据图回答问题。
图中[1]是___,[2]是___,[1][2]属于___组织,构成[1][2]的主要是___细胞,其特点是结合紧密,___;[3]是___,它由___细胞构成,和其他表皮细胞相比,细胞内有___;[4]和[5]是___,属于___组织;[6]是___。
A.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B.水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C.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D.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6)实验过程中,检测两个装置内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应是 。
(7)在生活中人们往往有一些做法,来提高自己生活的环境,增强身体的体质,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们的做法是否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并简述原因。(4分)
①在卧室中放些花卉有益身体健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傍晚比清晨锻炼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达标检测(五)
班级 姓名 日期 出题人:李志凤
1. (2010年山东泰安)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请分析回答:
(1)通过上图所示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实验中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处玻璃罩不能透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实验完成后,如果证明C中的绿色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你的操作方法及实验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植物和动物均能进行呼吸作用,在它们的细胞中进行呼吸作用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进行呼吸作用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后,拿开C玻璃罩,会发现其内壁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绿色植物的此项生理活动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中的具体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C中的绿色植物为被子植物,你认为“被子”两字的具体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0济南)(7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1)首先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将
甲、乙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_________装置中的叶片。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_____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如果乙装置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乙装置必须放
在___________环境中,其目的是防止植物进行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水分是通过
叶片上的_____________散失的。
3.下图是某同学为验证“氧气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的”而设计的实验装置,分析:
(1)试管中有气泡产生的是___装置,要证明此气泡是否是氧气,可以________。
(2)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得出的结论是______;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得出的结论是______;乙、丙能否构成一组对照 ___。为什么 _________。
4. 下图表示把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用黑纸片将B处的上、下两面遮盖,移入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隔水加热后加碘液出现的变化。分析回答:
(1)实验前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
(2)叶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后,绿色的部分变成___色,这是因为叶片中的___溶解到酒精中去了。
(3)加碘液后,发现A、B两处均不变蓝,原因是:
A处:__________________。
B处:__________________。
(4)C处遇碘变蓝,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_。
(5)本实验有两组对照实验:一组是___和___,其变量是___,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另一组是___和___,其变量是___,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5. (2007·济南中考)如图为一测定叶片光合作用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叶室由透明玻璃材料制成。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夏季上午将此装置放到阳光下,气体分析仪能测到含量逐渐减少的气体是___,该气体含量逐渐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
6. 如图是温度对豌豆幼苗呼吸作用强度的影响示意图,分析说明以下问题:
(1)在0℃~3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___呼吸强度明显___。幼苗呼吸作用最适宜的温度是___。
(2)根据呼吸作用原理,我们在贮藏新鲜瓜果、蔬菜时,应贮存在___温度下,这样可保存较长时间,其原因是______。
6.若将某植株一片叶的主脉切断(右图甲),另一片叶的两面均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右图乙)。暗处理一昼夜后,置于阳光下4小时。取下两叶经脱色后用碘液处理,发现
A部位呈棕褐色,B部位呈蓝黑色,C部位不呈蓝黑色。
以上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 )
A水和二氧化碳 B.叶绿素和阳光 C.水和阳光 D.水和叶绿素
7.乙图回据答:a、⑴若表示二氧化碳,则表示 ,此时,物质是通过 运输到其他器官的;若表示水,此时叶片正进行 。 b、植物的三种生理活动中,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有 种,夜晚进行的有 种。
B
C
D
释放二氧化碳 A
A
吸收二氧化碳
光照强度
A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