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窗台上培养的滴水观音
Charles Darwin
Francis Darwin
胚芽鞘:单子叶植物特别是禾本科植物胚芽外的锥形鞘状结构。在种子萌发时,胚芽鞘首先穿出地面,保护着胚芽出土时不受到损伤,随后为胚芽所突破。
1880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父子实验
黑暗
光照
单侧光
单侧光
单侧光
1880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父子实验
几小时后
对照
未处理琼脂块
1928年,荷兰科学家 温特 实验
1934年,荷兰科学家 郭葛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一种名为吲哚乙酸(IAA)
的小分子有机物。
可以促进细胞生长,特别是细胞纵向生长。
生长素研究史
1880年,英国 . 达尔文父子实验的结论:
感受单侧光的部位在尖端,弯曲部位在尖端下面。
1926年,荷兰 . 温特实验的结论:
尖端产生“生长素”能够促进生长,其不均匀分布可以使幼苗弯曲生长。
1934年,荷兰 . 郭葛等分离出吲哚乙酸。
…… ……
生长素研究史
1880年,英国 . 达尔文父子实验的结论:
感受单侧光的部位在尖端,弯曲部位在尖端下面。
1926年,荷兰 . 温特实验的结论:
尖端产生“生长素”能够促进生长,其不均匀分布可以使幼苗弯曲生长。
1934年,荷兰 . 郭葛等分离出吲哚乙酸。
…… ……
1913年,丹麦科学家 詹森
苗尖端
苗尖端
以下部位
达尔文父子推测:
尖端产生了某种刺激
并向下传递
通过实验发现这种刺激可以透过明胶,但是不能透过云母片,初步认为这种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
验证:生长素可以从胚芽尖端透过琼脂向下传递
实验材料(可选择部分或全部):
玉米胚芽若干、刀片、琼脂(用“ ”表示)、纸盒、单侧光源等
实验方案(画示意图)
预测结果(画示意图)
结论:
1914年,匈牙利科学家 拜尔
1926年,荷兰 . 温特实验的结论:
尖端产生化学物质,能够促进生长,其不均匀分布可以使幼苗弯曲生长。
生长素研究史
1880年,英国 . 达尔文父子实验的结论:
感受单侧光的部位在尖端,弯曲部位在尖端下面。
1926年,荷兰 . 温特实验的结论:
尖端产生“生长素”能够促进生长,其不均匀分布可以使幼苗弯曲生长。
1934年,荷兰 . 郭葛等分离出吲哚乙酸。
1913年,丹麦科学家詹森实验的结论:
这种刺激可以透过明胶,但是不能透过云母片,初步认为这种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
1914年,匈牙利科学家拜尔的结论:
尖端放在幼苗一侧,可以使幼苗弯曲生长。
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原因:当单侧光照射,生长素在两侧分布不均匀。
你觉得植物向光性的研究可以结束了吗?
你认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可以是哪些?
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讨论:在单侧光下,不均匀分布的原因
可能是什么?
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了
向光侧的生长素部分被分解了
……
原因:当单侧光照射,生长素在两侧分布不均匀。
探究课题:探究在单侧光下生长素不均匀分布的原因
做出假设: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
实验材料:玉米胚芽若干、纸盒、单侧光源、刀片、琼脂块、盖玻片等
实验方案(画示意图)
预期可能出现的结果(画示意图)
进行实验后,比对预期结果。
结论:
A
B
C
D
A
B
C
D
新的疑问?
横向转移只发生尖端?……
……
C
D
A
B
实验结论:不均匀分布的原因是生长素从向光侧转移到了背光侧。
发现问题
作出假设
实验探究
得出结论
发现新问题
科学研究模式之一
资料
20世纪80年代,有些学者根据一些实验结果提出,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单侧光照射引起某些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科学往往就在类似这样的争议中不断发展。
植物幼苗的尖端到底有多长?
实验器材:玉米幼苗若干、尺子、水笔等
A B C D E F
1. 请分析各胚芽鞘生长情况(插入薄片为云母片)。
解答:A 图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B 图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C 图胚芽鞘背光弯曲生长
D 图胚芽鞘不弯曲不生长
E 图胚芽鞘直立生长
F 图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琼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