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必修五 课件:8《咬文嚼字》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必修五 课件:8《咬文嚼字》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9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0-14 21:0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0张PPT。《咬文嚼字》课件咬文嚼字朱光潜原义:过度地斟酌字句(多用来讽刺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在这篇课文中它被赋予了新的涵义。
朱光潜(1897——1986) 笔名孟石,孟实,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安徽桐城人.早年曾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香港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并获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香港大学名誉教授等职.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诗论》《谈文学》《西方美学史》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光潜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试图以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学术研究,成为美学界一个重要流派的代表。此外,他还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成为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并做到以下几点:
 1、画出下列词语,借助课本及工具书准确掌握它们的音、形、义。
   援例 锱铢必较 斟酌 镞 岑寂 词藻
   蕴藉 付梓 尺牍 陈言务去
 2、给各自然段标号,并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全文一共8段,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咬文嚼字一(1-4)、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 (共有三个例子,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述)。思考:
一、课文第一部分各自然段之间是什么关系?
二、课文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
三、课文第三部分强调的是什么?二(5-7)、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语言要跟着情感走,就要“惟陈言之务去‘(共有两个例子,一正一反)。
(层层递进)解说,具体化指出阅读和写作所要追求的最高目标“达到艺术的美”,并进一步强调为了达到此目标应养成的习惯——“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三( 8 )、在论证“咬文嚼字”道理的基础上,指出只有“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美”。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A 必须“惟陈言之务去”
B 推敲文字是为了语句通晓漂亮
C 文学是艰苦的事
D 无论阅读或写作,都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如何理解“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这种观点?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 朱光潜
对下面文字进行对比,体会其思想感情的不同:
A “敢于这样做的人,肯定是个英雄。”
B “敢于这样做的人,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可以肯定说是一个英雄,一个大大的英雄。”————《内蒙访古》
  如何评价“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越明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这种观点?  
。。。 这段话是对文字在不同的领域里具有不同特点的客观评价。科学领域的文字需要准确的,相对稳定的意义框架,越明显越好,越确实越好;而文学的语言则需要借助联想,使文字具有活生生的特殊意义,越有特色越好,越鲜活越好。当然,这需要阅读和写作的人都具有较深厚的文化积淀,否则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A 银杏,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叶片扇形,种子椭圆形,外面有橙黄色带臭味的种皮,果仁可以吃,也可入药。木材质密,可供雕刻用。是我国的特产,也叫公孙树。———《现代汉语词典》
B 你的株干是多么的端直,你的枝条是多么的蓬勃,你那折扇形的叶片是多么的青翠,多么的莹洁,多么的精巧呀!在暑天你为多少的庙宇戴上了巍峨的云冠,你也为多少的劳苦人撑出了清凉的华盖。梧桐虽有你的端直却没有你的坚牢;白杨虽有你的葱笼却没有你的庄重……当你解脱了那一切,你那些槎桠的枝干挺撑在太空中的时候,你对寒风霜雪毫不避易。那是多么的嶙峋而又洒脱呀,哪怕自有佛法以来也不曾产生过像你这样的高僧。你没有丝毫依阿取容的姿态,但你也并不荒伧;你的美德像音乐一样洋溢八荒,但你也并不隐遁。                我是怎样的思念你呀,银杏!我可希望你不要把中国忘记吧。  这事情是有点危险的,我怕你一不高兴,会从中国的地面上隐遁下去。                         在中国的领空中会永远听不着你赞美生命的欢歌。      银杏,我真希望呀,希望中国人单为能更多吃你的白果,总有能更加爱慕你的一天。————郭沫若《银杏》
银杏作业1、读课文,仔细体会作者的创作主张;
2、积累重点词语;
3、从看过的文章中,试举一两个例子说明在文字 上“推敲”,骨子里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