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无论什么样的故事,一逢上下雨便难忘。雨有一种神奇:它能弥漫成一种情调,浸润成一种氛围,镌刻成一种记忆。
--------汪国真
昆 明 的 雨
汪曾祺
1、了解昆明的雨的特点。
2、感受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3、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怀念之情。
教 学 目 标
体会作者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
教 学 重 难 点
学习目标
汪曾祺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读他的散文就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读出韵味。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那么就让我们来美美地欣赏吧。
汪曾祺的画
导入新课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作家,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所作小说以短篇为主,《受戒》《大淖纪事》等作品浑朴自然,在清淡委婉中透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其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其代表作品有小说集《邂逅集》《晚饭花集》,散文集《蒲桥集》,文论集《晚翠文谈》等等。
作者简介
《昆明的雨》写于1984年5月19日,首次发表于1984年第十期的《滇池》。汪曾祺在西南联大和昆明生活了7年,这在他一生中是一个重要时期。在昆明,他不仅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结识了许多师长和朋友,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还结识了后来与他相知相爱的施松卿。对于有着强烈家乡情结的汪曾祺来说,昆明无异于是他的第二故乡。汪曾祺73岁生日时曾作诗一首:“往事回思如细雨,旧书重读似春潮。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忆儿时。”晚年汪曾祺的诗文书画中,也随处可见他对故人、故土、故事的魂牵梦绕的怀念之情。
写作背景
读准字音
鲜腴 青头菌 黄焖鸡
草茎 择净 炽红
缅桂花 绿釉 密匝匝
花骨朵 扳尖
yú
jùn
mèn
jīng
zhái
chì
miǎn
yòu
zā
gū
读准字音
词语释义
鲜腴:
孟夏:
方比:
饱涨:
密匝匝:
张目结舌:
新鲜肥美。
夏季的第一个月。
比较,比得上。
饱满。
非常浓密的样子。
睁大眼睛说不出话。
理解词意
读其文 理思路
整体感知
1 .把握文章内容。划分层次,概述大意。
第一部分(①、②)
第二部分(③—⑨)
第三部分( ⑩、 )
写作者由画画引出对昆明的雨的想念。
写昆明雨季特点和四种相关物品。
写在昆明街头雨中景观及酒店院子饮酒作诗的往事。
整体感知
2 .梳理文章的脉络,理清文段之间的关系。
。
1.宁坤要画
2.“我”想念昆明的雨
3.“我”到昆明之后才知道有雨季
4.昆明的雨季让人舒服
5.昆明的雨季明亮、丰满。使人动情。
6.昆明的仙人掌
7.昆明的菌子
8.昆明的杨梅和苗族的小女孩
9.昆明的缅桂花和送花的母女
10.雨中的小酒店和雨中的情味
11.“我”想念昆明的雨
1
2
3
4
整体感知
3 .课文围绕雨的话题,写了哪些内容?
课文围绕雨的话题,写了昆明的雨、雨季中的景物、雨季中的人的活动。
整体感知
品其美,悟其情
整体感知
4.精读6—10段,写了昆明雨季中哪些有代表性的景、物、人,并分析这些描写对象的特点。
6、仙人掌:多且极肥大。 功用:辟邪,代替篱笆
7、菌子:极多。牛肝菌、青头菌、鸡土从 味道鲜美
8、杨梅:很大,颜色黑红,一点不酸
9、缅桂花:昆明的缅桂是大树
整体感知
人:卖杨梅的苗族女儿,卖缅桂花的房东母女,莲花池边酒店里的同学。
昆明雨季中的人得活动:
1.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
2.苗族女孩子叫卖杨梅;
3.若园巷的房东给房客送缅桂花;
4.我与同学在小饭馆久坐。
整体感知
5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借写昆明的雨来表达作者对过往岁月的想念,对人世间平淡生活的珍爱。
整体感知
6.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给宁坤的画呢?
(1)所画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
(2)为下文作铺垫,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
(3)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整体感知
1939年夏,汪曾祺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
1944年毕业之后,汪曾祺在昆明一个由联大同学办的学校当教师,一直到1946年秋,汪曾祺由昆明去往上海。
从1939年踏入西南联大的校园到1946年离开昆明,汪曾祺在昆明前后待了7年,因此他对昆明有着深厚的情感。
《昆明的雨》写于1984年,此时汪曾祺已离开昆明三十多年。
整体感知
作者关于昆明、联大的作品
回忆联大学习生活:《新校舍》、《西南联大中文系》、 《地质系的同学》、 《泡茶馆》、《跑警报》、《炸弹和冰糖莲子》、《晚翠园曲会》
回忆联大老师: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闻一多先生上课》、 《金岳霖先生》、《吴雨僧先生二三事》
回忆昆明生活:《翠湖心影》、《七载云烟》、《昆明的雨》、《昆明的果品》、《菌小谱》
整体感知
日寇侵华,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被迫南迁,组成一个大学,在长沙暂住,名为“临时大学”。后迁云南,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这是一座战时的、临时性的大学,但却是一个产生天才,影响深远,可以彪炳于世界大学之林,与牛津、剑桥、哈佛、耶鲁平列而无愧色的,窳[yǔ]陋而辉煌的,奇迹一样的,“空前绝后”的大学。喔,我的母校,我的西南联大!
——汪曾祺《七载云烟》
整体感知
品味 语言
划线句子有何表达效果?
合作探究
(1)雨季的果子,是杨梅。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用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对昆明的喜爱之情。
衬托
合作探究
(2)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做“火炭梅”。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对比:通过与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对比,反衬昆明的火炭梅味道很好。
合作探究
(3)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
“格调”原指人或艺术品的品格或风格,此指炒熟后青头菌的诱人色泽和鲜香口味。
合作探究
(4)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张目结舌”原指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此指牛肝菌味道好得令人吃惊。
合作探究
(5)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软软”原指物体硬度不大,摸上去感觉舒适,此指雨中游莲花池的惬意情景。
合作探究
悟用意 析手法
合作探究
1. 文章通过什么写作手法来表达情感?
探究写法
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
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写作手法:以小见大,化抽象为具体
雨季之精神写不出,以( )写之?
景、物、人
合作探究
2.作者写了景,又写了各种物,人的活动,还有事,那文章内容如此杂,是不是没有中心?它们是围绕什么中心展开的?
文章信笔所至,无拘无束,看起来有些“散”,但其中贯穿着一条情感线索——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作者用这样一条线索将零散的素材聚拢起来,鲜活、立体地描绘出一个“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昆明雨季。(形散神聚)
合作探究
《昆明的雨》是作者一系列回忆昆明往事的散文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含蓄、空灵、优美、淡远。结尾描述雨中赏花的往事,更像是一副充满诗意的图画,让我们仿佛看到了绵绵细雨中的青灯古巷、静寂而忧郁的石板路、飘荡着乌云的暗暗的天空......也感受到了作者无限的思乡情愫。
课堂小结
我想把生活中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信念。
——汪曾祺
课堂小结
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
《昆明的雨》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就在于作者对“凡人小事”的审视,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作者对昆明的爱是深沉的,寄托感情的载体越小,越显出爱的醇厚。仙人掌和青头菌、牛肝菌等各类菌子以及杨梅、缅桂花等,作为承载感情的载体,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们共同昭示了汪老散文的“凡人小事”之美,共同彰显着汪老对昆明、对生活的热
爱。生活的美存在于身边的一草一木中,作者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到了它们,然后携来入文,遂成美文。
课堂小结
。
汪曾祺先生笔下的昆明独特、令人难忘,那我们的家乡邹城在你的心中又有着怎样独特的美呢?请同学们选择一处景点,用这节课学到的方法赞美一下家乡。
(200字以内)
我想念芳香四溢的木香花。
我想念带着人情味儿的缅桂花。
我想念那令人垂涎欲滴的菌子。
我想念那酸甜可口的火炭梅。
……
我们想念
昆明雨中的诗意与美好。
拓展延伸
绘画引起对昆明的雨的思念
昆明雨季及特色
对昆明的热爱
对生活的热爱
与雨有关的事物
昆明的雨
仙人掌
杨梅与缅桂花
昆明菌子
雨中感怀及想念
板书设计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