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生物检测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如果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该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
A.10 X和40 X B.10 X和10 X C.5 X和10 X D.5 X和40 X
2.在一片草坪中生长着蒲公英、铁树、月季、雪松、国槐,按照下列哪一项标准可把这些植物分为两大类?( )
A.种皮外是否有果皮包被 B.是否具细胞结构
C.是否有根、茎、叶的分化 D.是否能产生种子
3.对下图所示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表示细胞生长 B.该过程可以表示细胞分化
C.该过程受遗传物质控制 D.d图细胞中遗传物质减少一半
4、细胞分化是当今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导致细胞数目、种类增多
B.细胞分化是形成不同组织的根本原因
C.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D.细胞分化导致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变
5、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如右图)。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水分
6.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获得蔬菜的丰收,有些菜农在大棚里增施“气肥”。这种“气肥”实质上就是( )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7.今年春季以来,洞庭湖水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持续干旱,造成芦苇荡变成草原,鱼虾蟹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这种现象说明( )
A.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D.生物能影响环境
8.“低碳”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地球人”的共识。下列行为不符合“低碳”生活方式的( )
A.节约每一滴水,少用一度电,少用一张纸B.使用环保购物袋,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C.为了节省时间,每天让父母开车接送 D.植树造林,保护森林,退耕还林
9.莱州市大基山森林公园生长着许多种蕨类植物。下列有关蕨类植物的描述,你不认同的是( )
A.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潮湿环境中
B.蕨类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C.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高大是因为具有输导组织
D.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
10.利用地窖贮藏种子、果蔬在我国历史悠久。地窖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较高,有利于( )
A.降低呼吸作用 B.降低蒸腾作用 C.促进果实成熟 D.增强光合作用
11.如果用下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不相符的是( )
12、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物所具有的特征是( )
A、遗传和变异 B、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活需要营养 D、生长和繁殖
13.如图的实验装置中,能够证明“在有光的条件下氧气是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实验装置和证明“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实验装置是( )
A.甲与丙 甲与乙 B.甲与乙 甲与丁
C.甲与丙 乙与丙 D.甲与乙 乙与丙
14.“脱缰之马”-----------癌细胞由“叛变”的正常细胞衍生而来,是产生癌症的病源,下列关于癌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恶性肿瘤是癌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形成的B.癌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会发生变化
C.癌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会改变D.癌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重新发育成完整的生物个体
15.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绿色植物两项重要的生理活动,右图中若甲代表水和二氧化碳,则( )
A.Ⅱ是光合作用,乙是水和二氧化碳,Ⅰ是呼吸作用
B.Ⅱ是光合作用,乙是有机物和氧气,Ⅰ是呼吸作用
C.Ⅱ是呼吸作用,乙是水和二氧化碳,Ⅰ是光合作用
D.Ⅱ是呼吸作用,乙是有机物和氧气,Ⅰ是光合作用
16.我们在过节时经常买到带有“福”、“寿”、“喜”等字迹,或者带有美丽图案的“艺术苹果”。“艺术苹果”的形成通常采用苹果长到成熟初期时贴纸的方法。下列关于“艺术苹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苹果成熟初期,在向阳面贴上不透光的黑纸 B.有字和图案的部分,不进行光合作用
C.有字和图案的部分,不进行呼吸作用 D.苹果内储存营养物质的有机物是由筛管运送来的
17.如右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要将图甲转换成图乙,载玻片移动方向和视野内的明暗变化是( )
A.左下方 变亮 B.左下方 变暗
C.右上方 变亮 D.右上方 变暗
18.周末,爱动手的李明在家进行了生物实验。他将甲、乙两个密闭的暖水瓶中分别装入正在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的种子,测定其内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绘制成如下曲线图,下图中能正确反映甲、乙暖水瓶内温度或氧气含量变化曲线的是( )
19在使用显微镜过程中,常有压碎装片的现象发生,下表是对不同学习小组装片压碎情况及原因的调查统计结果。则通过此表归纳出的装片压碎原因应为:( )
结构 组别 1组 2组 3组 4组 5组
低/高倍镜 高 低 高 高 高
镜筒状态 下落中 反复中,下落时 下落中 下落中 反复中,下落时
粗/细准焦螺旋 粗 粗 粗 细 细
A.用低倍镜头、镜筒下落、粗准焦螺旋 B.用低倍镜头、镜筒上升、细准焦螺旋
C.用高倍镜头、镜筒下落、粗准焦螺旋 D.用高倍镜头、镜筒上升、细准焦螺旋
20.细胞分裂能够产生新细胞,细胞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细胞群。对此,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刚分裂出来的细胞体积与母细胞相同
B.所有的细胞长到一定程度后可再进行分裂
C.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进行复制
D.所有细胞都能在遗传物质的控制下分裂、分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填空题:
31.(9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次序已打乱),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1—→2—→ —→5(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排列)。
(2)图2用黑纸片把一片叶的部分区域从上、下两面遮盖,这样做的目的是设置 ,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 ,
(3)图6中滴加的液体是 。图7小烧杯中的液体是 ,其作是 。
(4)若生物兴趣小组同学的操作步骤完全正确,那么在图5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这说明 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该实验现时还可以证明 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32.(7分)左图分别为显微镜结构和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示例[⑦]反光镜)
(1)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 ] 。若果要观察的物像不在视野中央,而是在视野的右上方,应该把 向 移动,使物像位于视野中央。
(2)A、B所示两个细胞的主要不同之一是:A细胞质中含有 ,因而能够制造有机物,而B细胞不能。
(3)在“观察植物细胞”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两个实验中,开始时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和 。
(4)细胞结构中,[ 4 ] 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
(5)呼吸作用进行的部位是 。
33、下图为显微镜下菠菜叶横切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图中[ ]和[ ]合称表皮,属于保护组织。
(2)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该结构主要集中在叶片的[ ]
部位的组织细胞内
(3)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通过[ ] 中的 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
(4)蒸腾作用所散失的水分是通过[ ] 形成的[ ] 来完成的。
34.(2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装置图A 装置图B
(1)设计图A实验装置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进行一段时间以后,用手挤压塑料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会出现水珠,其主要是由于水分通过叶片上的气孔向外散失凝聚而成的;
(2)选用黑色塑料袋,是为了避免植物因进行_______作用而影响实验效果。
35、(5分)小刚是个爱动脑筋、爱思考的学生,课余时间喜欢做一些小实验。上图为小刚利用某植物的枝条所做的实验装置。实验开始前, 小刚在甲瓶中枝条叶片上下两面均涂抹了厚厚一层凡士林(护肤油),乙瓶中枝条不处理, 并用水彩笔分别标记了甲、乙两瓶的水面高度。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定时观察、记录水位的变化情况。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面上油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可靠,放入两个瓶子中的枝条生长状况和叶片数目应尽量一致, 这遵循了科学实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
(4)预测实验结果:甲、乙两个瓶子中,水面高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C B A D C C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A C B C D C C C
二、填空题
31、(9分)(1)3 7 4 6 4 (2)对照试验 光照 (3)碘液 酒精 脱色(溶解叶绿素) (4)见光部分变为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蓝色 淀粉 光
32、(7分)(1)【6】 细准焦螺旋 右上方 (2)叶绿体(3)清水 生理盐水 (4)细胞核
(5)线粒体
33、(7分)(1)1 3 (2)叶绿体 【2】叶脉 (3)【5】叶脉 筛管 (4)【4】 保卫细胞 【6】气孔
34、(2分)(1)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2)光合作用用
35、(5分)(1)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主要通道 (2)防止瓶中水分的蒸发 (3)唯一变量(4)甲 气孔被凡士林堵塞水分无法蒸发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C B A D C C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A C B C D C C C
二、填空题
31、(9分)(1)3 7 4 6 4 (2)对照试验 光照 (3)碘液 酒精 脱色(溶解叶绿素) (4)见光部分变为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蓝色 淀粉 光
32、(7分)(1)【6】 细准焦螺旋 右上方 (2)叶绿体(3)清水 生理盐水 (4)细胞核
(5)线粒体
33、(7分)(1)1 3 (2)叶绿体 【2】叶脉 (3)【5】叶脉 筛管 (4)【4】 保卫细胞 【6】气孔
34、(2分)(1)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2)光合作用用
35、(5分)(1)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主要通道 (2)防止瓶中水分的蒸发 (3)唯一变量(4)甲 气孔被凡士林堵塞水分无法蒸发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C B A D C C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A C B C D C C C
二、填空题
31、(9分)(1)3 7 4 6 4 (2)对照试验 光照 (3)碘液 酒精 脱色(溶解叶绿素) (4)见光部分变为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蓝色 淀粉 光
32、(7分)(1)【6】 细准焦螺旋 右上方 (2)叶绿体(3)清水 生理盐水 (4)细胞核
(5)线粒体
33、(7分)(1)1 3 (2)叶绿体 【2】叶脉 (3)【5】叶脉 筛管 (4)【4】 保卫细胞 【6】气孔
34、(2分)(1)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2)光合作用用
35、(5分)(1)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主要通道 (2)防止瓶中水分的蒸发 (3)唯一变量(4)甲 气孔被凡士林堵塞水分无法蒸发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C B A D C C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A C B C D C C C
二、填空题
31、(9分)(1)3 7 4 6 4 (2)对照试验 光照 (3)碘液 酒精 脱色(溶解叶绿素) (4)见光部分变为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蓝色 淀粉 光
32、(7分)(1)【6】 细准焦螺旋 右上方 (2)叶绿体(3)清水 生理盐水 (4)细胞核
(5)线粒体
33、(7分)(1)1 3 (2)叶绿体 【2】叶脉 (3)【5】叶脉 筛管 (4)【4】 保卫细胞 【6】气孔
34、(2分)(1)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2)光合作用用
35、(5分)(1)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主要通道 (2)防止瓶中水分的蒸发 (3)唯一变量(4)甲 气孔被凡士林堵塞水分无法蒸发
班级 姓名 考号
班级 姓名 考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