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红星照耀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
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 斯诺的不朽经典名著。作
为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
命历程的图书,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
报道性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 经典的百科
全书。
《红星照耀中国》为什么改名为《西行漫记》?
一九三七年十月,《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在伦敦出版。当时作者正在被日控制的上海,想要在国内公开出版是不可能的。但在中共地下组织的的帮助下,经过修改,将书名改为《西行漫记》作为掩护出版。不到几个月就轰动了国内外华侨并重印发行多次。直到现在,虽然不用再用这个隐晦的名字,但为了保证初版的本来面目,现在的重印本仍采用这个名字。
《红星照耀中国》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
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由于斯诺在西北红色区域的冒险中引起的激情和对中国人民的热爱, 全面地重现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真实而艰辛的历史史实,给人鼓舞,催人奋进。
红星照耀中国
文题意思:本书记录了1936年6月至10月,斯诺在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将领的情况。
读前导读课
——认识“红星
环节一:导入
环节二:读片段,解疑惑
(一)仔细阅读,寻找答案。
要求:仔细阅读四个片段,根据片段思考对应的问题,寻找答案,并做摘记。
片段一:关于战争
机不可失。必须在敌人援军到达之前把桥占领。于是再一次征求志愿人员。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个人。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但是别的人越来越爬近到桥中央,桥上的木板对这些敢死队起了一点保护作用,敌人的大部分子弹都迸了开去,或者落在对岸的悬崖上。
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他们自己的斗志受到了影响;也许他们故意开乱枪不想打死他们;也许有些人暗中祈祷对方冒险成功!终于有一个红军战士爬上了桥板,拉开一个手榴弹,向敌人碉堡投去,一掷中的。军官这时急忙下令拆毁剩下的桥板,但是已经迟了。又有几个红军爬了过来。敌人把煤油倒在桥板上,开始烧了起来。但是这时已有二十个左右红军匍匐向前爬了过来,把手榴弹一个接着一个投到了敌军机枪阵地。
突然,他们在南岸的同志们开始兴高采烈地高呼:“红军万岁!革命万岁!大渡河三十英雄万岁!”原来白军已经仓皇后撤!进攻的红军全速前进,冒着舔人的火焰冲过了余下的桥板。纵身跳进敌人碉堡,把敌人丢弃的机枪掉过头来对准岸上。
思考并讨论:这个片段记录的是哪次战役?从阅读中你了解到了作者笔下的红军战士是什么样的?
片段二:关于婚姻
事实上,我一进苏区以后就没有看到过什么罂粟的影子。贪官污吏几乎是从来没有听到过。乞丐和失业的确像共产党所说的那样被“消灭”了。我在红区旅行期间没有看到过一个乞丐。缠足和溺婴是犯法的,奴婢和卖淫已经绝迹,一妻多夫或一夫多妻都遭到禁止。
关于“共妻”和“妇女国有化”的谣言,一望而知是荒谬可笑的,不屑一驳。但在结婚、离婚、遗产等方面的改革,按照中国其他地方的半封建法律和习惯来看,本身就是很激进彻底的。《婚姻法》里有这样有趣规定:禁止婆婆虐待媳妇、买卖妻妾以及“包办婚姻”的习惯。婚姻必须取得双方同意,婚龄提高到男子二十岁,女子十八岁,禁止彩礼,到县、市、村苏维埃登记结婚的,发给一份结婚证书,不取任何费用。男女同居的,不论是否登过记,都算是合法结过婚,——这似乎排除了乱交——而且他们的子女都是合法的。不承认有私生子。
如果夫妻双方有任何一方“坚决要求”就可以到苏维埃登记处离婚,不需任何费用,但红军的妻子须得到男方同意才可离婚。离婚双方财产均分,双方都有法律义务抚养子女,但债务却由男方单独负担,他并有义务提供子女三分之二的生活费。
思考并讨论:苏区的妇女是不是如国民党所说的为“共妻”?苏区婚姻是怎样的?请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概述。
片段三:关于人物
彭德怀对他这段经历是这么叙述的:
“我每天受各样刑罚约一小时。有一天晚上我被手足反绑,在手腕上缚一根绳子吊在梁上。狱卒们在我背上堆上一块块大石头,站在周围踢我,要我招供——因为他们至今仍没有弄到我的证据。我昏过去了好几次。”
“这样的刑罚继续了一个月。每次受刑后我常常想,下一次得招供了,因为我实在受不了这种刑罚。但每次我又决定不屈服,坚持到第二天再说。最后他们从我口中得不到什么东西,出乎意料地释放了我。我一生中最惬意的一件事是几年以后我们攻占长沙时把这个用刑室拆毁了。我们放了关在那里的好几百名政治犯——其中许多人由于挨打、虐待、挨饿已奄奄一息。”
思考并讨论:这位红军领袖是谁?他身上具有哪些精神?
片段四:关于红区生活
红军士兵不作战或不值勤时,每星期休息一天。他们五点钟起床,晚上九点钟吹“熄灯号”睡觉。每天的时间表包括:起床后即进行一小时的早操;早餐;两小时的军事训练;两小时的政治课和讨论;午餐;一小时的休息;两小时的识字课;两小时的运动;晚餐;唱歌和开小组会;“熄灯号”。
跳远、跳高、赛跑、爬墙、盘绳、跳绳、掷手榴弹和射击方面的激烈竞赛,受到鼓励。看了红军跳墙、跳杆和盘绳,就不难明白为什么中国报纸因他们行动敏捷和爬山迅速而给他们起了“人猿”的绰号。由班到团,在运动、军事训练、政治常识、识字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集体竞赛中,都颁发奖旗。我在获得这类荣誉的部队的列宁室里,看见这些奖旗陈列在那里。
……
红军有他们自己的许多游戏,而且不断地在创造新的游戏。有一种叫做“识字牌”,是帮助不识字的人学习他们的基本汉字的比赛。另一种游戏有点象扑克牌,但高分牌上分别写的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地主”“革命万岁”和“苏维埃万岁”!低分牌上写上的口号,根据政治和军事目的而不同。此外,还有许多集体游戏。共青团员负责列宁室的节目,每天也领着大家唱歌。其中许多歌曲是配着基督教赞美诗的调子唱的!
所有这些活动,使士兵们十分忙碌而又十分健康。我没有看见过随营商人或随营娼妓和红军部队在一起。吸鸦片烟是禁止的。不论在我与红军同行的路上,或者在我参观过的营房里,我都没有看见过鸦片烟或烟枪。除值班外,并不禁止吸香烟,但是有反对吸烟的宣传,吸香烟的红军士兵似乎很少。我请他们吸烟时,他们多数谢绝。
思考并讨论:在作者眼中,红军战士的生活是怎样的?
快速浏览目录,猜猜这部作品记录了哪些人,哪些事。
环节三:读目录,说内容
目录
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
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
去西安的慢车
汉代青铜
通过红色大门
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
遭白匪追逐
造反者
贺龙二三事
红军旅伴
第三篇 在保安
苏维埃掌权人物
共产党的基本政策
论抗日战争
悬赏两百万元的首级
红军剧社
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童年
在长沙的日子
革命的前奏
国民革命时期
苏维埃运动
红军的成长
第五篇 长征
第五次围剿
举国大迁移
大渡河英雄
过大草地
第六篇 红星在西北
陕西苏区:开创时期
死亡和捐税
苏维埃社会
货币解剖
人生五十始!
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
同红色农民谈话
苏区工业
“他们唱得太多了”
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
“真正的”红军
彭德怀印象
为什么当红军?
游击战术
红军战士的生活
政治课
第九篇 同红军在一起(续)
红色窑工徐海东
中国的阶级战争
四大马
穆斯林和马克思主义者
第十篇 战争与和平
再谈马
“红小鬼”
实践中的统一战线
关于朱德
第十一篇 回到保安
路上的邂逅
保安的生活
俄国的影响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共产国际
那个外国智囊
别了,红色中国
第十二篇 又是白色世界
兵变前奏
总司令被逮
蒋、张和共产党
“针锋相对”
友谊地久天长?
红色的天际
读目录,猜猜这部作品记录了哪些人?哪些事?
人:记录了贺龙、毛泽东、彭德怀、徐海东、朱德等众多红军领袖以及诸多的红军战士。
事:通过记录作者在探寻红色中国的道路上的见闻和感受,向世界展现了红军的成长经历、长征以及真实的红区生活等。
对于红军、长征和红军领袖人物,想必很多同学通过读书、影视作品等都已有所了解。请讲一讲你所知道的关于红军、长征和红军领袖人物的故事。
环节四:忆红军,讲故事
环节五:读序言,知作者
(一)朗读序言,认识作者斯诺。
一九三六年是中国国内局勢大转支的关键性的一年。斯诺带了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与战争的无数问题,六月间由北平出发,经过西安,冒了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边区。他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
他达到了日的。他冲破了国民党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对中国革命的严密的新闻封锁。首先他到了当时苏区的临时首都保安(即志丹县),和毛泽东同志进行长时间的对话,搜集了关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然后,经过长途跋涉,他到达了宁夏南部的预旺县,这已经是和国民党中央部队犬牙交错的前沿阵地了。最后他冒着炮火,重新折回保安,由保安顺利地到了西安。当他回到北平时,正是西安事变爆发前タ。他在北平首先为英美报刊写了许多篇轰动一时的通讯报道,然后汇编成一本书,书名是《红星照耀中国》。
--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序言)》
作概括
序言告知我们,作者冒险来到西北红色区
域采访。他在苏区见到了什么,听到了什
么呢?全书共12篇,分别为:“探寻红色中
国”、“去红都的道路”、“在保安” 、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长征”、“
红星在西北”、“去前线的路上”、“同
红军在一起”、“同红军在一起(续)”、
“战争与和平”、“回到保安”和“又是
白色世界”。
埃德加·斯诺
(二)补充介绍作者:
埃德加·斯诺
知作者
埃德加. 斯 诺(1905-1972)1905年出生于美国堪
萨斯城的一个贫苦家庭,年轻时当过农民,铁路工
人和印刷学徒,大学毕业时开始从事新闻工作。
埃德加·斯诺于1928年到达中国的上海,担任《密
勒氏评论报》的助理编辑,以后兼任纽约《太阳报》
和伦敦《每日先驱报》的特约通讯员。1930 年以后,
为采集新闻,遍访 中国主要城市和东三省、内蒙、
台湾及日本、朝鲜、荷属东印度。曾任欧美几家报
社驻华记者、通讯员。
知作者
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
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
者。他是首先把鲁迅著作介绍到西方的人
之一,也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
西方新闻记者。在他的一生中,除了为欧
美报刊写作通讯稿以外,他完成了11本著
作,其中极大部分是和中国问题有关。他
所写的《西行漫记》始终是许多国家的畅
销书。
斯诺还多次在保安县(今陕西志丹县)受到毛主席
的亲切会见,从而使他获得了许多关于毛泽东个
人和中国共产党以及工农红军的第一手珍贵资料。
通过采访和实地了解,他深知中国共产党及其领
导的工农红军是中国人民的希望所在。因此,他
撰写了大量关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报道,密密
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当年10月底,斯诺带着
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
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将令人大开眼界的故事
讲述给新闻界,出版了著名的《红星照耀中国》
(中文译名为《西行漫记》),让世界第一次看
到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真实
面貌。
(三)了解纪实作品:
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它的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这类作品,或是记录历史,或是叙写现实,内容必须是真实的,不能凭空虚构。《红星照耀中国》记录的是斯诺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得来的事实,是当时“红色中国”正在发生着的真实“现实”。
课堂小结:
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新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
——白修德
作业布置: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第一至四篇。(共17张PPT)
教学设想:《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纪实性很强的报告文学作品。作者真实地记录了他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地报道了当时中国、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导人的情况。
第一次推进课,让学生了解斯诺创作《红星照耀中国》的目的,了解当时红军的状况(包括政治状况和生活状况),了解红军到底是一支怎样的队伍……以便为下一次推进课做好准备。
另外,由于该书记述的是八十多年前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事情,距离今天比较遥远,学生有可能对相关的历史知识不够了解,所以在课堂上适当讲解一下相关的历史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教学目标:
1.带领学生熟悉《红星照耀中国》第一至四篇的内容。
2.引导学生了解斯诺创作《红星照耀中国》的目的。
3.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斯诺采访的不同人的口中进一步了解红军是一支怎样的队伍。
教学重点: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斯诺采访的不同人的口中进一步了解红军是一支怎样的队伍。
教学难点:如何在学生缺乏相关历史知识的情况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进一步了解红军到底是一支怎样的队伍。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摘记,旁批等。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
课时安排:1课时。
第一次推进课
——走进红军
环节一:导入
在外国人眼中,中国最了不起的时代是大唐盛世。而今天,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14亿人,他们吃饱穿暖,生活幸福……这不能不说是又一个盛世。盛世的出现,当然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然而,在1936年,中国大地一片混沌,那时的共产党是怎样的?那时的红军又是怎样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红星照耀中国》,去了解那时最特殊的一支队伍——红军。
环节二:从标题入手,概括第一至四篇的主要内容 《红星照耀中国》一到四篇共有四个大标题,二十三个小标题,快速阅读这些标题,概括每一篇的主要内容。
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
斯诺带着疑问准备去探访当时的红军(交代写作缘由)。
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
斯诺一路艰辛踏上了寻找红军的道路。
第三篇 在保安
斯诺终于到达红军的革命根据地,开始了采访之旅。
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采访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并了解他的成长故事。
环节三:了解写作缘由
1.作为一个外国人,斯诺为什么对当时的中国,对中国的红军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阅读P2—P7)
● 事实是,那红色中国的一段故事,怕在世界各民族之间没有比这再大的神秘,没有比这在混乱的一篇史诗。(在世界各国当中,恐怕没有比红色中国的情况更大的迷,更混乱的传说。)
——摘自《红星照耀中国》第一篇
环节三:了解写作缘由
1.作为一个外国人,斯诺为什么对当时的中国,对中国的红军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阅读P2—P7)
●这一些问题在非共产党的观察家里面,竟没有一个人能够给予可靠的回答、正确的回答,或是根据亲身研究过的事实做出的回答,这在初看的时候,似乎是很可笑的。因为这里的一个故事,它的兴味和重要性是一天天地增加了,而且一般新闻通讯员也差不多都已承认这是中国唯一的故事。然而我们大家对于这故事的知识实在是少到可怜。因为在“白区”里要跟中国共产党人发生接触,是极端困难的哩。
——摘自《红星照耀中国》第一篇
环节三:了解写作缘由
1.作为一个外国人,斯诺为什么对当时的中国,对中国的红军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阅读P2—P7)
●小结:斯诺是记者,记者的主要职责是代替广大民众前往事情发生的现场,或是接触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并将事情的真相及其代表的意义,透过报道呈现于大众媒体之上,协助媒体达成守望、教育、讨论、娱乐等功能。而斯诺对当时大家所不了解的中国和中国红军产生了极大的疑惑,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报道把真实的这一切告知广大民众。
2.为什么当时的民众不了解红军,甚至媒体记者都不了解红军?从中可以看出红军的生存状态是怎样的?
我于是下了决心,要尝试去打破那九年来的新闻封锁。(P7)
——《摘自红星照耀中国》
红军所有的消息九年来一直被严密封锁,千千万万敌军所组成的一道活动长城时刻包围着红军,红军的地区比西藏还要难以进入。
红军的生存状态:新闻被严密封锁,缺医少药,饥饿贫困,没有任何大工业,没有大炮,没有飞机,没有金钱,没有能利用的现代技术等。
环节四:众说纷纭话红军
在《红星照耀中国》的第一至四篇中,斯诺采访了很多人,这些人眼中的红军是怎样的?请快速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环节四:众说纷纭话红军
在敌人眼中:
在群众眼中:
在“红小鬼”眼中:
红军是英勇善战的、无敌的。是受百姓爱戴和支持的,是反帝反侵略的坚决执行者。
红军是带领他们打倒地主,反抗压迫剥削,反抗内外敌人的“自己人”。
红军教会他们写字、操纵无线电,给予他们生活希望和未来的人。
在红军战士眼中:
在红军领导人眼中:
在斯诺眼中:
红军给了他们为亲人报仇的希望,带领他们反帝、抗日、保卫家人和家园的队伍。
红军有正确的纲领和路线,对中国的根本问题有清醒的认识,是一支团结的军队,愿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有钢铁般的意志,有自己的武装,每一个人都是自觉自愿地为反抗压迫者而战。支持红军的主要力量是中国成千上万的老百姓;红军的宣传是口语化的,是深入人心的,是深受百姓支持的;红军有在实践中总结出的作战经验和方式方法……,总之这是一支不可战胜的队伍。
红军战士来自全国各地,他们空前团结;红军是连“红小鬼”都有极高自尊的队伍;红军是在缺少武器装备,在饥饿、疾病的折磨下依然保持情绪愉快、精神饱满、生机勃勃、有钢铁般意志的无产阶级队伍,红军有严明的纪律,有充分抗战的决心,有积极的革命宣传活动,有英明的革命领导人。
总结:
斯诺采访了很多人,通过采访去了解真实的红军。
红军可以是这样的一支队伍:
红军在生存环境极度严酷,战争环境极度残酷的情况下依然英勇善战。红军是一支坚决反帝反侵略、深受百姓爱戴,能给人民带来希望的队伍。红军有严明的纪律,有明确的思想纲领和路线,有英勇善战的领导者……是一支不可战胜的队伍。
环节五:走近红军领导人
1.提问:在《红星照耀中国》一到四篇中斯诺采访过的中国红军领导人有哪些?他们身上有没有共同点?
明确:有毛泽东、周恩来、贺龙、林彪、危拱之、邓发等。
其中采访最多的是毛泽东。
2.红军领导人的共同点:
都有很强的反抗意识,同情老百姓,在政治上有清醒的认识,都信仰共产主义,对日本侵略者的野心有清醒的认知,都有过艰苦的生活,都为中国革命付出巨大代价,都组织过起义、打过硬仗。
3.提问:这些红军领导人中有很多都是大家熟悉的,看完斯诺对他们的报道,你觉得他们有哪些地方和你之前认识的不一样呢,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示例:
毛泽东年轻时就有很强的反抗精神和远大的抱负,他是在不断的革命斗争中成熟起来的,他对中国革命的形势有非常清醒的认识。
周恩来出生大官僚家庭,他受过良好的“开明式”教育,有坚定的革命决心,谈吐不凡,头脑冷静,善于分析和推理,讲究实际经验,对生命充满热爱。他会讲英语,即便五年不讲,发音也还是非常准确。
林彪二十九岁时,打战就非常英勇,甚至从没有打过败仗,是一位了不起的常胜将军。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红星照耀中国》的第一至第四篇,初步了解了红军及其领导人。相信大家一定很期待接下来斯诺会有什么新发现吧!那么,就请同学们去读第五至第八篇吧!
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节推进课。
作业布置
按照阅读规划,认真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第五至第八章,并请认真完成
阅读任务单(第五至第八篇)。(共23张PPT)
第二次推进课
——忆长征精神 颂民族豪情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环节一:导入
思考:请同学们阅读选文(见160—164),说说红军长征的路线。
(瑞金)——突破敌人的四道防线——占领遵义——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甘肃会宁会师)
举例说说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的困难。
示例:蒋介石在川贵边境迅速集结兵力,封锁了去长江的捷径短道;红军到达泸定桥时,发现已有一半的木板被撬走了,在他们面前到河流中心之间只有空铁索等。
环节二:寻长征原因
1.思考:请同学们阅读选文(见163—164),圈点勾画并概括出红军长征的原因。
南京相信它的“肃清”的努力,是将要成功了。敌人被关锁住而不能逃跑了。千万的农民被每天的空中轰炸,空中的机关枪所戕杀,区域内因“肃清”而被杀的更多。据周恩来说,红军本身在这一次的围闲中损失了六万人以上,而普通人民生命的牺牲更是可怕的。有许多整个区域里的人口被消灭了,国民党有时候用强迫手段将人口全体迁移,有时候简单地将大批群众枪杀。国民党自己承认,在收复江西苏维埃的过程中,将近约一百万人民被杀死或饿死了。
然而第五次“围剿”并不能收最后之效。它在它的最后目的即消灭红军的有生力量上是失败了。红军在瑞金召集了一个军事会议,决定退却,并迁移主要的红军到一个新的根据地去。为了这种大的出征这种出征经过了整整的一年之久-一切计划是非常完备而有效的。他们表现了某些军事天才,是在他们进攻时期所未曾表现过的。因为指挥一支战胜的前进的军队,是一件事;而贯彻一种计划,实行退却,又是另一件事。在他们的西北长征中,有着无数的困难,而退却就要在这些困难中通过,这是很不容易的。
国民党进行“围剿”,红军死伤惨重,平民牺牲人数惊人。
(1)保存革命力量,进行战略转移。
(2)作暂时的战略转移,避开敌人主力,择机然后再杀回来。
(3)遵义会议重新确定了毛泽东对军队的领导权。
(4)陕北尚存根据地,以北上抗日为号召,成功保存了革命火种。
2.补充讲解长征原因:
在某种意义上说,长征是红军不得不进行的战略撤退,所以毛泽东才会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3.小结:
环节三:讲长征故事
1.请同学们按小组分类,分别讲一讲红军长征中的故事 。
要求:先阅读《红星照耀中国》165页——182页的内容,然后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让他们分别讲述举国 大迁移、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过草地等故事。
举国大迁移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
过草地
2.看完这些材料,你发现红军在长征中经历了哪些困难?
红军长征历时一年,这是充满了惊心动魄的一年,是经历重重困难的一年,是悲壮的一年,是载入中国史册的一年。
3.小结:
环节四:探长征精神
1.圈点长征数据(P180),说说长征精神是什么。
关于长征的一种统计的摘要述说,是非常动人的。它揭示出来,在沿路上,平均几乎每天有一次小的战斗,有十五个整天用在重大的决战。在路上的三百六十八日,有二百三十五日,花费在白日行军中,有十八日,花费在夜间行军中。在停留的一百日(有许多是用在作战上的)之中,有五十六日是在四川西北部度过的,其余的四十四日,走了五千里路。平均所走的里数,,每隔一百十四英里停歇一下,平均每天走七十一华里一一即二十四英里。如此大军以此平均速度走过许多世界上最危险的地带,这真是一种惊人的行走。
红军一共过了十八个大山岭,有五个是全年被雪笼罩着的,他们渡过了二十四条河流。他们经过了十二省的地方,占领了六十二县,除了打败、逃避或包围了中央政府所派遣去攻打他们的各种军队以外,他们还冲破了十省不同的地方军阀。他们走入并且成功地通过了六种不同的土著民族的区域,深入了几十年来中国军队从没到过的地方。
长征数据:
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
是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把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胜的精神;是为救国救民、不怕艰难险阻、不怕牺牲的精神;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是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长征精神就是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一往无前,所向无敌的精神;万众一心,团结拼搏的精神。
2.小结:
环节五:论长征壮举
1.你认为长征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红军领袖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等。
世人对长征的评价:
毫无疑问,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业绩。——王安娜(德国友人)
长征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敢和力量的伟大史诗。——索尔兹伯里(美国著名记者兼作家)
红军长征较之公元前400年1万希腊人从波斯到黑海的撤退,是一次更加雄伟的壮举。 ——格里菲斯(美国军事史学家)
斯诺对长征的评价:
这次大远征为期整整一年,计划周密,很有效能,这种军事天才是红军在采取攻势阶段所不曾显过身手的。
这是一次丰富多彩、可歌可泣的远征。 ——《红星照耀中国》
2.你如何评价长征呢?(100字左右)
3.课堂小结:
时光荏苒,现在红军长征胜利已经八十多年了。今天,我们通过对《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书中“长征专题”的学习,了解了长征的原因,认识到了红军在长征中所遇到的困难,感受到了长征的精神。的确,红军长征是一个伟大的奇迹,长征精神更是我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忆长征精神,颂民族豪情”。
布置作业:
1.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第9篇——12篇,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单
2.以“长征在我心中”为题目写一篇读后感(共25张PPT)
第三次推进课
——品鉴红色历史 探寻红军政策
任务一:了解“红小鬼”,探究其精神品质
阅读书本P291——297,完成下列任务。
1.跳读文章,摘录一句写“红小鬼”的句子,并说说“红小鬼”是一群怎样的人。
2.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斯诺是如何评价“红小鬼”的?
3.从“红小鬼”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斯诺是如何评价“红小鬼”的?
他们的精神是高尚的。我猜想大人们看到他们,往往会忘掉了自己的悲观,鼓起勇气来,想到自己正在为这一类孩子的未来而战斗。他们永远是愉快的,乐观的,他们不管行军的倦怠,一碰到人就向他问候:“好呀!”他们有坚忍、苦干、活泼的精神,有热烈的求知欲,你一看见他们就会感觉到中国不是没有希望的,会感觉到任何民族最有希望的都是少年人。如果这一类孩子都能被解放,受教育,使他们觉醒过来,使他们有机会参加建造新世界的工程,那么从这里的少年先锋队就可以看出中国的未来。——《红星照耀中国》297页
任务2:了解民族团结政策,感受的红军为争取民族独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精神。
阅读平板“四大马”章节,回答下面任务:
1.“四大马”指的是谁 他们主要做了哪些事?
2. 请简要说说《红星照耀中国》中提到的19世纪回民同汉族的争夺政权的两次斗争。
3.阅读《回到保安》,简要说说共产党对少数民族采取了哪些宗教政策。
1.“四大马”指的是谁 他们主要做了哪些事?
答:“四大马”指马鸿逵、马鸿宾、马步芳、马步青。
中国的回民主要集中在青海、宁夏和甘肃北部,“四大马”用繁重的赋税、兵役等压迫当地的百姓。
2.请简要说说《红星照耀中国》中提到的19世纪回民同汉族的争夺政权的两次斗争。
答: 19世纪的两次夺权斗争:一次是杜文秀在云南一度立国,自称苏丹王苏莱曼;第二次是在1864年,回民控制了西北全境,甚至进犯湖北。
2.请简要说说《红星照耀中国》中提到的19世纪回民同汉族的争夺政权的两次斗争。
答:共产党进行了“反神”宣传,在西北实行了容忍宗教的政策;保留了进行自己的反宗教宣传的权利,认为“反对做礼拜的自由”同做礼拜的自由一样是一种民主权利;保证保护教会财产,但教士们必须允许红军在在天主教大庄园里种田的佃户中间组织抗日团体;尊重伊斯兰教的风俗习惯。
4.请同学们利用批注法,阅读以下四个文段,然后说说共产党和“四大马”采取的民族政策有什么不同,结果如何?
文段一
马鸿逵有阴谋争取日本支持反共的嫌疑。宁夏城里已有日本军事代表团,马鸿逵将军允许他们在城北修一个机场,那是在蒙古族的阿拉善旗境内。有些回民和蒙民担心日本真的武装进驻。
文段二
这里我不想开列统计表格,但宁夏发表一项政府公报,其中一篇有意义的文章值得一提,它开列了马将军在该省要征收的捐税:销售税、家畜税、骆驼税、运盐税、用盐税、烟灯税、养羊税、商人税、脚夫税、养鸽税、土地税、掮客税、粮食税、特别粮食税、附加土地税、木材税、采煤税、皮税、屠宰税、船税、灌溉税、磨石税、房屋税、磨面税、秤税、礼仪税、烟税、酒税、印花税、婚税、蔬菜税。这张单子还没有囊括所有的苛捐杂税,但足以说明,对比之下人民对共产党是没有什么可以害怕的。
……
但是最令人强烈不满的措施,也 许是马将军的征兵了……这些人几乎都是强征而来的。
文段三
按共产党自己的看法:
西北有一千多万回民,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我们目前的任务和责任是要保卫西北,在这五省内建立抗日根据地,使得我们能够更加有力地领导全国的抗日运动,为争取立即与日本作战而努力。同时,随着形势的发展,我们可以与苏联和外蒙取得联系。但是如果我们不能把回民争取到我们的势力范围和抗日统一战线上来,我们的任务就不可能实现。
文段四
共产党向他们提出的诺言是:
取消一切苛捐杂税。
协助成立回民自治政府。
取缔征兵。
取消欠债。
保护回族文化。
保证各派宗教自由。
协助创建和武装回民抗日军。
这对几乎每一个回民大概都是有一些吸引力的。甚至有些阿訇也认为这是除掉马鸿逵的一个机会(因为他放火烧掉了老教和新教的清真寺)。到五月份,共产党说他们已经完成了怀疑派认为办不到的事。他们自称已经创立了中国回民红军的核心。
(1)民族政策:“四大马”征收各种苛捐杂税,强征兵役,压迫当地百姓,“亲日反共”;共产党认为目前的主要任务是保卫西北,领导全国的抗日运动,于是对回民采取了一系列具有吸引力的政策。(2)结果:“四大马”失去了民心;共产党得到了回民的支持。
环节四:模拟新闻发布会
请学生先快速阅读《回到保安》和《又是白色世界》的内容,了解西安事变的经过,了解张学良、蒋介石、周恩来、何应钦等人对解决西安事变的不同态度及意图,然后举行模拟新闻发布会。
分组举行模拟新闻发布会:
第一小组:张学良
第二小组:何应钦
第三小组:蒋介石及四大家族
第四小组: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
主持人:各位观众,今天是1936年12月25日,我们在西安和南京分别召开是否建立国内抗日统一战线的新闻发布会。
张学良:下面我先发言。在同共产党打交道的这几年里,我对共产党以及战斗有了新的认识。这些年来我党打的所谓的“土匪”实际上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剿共”这件事情可能还要持续好多年;一边同红军打仗,一边抗日是不可能的……我相信建立国内抗日统一战线的建议是合理可行的,
原因如下:
第一,被共产党打败了以后,成千上万的东北兵投降了红军,他们被释放回来以后,对红军停止内战、用和平民主的方法统一中国的想法很赞赏;第二,东北军全军都有反对与红军继续作战的情绪;
第三,我本人也收到了王牧师带给我的一个谈判方案,且面见了周恩来,经过长时间的详细讨论后,我相信了红军的诚意,相信建立国内抗日统一战线建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何应钦:我宣布,撤销张学良的一切职务;我要求,释放总司令;我主张,立即开战。我的意见得到了在野的汪精卫系、西山会议派、CC系和南京的德、意顾问的充分支持。
蒋介石:我12月12日“被俘”,经过这十几天,我现在才发现,党国最大的“叛徒”不在西安,而在南京。我绝不会让何应钦之流踏着我的尸体爬上独裁者的宝座!我同意和共产党打交道,也同意建立统一战线,只要你们放我回南京。
宋美龄:反对开战,设法营救,斥责何应钦!
周恩来:我们现在最该关心的问题应该是国家存亡的问题,现在打内战不仅不能救蒋公,反而会毁灭中国。对于一个被剥夺自由的民族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争取民族独立!我党呼吁:立即停止内战,建立抗日统一战线,采取武装抗日政策!我们坚决支持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教师总结: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内和平的基本实现,是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实施的重大胜利。它对推动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环节五:谈谈学习《红星照耀中国》的现实意义。
1.《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所体现的红军精神有哪些?
①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②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代价的精神;
③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④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精神;
⑤艰苦奋斗的精神。
课堂小结: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是一部红军长征辞典,是一部中国现代革命百科全书,是一部记载着毛泽东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光辉历程的历史文献。它真实地再现了中国红军及革命根据地的真实面貌,表现了共产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为人民服务政治理念……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好好地去读一读它!
认识“红星”
第二章·叛徒——周恩来
第二章·关于贺龙
第四章·一个共产党的来历
第八章·对于彭德怀的印象
第九章·徐海龙——一个红色的窑工
第十章关注朱德
红星照耀中国·周恩来
外貌形象
言谈举止
出身与家庭
童年经历
受教育情况
参加革命原因
参加革命后的经历
人物性格及事件
一、外貌形象:
他个了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了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面目英俊,身材苗条,像个姑娘。
二、言谈举止:
但是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喂,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谈吐缓慢温和,深思熟虑”,”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谈吐缓慢安祥,深思熟虑。
三、出身与家庭:
周恩来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他是大它僚家庭的儿子,祖父曾任清朝大官,父亲是个杰出的教书先生,母亲不同凡俗(是个博览群书的妇女,甚至真的喜爱现代文学)。
四、童年的经历:
无
五、受教育情况:
他本人似乎注定要做个读书人的,因为他从很小的时候起就表现出有突出的文学天赋。但他在民族觉醒的时期里受的教育,使他的兴趣从文学转移到别的方面去了。他先读南开中学,后又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受到了”开明的”教育,他在南开的三年因成绩优异都靠奖学金维持。
六、参加革命的起因:
一九一九年,周恩来作为学生运动领袖,遭到逮捕,在天津关了一年监牢。获释后,他去了法国,在巴黎帮助组织中国共产党,成了创建人。一九二四年回国,他已是著名的革命组织者,回国后立即与孙逸仙会合准备发动国民革命。
七、参加革命后的经历:
1、26岁被任命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2、与一些著名的上海工人领赵世炎、顾顺章、罗亦农等组织了五方名工人的纠察队:
3、1927年3月21日,组织了上海工人总买工:
4、到南昌,参加组织著名的八一起义:
5、接着去了汕头,领导红色工人抵御外敌:
6、后又去广州,组织著名的广州公社:
7、1931年,突破封锁,到了江西和福建的苏区,任政府副主席:
8、长征中,强患重病,九死一生,最终到达西北的红色新根据地。
八、人物性格及事件:
1、温和文雅:初遇斯诺时热情友好地用英语接待他。
2、忠心耿耿:①对民族解放事业志不渝,鞠躬尽座:②北伐时,周思来奉命去上海准备起义,他到上海时毫无起义经验,唯一的武器是他的革命决心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
3、吃苦耐劳:为了保住小小的苏维埃,周恩来在南方进行了多年的艰苦斗争,甚至没有盐吃,
不得不用人的铁的意志来代替。
4、不屈不挠:广州公社失败后,周恩来转入地下活动一一一直到1931年,他终于“闯破封锁”,到达江西和福建的苏区。
5、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饼究实际经验:周恩来和上海的工人领袖一起组织了五方名工人纠察队,从军阀那里得到经验,训练了武装力量,进行了上海工人总罢工,占领了城市,使上海不攻白破。
6、生气勃勃、热爱生命:当周恩来陪斯诺走在回到百家坪的的路上时,他就像神气活现的走在他身边的”红小鬼”一样,显得轻松愉快,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
7、爱护士兵、平易近人:把胳膊爱护地搭在”红小鬼”的肩上,与他同行。
8、有卓越的组织和领导才能:①在巴黎帮助组织中国共产党,成了同时在中国成立的这个组织的创建人:②26岁就成了广州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领袖人物,被任命为著名的黄埔军校秘书,后来因他在激进的学员中间影响很大,蒋介石不得不任命他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③成功组织了上海工人总罢工:④组织了著名的广州公社:到苏区后先后担任政委、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共49张PPT)
读后提升课
——探索旅程的意义
环节一:导入
一段旅程,苦了脚,美了眼,丰富了内心,是人生的重要经历。
文段一:
为什么成千上万的人甘冒死罪的风险成为红军?为什么成千上万的农民、工人、学生、士兵参加了红军,并同南京政府的军事独裁进行武装斗争?有什么不可动摇的力量推动他们豁出性命去拥护这种政见呢?中国共产党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同其他地方的共产党人有哪些地方相像,哪些地方不同?是什么使他们那样地战斗?是什么支持着他们?是什么样的希望、什么样的目标、什么样的理想使他们成为顽强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战士呢?他们的领导人是谁?他们是不是对于一种理想、一种意识形态、一种学说抱着热烈信仰的受过教育的人?毛泽东,南京通缉名单上的第一号“赤匪”,蒋介石悬赏二十五万银洋不论死活要缉拿到他,他是怎样的人呢?那个价值这么高昂的东方人脑袋里到底有些什么名堂呢?……
——《一些未获解的问题》
环节二:析态度,露真情
文段二:
一天午夜,我登上了一列破败不堪的火车,身上有点不舒服,可是心里却非常兴奋。我所以兴奋,是因为摆在我面前的这次旅行是要去探索一个跟紫禁城的中世纪壮丽豪华在时间上相隔千百年、空间相距千百里的地方:我是到“红色中国”去。我所以“有点不舒服”,是因为我身上注射了凡是能够弄到的一切预防针。用微生物的眼睛来看一下我的血液,就可以发现一支令人毛骨悚然的队伍;在我的臂部和腿部注射了天花、伤寒、霍乱、斑疹伤寒和鼠疫的病菌。这五种病在当时的西北都是流行病。此外,最近还流传着令人吃惊的消息,说淋巴腺鼠疫正在陕西省蔓延开来,陕西省是地球上少数几处流行这种风土病的地方之一。
——《去西安的慢车》
疑惑、害怕、紧张、兴奋……
文段一:
在弥留之际,他在病床上用生命的最后力量,面对中国派去的以马海德医生为首的医疗小组,说出了一句话:
“我热爱中国。”
根据斯诺的遗愿,他的骨灰的一部分,安葬在北京大学内,即前燕京大学的校园里,这是适当的。这是一九三六年他去西北探险旅行的出发点,也是一九三七年他整理资料写作《西行漫记》的地方。
在斯诺的一生,除了为欧美报刊写作通讯稿以外,他完成了十一本著作,其中极大部分是和中国问题有关的。
初版《西行漫记》除了有关西安事变和《关于朱德》部分引用了尼姆·韦尔斯的笔记材料以外,都是他亲自采访的第一手资料。更重要的是斯诺西北之行,正值中国和世界局势大转变的开端。……由于斯诺的惊人的洞察力和锐敏的分析能力,才使他认识了问题的本质,而这是西方的所谓“中国通”所不能办到的。
——胡愈之《序》
文段二:
原来初步定为九十二天,斯诺还嫌太长,但实际上后来却长达四个月。离开苏区时他还依依不舍,心里感到很难过,觉得不是在回家,而是在离家!
——董乐山《附二:斯诺在西北苏区的摄影采访活动》
依依不舍、留恋、热爱……
“所有后来的著作,都不能和《西行漫记》相比拟。即使是杰出的报告文学,在事过境迁之后,往往成为明日黄花。唯有四十三年前写作的《红星照耀中国》始终是许多国家的畅销书。直到作者去世以后,他仍然是国外研究中国问题的首要的通俗读物。他在全世界有亿万的读者,这是并不奇怪的。它是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
——胡愈之序言
环节三:析人物,识红军
毛泽东称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邓小平赞他“对党有一颗红心”,国家给他的评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杰出军事家,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忠诚战士。他身经百战,功勋卓著,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高超的指挥艺术”,猜猜他是谁?
线索一:凡击毙彭德怀或徐海东,投诚我军,当赏洋十万。凡击毙其他匪首,当予适当奖励。
线索二:斯诺说,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军事领导人中,恐怕没有人能比徐海东更加‘大名鼎鼎’,也肯定没有人能比他更加神秘的了”。
徐海东
补充材料:
他的外号为徐老虎,他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传奇人物,他带的部队可以说是当时中共武装中最牛的一支。重建的红25军是长征中的偏师,是四支从根据地出发经过长征到达陕北的武装之一。出发时不足3000人誓师北上,经过中央军、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围追堵截,人数不减反增,并成功建立了陕南根据地。红25军走的中原路线,环境是最为恶劣。到达陕北时,其他部队许多人都没见过重机枪,枪弹俱缺,而徐海东的部队虽然只有3000多人,却有上百挺机枪,而且好多人的子弹袋都是满的。红一方面军北上,经过雪山草地后装备奇缺,人员战斗力严重下降,徐海东直接送了一批机枪给中央红军,可谓是雪中送炭。一名真正的将军,最高的褒奖来自于敌人的畏惧。出发的时候,整个重建的红25军平均年龄不足17岁,很多人都说是一只老虎领着一支儿童团。这支儿童团,却让国军畏之如虎。长征过程中和随后在陕北根据地作战,屡战屡胜,最后国军的将领一听说是徐海东来了,竟不战而逃。西安事变时,张学良要求中共军队协助,点名要徐老虎镇守西安的南大门,但徐海东一到设防地,当面的中央军听说是徐老虎来了,直接后撤了20公里。徐老虎的威名,由此可见一斑。
徐海东
一、外貌形象:徐海东脸涨得通红,嘴里露出掉了两个门牙的大庭,使他有了一种顽皮的孩子相。他长着一对宽阔的孩子气的肩膀,身材修长,四肢灵活。
二、言谈举止:共产党领袖中”阶级意识”最强的一个,在谈吐上也是如此。他对自己的无产阶级出身很为白豪,他常常笑称自己是个“苦力”。他打仗十年,负伤八次,因此行动稍有不便,尽管全身多处都受过伤,但他仍给你一个农村青年的印象,好像刚从水稻用里上来,卷起裤腹,参加了一支路过的“自愿参加”的战士的队伍。
徐海东
三、出身与家庭:徐海东1900年出生于汉口附近的黄县,他的家庭世世代代都是做窑工的,祖父一代曾经置过地,但由于旱灾、水灾、捐税,后来就贫化。他的父亲和五个哥哥在黄陂的一个客里做窑工,仅可糊口。
四、童年的经历:徐海东上学第四年,也就是十一岁那年,参加了一场“富人打穷人”的吵架,一群富家子弟把他逼到墙角里,他扔出去一块石头打破了一个姓黄的地主家孩子的脑袋,那孩子哭着走了,不久带着家人回来,对徐海东拳打脚踢,先生又打了他一顿,他便逃学不肯去。后来就到窑厂去当学徒,在”谢师的几年”里没有工资,他十六岁满师,在三百个工人中工资最高。
徐海东
五、受教育情况:上过四年私染,因被地主和先生段打,便逃学不肯去了。
六、参加革命的起因:21岁时,徐海东因家庭纠纷离家,步行到了汉口,接着又到了江西,做了一年窑工,本打算回家,却因得霍乱花光了积蓄,就参加了军队。他对军阀的军队感到厌恶,和一个军官一起开了小差,逃到广州,参加了张发奎将军的国民党第四军。1927年春,国民党军队分成左翼和右要两派,徐海东站在激进派一边,不得不逃亡,他偷偷地回到了黄陂。这时,他在一些学生的宣传影响下己成了共产党员,他在黄院就立即开始建立党支部。
徐海东
七、参加革命后的经历:
1、1927年四月发生右派政变,共产党被迫转入地下。但徐海东却觉得采取独立行动的时机己经成熟。他把窑工还有一些当地农民组织起来,成立了只有17个人,一支手枪,八发子弹的湖北省第一支”工农军队”,这就是后来发展成为有六方人的红四方面军的核心。
2、徐海东成为红军指挥员后,他的家族中有66人被国民党杀死,许多红军指挥员家里都发生了这样的事,他家损失最大。
徐海东
八、人物性格及事件:
1、阶级意识强:不论在态度上、外表上、谈吐上和背景上都表现出强烈的”阶级意识”,他大概是除了贺龙外,红军指挥员中唯一的”纯无产阶级”。
2、有强烈的自豪感:①他对自己的无产阶级出身很自豪,他常常笑称自己是个“苦力”。②他对自己的部队极感自豪,他说:“一个红军抵得上五个白军。”③他对自己的几个师长中有两个也是苦力出身,也很感到自豪:④他对列宁俱乐部,他们的艺术化招贴,都感到自豪。
3、热情真诚:①热情地邀请斯诺去采访他的部队:②因真诚而受部下拥戴。
徐海东
八、人物性格及事件:
4、爱护部下:有一天他骑马在路上驰骋,马蹄碰了一个战士,他拉紧缰绳想看看那个战士有没有受伤,马一受惊,把他撞在一棵树上,两个星期后他苏醒过来时,发现他的门牙己嵌在那棵树上了。
5、大胆无畏:①他在共产党被迫转入地下工作时,却觉得采取独立行动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组织起湖北省的第一支”工农军队”②他打仗十年,负伤八次,全身多处都受过伤,有一颗子弹从他眼下穿过他的脑袋又从耳后穿出。
6、勇于反抗:①在学校读书时,有一次在”富人打穷人”的吵架中,他扔石头打破了一个地主儿子的脑袋:②有一次,窑工:们时着包用想看看豪钟们是不出户的太太长什么样,结果活佬们命令民团把他们赶出戏园子,双方就打了起来,主想要扣工人的工资来办酒席向阔佬赔罪,窑工们表示要罢工反对,厂主才作罢。
“我眼中不一样的红军”
毛泽东
一、外貌形象: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了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颜骨凸出。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二、言谈举止: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但是这种孩子气的笑,丝毫也不会动摇他内心对目标的信念。他说话平易,讲柔和的南方方言,生活简朴,有些人可能以为他有点粗俗。他爱吃辣根,甚用辣根夹着慢头吃,还最爱唱《红辣椒》这首歌。
毛泽东
三、出身与家庭:毛泽东于1893年生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父亲叫毛顺生,母亲叫文七妹。毛泽东的父亲原是一个贫农,年轻的时候,因为负债过多而只好去当兵。他当了好多年的兵。后来,他回到毛泽东出生的村子,做小生意和别的营生,克勤克俭,积攒下一点钱,买回了他的地,成了中农,接着开始做从贫农那里买来谷子运给城里的商人的生意,赚了一些钱,成了富农,但他的妻子和孩子都要到地里干活。
四、童年的经历:6岁就开始十农活,8岁时开始在本地一个小学堂读书,一直读到13岁。早晚到地里干活,白天读孔夫了的《论语》和《四书》。10岁时曾经逃过学,乱跑了三天后才被家人找到:刚识了几个字,父亲就让他开始给家里记帐,学珠算。
毛泽东
五、受教育情况:
8岁时开始在本地一个小学堂读书,一直读到13岁。早晚到地里干活,白天读孔夫子的《论语》和《四书》。
10岁时曾经逃过学,乱跑了三天后才被家人找到。刚识了儿个字,父亲就让他开始给家里记帐,学珠算。
13岁时,离开小学堂,开始整天在地里帮长工干活,白天做一个全劳力的活,晚上替父亲记帐。尽管这样,他还是继续读书,如饥似渴地阅读能找到的一切书籍,经书除外。《盛世危言》这本书激起他想要恢复学业的愿望。
16岁时,他去离家50里以外的湘乡县的一所新学堂学习,有了不少进步。后来,他去了长沙,进入了一所专为湘乡人办的中学,因政局动荡,只待了半年。接着,他又参加了军队,当了半年兵。然后,他进入了长沙省立第一中学,在那里学习了六个月就退学了,退学后,他给自己订了一个自修计划,每天到湖南省立图书馆去看书,非常认真地度过了半年时间。
1912年,他进入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这里获得了社会行动的初步经验,1918年毕业。
毛泽东
六、参加革命的起因:
他在师范学校的最后一年,湖南有许多学生打算用“勤工俭学”的办法到法国去留学,他协助组织了这个运动,但他却想把时间花在了解中国上,于是他去了北大,经人介绍做了北大图书馆的助理员,在那里,他参加了哲学会和新闻学会,他对政治的兴趣继续增长,思想越来越激进。后来,几经周折回到长沙后,他就更加直接地投身到政治中去。在五四运动以后,他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学生的政治活动上。
毛泽东
七、参加革命后的经历:
1、担任《湘江评论》主笔,对于华南学生运动有很大的影响:
2、在长沙帮助创办了文化书社,这是一个研究现代文化和政治趋势的团体,这个书社,特别是新民学会,都激烈地反对湖南督军张敬尧:
3、领导了一次学生总罢课反对张敬尧,要求撤换他,并且派代表团分赴北京和西南进行反张的宣传:
4、前往北京,代表新民学会,在那里组织反军阀运动:
5、在自己办的报纸《新湖南》上公开宣传改革,领导了一次对省议会的冲击:
6、1920年冬天,第一次在政治上把工人们组织起来:
7、1921年5月,到上海出席共产党成立大会。
8、1921年10月,共产党的第一个省支部在湖南组织起来了,他是委员之一:
9、1922年5月,任湖南党书记,在工人中组织了二十多个会:
10、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他在广州担任国民党宣传部出版的《政治周报》主编:还负责训练农民运动的组织人员;在共产党内,负责农民工作;
11、1927年初,他出席各省农民联席会议,并提出了广泛地重新分配土地的建议,但最终未被采纳:
12、在长沙成功组织”秋收起义”。
13、遭遇逮捕,险被枪杀,后死里逃生,安全走到农民赤卫队那里去:
14、1928年5月,带领新师与朱德的队伍会师:
15、1928年冬天,中共第六次代表大会所采取的新路线,得到了他和朱德的完全同意,从那时起,党的领导人和农村地区苏维埃运动的领导人之间的分歧消除了,党恢复了一致。
毛泽东
八、人物性格及事件:
1、生活简朴:身为最高领导人,主要奢侈品是一顶蚊帐。除此之外,毛泽东的生活和红军一般战士没有什么两样。
2、刻苦努力,精明博学:①在校常年成绩第一;②离开学校时,进行自修;③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的研究,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
3、勇于反抗、勇敢无畏:①公开反抗父亲,保卫自己的权利;②组织并创办的新民学会专门反抗湖南督军张敬尧;③组织秋收起义。④组织秋收起义期间被捕,险些被枪决,最后死里逃生,继续工作。
毛泽东
八、人物性格及事件:
4、质朴纯真,真诚老实,平易近人: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说话真诚老实,斯诺有机会核对他的许多话,结果往往发现这些话是对的。经常毫不惹眼地坐在群众大会和红色剧院的观众中间,玩得很高兴。在剧社看戏休息的时候,群众一致要求毛泽东和林彪来一次合唱。
5、自尊心极强:他对于当时世界政治惊人地熟悉,而且坚持己见,虽然对斯诺的说法有兴趣,但并不同意。
6、精力过人,身强体健: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二三点钟才休息。强健的身体来自于读书期间的艰苦锻炼一一长途徒步跋涉,在严寒的日子去游泳,在雨雪中光着脊梁。有一次,他花了整整一个夏天走遍他的家乡湖南全省。他靠挨家挨户替农家做工换饭吃,有时候甚至靠行乞。
毛泽东
八、人物性格及事件:
7、感情深邃:①有一两次讲到己死的同志或忆到少年时代湖南由于饥荒引起的暴动发生死人事件时,他的眼睛是湿润的;有一次,他把自己的上衣脱下来给一位在前线受伤的弟兄穿③当红军战士没有鞋穿的时候,他也不愿意穿鞋。
8、落拓不羁,不拘小节:有一天在和斯诺诙话的时候,他心不在搞地松下了裤带,搜寻着什么寄生物:②有一次斯诺访问林彪的时候,小密洞里非常热,他把身子向床上一躺,脱下了裤子,向着壁上的军用地图,仔细研究了二十分钟。
9、立场坚定,十分理性:喜欢憨笑,但是这种孩子气的笑,丝毫也不会动摇他内心对日标的信念。一直忠于民族主义,决不为了升官发财而叛变投向国民党。阶级仇恨对他来说大概基本上是一种理性的产物,而不是本能的冲动。
贺龙
一、外貌形象:他是个大个了,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己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
二、言谈举止:口才很好,在国民党中是有名的,他说起话来能”叫死人活过来打仗”。
三、出身与家庭:他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亲是清朝的一个武官,也是哥老会的一个领袖。
四、童年的经历:无
五、受教育情况:贺龙除了在军事方面以外,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但是他并不是个无知的人。
贺龙
六、参加革命的起因:1925年时,国民党宣传队与“土睡头了”贺龙谈了三个星期,他经过慎重的考虑,同他的部下商量,最后才同意加入国民党。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之后,唐生智、何键等镇压打倒地主的运动,开始著名的”农民大屠杀”,国民党军阀不仅处决共产党人,而且处决大批农会领袖、工人、学生。贺龙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完全同情穷人,这种屠杀激起他的愤怒,他毅然投向共产党。
贺龙
七、参加革命后的经历:
1、参加了南昌起义;
2、南吕起义后,他的部队失败了,贺龙和朱德转移到头,他们又吃了败,贺龙的残部去了内地,而贺龙却选到了香港,后来他又偷偷去了上海,从那里化了装回到湖南:
3、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
4、可以手无寸铁到全国任何村里去,向哥老会(是个规模很大的秘密团体,在全国农村都有分枝)说出自己的身份后,组织起一支部队来,曾经不止一次把一个地方的哥老会全部兄弟收编进红军;
5、从湖南苏区撤出后,尽管在长征路上死伤惨重,但是由于贺龙的个人感召力和他在中国农村的影响,他的许多部下宁可与他一起在路上死去,也不愿意离去,在长征路上有成千上万的穷人参加,最后他率众约二万人到达西藏,与朱德会师。
贺龙
八、人物性格及事件:
1、勇敢无畏:在一次酒宴上,有个客人想试一下贺龙是否真如他的父亲所说的那么勇敢,就在桌子底下开了一枪,贺龙面不改色,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
2、有勇有谋:用一把菜刀在潮南建立了一个苏区--1928年,贺龙察在一个村予里,同哥老会的兄弟们策划起义,这时有儿个国民党收税的来了,他就率领村里的儿个人袭击收税的,用一把菜刀杀了他们,解除了他们的卫队的武装,缴获了是够的武器来武装他的第一支农民军。
贺龙
八、人物性格及事件:
3、有感召力和影响力:①他的父亲是哥老会的一个领袖,父亲的名望传给了贺龙,因此贺龙在年轻时就闻名湖南全省;②可以手无寸铁到全国任何哪个村子里去,向哥老会说出自己的身份后,组织起一支部队来,曾经不止一次把一个地方的哥老会全部兄弟收编迸红军:③从湖南苏区撤出后,尽管在长征路上死伤惨重,但是由于贺龙的个人感召力和他在中国农村的影响,他的许多部下宁可与他一起在路上死去,也不愿意离去,在长征路上又有成千上方的穷人参加红军,最后他率众约二万人(大多赤着脚,处于半饥饿和筋疲力尽的状态)到达西藏,与朱德会师。④瑞士传教士波斯哈德在刑满释放后,并没有对外讲贺龙什么坏话,反倒说”如果农民都知道共产党是在怎样的,没有人会逃走”。
贺龙
八、人物性格及事件:
4、爱护部下、平易近人:①他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②即使他还在当国民党的将领时,他的生活也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
5、不计较个人财物,但喜欢马:即使他还在当国民党的将领时,他的生活也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但有一次他的有一匹非常喜欢的马被敌军停获了,贺龙又去打仗将马夺了回来。
6、忠诚谦虚:他参加中国共产党后,一直忠于党,从来没有违反过党的纪律:他总希望别人提出批评,留心听取意见。
7、仇视有钱人、有卓越的指挥才能:在何键“农民大屠杀”时期,许多农民都抱着深仇大恨来投奔贺龙,如果贺龙还在两百里外的地方,地主士绅都要闻风逃跑,哪怕有南京军队重兵驻守的地方也是如此,因为他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
彭德怀
一、外貌形象:无。
二、言谈举止:彭德怀是个愉快爱笑的人,身体极为健康,只是肚子有点不好,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是个很活没的人。他说话南方口音很重,快得像连珠炮,
三、出身与家庭:他出身于一个富农家庭。
彭德怀
四、童年的经历:彭德怀自己的家庭是富农,但因为六岁时母亲早,继母便因他在老式学堂中被老师打时接了老师一下,而将他赶了出来。父亲迁就妻了将他送去了一个婶母那里,婶母将他送去了所谓新学堂,在那里他结识了一个”激进派”教师,认为不信应该孝敬父母,他告诉婶母后,如母就不让他去上学了。他的祖母先是经常祈求天雷打死这个不孝子,后又因彭德怀从炉子上踢下了她的大烟盘,而要将他溺死,所有人都不反对,就在族人准备溺死他的时候,舅勇救下了他,但是他得离开家,于是年仅九岁的彭德怀只着一身衣裤身无长物地开始了闯世界的生活。他做过放牛娃、矿工、鞋匠学徒、烧碱矿工人,这些工作都又累又苦且没有工钱,最后他去修水渠,终于拿到了工资,两年攒了一千五百文一一大约十二元钱,但换了年阀后,原来的纸币成了废纸,他又一文不名。
彭德怀
五、受教育情况:六岁时,他被继母送到一个老式私熟念书,在那里常常按老师打,有一次,他在挨打时接了老师一下,就被赶出了家门,送到了如母家,她母送他进了所谓的新学堂,又因为一位”激进派”教师告诉他不信应该孝敬父母,婶母就不让他去上学了。第二次参军任军官后,他先在湖南后在南昌进过军校。
六、参加革命的起因:16岁时,彭德怀回到家乡去找当初救下他的身身,留在他家,他爱上了自己的表妹,身对婚事也颇赞同。第二年,湖南发生大饥荒,彭德怀因愤怒于大地主的为富不仁,带领农民攻打了那个大地主的家,把地主的存粮都运走了。为此,他只得又开始逃命,这时他已够参军年龄,他的军人生涯由此开始。不久之后他就成了一个革命家。
彭德怀
七、参加革命后的经历:
1、18岁当了排长,参加了推翻当时统治该省的一个姓胡的督军的密谋:
2、不久之后,他又同被北洋军阀赶出湖南的孙逸仙博士一起南逃:
3、后来,他春命从事课报活动,到了长沙以后被叛徒出卖,遭到逮捕,在狱中他受尽各种刑罚,始终没有屈服招供,最终获释:
4、几年后攻占长沙时,他们把这个刑室拆毁了,放了关押在那里的好几百名政治犯:
5、重获自由后,他本想回家乡与表妹结婚,但表妹己死,他于是又去当具,不久就第一次任军官,被派到军校学习,毕业后他当了营长,到家乡驻防。
彭德怀
七、参加革命后的经历:
6、做了军官后,在他回乡为身身奔丧时,他的祖母亲自走了十里路来迎接,只因他在外面发了迹,他给了老太太一些钱,以后就被祖母赞扬是个模范”孝了”了。
7、到了1926年,彭德怀己读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简介、《新社会》《阶级斗争》等唯物主义解释的文章和小册了,开始怀着社会是可以改造的新信念而工作。
8、同年,他与一个中学女生结了婚,她是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但在革命期间他们分了手,1928年以后彭德怀就没有见到过她。
9、1927年,他加入共产党,在自己的部队里吸收相信共产主义的青年,办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训练班,成立士兵委员会。
彭德怀
七、参加革命后的经历:
9、1927年,他加入共产党,在自己的部队里吸收相信共产主义的青年,办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训练班,成立士兵委员会。
10、1928年7月,彭德怀举行平江起义,又同起义的农民会合,成立了湖南的第一个苏维埃政府,开始了他的”赤匪”生涯。11、两年以后,彭德怀积聚了一支约有八个兄弟的”铁军”,这就是红军五军团,他以这支部队攻占湖南省会长沙,守城十日后,因受到日、英、美炮舰的轰击,才被迫撤出。
12、南方红军长征时,彭德怀是打先锋的一军团司令员,他突破了几方敌军的层层防线,为主力部队保证交通,最后胜利进入陕西,在西北苏区根据地找到了栖身之地。
彭德怀
八、人物性格及事件:
1、生活简朴:彭德怀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吃得很少很简单,伙食问部下一样。
2、爱护部下、平易近人:①六干英里的长征,大部分他是步行过来的,常常把他的马让给走累了的或受了伤的同志骑j②在看演出中途,他把棉衣披在身旁的一个小号手身上;③尽管被高额奖金悬赏缉拿,他在街上走时也不带警卫,且身后常常有一群孩子跟着。
3、活泼,有孩子气:①他有一件个人衣服,孩子气地感到很得意,那是在长征途上击下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②在向我讲述青年时代和斗争的情况时,他手里执着一个用蒙古马鬃做的苍蝇操,为了强调语气,漫不经心地随手挥舞着,在屋子里暖来踱去,说说笑笑。
彭德怀
八、人物性格及事件:
4、善于驰骋,吃苦耐劳,精力过人:①有一天红二师进行学习,斯诺正好同彭德怀在一起,他突然叫大家冲到小山顶上去,接着就~路领先,在大家之前先到达山顶:②又有一次,他们在骑马时,彭德怀也这样叫了一声,提出挑战:⑧他迟睡早起,每天晚上平均只睡四五个小时。从来都是不急不忙的,但总是很忙碌。
5、喜欢、尊重孩子:他很喜欢孩子,他的身后常常有一群孩子跟着,许多孩子充当勤务员、通讯员、号兵、马夫,作为红军正规部队组织起来,叫作少年先锋队。斯诺常常见到影德怀和两三个”红小鬼”坐在一起,认真地向他们讲政治和他们个人的问题,他很尊重他们。
彭德怀
八、人物性格及事件:
6、有正义感:在看到大地主拒绝饥民要求平价卖米的情形时,他挺身而出,带领农民攻打大地主的家,把他的存粮都运走了。
7、坚强不屈:在被捕期间,尽管受尽各种刑罚,他也没有招供屈服。
8、才能出众:彭德怀是行伍出身,不校毕业后,他因才能出众,迅获提升,年方28岁就己任旅长,在何键发动湖南”农民大居杀”时,因为彭德怀极孚众望,他也不敢贸然下手。
9、有卓越的指挥才能:彭德怀在介绍中国采用游击战争的主要原因和游击战术的主要原则时,头头是道,均是经验之谈。
朱德
一、外貌形象:貌不惊人一一个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沧桑的人,眼睛很大,眼光非常和蔼,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
二、言谈举止:说话轻声,目光和,爱说笑话,每次总说自己五十六了。
三、出身与家庭:农出身,1886年生于四川马鞍场村,后来被过继给伯父作为长子,到大湾生活。
四、童年的经历:6岁进地主家的私望,读了三年书,地主对他很坏,他白天读书,放学后十各种活,过继到伯父家后,又去念了六七年古书。
朱德
五、受教育情况:6岁进地主家的私整,读了三年书,地主对他很坏,他白天读书,放学后十各种活,过继到伯父家后,又去念了六七年古书。1905年考过科举,1906年在高等小学读了6个月,又在一个中学里读了6个月。1907年在成都体育学校读了一年书,后来回到仪
陇县,在高等小学教体操。1909年,进了云南讲武堂,1911年,辛亥革命发生后离校。
六、参加革命的起因:受人影响,有革命倾向,1909年进讲武堂不到几个星期就加入孙中山的同盟会。在蔡领导的车队中与反动车队作战,后造反动车队追击,在四川谢绝了师长的位置,决定寻找共产党,1922年10月,终于在德国柏杯找到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朱德
五、受教育情况:6岁进地主家的私整,读了三年书,地主对他很坏,他白天读书,放学后十各种活,过继到伯父家后,又去念了六七年古书。1905年考过科举,1906年在高等小学读了6个月,又在一个中学里读了6个月。1907年在成都体育学校读了一年书,后来回到仪陇县,在高等小学教体操。1909年,进了云南讲武堂,1911年,辛亥革命发生后离校。
六、参加革命的起因:受人影响,有革命倾向,1909年进讲武堂不到几个星期就加入孙中山的同盟会。在蔡领导的车队中与反动车队作战,后造反动车队追击,在四川谢绝了师长的位置,决定寻找共产党,1922年10月,终于在德国柏杯找到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朱德
七、参加革命后的经历:
1、1911年,参加推翻清机的革命:同年,被派往四川打败了赵尔丰:次年,回到云南。
2、1912年下半年,被任命为云南讲武堂学生队长,在学校里教授学生战术学等科目。
3、1913年开始的七年间,分别带兵在印度支那和四川南部长江上的叙府、泸州一带驻扎和反动军队作战。
4、1922年6月,他在被唐继完追击转移的过程中,四川军阀刘湘要给他一个师长的位置,他谢绝了,因为他己决定要寻找共产党,为自己寻找新的革命道路。
朱德
七、参加革命后的经历:
5、从1922年开始,他从南方跑到北方,又回到南方,四处寻找共产党,没有找到,他决定去德国研究军事学。在柏林,他碰到周恩来,终于找到了中国共产党,一找到共产党,当场立刻加入。
6、在柏林四年中,他学习德文,经常做党的工作,主编一个油印的《政治周报》。因藏戈夫案件被捕拘留了二十八小时,后又因参加共产党声援五卅运动大会而被捕拘留三十小时。
7、1927年,和周恩来、贺龙等同志一起发动了南昌起义。
8、参加组织1927年湘南起义,将部队改名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次在旗上用了红星。
9、1928年5月,率部一万人到达井冈山,决定建立最初的根据地,在这里第~次会见毛泽东。
10、1929年,朱、毛率部到了江西南部、福建等地去进行建立苏维埃的长期斗争。
朱德
八、人物性格及事件:
1、天性温和,爱护部下,平易近人:①担任全军统帅后,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冬天则以转牛肉当饭:②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打球:军队里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直接向总司令告状:④朱德向弟兄们讲话时往往脱下他的相子;⑤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⑥有时要是不十分忙,他就帮助农民们种庄稼。⑦他常常从山下挑粮食到山上。
2、爱好广泛:他喜欢运动,乒球打得很好,篮球也打个”不厌”:他也喜欢读书,他仔细订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的书籍。
3、负责,诚实可靠:妻子康克清认为朱德对一切大小情都十分负责。
4、聪明睿智,经验丰富:将在印度支那边界与帮作战的经验与书本和学校学到的知识结合,形成了特殊的游击战术,这些战术为后来红色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朱德
八、人物性格及事件:
5、身先士卒,有卓越的指挥才能:打仗时总在前线指挥:他以无数次战役再三证明他胜过派来打他的任何一个将领。
6、执著追求,意志坚定:为了寻找共产党,朱德谢绝了军阀给他的师长的职位,远道跋涉,到上海、北京、柏林找寻共产党,终于在1922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最老的党员之一。
朱德
八、人物性格及事件:
7、忠诚谦虚,服从指挥:共产党所以能够对红军保持严密的控制,朱德对”文职”领导的忠诚和服从,是原因之一。朱、毛的联合不是互相竞争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朱德没有任何政治野心,他能接受命令,因此也能发布命令一一这是革命军队的领导的一个很自价值的因素。
8、有伟大的人格魅力和罕见的人品:在长征期间,他的部下在经受了重重围困和各种艰难,仍能保持方众一心,这必须因于纯属领导人物的个人魅力,还有那鼓舞部下具有为一个事业英勇牺牲的忠贞不式精神的罕见人品。
“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新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
——美国驻华记者
白修德
环节四:析题目,看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
《西行漫记》
作者要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中国。事实证明,这一预言是非常有远见的。《红星照耀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于 1936 年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根
据地,同毛泽东、周恩来等人进行多次谈话,在切实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经历后写下的一部向世界介
绍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纪实性作品。
本书通过写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
一次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在书中,作者通过搜集到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详细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首次向全世界全面
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另外,作者还从多个角度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所进行的艰苦奋
斗的斗争和他们的牺牲奉献精神······总之,本书通过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是一部红军长征辞典,是一部中国现代革命百科全书,是一部记载着毛泽东时代
中国共产党人光辉历程的历史文献,是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部著作。在当时,“它像一道闪电,唤
醒了人民”,使成千上万的中华民族热血青年竞相阅读。之后他们怀着满腔爱国热情,辗转奔向红色革命老
区,补充和壮大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力量······本书对了解和研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抗日战
争都具有巨大的史料价值。
今天,在这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时代,重读作者八十多年前写下的这样一部著作意义重大。
(一)阅读任务单(第一至四篇)
1.请说说 1936 年中国和世界发生了哪些大事。
【答案】1936 年中国发生的大事:①东北抗日联军成立;②抗日红军大学成立;③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
宣告长征胜利结束:④中共中央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建议;⑤埃德加·斯诺以《每日先驱报》特派记者的
身份来到陕北开始采访;⑥西安事变爆发等。1936 年世界发生的大事:①德军违反《凡尔赛条约》进驻莱
茵兰;②意大利军队攻占埃基俄比亚首都;③德国和意大利签订《柏林协定》;④富兰克林·罗斯福冉次当
选美国总统;⑤日德两国在柏林签署《日德防共协定》;⑥苏联颁布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确
立等。
2.你知道“红军”“八路军”“解放军”这三个称呼的区别吗?
【答案】红军-1927 年“南昌起义”以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军队称“红军”,这是效
仿“苏联红军”的称呼,表示我们是共产主义的军队。八路军-“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同意国共合作,共
同抗日,这个时候,即抗日战争时期,红军改编后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解放军-
1946~1949 年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的军队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简称“解放军”。新中国成立
以后,一直沿用这个称呼至今。
3.在你眼中,红军做过哪些了不起的事?你心中的红军是怎样的?
【答案】示例:红军带领百姓打土豪、分田地,为穷人打天下;红军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建立了革命根
据地;红军坚决抗日,并为此做出了巨大的牺牲;红军是人民的军队,给中国的广大百姓带来了希望。
在我心里,红军是一支有着正确的纲领和路线,有了不起的领导人,有钢铁般的革命意志的军队,是
他们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并最终建立了伟大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4.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的红色之旅一共历经了四个半月,在这个过程中他采访了很多人,其中包
括:红军领导人、红军战士、“红小鬼”、红区文艺工作者、国民党士兵、普通老百姓等。
5.读完《红星照耀中国》的第一至四篇,你肯定了解了很多了不起的人物,例如:毛洋东,周恩来等,也肯
定发现他们身上有很多与众不同之处。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谈谈你对他的新认识。
【答案】周恩来出身于大官僚家庭,他的祖父曾是清朝的大官,他的母亲也是一位博览群书的妇女,他受过
良好的“开明式”教育;他曾五年不讲英语,但是英语发音依然标准;他有坚定的革命决心,曾领导了中国
现代史上最有声有色的政变;他谈吐不凡,头脑冷静,善于分析和推理,讲究实际经验,热爱生命等。
(二)阅读任务单(第五至八篇)
1.概括红军长征的原因。
【答案】示例:国民党进行“围剿”,红军死伤惨重,平民牺牲人数惊人。
2.说说红军长征的路线。
(瑞金)——突破敌人的四道防线——占领遵义——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甘肃会宁会师)
3.举例说说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的困难。
【答案】示例:蒋介石在川贵边境迅速集结兵力,封锁了去长江的捷径短道;红军到达泸定桥时,发现已有
一半的木板被撬走了,在他们面前到河流中心之间只有空铁索等。
4.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示例: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红军领袖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等。
5.斯诺是怎样评价长征的?
【答案】①这次大远征为期整整一年,计划周密,很有效能,这种军事天才是红军在采取攻势阶段所不曾显
过身手的。②这是一次丰富多彩、可歌可泣的远征。
6.阅读第 237~242 页的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人物 外貌特征 概括其主要经历 最让我感动的故事或情节
徐特立 白发老翁,双目炯炯。 去法国留学,五十岁投身 五十岁入党,高兴得哭。
共产党。
7.阅读第 269~279 页的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人物 外貌特征 概括其主要经历 最让我感动的故事或情节
彭德怀 吃苦耐劳、信念坚定、爱护 九岁离家闯世界,带领农 带领农民攻打有钱人家,把米运
士兵 民攻打有钱人家,参军成 走给穷人。
革命家,举行起义成“赤
匪”。
(三)阅读任务单(第九至十二篇)
1.阅读第九至十二篇,探究红军的民族政策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建立“回汉统一战线”,促进民族大团结;两千名红军大学(后改名为“抗日大学”)生,五百名进
了党校,其中有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彝族等。
2.请摘录文中描写“红小鬼”的句子,并说说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
【答案】摘记示例一:和红军并肩作战,抓住敌人的刺刀把他们拖下壕沟。
示例二:都得红车是自己的军队-为无产阶级作战
示例三:吃什么,睡在哪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革命······
“红小鬼”是一群少年先锋队队员,他们是由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的,年龄十到十十七岁,有的担
任通讯员,有的担任宣传号手等,他们中许多人都体会过长征的艰苦,对红军忠贞不贰,有坚定的理想和信
念。
3.什么是西安事变?它的和平解决有什么历史意义?
【答案】”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当时担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的张学良和当
时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总指挥、西北军领袖的杨虎城于 1936 年 12月 12 日,在西安发动的政变,扣
留了当时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介石,目的是逼迫蒋介石“停止剿共,
改组政府,出兵抗日”。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内和平的基本实现,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实施的重大胜
利。它对推动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成为由国内革命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
的转折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了当时时局转换的关键,表明在新形势下,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
4.《红星照耀中国》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说说他的主要事迹及人们对他的评价。
【答案】人物:“红小鬼”。
主要事迹:和红军并肩作战,抓住敌人的刺刀把他们拖下壕沟;都懂得红军是自己的军队——为无产阶级作
战;吃什么,睡在哪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革命。评价:“红小鬼”是一群少年先锋队队员,他们是由共
产主义青年团组织的,年龄十到十七岁,有的担任通讯员,有的担任宣传号手等;他们中许多人都体会过长
征的艰苦,对红军忠贞不贰,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
《昆虫记》
《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
亨利·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
1823 年 12 月,法布尔出生在法国南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中。上小学时,他常跑到。间野外,兜里装满
了蜗牛、蘑菇或其他植物、虫类。法布尔 15 岁考入师范学校,毕业后得初中数学教师的职位。他花掉了一
个月的工资,买到一本昆虫学著作,立志做一个为虫子写历史的人。靠自修,法布尔取得大学物理、数学学
士学位,两年后又取得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又过了一年,31 岁的法布尔一举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他出
版了《天空》地》《植物》以及《保尔大叔谈害虫》等一系列作品。1875 年,法布尔带领家人迁往乡间小镇。
法布尔的《昆虫记》第一卷于 1879年问世。1880 年,法布尔用积攒下的钱购得一处老旧民宅,他用当地普
罗旺斯语给这处居所取了个雅号一荒石园。年复一年,荒石园的主人穿着农民的粗呢子外套,用尖镐平铲在
园中刨刨挖挖,最终一座百虫乐园建成了,他把观察成果写进一卷又一卷的《昆虫记》中。1910 年,《昆虫
记》第十卷问世时,法布尔已 86 岁了。
《昆虫记》是一部讲昆虫生活的书,共十卷,每一卷包含 17~25 个章节,每章节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
几种昆虫的生活,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在该书中,作者重点介绍了他所观察和
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活习性,真实地记求!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法布尔的《昆
虫记》美妙在于:作者不仅描述了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了生和繁衍而进行的不懈的努力,而且还依
据其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以人性照虫性,以虫性反映社会人生。法布尔的《昆虫记》美妙还在
于:叙述的热情。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昆虫研究文献,这部作品更多的是关注昆虫活生生的生命过程,洋溢
着对
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资美。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把法布尔称为“掌昆虫记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
的语言大师”,而《昆虫记》也无愧为“昆虫的史诗”的美誉。
阅读任务单
一、阅读范围:《昆虫的装死》《螳螂捕食》《圣甲虫的梨形粪球》《圣甲虫的造型术》《米诺多蒂菲》。
1.阅读《昆虫的装死》,为大头黑步甲制作它的昆虫卡片。
大头黑步甲
装死时的外形 爪子蜷缩在肚腹上,两条触须软塌塌地交义在一起,两个钳子都张开着。静卧状
态就是真正的完全的静止状态:无论是跗骨也好,触须也好,是触角也好,全毫不
不颤动,看上去,它就像是僵死在桌子上了似的。
性格特征 装死时非常有耐心;聪明机警。
装死持续时间 静止状态可以保持得很长,有时竟然长达五十分钟,-一般情况下,也得有二十
分钟左右。
2.阅读《螳螂捕食》,为螳螂制作它的昆虫卡片。
螳螂
外形特点 不乏典雅优美,体形矫健,上衣雅致,体色淡绿,薄翼修长。它没有张开如剪刀般的
凶残大颚,相反却小嘴尖尖,好像生就是用来啄食的。借助从前胸伸出的柔软脖颈,
它的头可以转动,左右旋转,俯仰自如。腰肢异常地长而有力。捕捉器稍有点装饰,
颇为漂亮。腰肢内侧饰有一个美丽的黑圆点,中心有白斑,圆点周围有几排细珍珠点
作为陪衬。
性格特征 极为凶残、狠辣。
捕食本领 非常高强:身体上拥有天生的“刽子手”利器——齿刺、硬钩、钳子等。
捕猎对象 比螳螂大得多的大灰蝗虫、白额螽斯、蚱蜢、圆网蛛、冠冕蛛、蝴蝶、蜻蜓、大苍蝇、
蜜蜂等。
3.比较圣甲虫和米诺多蒂菲,并完成以下表格。
昆虫名称 粪球形状 别名 粪球用途
圣甲虫 梨形 造型师 是张最有弹性最热乎的空气床,并且还提供幼虫的食物来源。
米诺多蒂菲 长圆柱形的 面包师 为幼虫准备的食物来源。
二、阅读范围:《蝉出地洞》《灰蝗虫》《金步甲的婚俗》。
1.比较蝉与灰蝗虫,说说你认为谁的“换装”本领更高一筹,并给出你的理由。
【答案】示例一:我认为蝉的“换装”本领更高强。首先,它的“换装”时间较短:前后将近半个小时而已。
其次,它的换装过程较为轻松:幼虫出洞后,寻找到树枝,两只前爪钩住,休息片刻,让悬着的爪臂变硬,
成为牢不可破的支撑点,这时候,中胸从背部裂开,蝉从壳中蜕变而出,换装结束。示例二:我认为灰蝗虫
的“换装”本领更高强。虽然它“换装”需要三个多小时,但是它“换装”的难度更高:首先必须让旧外套
裂开;然后前胸、颈部、关节部位都通过血液撞击出裂缝,背部最先显露出来,随后是头部、触须、前腿、
关节部位、鞘翅和翅膀、后腿等。而且最终它褪下的外壳没有一点的损伤。
2. 金步甲的婚俗是怎样的?它和我们之前认识的哪一种昆虫的婚俗有相似之处?请你结合文本内容进行
分析。
【答案】每当婚礼结束,雄性金步甲就会被雌性金步甲杀死,并且吃掉。这与我们之前认识的螳螂有相似之
处。文中提到:“二十只雄性全都被开膛破肚,掏个干干净净。被谁杀死的?看样子是雌金步甲所为。”看来,
雄性金步甲都被雌性金步甲吃掉了。
三、阅读范围:《田野地头的蟋蟀》《小阔条纹蝶》。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小蟋蟀一脱掉身上的那件精细外套,浑身发灰,几近白色,立刻便与上面压着的土搏斗开来。它用大颚拱土;
它蹬踢着,把松软的碍事的土扒拉到身后去。它终于钻出土层,沐浴着灿烂的阳光,但它如此瘦小,不比一
只跳蚤大,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上经历风险。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那它们找到什么了?找到的正是那根细枝,它早晨曾是胖雌蝶的粉床。它们急速扑扇着翅膀;它们飞落在叶
丛上;它们忽上忽下地搜寻、抬起、移动树叶,以致最后那束很轻的细枝被弄掉到地上去了。它们仍在落在
地上的细枝叶丛中搜索。在翅膀和细爪的扑打抓挠下,细枝在地上移动着,仿佛被一只小猫用爪子抓扑的破
纸团。
3.为以下昆虫及对应的习性进行连线。
雌性拥有极其细微的香气
蟋蟀 拥有带齿条的琴弓和振动膜
会为了求偶互相争斗
雄性拥有华美且灵敏的触角
小阔条纹蝶 求欢者很会搔首弄姿,用唾液作为美发霜
(二)阅读任务单
一、阅读范围:《象态橡栗象》《豌豆象》《菜豆象》。
1.象态橡栗象、豌豆象、菜豆象这三种象虫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答案】示例一:我最喜欢象态橡栗象。因为它的样子很有趣,有长烟斗似的鼻子;另外,它很有母爱,
为了给自己的孩子选择最好的橡栗,有时它甚至需要冒生命危险。
示例二:我最喜欢豌豆象。因为它小巧可爱,比较潇洒;另外,豌豆象幼虫有一种忍让精神让我非常敬
佩。
示例三:我最喜欢菜豆象。因为它不仅很特别,喜欢的竟然是老的、硬的、掉在地上的豆子;而且不挑
食,不仅吃菜豆,还吃很多其他的豆子,很有趣。
2.请指出以下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这么长的一根尖桩,这么一个怪鼻子,橡栗象用它来干什么呀?
【答案】比喻。
(2)象态橡栗象脚上蹬着黏性鞋套,可以牢牢地贴在光滑浑圆的橡栗上。
【答案】拟人。
(3)它们便几乎从各个地方,迈着细碎的快步,心急火燎地向着它们所钟爱的植物奔来。
【答案】拟人。
(4)它们是否被先行占领阵地的幼虫无情地咬死了?都不是。情况是这样的。
【答案】设问。
(5)在维吉尔的第二首牧歌中,特斯悌利丝为收割庄稼的人准备饭菜:“特斯悌利丝
的饭菜丰盛多样。”
【答案】引用
(6)与豌豆象相反,莱豆象不愿把自己的孩子们托付给不是自然成熟和因干燥而受硬的豆荚。
【答案】拟人。
3.请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缺乏信仰的人呀,谁告诉你今天没用的东西明天就不是有用的?了解了昆虫的习性,我们将能更好地
保护我们的财富。如果我们轻蔑这种不注重功利的观念,我们可能会追悔莫及的。正是通这种或立即可以
付诸实践的或不能立即付诸实践的观念的积累,人类才会而且继续会变得越来越好,今天比从前好,将来
比现在好。
【答案】可从以下角度来谈:很多东西的用处需要时间来检验;了解昆虫的习性对人类很重要;人不能只
注重功利;人类通过努力与积累会变得越来越好等。
二、阅读范围:《蝉和蚂蚁的寓言》《松树鳃角金龟》《意大利蟋蟀》《萤火虫》。
1.根据所读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在作者眼里,蚂蚁是种勤劳可爱的昆虫,而蝉只是好吃懒做的“乞讨者”。(X)
(2)在松树鳃角金龟的世界中,歌声在表达痛苦,而沉默则是表示欢乐。( )
(3)意大利蟋蟀遇到危险时,会用声音来迷惑人类,让人觉得声音时远时近,可能在
前后左右任意地方,难以捉摸。( )
(4)萤火虫这种可爱的小昆虫是“素食主义者”,食物常为稻子或麦子的茎秆。(x)
2.请用原文填空。
(1)在这群冲锋陷阵的强盗中,最大胆最坚决的就是蚂蚁。我看见有一些蚂蚁在咬蝉爪,还看见一些蚂蚁
在扯蝉翼尖,趁势爬上蝉背,挠蝉的触角。一只胆大包天的蚂蚁就在我的眼前咬着蝉的吸管,拼命地往外
拽。
(2)意大利蟋蟀的歌声是“格里一依一依”“格里一依一依”这种缓慢而柔和的声音,唱起来还微微发
颤,使歌声更加悦耳动听。
(3)到了这个花丛中,它们便爬到显现得很清楚的细枝上,不像在灌木丛下时那样老老实实、安安生生地
待着,而是在那儿做着激烈的体操运动,一个个把小屁股扭来扭去,一颠一颠地,朝这边扭一下,再朝那
边扭一下,把灯光向各个方向打去。
3.请阅读以下语句,说说它们是什么意思?从中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1)但正如所有的传说一样,因为要适应当时高地的情况,细节便因岁月的无情而有所扭曲了。
(2)在找到光明普照的真理之前必须在荒谬的黑夜之中久久地徘徊。
(3)一小块注入了生命的能感受苦与乐的蛋白质,远远超过庞大的无生命的原料。
【答案】示例:(1)很多故事、传说都会在时间的流逝中,因为人们的需要而被重新加工了,这可能会改
变故事原来的样子。
(2)在找到真理之前,人们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要你坚持下去,真理终会出现。
(3)探索鲜活生命的意义与奥秘是一件非常重要、也非常值得去做的事情。
以上语句都是作者对生命、生活、历史等的思考,他把它们融入自己的写作之中,能引起读者的思考,甚
至是共鸣。
三、阅读范围:《隧蜂门卫》《老象虫》《朗格多克蝎的家庭》。
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隧蜂住所的洞口有一个或开或闭的“活门”,那是老年隧蜂。
(2)在一种沉积在湖底,风化得像书页的岩石中,最常见的昆虫是双翅目昆虫。而数量仅次于这类虫子的
是长鼻鞘翅目昆虫,它们是有吻类昆虫,说得稍许文雅点,就是象虫。
(3)朗格多克蝎妈妈会把孵化出的小蝎放在背上,小蝎子宝宝一开始是白色的。
2.请勾画出至少三处你觉得写得好的地方,并圈点批注好在哪里。
【答案】示例:(1)隧蜂外婆同样谨慎多疑,它也要对来者说道:“让我瞧瞧你的隧蜂黄爪子,不然就不
让你进来。”(《昆虫记》第 235 页)
批注:运用拟人修辞,想象老年隧蜂与“来访者”的对话,生动地表现了老年隧蜂门卫的尽职尽责。
(2)这个喙,这个嘴,这个怪模怪样的鼻子有什么用处呀?象虫是在哪儿找到这种器官的模型的?它哪儿
也没找到过这种模型,它自己就是这种模型的创造者,它拥有这种模型的专利。(《昆虫记》第 248 页)
批注:运用设问,引起读者思考。
(3)我看见蝎妈妈用大颚尖小心翼翼地挑起卵的薄膜,把它撕破,扯下,然后把薄膜吞下。(《昆虫记》第
254 页)
批注:用“挑起”“撕破”“扯下”“吞”等动词准确生动地表现了蝎子的细致,用“小心翼翼”这个形容
词表现了母蝎对小蝎的温柔慈爱。
3.下列加点的字词有什么作用?从中你能看出文章语言上的特点吗?
(1)此外,也可能见得到一些很不错的化石,呈三角形,边缘为轧齿状花边,几乎与手掌般大小。
(2)我曾挖到过一些长约半米、重两三公斤的牡蛎。
(3)在许多情况下,无知反倒更好,脑子可以自由思考,无先人为主之见,不致陷入书
本所提供的绝境。
【答案】示例:(1)“几乎”的意思是接近于,差点儿,说明这些化石与手掌差不多大小。 但并不是与手
掌一样大小,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
(2)“约”表示大概,指挖到的牡蛎大概有半米长,并不能确定它一定是半米,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
的特点。
(3)“在许多情况下”指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对后面所说的内容起限制作用,说明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
先入为主之见,不致陷入书本所提供的绝境,但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会这样。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
严谨的特点。
(三)阅读任务单
一、阅读范围:《荒石园》。
1.“荒石园”的别称有哪些?( BDFH)(多选题)
A.昆虫乐园
B.“我”情有独钟的地方
C.秘密基地
D.美丽迷人的伊甸园
E.世外桃源
F.旷野中为自己准备的实验室
G.孩子的安乐窝
H.阿尔玛
2.法布尔研究昆虫和其他的昆虫研究者有何不同?
【答案】其他研究者:①把昆虫开膛破肚;②把昆虫变成一堆既可怖又可怜的东西;③是在酷刑室和碎尸
场里工作;④用试剂测试蜂房和原生质;⑤是在探究死亡。法布尔:①是在昆虫活蹦乱跳的情况下进行研
究;②他的研究使得人们喜欢昆虫;③是在蔚蓝的天空下,在鸣蝉的歌声中观察昆虫;④是在研究本能的
最高表现;⑤是在探究生命。
3.按原文内容填空。
在“荒石园”中,法布尔赋予了他的昆虫朋友们捕猎者、造房筑窝者、整理者、备料工、建筑师、泥瓦
工、木工、矿工、技工的人类身份。
二、阅读范围:《绿蝈蝈》《大孔雀蝶》。
1.作者认为,在求偶过程中,雄绿蝈蝈和雌绿蝈蝈的关系怎样?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答案】关系:敌对而友好。相关句子:它们仿佛两个用花剑互击来互击去以示友好的对手。
2.大孔雀蝶和小孔雀蝶的习性有何差异?外形特征又有怎样的差别?
【答案】习性差异:大孔雀蝶夜间求偶,小孔雀蝶白天求偶。
外形特征差别:大孔雀蝶,穿着栗色天鹅绒外衣,系着白色皮毛领带。翅膀上满是灰白相间的斑点,一条
淡白色之字形线条穿过其间,线条周边呈烟灰白,翅膀中央有一个圆形斑点,宛如一只黑色的大眼睛,瞳
仁中闪烁着黑色、白色、栗色、鸡冠花红色等呈彩虹状的变幻莫测的色彩。小孔雀蝶,一身呈波纹状的褐
色天鹅绒华服,上部翅膀尖端有胭脂红斑点,四只大眼睛,宛如同心月牙,黑色、白色、红色和赭石色混
在一起。
三、阅读范围:《圣甲虫》《西班牙蜣螂》《南美潘帕斯草原的食粪虫》《粪金龟和公共卫生》。
1.下列食粪虫称呼中,哪些是古代田园诗人常用且叫响的?( BCEGIK)(多选题)
A.粪金龟
B.梅丽贝
C.蒂迪尔
D.米诺多蒂菲
F.西班牙蜣螂
G.阿莱克西丝
H.圣甲虫
E.科利冬
I.阿曼达
J.法那斯米隆
K.莫普絮斯
2.圣甲虫在集体搬运粪球的过程中存在哪两种关系?文中是怎样描述这两种关系的?
【答案】①盗窃与失窃的关系:失窃者围着粪球转来转去,寻找有利的出击点;盗窃者则立于城堡顶上不
停地转动,始终面对着失窃者。如果失窃者立起身来攀登,盗窃者便朝前者的背部猛地一击。如果进攻者
不改变策略来收回失物的话,那防守者因占据城堡高处,必将一次次地挫败对手的进攻。
②合作分享的关系:合伙者到来之时,物主正一门心思在干自己的活儿;新来者似乎怀看最大的善意,立
即投入工作。二人一推一拉,相互配合。物主占着主导位置,担当主角:它从粪球后面往前推,后腿朝上
脑冲下。那个帮手则在前面,姿势与前者相反,脑袋朝上,带齿的双臂按在粪球上,长长的后腿撑着地。
它俩一前一后把粪球夹在当中,粪球就这么滚动着。
3.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西班牙蜣螂新娘、新郎的地宫婚礼情况。
【答案】略。
4.按原文填空。
法那斯米隆的双层葫芦形粪球的特点是:就颜色与外形而言,内核与外壳并无差异。但是把内核砸
碎,仔细检查碎屑,我就从中发现一些碎骨、绒毛絮、皮肤片、细肉块,它们全都淹没在类似巧克力的土
质糊状物中。
5.荒石园附近有哪几种粪金龟?
【答案】突变粪金龟、野生粪金龟、粪生粪金龟、伪善粪金龟。
四、阅读范围:《隧蜂》《朗格多克蝎》。
1.关于战争,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答案】如果战争关系到的只是人类本身,那么未来也许还会为我们保存和平,因为那些慷慨大度的人在
致力于和平。但是,这灾祸在动物界也极其肆虐,而动物是冥顽不化的,是永远不会讲道理的。既然这种
灾祸是普遍现象,那也许就是无法治愈的绝症了
2.对于朗格多克蝎的爱情,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答案】这是货真价实的劫持,是暴力拐带,如同罗慕鲁斯王的部下抢掠萨宾妇大一样。《红星照耀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于 1936 年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根
据地,同毛泽东、周恩来等人进行多次谈话,在切实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经历后写下的一部向世界介
绍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纪实性作品。
本书通过写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
一次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在书中,作者通过搜集到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详细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首次向全世界全面
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另外,作者还从多个角度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所进行的艰苦奋
斗的斗争和他们的牺牲奉献精神······总之,本书通过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是一部红军长征辞典,是一部中国现代革命百科全书,是一部记载着毛泽东时代
中国共产党人光辉历程的历史文献,是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部著作。在当时,“它像一道闪电,唤
醒了人民”,使成千上万的中华民族热血青年竞相阅读。之后他们怀着满腔爱国热情,辗转奔向红色革命老
区,补充和壮大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力量······本书对了解和研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抗日战
争都具有巨大的史料价值。
今天,在这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时代,重读作者八十多年前写下的这样一部著作意义重大。
(一)阅读任务单(第一至四篇)
1.请说说 1936 年中国和世界发生了哪些大事。
2.你知道“红军”“八路军”“解放军”这三个称呼的区别吗?
1
3.在你眼中,红军做过哪些了不起的事?你心中的红军是怎样的?
4.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的红色之旅一共历经了四个半月,在这个过程中他采访了很多人,其中包
括: 。
5.读完《红星照耀中国》的第一至四篇,你肯定了解了很多了不起的人物,例如:毛洋东,周恩来等,也肯
定发现他们身上有很多与众不同之处。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谈谈你对他的新认识。
(二)阅读任务单(第五至八篇)
1.概括红军长征的原因。
2.说说红军长征的路线。
( )——突破敌人的四道防线——占领遵义——四渡赤水——( )——
( )——( )——( )——( )——陕北吴起会师——( )
3.举例说说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的困难。
4.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5.斯诺是怎样评价长征的?
2
6.阅读第 237~242 页的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人物 外貌特征 概括其主要经历 最让我感动的故事或情节
徐特立
7.阅读第 269~279 页的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人物 外貌特征 概括其主要经历 最让我感动的故事或情节
彭德怀
(三)阅读任务单(第九至十二篇)
1.阅读第九至十二篇,探究红军的民族政策体现在哪些方面。
2.请摘录文中描写“红小鬼”的句子,并说说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
3.什么是西安事变?它的和平解决有什么历史意义?
3
4.《红星照耀中国》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说说他的主要事迹及人们对他的评价。
《昆虫记》
《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
亨利·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
1823 年 12 月,法布尔出生在法国南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中。上小学时,他常跑到。间野外,兜里装满
了蜗牛、蘑菇或其他植物、虫类。法布尔 15 岁考入师范学校,毕业后得初中数学教师的职位。他花掉了一
个月的工资,买到一本昆虫学著作,立志做一个为虫子写历史的人。靠自修,法布尔取得大学物理、数学学
士学位,两年后又取得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又过了一年,31 岁的法布尔一举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他出
版了《天空》地》《植物》以及《保尔大叔谈害虫》等一系列作品。1875 年,法布尔带领家人迁往乡间小镇。
法布尔的《昆虫记》第一卷于 1879年问世。1880 年,法布尔用积攒下的钱购得一处老旧民宅,他用当地普
罗旺斯语给这处居所取了个雅号一荒石园。年复一年,荒石园的主人穿着农民的粗呢子外套,用尖镐平铲在
园中刨刨挖挖,最终一座百虫乐园建成了,他把观察成果写进一卷又一卷的《昆虫记》中。1910 年,《昆虫
记》第十卷问世时,法布尔已 86 岁了。
《昆虫记》是一部讲昆虫生活的书,共十卷,每一卷包含 17~25 个章节,每章节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
几种昆虫的生活,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在该书中,作者重点介绍了他所观察和
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活习性,真实地记求!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法布尔的《昆
虫记》美妙在于:作者不仅描述了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了生和繁衍而进行的不懈的努力,而且还依
据其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以人性照虫性,以虫性反映社会人生。法布尔的《昆虫记》美妙还在
于:叙述的热情。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昆虫研究文献,这部作品更多的是关注昆虫活生生的生命过程,洋溢
着对
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资美。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把法布尔称为“掌昆虫记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
4
的语言大师”,而《昆虫记》也无愧为“昆虫的史诗”的美誉。
阅读任务单
一、阅读范围:《昆虫的装死》《螳螂捕食》《圣甲虫的梨形粪球》《圣甲虫的造型术》《米诺多蒂菲》。
1.阅读《昆虫的装死》,为大头黑步甲制作它的昆虫卡片。
大头黑步甲
装死时的外形
性格特征
装死持续时间
2.阅读《螳螂捕食》,为螳螂制作它的昆虫卡片。
螳螂
外形特点
性格特征
捕食本领
捕猎对象
3.比较圣甲虫和米诺多蒂菲,并完成以下表格。
昆虫名称 粪球形状 别名 粪球用途
圣甲虫
米诺多蒂菲
5
二、阅读范围:《蝉出地洞》《灰蝗虫》《金步甲的婚俗》。
1.比较蝉与灰蝗虫,说说你认为谁的“换装”本领更高一筹,并给出你的理由。
2. 金步甲的婚俗是怎样的?它和我们之前认识的哪一种昆虫的婚俗有相似之处?请你结合文本内容进行
分析。
三、阅读范围:《田野地头的蟋蟀》《小阔条纹蝶》。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小蟋蟀一脱掉身上的那件 外套,浑身发灰,几近白色,立刻便与上面压着的土 开来。它用大
颚拱土;它 着,把松软的碍事的土 到身后去。它终于钻出土层, 着灿烂的阳光,但它如
此瘦小,不比一只跳蚤大,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上经历风险。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那它们找到什么了?找到的正是那根细枝,它早晨曾是胖雌蝶的粉床。它们急速 着翅膀;它们飞落
在叶丛上;它们忽上忽下地 、 、 树叶,以致最后那束很轻的细枝被弄掉到地上去了。它们
仍在落在地上的细枝叶丛中 。在翅膀和细爪的 下,细枝在地上 着,仿佛被一只小
猫用爪子抓扑的破纸团。
3.为以下昆虫及对应的习性进行连线。
雌性拥有极其细微的香气
蟋蟀 拥有带齿条的琴弓和振动膜
会为了求偶互相争斗
6
雄性拥有华美且灵敏的触角
小阔条纹蝶 求欢者很会搔首弄姿,用唾液作为美发霜
(二)阅读任务单
一、阅读范围:《象态橡栗象》《豌豆象》《菜豆象》。
1.象态橡栗象、豌豆象、菜豆象这三种象虫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2.请指出以下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这么长的一根尖桩,这么一个怪鼻子,橡栗象用它来干什么呀?
(2)象态橡栗象脚上蹬着黏性鞋套,可以牢牢地贴在光滑浑圆的橡栗上。
(3)它们便几乎从各个地方,迈着细碎的快步,心急火燎地向着它们所钟爱的植物奔来。
(4)它们是否被先行占领阵地的幼虫无情地咬死了?都不是。情况是这样的。
(5)在维吉尔的第二首牧歌中,特斯悌利丝为收割庄稼的人准备饭菜:“特斯悌利丝
的饭菜丰盛多样。”
(6)与豌豆象相反,莱豆象不愿把自己的孩子们托付给不是自然成熟和因干燥而受硬的豆荚。
3.请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缺乏信仰的人呀,谁告诉你今天没用的东西明天就不是有用的?了解了昆虫的习性,我们将能更好地
保护我们的财富。如果我们轻蔑这种不注重功利的观念,我们可能会追悔莫及的。正是通这种或立即可以
付诸实践的或不能立即付诸实践的观念的积累,人类才会而且继续会变得越来越好,今天比从前好,将来
比现在好。
7
二、阅读范围:《蝉和蚂蚁的寓言》《松树鳃角金龟》《意大利蟋蟀》《萤火虫》。
1.根据所读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在作者眼里,蚂蚁是种勤劳可爱的昆虫,而蝉只是好吃懒做的“乞讨者”。( )
(2)在松树鳃角金龟的世界中,歌声在表达痛苦,而沉默则是表示欢乐。( )
(3)意大利蟋蟀遇到危险时,会用声音来迷惑人类,让人觉得声音时远时近,可能在前后左右任意地方,
难以捉摸。( )
(4)萤火虫这种可爱的小昆虫是“素食主义者”,食物常为稻子或麦子的茎秆。( )
2.请用原文填空。
(1)在这群 的强盗中,最大胆最坚决的就是蚂蚁。我看见有一些蚂蚁在咬蝉爪,还看见一些蚂
蚁在 蝉翼尖, 爬上蝉背,挠蝉的触角。一只 的蚂蚁就在我的眼前咬着蝉的吸管,拼命
地往外拽。
(2)意大利蟋蟀的歌声是“格里一依一依”“格里一依一依”这种 而 的声音,唱起来
还 ,使歌声更加悦耳动听。
(3)到了这个花丛中,它们便爬到显现得很清楚的细枝上,不像在灌木丛下时那样 、 地
待着,而是在那儿做着激烈的体操运动,一个个把小屁股 , 地,朝这边扭一下,再朝那
边扭一下,把灯光向各个方向 。
3.请阅读以下语句,说说它们是什么意思?从中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1)但正如所有的传说一样,因为要适应当时高地的情况,细节便因岁月的无情而有所扭曲了。
(2)在找到光明普照的真理之前必须在荒谬的黑夜之中久久地徘徊。
(3)一小块注入了生命的能感受苦与乐的蛋白质,远远超过庞大的无生命的原料。
三、阅读范围:《隧蜂门卫》《老象虫》《朗格多克蝎的家庭》。
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8
(1)隧蜂住所的洞口有一个或开或闭的“活门”,那是 。
(2)在一种沉积在湖底,风化得像书页的岩石中,最常见的昆虫是 目昆虫。而数量仅次于这类
虫子的是 目昆虫,它们是有吻类昆虫,说得稍许文雅点,就是 。
(3)朗格多克蝎妈妈会把孵化出的小蝎放在 ,小蝎子宝宝一开始是 的。
2.请勾画出至少三处你觉得写得好的地方,并圈点批注好在哪里。
(2)这个喙,这个嘴,这个怪模怪样的鼻子有什么用处呀?象虫是在哪儿找到这种器官的模型的?它哪儿
也没找到过这种模型,它自己就是这种模型的创造者,它拥有这种模型的专利。(《昆虫记》第 248 页)
(3)我看见蝎妈妈用大颚尖小心翼翼地挑起卵的薄膜,把它撕破,扯下,然后把薄膜吞下。(《昆虫记》第
254 页)
3.下列加点的字词有什么作用?从中你能看出文章语言上的特点吗?
(1)此外,也可能见得到一些很不错的化石,呈三角形,边缘为轧齿状花边,几乎与手掌般大小。
(2)我曾挖到过一些长约半米、重两三公斤的牡蛎。
(3)在许多情况下,无知反倒更好,脑子可以自由思考,无先人为主之见,不致陷入书
本所提供的绝境。
(三)阅读任务单
9
一、阅读范围:《荒石园》。
1.“荒石园”的别称有哪些?( )(多选题)
A.昆虫乐园
B.“我”情有独钟的地方
C.秘密基地
D.美丽迷人的伊甸园
E.世外桃源
F.旷野中为自己准备的实验室
G.孩子的安乐窝
H.阿尔玛
2.法布尔研究昆虫和其他的昆虫研究者有何不同?
3.按原文内容填空。
在“荒石园”中,法布尔赋予了他的昆虫朋友
们 、 、 、 、 、 、 、 、 的人类
身份。
二、阅读范围:《绿蝈蝈》《大孔雀蝶》。
1.作者认为,在求偶过程中,雄绿蝈蝈和雌绿蝈蝈的关系怎样?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2.大孔雀蝶和小孔雀蝶的习性有何差异?外形特征又有怎样的差别?
10
三、阅读范围:《圣甲虫》《西班牙蜣螂》《南美潘帕斯草原的食粪虫》《粪金龟和公共卫生》。
1.下列食粪虫称呼中,哪些是古代田园诗人常用且叫响的?( )(多选题)
A.粪金龟
B.梅丽贝
C.蒂迪尔
D.米诺多蒂菲
F.西班牙蜣螂
G.阿莱克西丝
H.圣甲虫
E.科利冬
I.阿曼达
J.法那斯米隆
K.莫普絮斯
2.圣甲虫在集体搬运粪球的过程中存在哪两种关系?文中是怎样描述这两种关系的?
3.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西班牙蜣螂新娘、新郎的地宫婚礼情况。
【答案】略。
4.按原文填空。
法那斯米隆的双层葫芦形粪球的特点是:就 与 而言,内核与外壳并无差异。但是把
内核砸碎,仔细检查碎屑,我就从中发现一些 、 、 、 ,它们全都淹没在类
似 的土质糊状物中。
5.荒石园附近有哪几种粪金龟?
四、阅读范围:《隧蜂》《朗格多克蝎》。
1.关于战争,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11
2.对于朗格多克蝎的爱情,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