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4.作为生物的社会
14 作为生物的社会
晨诵夜吟
归 雁
(唐)钱起
潇湘何事等闲①回,
水碧沙明两岸苔②。
二十五弦③弹夜月,
不胜④哀怨却归来。
注:①潇湘:二水名,在今湖南境内。等闲:轻易、随便。②水碧沙明:《太平御览》卷六五引《湘中记》:“湘水至清……白沙如雪。”苔:鸟类的食物,雁尤喜食。③二十五弦:指瑟,《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④胜(音升):承受。
赏析:
诗咏“归雁”,雁是候鸟,深秋飞到南方过冬,春暖又飞回北方。古人认为鸿雁南飞不过衡阳,衡阳以北,正是潇湘一带。诗人抓住这一点,却又撇开春暖北归的候鸟习性,仿佛要探究深层原因,一开头便突发奇问:潇湘下游,水碧沙明,风景秀丽,食物丰美,你为什么随便离开这么好的地方,回到北方来呢?
诗人问得奇,鸿雁答得更奇:潇湘一带风景秀丽,食物丰美,本来是可以常住下去的。可是,湘灵在月夜鼓瑟,从那二十五弦上弹出的音调,实在太凄清、太哀怨了!我的感情,简直承受不住,只好飞回北方。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