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三江平原
青藏高原
区位的概念:
所谓“区位”,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所在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空间联系。
《晏子使楚》中说:“桔生淮南则为桔,生淮北则为枳”
同一种农业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发展,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作物种类 最低气温 最适气温 最高气温
小麦 3~4.5 20~22 30~32
玉米 8~10 30~32 40~44
水稻 10~12 30~32 36~38
棉花 13~14 28 35
油菜 4~5 20~25 30~32
主要农作物生理活动的基本温度范围 (oC)
材料:我国杭州的“明前龙井”茶世界驰名,日本茶道研究者曾经把茶种带到日本栽培,但效果始终不好,请问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
作物 对土壤的要求
小麦 对土壤水肥条件要求高,适应较粘重、紧密的土壤
玉米 要求土层疏松肥沃,对土壤通气性较为敏感,根系强大,吸肥力大。
高粱 耐瘠,吸肥力强
大豆 要求土层深厚疏松、无杂草,根系吸收力强,需水多
棉花 要求土壤的排水通气能力好,土层深厚
主要农作物对土壤条件的不同要求
问题: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气候都比较寒冷,但却出现了不同的农业区位类型,这是为什么?
不同的地形区,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
地形因素
举例:天津市汉沽区近年来出现了大面积的葡萄园,而在几年前却很少,这是为什么?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问题: 种植葡萄要想获得更好的效益,除了培育良种、扩大种植面积之外,还要依靠什么?
交通运输是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条件。
市场因素
长江口
交通因素
材料: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副食品农业生产的利润远远高于粮食种植,为什么还有许多农民甘于去种植粮食呢?
国家的政策也会对农业区位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 自然因素:
2. 社会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
市场、交通、政策
决 策
资料:天然橡胶是一种典型的热带经济作物,过去只在海南岛和西双版纳有少量种植。但近年来,我国培育的良种天然橡胶已经可以生长在北纬32度的浙江省北部地区,南到北纬32度的浙江也变成热带了吗?肯定不是,那么这种现象 的产生是由于什么原因呢?
资料:以前,北方一到冬季,每家每户都会购买几百斤甚至上千斤的大白菜存在家里,如今再也没有这种现象了,请问是为什么?
除了利用温室改造热量条件之外,是不是还有其他不利的自然条件可以进行改造呢?
农业的未来在沙漠
——以色列开发南部的成功经验
以色列国土面积狭小、土地贫瘠、水资源缺乏,沙漠占国土总面积的60%以上。
南方是内格夫沙漠,对以色列人来说,它如同我国的大西北,以色列人正是在这片土地上,靠治理荒漠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今天的内格夫沙漠生机勃勃,现代化城镇、农庄和工厂掩映在沙漠森林、果园、温室和农田之中,沙漠开发和现代农业,使以色列可耕地面积由立国之初的10万公顷增加到44万公顷,灌溉面积从3万公顷扩大到26万公顷,农业产值增长了16倍。以色列开发沙漠地区的经验主要有:
第一、国家制订科学的法规,开发与生态保护并举,注重可持续发展和长远规划。如今,在年降雨量仅10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的沙漠区,以色列建造了3个森林区,绿化面积达1.2万公顷,大大改善了当地的气候和生态环境。
第二、开发沙漠现代农业技术科研和生产密切结合。因地制宜开发地下盐碱水灌溉、沙漠温室大棚、沙漠养鱼、地表水径流利用、花卉及废水灌溉技术。农民甚至更喜爱沙漠种植,因为沙漠地区气温高、蒸腾强,沙土通气、不板结、容易控制水肥。
第三、政策倾斜和市场机制并举。为了缓解沿海城市人口压力,政府把沙漠地区列为最优惠开发区,把内格夫沙漠作为未来农业和社会发展的重点。国家除扶持出口型农产品企业,还鼓动励工业项目发展,采取了对企业实行10年免税务局等优惠措施。
喷灌
梯田
1.改造梯田有没有什么限制条件?
2.温室大棚可以种植反季节蔬菜,为什么不能用来种植粮食呢?
1.为什么在城市周围的农村种植蔬菜和水果的很多?
2.市场是如何调节生产的?
3.当一个地方的市场已经达到或接近饱和的时候,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练习:
以下是我国某农村的一些基本资料:
A.地处我国洞庭湖平原商品粮食基地;
B.东部为平原,西部为坡度较大的丘陵;
C.30公里以外有一座150万人口的城市。
根据以上资料,请为该农村作出简单的规划:
1.该农村适合发展的农业类型有:
平原区: 丘陵区:
2.为什么该村农业以种植粮食为主?
3.如果在丘陵区种植果树,需要首先考虑
什么因素的发展变化?
4.为作出进一步的决策,你还需要了解哪些资料?
一、区位
位置
分布
二、农业区
位因素
气候
地形
土壤
市场
交通
政策
自然因素
扩大农作物区位范围
改造不利因素
经济技术条件
投入产出比
社会经济因素
市 场
扩 散
区位
需求
交通、保鲜冷藏技术
利用
改造
发展
变化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