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24.愚公移山 习题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24.愚公移山 习题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7 09:0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夯实基础
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万仞(ren)惩( cheng)穷匮(ku)
荷担(he)孀妻( shuang)始chen(龀
箕ben(畚)ku(魁)父
ng(陇)断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惩山北之塞苦于
(2)出入之迂也曲折,绕远
(3)毕力平险尽、全。
(4)指通豫南直。
(5)达于汉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
(6)杂然相许赞同
(7)且焉置土石放置、安放
(8)荷担者三夫肩负、扛
(9)固不可彻通达,这里指改变。
(10)虽我之死即使
3.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虚词
①以残年余力(凭,靠)
(1)以
②河曲智叟亡以应(用来)
①且焉置土石(哪里
(2)焉
②始一反焉(语气词)
①年且九十(将近)
(3)且
②且焉置土石(况且
①面山而居(表修饰
(4)其
②而山不加增(表转折,可是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甚矣,汝之不惠
B.曾益其所不能
C.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D.寒暑易节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
的一组是
A.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外户而不闭(《礼记》二则
C.甚矣,汝之不惠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吾与汝/毕力平险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荷担者三夫”“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从人力之
少、运输工具简陋等方面表现了移山的艰难
衬托出愚公移山的毅力和决心
B.邻人京城氏的男孩尽管才七八岁,却能热情
地帮助移山,写出了愚公移山这一行动得到
人们的认可与支持
愚公之妻质疑愚公、智叟嘲笑愚公,尽管他
说话的语气不同,但都对愚公移山持否定


D.愚公不畏艰难、子孙相继挖山不止的故事,体
现了中华民族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伟大
精神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他)苦于山的北面交通阻塞,出出进进都
要绕远路
(2)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我同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它)
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行吗
3)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
石何
凭着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尚且损
毁不了山上的一根草木,又能把(这么多的)
土、石怎么样呢
4)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
不平
子子孙孙没有穷尽,可是山不会再增高,
还担心铲不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