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实验6 粗盐的初步提纯同步练习--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基础实验6 粗盐的初步提纯同步练习--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23 17:2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础实验6
粗盐的初步提纯 
一、选择题
1.[2020·广州] 已知室温下NaCl的溶解度约为36 g。现称取3.6 g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转移等步骤,除去泥沙得到精盐。下列操作正确且合理的是 (  )
图1
2.[2020·上海改编] 关于粗盐提纯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
A.多加水,增大粗盐的溶解度
B.蒸发皿不可以直接加热
C.搭建蒸发装置时,先固定铁圈、再放酒精灯
D.涉及的主要操作步骤有溶解、过滤和蒸发
3.[2020·宁夏改编] 有关“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多加水,加速粗盐溶解
B.在该实验中,玻璃棒使用了4次
C.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可以得到初步提纯
D.过滤操作中,若滤液浑浊,必须重新过滤
4.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进行提纯,流程如图2,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图2
A.操作①是溶解 B.经过上述流程得到的精盐是纯净物
C.蒸发后,取下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 D.操作①②③均用到玻璃棒,且玻璃棒的作用相同
5.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粗盐,粗盐提纯的步骤可简单地概括为溶解、过滤、蒸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实验前需要查阅资料,了解氯化钠在室温时的溶解度
B.粗盐若未能充分溶解,则实验结果中氯化钠的含量将偏低
C.过滤后得到的滤渣是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D.蒸发时需将滤液全部蒸干再停止加热
二、填空题
6.按下列实验要求,回答粗盐提纯的有关问题。
(1)称量与溶解
①称量:称量前先将托盘天平调节平衡。准确称取2.0 g粗盐。
②溶解:量取10 mL水倒入烧杯中,将称取的粗盐倒入水中,并用     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2)过滤
①滤纸要紧贴     ,滤纸边缘比漏斗边缘稍    ,漏斗内的液面要低于      。
②过滤时,倾倒待过滤液体的烧杯口应紧靠      的中下部,引流的玻璃棒下端轻靠  层滤纸处,漏斗颈尖端要紧靠       。
(3)蒸发
倒入蒸发皿的液体不超过其容积的     ,若倒入过多液体,在沸腾时容易飞溅,且不易搅拌。
(4)称量
用     将固体转移到纸片上,称量后,回收到指定的容器中。
7.如图3是某同学进行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的操作:
图3
(1)实验操作D的名称为    。
(2)实验操作C中有两处明显错误,请指出其中一处:  。
(3)如图4制作过滤器的正确顺序为    (填序号)。
图4
(4)老师建议在实验操作B和C之间增加“溶液静置”的步骤,其目的是                                  。
8.[2020·淄博] 小明同学要除去粗盐样品中的少量泥沙(已知: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0 g),实验过程如图5所示。
图5
请回答:20 ℃时,小明要溶解10.0 g粗盐样品,需量取    (填“15”“30”或“45”)mL的水较为恰当,充分溶解后形成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操作Ⅱ的名称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蒸发需要的仪器是酒精灯、蒸发皿、温度计
b.溶解和蒸发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食盐飞溅
c.蒸发过程就是通过加热的方法将水汽化除去
9.结合图6所示仪器,回答粗盐提纯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图6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在过滤粗盐水时,除用到⑤⑥⑦⑧,还需要用到图中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填名称)。
(3)食盐蒸发结晶,除用到①②⑧⑨,还需用到的图中仪器有    (填序号)。
(4)下列有关蒸发结晶操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当加热至有晶体析出时,即停止加热
B.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C.当水分完全蒸干时,即停止加热
D.蒸发皿应放在石棉网上加热,防止破损
附|加|题
10.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样品过程如图7所示。
图7
(1)该实验利用的是泥沙难溶于水而氯化钠      的性质进行提纯。
(2)溶解时,加入水的量要适中,加水过少会产生的结果是          ;加水过多会产生的结果是        。
(3)操作A的名称是    。如果发现滤液浑浊,在仪器洁净、滤纸未破损的前提下,你认为浑浊的原因可能是 。
(4)关于蒸发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蒸发时为避免液体四溅,用酒精灯焰心加热
b.实验结束,随即用手将蒸发皿从铁架台上取下
c.搅拌可以防止蒸发过程中液滴飞溅
d.加热过程中用试管夹夹住蒸发皿移动,使其受热均匀
(5)实验后得到的精盐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某小组得到的精盐质量偏少,可能的原因是 (写一个)。
11.盐城濒临黄海,拥有巨大的天然宝库。从海水中可以提取粗盐(含少量泥沙和CaCl2、MgSO4等可溶性杂质)。小明利用如图8所示流程进行除杂,得到精盐。
图8
(1)操作1需要在    (填字母)中进行。
A.研钵 B.量筒 C.烧杯 D.广口瓶
(2)操作2的步骤为溶解、过滤、    、结晶,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操作3的步骤为“盐洗”(即用NaCl溶液浸洗粗盐,以溶解除去其中的可溶性杂质)、过滤、烘干,则“盐洗”溶液应选用NaCl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在农业生产中,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选种。小明称取实验制得的精盐16 g,加入盛有84 mL蒸馏水的烧杯中(实验条件下,水的密度为1 g· mL-1),完全溶解。配制所得的NaCl溶液的浓度低于16%,原因是  。
答案
1.B 2.D
3.A [解析] 溶解时若用水过多,蒸发时要消耗很长时间才能蒸干;溶解、过滤、蒸发、转移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粗盐提纯即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得到精盐的过程;过滤时,若滤液浑浊,需要再次进行过滤,以除去难溶性固体杂质。
4.A [解析] 经过过滤操作只能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固体物质,蒸发后所得精盐中依然含有可溶性的固体杂质。
5.D
6.(1)②玻璃棒 
(2)①漏斗内壁 低 滤纸边缘
②玻璃棒 三 接液烧杯内壁 
(3) 
(4)玻璃棒
7.(1)蒸发 
(2)未用玻璃棒引流(或漏斗下端尖嘴未紧靠烧杯内壁) 
(3)③①② 
(4)使颗粒较大的不溶性固体沉降下来,加快过滤的速度(合理即可)
8.30 不饱和 过滤 c
[解析] 20 ℃时,小明要溶解10.0 g粗盐样品,需加水的质量为100 g×=27.8 g(合27.8 mL),量取30 mL的水较为恰当,充分溶解后形成不饱和溶液;操作Ⅱ是将泥沙与食盐水分离,是过滤操作;蒸发需要的仪器是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溶解搅拌的目的是加快粗盐的溶解速率;蒸发搅拌的目的是防止食盐飞溅;蒸发过程就是通过加热的方法将水汽化除去。
9.(1)酒精灯 
(2)漏斗 
(3)⑥ (4)B
10.(1)易溶于水
(2)样品不能充分溶解 蒸发耗时太长
(3)过滤 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合理即可)
(4)c
(5)混合物 溶解不完全(或蒸发未搅拌,合理即可)
[解析] (4)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加热过程中用坩埚钳夹住蒸发皿移动,使其受热均匀。(5)分析流程可知,提纯过程只除去了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精盐中还含有氯化钠和少量可溶性杂质,所以精盐是混合物。分析实验操作过程可知,得到的精盐质量偏少,可能的原因有粗盐未完全溶解就过滤;蒸发时未用玻璃棒搅拌,造成液滴飞溅等等。
11.(1)A (2)蒸发 引流 (3)饱和
(4)精盐不纯(或精盐未完全烘干)
[解析] (3)“盐洗”的目的是洗去其他可溶性杂质,留下NaCl固体,则“盐洗”溶液应选用NaCl的饱和溶液,这样NaCl固体才不会溶解,只溶解其他可溶性杂质。(4)若精盐不纯或未完全烘干,会导致NaCl的质量偏小,所配制的NaCl溶液的浓度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