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3.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与生活、生产实践联系紧密
养成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设置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活动
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 教材分析
(一)
教学目标
1、概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尝试分析“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图,能够说
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
感性不同。
3、描述植物顶端优势的现象、原因、解除方法及应用。
4、举例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5、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2,4-D)对插条生根作用
的实验操作,学会设计实验,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
方法,学会收集和处理数据,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
(二)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一、教材分析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重点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
最适浓度
难点
渴望进行探究活动
初步具备了自主探究实验的能力
知识是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服务
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探究活动的机会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策略
指导思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教师教法
问题探究法
图表分析法
讨论合作法
自主探究实验法
学生学法
合作学习法
自主探究学习法
四、教学过程
1
问题情景 导入新课
2
图表分析 获取信息
3
4
解释现象 理清原理
5
联系生活 实践应用
整理信息 形成结论
3
1
问题情景 导入新课
四、教学过程
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为什么根向地生长而茎却背地生长呢?
0
10-10
10-8
10-6
10-4
10-2
c/mol·L-1
促进生长
抑制生长
根
芽
茎
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2
图表分析 读取信息
你能从中解读到哪些信息?
幼嫩细胞>衰老细胞
四、教学过程
3
整理信息 形成结论
1、作用特点表现两重性
2、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
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甚至
会杀死植物。
3、不同器官对生长素反应的敏感性不同,
根>芽>茎
顶端优势
解除顶端优势
四、教学过程
4
解释现象 理清原理
ks5u精品课件
四、教学过程
5
联系生活 实践应用
ks5u精品课件2,4-D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促进生根作用)
四、教学过程
5
联系生活 实践应用
四、教学过程
6
实验探究 提升能力
过渡:在刚才学习的顶端优势现象中,我们已经知道芽可以产生生长素。
1、那么在运用生长素促进插枝生根时该如何应用呢?
2、实验发现扦插时,插枝保留有3-4个芽比保留1-2个芽
生根多,这是为什么呢?
3、生长素类似物2,4-D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究竟是多少呢?如何确定它的大致范围呢?
教师引导学生回归生长素曲线图及同学们所获取的信息,得出应设置几个具有一定浓度梯度的生长素溶液与清水对照进行实验。
绘制曲线图,确定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10-10
10-8
10-6
10-4
10-2
c/mol·L-1
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
根的数目
四、教学过程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以问题串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通过设置一系列有效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和构建知识网络。切实落实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疑为主轴,动为主线”的教学模式,较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
1
总体设计
(1)不同器官的最适浓度不同;(2)同一浓度对不同器官的作用不同;(3) 不同浓度对同一器官的作用也不同(促进或抑制);(4)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 (5)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不一样;(6)在最适浓度之前,随着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作用增强,在达到最适浓度之后,则随着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作用减弱;(7)在最适浓度两侧相对应的点的促进效果相同;(8)位于在纵坐标上0的位置水平线上的点表明此时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既不起促进作用,也不起抑制作用,位于0位置水平线以上的浓度起促进作用,以下的浓度起抑制作用等。
五、教学反思
2
亮点一:图表分析
3
亮点二:引导实验探究
本节第二个亮点体现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验。我在学生知道生长素类似物能促进插枝生根后,引导学生回顾顶端优势现象得出芽能产生生长素,所以在制作插枝时要带芽,这时自然就生成了第一个问题带几个芽为宜呢?为什么3-4个芽生根数比带1-2个芽多呢?于是学生就会想到可能与生长素浓度有关,这时我提出第二个问题如何确定插枝生根的生长素浓度范围?而浓度范围的确定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难的问题,短时间内学生陷入困境,我此时提醒学生回归曲线图和黑板上板书的信息,于是有的学生就提出可以设置一系列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来测定,又有学生提出用什么作对照呢,很多同学就说可以用清水作对照,因为清水就相当于纵坐标上位于水平线上的点,既不促进,也不抑制。至此我在对学生的思考给予高度肯定的同时,要求学生开始设计实验探究。
五、教学反思
但因本节课在图表分析和实验探究教学上要花费大量时间,所以时间成了最大的问题。所以我在普通班教学中(进度更慢)采用了由兴趣小组成员在课前先做实验,在课上由兴趣小组成员汇报实验的设计思路、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并展示实验成果。实验成果的展示时全班同学都睁大着眼睛,一脸的羡慕,争先恐后的观察,再加上兴趣小组成员一脸的自豪,极力地保护着自己的成果,我知道这节课我成功了。
五、教学反思
4
探究实验教学的更改
通过实验探究我们发现利用2,4-D促进插枝生根的效果比较差,而用生根粉的效果比较好;在插枝选择中柳条、三角梅和桂花、月季效果比较好,广玉兰、迎春花等枝条四个班同学中没有一个成功。
五、教学反思
5
我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