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第 2 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作用机理:不直接参与________________,而是给细胞
传达一种______________的信息。
2.作用表现及特点
(1)表现——两重性
①既能促进__________,也能抑制生长。
②既能促进__________,也能抑制发芽。
③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________________。
(2)特点:在______浓度时________植物生长;在______浓
度时则会________植物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细胞代谢
调节代谢
生长
发芽
疏花疏果
低
促进
高
抑制
3.典型实例——顶端优势
(1)现象:________优先生长,________受到抑制。
(2)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________运输,以致侧芽附近
的生长素浓度________,发育受到抑制。
(3)解除方法:摘除________(摘心)。
顶芽
顶芽
向下
较高
顶芽
(2)应用
①防止果实、叶片的脱落。
②促进结实。
③获得________果实。
④促进扦插的枝条________等。
(1)概念: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________________的人工合
成的化学物质。
生理效应
4.生长素类似物
无子
生根
【探究与学习】试分析图 3-2-1,从图中可以获得什么
信息?
图 3-2-1
提示:双子叶植物一般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浓度更为敏
感。
尝试运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
1.生长素类似物:__________、NAA、IPA、IBA 和生根
粉等。
2.处理插条的简便方法
(1)____________: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
(2)沾蘸法:溶液浓度较高,处理时间______。
2,4-D
浸泡法
短
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1.解读生长素作用的曲线图
图 3-2-2
(1)a 点——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生长。
(2)a~c 段(不含 a 点)——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生长的促
进作用逐渐增强。
(3)c 点——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促进效果最好。
(4)c~e 段(不含 e 点)——仍为促进生长的浓度,只是随生
长素浓度升高,对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
(5)e 点——促进生长的浓度“阈值”:超过此值时,将由
“促进”转向“抑制”,从而进入抑制生长的“高浓度”;处
于此值时,对植物的生长效应与 a 点相同,既不促进生长,也
不抑制生长。
(6)b、d 两点——生长素浓度虽不同,但促进效果相同。
2.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
(1)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
实例:根>芽>茎。
(2)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也不同
实例: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3.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如图 3-2-3 所示)
图 3-2-3
(1)现象:幼苗的根表现为向地生长,茎表现为背地生长。
(2)原因
①根对生长素比茎敏感。
②在重力的作用下,生长素在 C、D 侧分布较多,在 A、
B 侧分布较少;由于对生长素的敏感度是根大于茎,故同样的
浓度对根起抑制作用,而对茎来说则起促进作用。
【例1】图 3-2-4 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
长的影响,此图给你的信息是(
)
A.根和茎对生长素的反应相同
B.A、B、C 点对应的浓度分别是根、芽、茎生长的最适
浓度,其中茎对生长素最敏感
C.D 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
制了根的生长
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
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
太灵敏
图 3-2-4
【名师点拨】A、B、C 三点代表了根、芽、茎三者的最佳
促进浓度;茎对生长素最不敏感;图中没有反映出不同细胞对
生长素浓度的敏感程度。
【答案】C
【变式训练1】如图 3-2-5 所示,若茎的 a 侧生长素浓
度在 B 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下列对 b 侧生长素浓度范围的描
述较为准确的一项是(
A.在 BD 范围内
C.在 BC 范围内
)
图 3-2-5
B.在 OA 范围内
D.在 BA 范围内
解析:由图可知茎向上生长,即 b 侧生长比 a 侧快,所以
b 侧的促进作用比 a 侧强,a 侧生长素浓度在 B 点以下,根据曲
线所示,促进作用比其强的范围则应该在 BD 范围内。
答案:A
应用 操作
促进扦
插枝条
的生根 对于一些不易生根的枝条,可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
似物溶液浸泡插条下端,然后栽插下去
促进果
实发育
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应用 操作
防止落
花落果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洒植株可以达到保蕾保
铃的效果
解除植
物的顶
端优势
作除
草剂 利用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
高,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双
子叶类的杂草
续表
曲线上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生长素浓度的点
①最适浓度只有一个。
②在最适浓度两侧,可能存在生根效果相同的两种不同生
长素浓度。
【例2】某农场购买了一批生根粉准备用于某植物的批量
扦插,说明书没有注明该植物适宜的使用浓度,正确的使用措
施是(
)
A.用高浓度,以保证生根
C.任选一种浓度进行扦插
B.用低浓度,以降低成本
D.用不同浓度进行预实验
【名师点拨】浓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导致植物生根不理想,
通过预实验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减少人力、物力和
财力的浪费。
【答案】D
【变式训练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B
A.生长素类似物可以用于培育无籽番茄
B.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可能有两个
C.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 2,4-D 浓
度可能不同
D.摘掉顶芽能解除顶端优势
解析: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只有一个。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体验过程】
1.实验原理:不同①________植物生长素类似物、不同时
间处理对植物插条的生根情况有很大的影
响,并且存在一个②________浓度,在此浓
度下植物插条生根数量最多。
浓度
最适
2.实验过程:
3.实验结果:在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下的枝条生根最多。
【提炼方法】
1.实验中的自变量为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因变量是生根
数目,无关变量要保证相同。
2.形态学的上端与下端不能颠倒。
3.涂抹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浓度要经预实验取其适当浓
度来进行细致实验。
【典例】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探究萘乙酸(NAA)促
进插条生根最适浓度的预实验,结果如图 3-2-6 所示。在预
实验的基础上,他们又进一步设计如下实验探究萘乙酸促进生
根的最适浓度。
图 3-2-6
(1)材料用具: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月季枝条若干、烧杯、培
养皿、量筒、NAA、蒸馏水等。
(2)配制一系列具有浓度梯度的萘乙酸溶液 5 份,编号 1~5。
(3)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月季枝条随机均分为 5 等份;
第二步:将 5 份枝条的基部分别浸泡在 1~5 号 NAA 溶液
中;
第三步:一天后,取出枝条分别进行扦插;
第四步:每天对扦插枝条的生根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请回答相关问题:
(1)配制的 NAA 溶液浓度应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浓
度梯度差为 1.0 ppm)。
(2) 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 ________________ , 因变量是
________________,同时要严格控制无关变量。
(3)请设计本实验的观察记录表。
(4)实验开始前进行预实验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提示】(1)根据图表信息判断,配制 NAA 溶液的浓
度为 2、3、4、5、6 ppm。(2)该实验的单一变量是 NAA 的浓度,
因变量是插条的生根数目。(3)实验中要记录不同浓度的 NAA
在相同时间内对插条生根数量的影响,最终计算处于同一浓度
NAA 对促进插条生根的数目的平均值。(4)实验前作预实验是为
了确定比较准确且比较适宜的 NAA 浓度范围。
2 ppm 3 ppm 4 ppm 5 ppm 6 ppm
1
2
3
…
平均值
【答案】(1)2 ppm、3 ppm、4 ppm、5 ppm、6 ppm
(2)NAA 溶液的浓度 生根的数量(或长度)
(3)
(4)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出较为可靠的探究范围,以避免由
于设计不当,盲目开展实验
天数
NAA
浓度
生根
条数
1.下列哪个叙述体现了植物生长素作用的特点?(
)
A
A.低浓度促进,较高浓度抑制
B.过高浓度促进,较高浓度抑制
C.较高浓度促进,低浓度抑制
D.较高浓度促进,过高浓度杀死
2.图 3-2-7 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当植
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
浓度依次分别为(
)
图 3-2-7
A.a 和 b
B.b 和 a
C.b 和 c
D.c 和 b
解析:顶端优势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大量地积累在侧芽部
位,而使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结合图示信息可判断 b、c 分
别为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
答案:C
3.如图 3-2-8 为横放在地面上的植物的生长状况,茎弯
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这与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和
根、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有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 处生长素浓度比 B 处高,茎对生长素敏感性高,A
处生长受抑制,B 处生长快,茎向上生长
B.D 处生长素浓度比 C 处高,根对生长素敏感性高,D
处生长受抑制,C 处生长快,根向下生长
C.C 处生长素浓度比 D 处高,根弯
曲向下生长
D.B 处生长素浓度比 A 处高,茎弯
曲向下生长
图 3-2-8
解析:在重力作用下,生长素在 B、D 侧分布较多,在 A、
C 侧分布较少,由于根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大于茎,故同样浓
度的生长素对根起抑制作用,而对茎来说则起促进作用。
答案:B
4.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
究过程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B
A.找准插条的上下端,防止颠倒
B.用沾蘸法处理时间长
C.此实验要设置对照组实验
D.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证实适宜浓度
范围,摸索实验条件
解析:沾蘸法所用溶液浓度较高,所以处理时间要短,约5s。
5.下面是有关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生理功能的叙述,其中不
正确的是(
)
A.根的向地生长与茎的背地生长受生长素的调节
B.花蕾期去雄,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涂抹在雌蕊柱头上
可以得到无子果实
C.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喷洒在棉花植株上可
以防止落花落果
D.已知 10-8 mol /L 是促进芽生长的最适浓度,若超过这
个浓度就会抑制芽的生长
解析:10-8mol/L是促进芽生长的最适浓度,超过这个浓
度的一定范围对芽生长的促进作用减弱,并不会抑制芽的生长。
浓度过高的时候才会抑制芽的生长。
答案:D
6.向日葵和番茄都能产生果实和种子,向日葵的果实是平
时我们吃的“瓜子”。在上述两种植物开花期间,遇到接连的
阴雨天,影响了植物的传粉,管理人员及时喷洒了一定浓度的
生长素。下列对采取这一措施所产生结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B
A.两种植物都能形成无子果实,产量未受影响
B.番茄形成无子果实产量未受影响;向日葵形成无子果
实产量下降
C.两种植物都能形成无子果实,产量下降
D.番茄形成有子果实,产量上升;向日葵不能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施用生长素只对人类需要“果肉部分”的植物增产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