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1.5 ASA及AAS的判定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1.5 ASA及AAS的判定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1-24 21:1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
1
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2
判定方法
两个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3
我们学过哪几种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归纳
问题导学
要推出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几个条件?
如果给出三个条件推出全等,你能说出哪几种可能的情况?
思考
三条边(SSS)
三个角( )
两边及夹角(SAS)
两边一角
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
两角及夹边(AAS)
两角一边

请猜测还能用来判定全等的方法可能是什么?
已知:如图,在△ABC和△A'B'C'中,
∠A=∠A',∠B=∠B',BC=B'C'.
求证:△ABC≌△A'B'C'.
证明:∵∠A=∠A',
∠B=∠B'(已知)
∠A+∠B+∠C=∠A'+∠B'+∠C'=180°
∴∠C=∠C'
在△ABC和△A'B'C'中,

∴△ABC≌△A'B'C'(ASA)
证明:两角及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
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问题呈现
已知:如图,AD平分∠BAC,______________.
求证:BD=CD.
(请在横线上添加一个条件,使得结论成立)
归纳
思路①:根据SAS,添加AB=AC
思路②:根据ASA,添加∠ ADB=∠ADC
思路③:根据AAS,添加∠B= ∠C
问题呈现
例6 已知:如图,P是∠BAC的平分线上的一点,
PB⊥AB于点B,PC⊥AC于点C.
求证:PB=PC.
证明: ∵ P是∠BAC的平分线上的一点
∴ ∠PAB= ∠PAC
∵PB⊥AB,PC⊥AC(已知),
∴∠ABP=∠ACP=Rt∠
在△ABP和△APC中,

∴△ABP≌△APC(AAS)
∴PB=PC
问题导学
例6 已知:如图,P是∠BAC的平分线上的一点,
PB⊥AB于点B,PC⊥AC于点C.
求证:PB=PC.
思考
什么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归纳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点P到角两边的距离指哪两条垂线段的长?
你能用一句话概括题中的结论吗?
学了新的知识之后,判断两条线段相等是否有了新的方法?请你归纳现在共有哪几种方法?
归纳
问题呈现
例7 已知:如图,AB∥CD,PB和PC分别平分∠ABC和∠DCB,AD过点P,且与AB垂直.求证:PA=PD.
思考
从已知条件分析:
(1)由AB∥CD,可以推出什么?
(2)由AD⊥AB,可以推出什么?
(3)点P是∠ABC的平分线上的点,
那么PA应等于什么?我们可以怎样添辅助线?
(4)点P是∠DCB的平分线上的点,
那么PD应等于什么?
问题导学
例7 已知:如图,AB∥CD,PB和PC分别平分∠ABC和∠DCB,AD过点P,且与AB垂直.求证:PA=PD.
分析
AB∥CD
AD过点P,且与AB垂直
∠BAD+∠CDA= 180°
∠BAD= 90°
∠CDA= 90°
BP平分∠ABC
CP平分∠DCB
PA ⊥ BA
PD⊥ CD
PA =
PD=
归纳
几何证明的方法:综合法
问题导学
为了证明PA=PD,不是直接证明这两条线段相等,而是分别证明它们与哪条线段相等?这种思考方法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思考
归纳
当图形中没有现成的全等三角形时,
必须通过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构造出所
需要的全等三角形
问题呈现
思考
已知:如图,AD垂直平分BC,D为垂足.
DM⊥AC,DN⊥AB,M,N分别为垂足.
求证:DM=DN.
从已知条件分析:
(1)AD垂直平分BC,你能得到哪些结论?
(2)DM⊥AC,DN⊥AB,你又能得到哪些结论?
从结论出发分析:
要证明DM=DN,你会想到哪些方法?
思路①:通过证两次三角形全等来得到.
AD垂直平分BC
∠ADC=∠ADB=90°
BD=CD
AD=AD
△ADC≌△ADB
∠CAD=∠BAD
∠C=∠B
△ADM≌△ADN
△MDC≌△NDB
DM=DN
DM=DN
一题多解
思路②:通过证一次全等,再利用
角平分线性质来得到.
△ADC≌△ADB
∠CAD=∠BAD
DM⊥AC,DN⊥AB
DM=DN
一题多解
思路③:利用面积法来得到.
AD垂直平分BC
AB=AC
S△ADC=S△ADB
DM=DN
AB=AC
一题多解
1
当题中出现全等三角形的时候,可以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2
当题中出现角平分线的时候,可以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3
当题中具有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时,可以试试面积法
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方法有哪些?
归纳
碰到几何证明题,我们可以如何进行分析呢?
归纳
从已知条件和结论两个角度入手进行分析.
盘点收获
布置作业
必做题 作业本上相应作业
选做题 书本P36页第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