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单元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单元测试)(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1-24 07:0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水 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教科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结合世界水日,我国把每年的( )所在的那一周定为“中国水周”,每年有特定的宣传主题。
A.3月22日 B.5月22日 C.7月22日
2.点燃酒精灯正确的方法是( )。
A.用打火机 B.用火柴 C.用已经燃着的酒精灯 D.以上都可以
3.搅拌棒的作用是( )。
A.使食盐充分溶解 B.把水搅浑 C.让食盐无法溶解
4.下列杯中水果糖溶解得最快的是( )。
A. B. C.
5.冬天,湖面上的冰是因为温度降低到( )后形成的。
A.-5℃ B.0℃ C.10 ℃
二.填空题
1.生活中大部分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乒乓球中的( )受热( )会把乒乓球顶回原形。
2.测量水温时,手应该拿在温度计的( ),等到( )停止上升或下降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保持( )。
3.铁粉和木屑混在一起,可以用( )将他们分离。
4.熄灭酒精灯时要用( ),不能用( )吹。
5.写出下面四个温度计的读数。
( ) ( ) ( ) ( )
三.判断题
1.水结冰后体积不会发生变化。( )
2.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物体失去热量,温度降低。( )
3.若想将木屑和铁屑的混合物分离,需要用到的工具是蒸发皿。( )
4.水能溶解食盐、红糖和沙子。( )
5.做泥塑或面塑时仅仅状态发生了变化。( )
四.连线题
1.请根据内容选择合适的温度,并用线连一连
15℃ 刚从冰箱里取出的冰块
0℃ 冰水混合物
-7℃ 冰完全融化后,放置一段时间后
五.简答题
1.说说生活中水蒸发的例子。(至少两例)
2.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水结冰后有哪些变化?
3.如何将食盐和泥沙分离?写出分离方法。
六.综合题
1.小明在实验室连续测量了一杯热水的温度,得到以下数据。
1.由于小明大意,在记录单上不小心滴上了一点墨汁。根据你在做这个实验时发现的规律推测出3分钟时的水温可能是( )℃。
A.71 B.69 C.68
2.这杯水在这7分钟内水温的变化规律是( )。
A.匀速下降 B.先快后慢下降 C.先慢后快下降
3.一天之后,这杯热水的温度会( )。
A.和教室里空气的温度一样高 B.比教室里空气的温度高 C.比教室里空气的温度低
4.如果把这杯水放入冰箱冷冻室,水温会继续下降,降到( )℃的时候,水杯里的水开始结冰。
5.如果这杯水有200毫升,小明做完实验后将它放置在窗台上,一个星期后会发现( )。
A.水位不变 B.水位下降了 C.水位上升了
2.下面是某组同学观察水蒸发实验。
(1)实验过程
①向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里加入( )的水,标出水的( )。
②用塑料薄膜盖好其中一个杯口,并用橡皮筋固定。另一个不盖。
③把它们放到( )和( )的位置。
④2~3天后,观察两个杯子中水量的变化。
(2)观察到的现象: 。
(3)两个杯子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 。
3.比较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请把你知道的填写在下图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A
4.B
5.B
二.填空题
1.空气;膨胀
2.上部;液面;水平
3.磁铁
4.灯帽盖灭;嘴
5.25℃;-22℃;-2℃;38℃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连线题
1.如下:
五.简答题
1.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刷过的碗晾一段时间水不见了;用湿抹布擦桌子一段时间后水干了等。
2.答:水在0℃时会结冰;由液态变成了固态。
3.(1)将混合物放入杯中,往杯中加水,搅拌,直至食盐完全溶解。(2)用滤布(或滤纸)过滤,把泥沙分离出来。
六.综合题
1.B;B;A;0;B
2.等量;高度;通风;向阳;用塑料薄膜盖好的杯子里的水下去了一点,另一个杯子里的水下去了很多;盖着的蒸发的慢,不盖的蒸发的快
3.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