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东平高级中学
井婕妤
种群的数量特征
1、种群密度
2、出生率和死亡率
3、迁入率和迁出率
4、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的数量变化。
1、种群密度
——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1)概念:
(2)公式:
(3)意义:
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
如:养鱼池中每立方米的水体中鲫鱼的数量
每平方千米农田面积内田鼠的数量
小范围的水生生物——单位体积
大范围水生生物或陆生生物——单位面积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面积或体积
种群密度直接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
①步骤:
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确定调查对象
取样
计数
计算
确定要调查的种群是哪一种双子叶植物
确定样方数目、样方大小和取样方法
计数每个样方内所调查种群的数量
求各样方的平均值
②取样
样方的多少会影响调查结果吗?
会,一般来说样方数越多,调查结果越准确
样方多大适宜?
草本植物样方的大小以1m2的正方形为宜,可根据调查对象进行调整
取样的原则是什么?
做到随机取样
常用的取样方法有哪些?
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应用
某兴趣小组打算调查某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他们设计了如下调查步骤:
1、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
2、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N3、N4、N5,则将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请结合以上调查表,指出该小组活动设计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调查群体为非长条形
调查群体为长条形
计数原则:
样方内无论大小都要数,若有正好长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
该样方有多少株蒲公英?
③计数
方框内+左边和上边及两边的夹角
——蒲公英
——其他植物
除了植物种群密度、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也可以采用样方法
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调查它们的密度
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密度,还能用样方法吗?
知识延伸
第1次
第2次
操作过程
标志重捕法
注意事项:
A、标志不能过分醒目
B、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对动物没有伤害
C、标志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
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计算公式:
M标
N总
=
m重’标
n重’总
N总=
M标×n重’总
m重’标
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丘陵地区4 km2区域中刺猬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刺猬,第二次捕获40只刺猬,其中有标记的5只。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获的概率基本相同
B.标记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
C.标记符号过分醒目可能增加刺猬被捕获的概率
D.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400只/km2
D
出生率:
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死亡率:
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2、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要控制人口过度增长,必须降低出生率
3、迁入率和迁出率
概念:
意义:
迁入率 > 迁出率
迁入率 = 迁出率
迁入率 < 迁出率
种群密度增加
种群密度相对稳定
种群密度减少
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在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 )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1)年龄组成
概念:
4、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年龄的三个阶段:
幼年(尚无生殖能力)
成年(有生殖能力)
老年(丧失生殖能力)
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所占比例
A
增长型
图中A 、B、C三种年龄组成的种群,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小?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为什么?
B
C
稳定型
衰退型
A:幼年个体数大于成年、老年个体数,出生率 > 死亡率,
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
C:幼年个体数小于成年、老年个体数,出生率 < 死亡率
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小
B:各年龄期的个体数比例适中,出生率 = 死亡率
种群数量会保持稳定
意义: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图甲、图乙为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如不考虑其它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的年龄组成类型是
A .衰退型和增长型 B .增长型和衰退型 C .稳定型和衰退型 D .稳定型和增长型
B
练一练
年龄
个体数
甲
年龄
个体数
乙
(2)性别比例
概念:
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意义:
通过影响出生率而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
是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次要依据
应用: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从而达到杀虫效果
种 群 密 度
出生率
死亡率
性别比例
年龄组成
预测
增长型
衰退型
稳定型
影响
迁出率
迁出率
种群的特征:
直接反映种群的繁荣与衰退的特征是什么?
能够直接决定种群大小变化的特征是什么?
能够预测种群变化方向的特征是什么?
能够间接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特征是什么?
思考?
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二、种群的空间特征
概念: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叫种群的空间特征
均匀分布
随机分布
集群分布
反馈练习
1.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
A.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群
B.一个湖泊中的全部藻类
C.校园中的全部树木
D.培养基上的大肠杆菌菌落
D
2.预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数量的发展趋势主要来自
A.居住人口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
B.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C.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D.人口男女性别比例
A
3.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A.性别比例
B.年龄组成
C.出生率和死亡率
D.迁入率和迁出率
CD
4.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48只,第二次捕获25只,其中有标志鼠12只,则该种群的总数量为
A.46 B.25
C.12 D.100
D
5.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少生优生,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其目的主要是
A.控制出生率,降低种群密度
B.控制年龄组成,稳定种群密度
C.控制死亡率,降低种群密度
D.控制年龄组成,降低种群密度
A
7.下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一种类型
(1)此图表示_______型的种群。
(2)该种群中_______个体多,______个体少。
(3)据统计,70年代初我国人口(种群)年龄组
成与此图大体相似,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的
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为此,我们
要认真执行人口的______________政策。
增长
幼年
年老
不断增长
计划生育
8、下面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湖泊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
②内蒙古草原上的全部牛是一个种群
③稻田中所有的稗草是一个种群
④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的因素是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⑤种群密度的大小决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A.②③⑤ B.①④⑤ C.④⑤ D.③⑤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