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1课《蝉》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1课《蝉》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27 21:3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垂緌(ruí)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jiè)秋风。

唐·虞世南

法布尔
1.了解蝉的地穴特点和蝉卵的特征,把握蝉的习性和成长规律;
目标
2.学习本文的写法,体会文艺性说明文科学性与文学性兼顾的特点;
3.关注作者的写作基础,理解作者对昆虫的感情,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了解作者
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1823年12月22日-1915年10月11日),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博物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主要作品有:《昆虫记》(全十卷),《自然科学编年史》。
《昆虫记》又译为《昆虫世界》、《昆虫的史诗》、《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
理清字词
鳍状物 地穴 暴晒 曝晒 隧道 罅隙 跳蚤
黏土 扒掘 喧嚣 褶皱 折皱 顾忌 车辙

xué
zǎo
suì

xià xì
nián
bā jué
xiāo
zhě
zhé

zhé
bào
轧:gá 人轧人 zhá 轧钢 yà 轧碎
纤:xiān 纤维 qiàn 纤夫
初知文意
鲁迅曾把《昆虫的故事》评为“讲昆虫的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然后尝试用两个15字以内的句子概括本课两篇文章讲了蝉的什么故事。
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故事
蝉从产卵到幼虫的成长故事
文本研读
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在他的《物种起源》中称赞法布尔是“难以效法的观察家”。那法布尔是怎样观察蝉的呢?
1.蝉的地穴有什么特点?蝉的生活习性如何?
2.作者对蝉的地穴的观察和研究可以分为几个层次?作者写蝉的卵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文本研读
地穴的特点:洞口是约一英寸口径的小圆孔,孔口与地面平行,周围一点儿土也没有;隧道大都深十五六英寸,下面较宽大;里面是涂塌得很坚固的地穴墙壁。
文本研读
蝉的生活习性:喜欢干燥、阳光多的地方;普通的蝉喜欢在干的细枝上产卵;幼虫生活在土里,吸食植物的根,成虫吃植物的汁。
文本研读
三个层次:作者对蝉的地穴的观察和研究可以分为地表、洞穴、地上三个层次,即是按照从地表到洞穴,再由洞穴到地上的顺序来写的。
请以“好( )的蝉”说说自己对蝉的印象。
文本研读
好(可爱的)蝉
文本研读
好(宽容的)蝉
好(勤奋的)蝉
好(愚笨的)蝉
好(美丽的)蝉
好(有爱的)蝉
品味语言
这小圆孔约一寸口径,周围一点土都没有。
这小圆孔一寸口径,周围一点土都没有。
“约”指“大约”,表猜测,估计,说明这小圆孔的口径大约一寸左右,并不确定,如删去,就说明这小圆孔的口径只有一寸,过于绝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品味语言
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常常在邻近的地方徘徊,寻求适当的地点。
常常”指“经常”,“多数情况”,表频率,说明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与地面时,多数情况下是在邻近的地方徘徊,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如删去,就说明一定在邻近地方徘徊,过于绝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品味语言
其实,它干起活来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蝉比作矿工或铁路工程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蝉挖掘隧道时的聪明程度。
品味语言
可怜做母亲的对此一无所知。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它要轧碎这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运用拟人手法,将蝉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蝉只是顺着本能生存,表达了作者对蝉的同情。
感悟精神
作者为什么能把我们熟视无睹的蝉的成长过程说明得这样清楚明白
这是因为作者严谨认真、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和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让他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而能写出这样生动而又准确的文章。
法国剧作家罗丹评价法布尔:
这个大学者像哲学家一般地去思考,像艺术家一般地去观察,像诗人一般地去感受和表达。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