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苏州园林》
(第一课时)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被誉为“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潘先生在难中》,童话集《稻草人》等。
学习目标:
1.寻找关键语句,把握苏州园林的特点。
2.梳理段落间关系,把握文章结构顺序。
3.欣赏我国园林之美,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1.带着以下任务自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关键语句。
(1)作者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是什么?
(2)课文中哪一句话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
(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苏州园林的?
初读,筛选信息
(1)作者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是什么?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2)课文中哪一句话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苏州园林的?
亭台轩榭的布局
假山池沼的配合
花草树木的映衬
近景远景的层次
角落的构图美
门窗的图案美
建筑的色彩美
2.谈谈苏州园林里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处景致,说说为什么。
叶圣陶曾说:“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事,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
1.试着找出3-9段的中心句。
再读,理清思路
(第3段)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第4段)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第5段)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第6段)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
(第7段)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第8段)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第9段)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2.观察各段首句,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规律,想想这种写法的好处。
从文体特点来看,说明文的作者总是希望读者直接、准确地了解自己所写的内容。因此说明文常在文章的显要处“设路标”“给提示”,帮助读者更快更方便地理解文章。
从第4段开始,段首句都是本段的中心句,起到了提示层次和角度的作用。
3.思考:3-9段与1、2段之间有什么联系?
本文先总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再从游览者无法不关注的主要景物(假山池沼、花草树木),到游览者比较容易关注的园林建筑(花墙与廊子),再到游览者不容易关注到的园林细节(园林角落、门窗、色彩)来分说,条理清晰,层次井然。既突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文章结构又显得清楚。
4.介绍园林建筑的说明文,多采用空间顺序,本文也是这样吗?
本文全方位的介绍了苏州园林,但并没有按照常见的空间顺序来说明,而是采用了由总到分的逻辑顺序;而在具体说明的过程中,又按照从小到大、从主到次的的顺序,使文章条理清晰。
①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
②中国园林的树木栽植,不仅为了绿化,而且要具有画意。窗外花树一角,即折枝尺幅,山间古树三五,幽篁一丛,乃模拟枯木竹石图。重姿态,不讲品种,和盆栽一样,能“入画”。拙政园的枫杨、网师园的古柏,都是一园之胜,左右大局,如果这些饶有画意的古木去了,一园景色顿减。树木品种又多有特色,如苏州留园原多白皮松,怡园多松、梅,沧浪亭满种箬竹,各具风貌。可是近年来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品种搞乱了,各园个性渐少,似要引以为戒。宋人郭熙说得好: “山水以山为血脉,以草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草尚如此,何况树木呢?我总觉得一个地方的园林应该有那个地方的植物特色,并且土生土长的树木存活率大,成长得快,几年可茂然成林。
1+X拓展阅读
《说园》
③中国园林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立峰是一种抽象雕刻品,美人峰细看才像。九狮山亦然。鸳鸯厅的前后梁架,形式不同,不说不明白,一说才恍然大悟,竟寓鸳鸯之意。奈何今天有许多好心肠的人,唯恐游者不了解,水池中装了人工大鱼,熊猫馆前站着泥塑熊猫,如做着大广告,与含蓄两字背道而驰,失去了中国园林的精神所在,真太煞风景。鱼要隐现方妙,熊猫馆以竹林引胜,渐入佳境,游者反多增趣味。过去有些园名,如寒碧山庄、梅园、网师园,都可顾名思义,园内的特色是白皮松、梅、水。尽人皆知的西湖十景,更是佳例。亭榭之额真是赏景的说明书。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人临其境,即无荷风,亦觉风在其中,引人遐思。
④远山无脚,远树无根,远舟无身(只见帆),这是画理,亦造园之理。园林的每个观赏点,看来皆是一幅幅不同的画,要深远而有层次。“常倚曲阑贪看水,不安四壁怕遮山。”具体点说:建亭须略低山巅,植树不宜峰尖,山露脚而不露顶,露顶而不露脚,大树见梢不见根,见根不见梢之类。但是运用上却细致而费推敲,小至一树的修剪,片石的移动,都要影响风景的构图。真是一枝之差,全园败景。拙政园玉兰堂后的古树枯死,今虽补植,终失旧貌。至此深深体会到,造园困难,管园亦不易。一个好的园林管理者,他不但要考查园的历史,更应知道园的艺术特征,等于一个优秀的护士对病人作周密细致的了解。
(选自《说园》,有删改)
(第2段)园有静观、动观之分,这一点我们在造园之先,首要考虑。
(第3段)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
(第4段)中国园林的树木栽植,不仅为了绿化,且要具有画意。
1.试从2-4段中找出每段的关键句。
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苏州园林》一样,采用的是由总到分的逻辑顺序,第1段总领全文,2-4段则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具体说明。
1.借鉴本文先总说再分别说明的写法,写一段文字,介绍你曾经游览过的一座公园或建筑。注意抓住其主要特点,有条理地进行说明。不少于300字。
积累拓展
2.找寻《苏州园林》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