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实验8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实验目的】
1.比较常见酸的化学性质,认识其特征。
2.认识常见碱的一些化学性质。
3.通过探究,认识酸碱中和反应。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实验准备】
1.酸的化学性质:
(1)酸+活泼金属→__盐+氢气__。
(2)酸+某些金属氧化物→__盐+水__。
(3)酸+碳酸盐→盐+水+二氧化碳。
2.碱的化学性质:
(1)碱+非金属氧化物→__盐+水__。
(2)碱+某些盐→__新盐+新碱__。
3.中和反应:
酸+碱→__盐+水__。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活动体验】
1.常见酸的化学性质: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三支试管,分别放入适量镁条、锌粒和铜片,再加入适量稀硫酸(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镁条与锌粒有__气泡__产生,镁条反应更__剧烈__,铜片__无明显现象__ 酸能与某些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2)取两支试管,分别放入一枚生锈铁钉、氧化铜粉末,再加入适量稀硫酸(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铁钉上铁锈逐渐__消失__,溶液变成__黄色__;黑色粉末逐渐_消失_,溶液变成_蓝色_ 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3)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碳酸钠粉末、石灰石(或大理石),再加适量稀硫酸(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都有_气泡_产生,但酸与_碳酸钠_的反应剧烈 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__气体__
2.常见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一支试管,加入2 mL硫酸铜溶液,再逐滴加入石灰水(稀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溶液出现蓝色沉淀 碱能与某些盐溶液发生反应
3.酸碱中和反应: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在小烧杯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加2~3滴酚酞溶液,插入1支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 溶液呈现__红色__ 氢氧化钠溶液呈__碱性__
(2)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逐滴加入上述小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当溶液刚好变成无色时,停止滴加盐酸,观察实验现象并测量溶液的温度 温度计显示温度升高 酸与碱发生了中和反应,并且放出热量
(3)取实验(2)反应后溶液少许,转移到另一试管中,再滴加1滴稀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碱过量溶液呈__碱性__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实验反思】
1.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其中一瓶是盐酸,另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你有哪些方法将它们区别开,你能用哪些化学方法进行鉴别?
提示:①用酸碱指示剂。②用pH试纸。 ③根据盐酸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的不同点设计出实验方案,如盐酸能与碳酸钙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等。
2.在做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前,是否均需预先滴入酚酞溶液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提示:有些中和反应中有明显的现象,如H2SO4+Ba(OH)2===BaSO4↓+2H2O,该反应可通过观察沉淀的生成进行判断,故不需滴加酚酞溶液。
3.实验小组同学向盛有2 mL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2 mL氢氧化钠溶液,未观察到明显现象。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有哪几种情况?请设计实验方案予以证明?
提示: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有以下三种情况:(1)硫酸钠(恰好完全反应);(2)硫酸钠和硫酸(硫酸有剩余);(3)硫酸钠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有剩余)。由于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故可以用滴加硫酸铜溶液的方法检验溶液中的氢氧化钠;由于稀硫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产生氢气,故可以用锌粒检验溶液中的稀硫酸。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实验演练】
1.(2021·青海中考)下列物质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是( A )
A.铜 B.氧化铜 C.氢氧化钙 D.碳酸氢钠
2.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②处有气泡,③处无现象,则可判断锌、铜的金属活动性
B.①②④⑤处有明显现象,则M可能为稀盐酸
C.⑤处固体明显减少,则M可能为稀硫酸
D.⑥处反应放热,则N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
3.(2021·深圳中考)小明在探究稀硫酸性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稀H2SO4与紫色石蕊试液反应后,溶液变蓝
B.若能与X反应制取H2,则X是Cu
C.和金属氧化物反应,有盐和水生成
D.若与Y发生中和反应,则Y一定是NaOH
4.(2021·苏州质检)某同学总结的Ca(OH)2的化学性质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由紫色变为蓝色
B.反应②为放热反应
C.反应③可用于检验某种温室气体
D.甲一定是碳酸盐
5.(2021·福州质检)为了验证“酸的化学性质”,化学小组同学在实验室进行如图所示实验,请分析后回答相关问题。
(1)图1中,1孔的现象是__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__,4孔的现象是__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__。
(2)写出图2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NaOH+H2SO4===Na2SO4+2H2O_。
(3)写出C试管中的现象__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变蓝色__。
(4)要全面验证酸的化学性质,D试管中能与酸反应的固体单质是__Zn(或Fe等,合理即可)__(写出1种即可)。
6.综合复习时,同学们又来到化学实验室进行实验,加强对酸的化学性质的整体认识。他们将适量的稀盐酸分别滴加到六支试管中进行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六支试管中有气泡产生的是__BD__(填序号),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Mg+2HCl===MgCl2+H2↑(或NaHCO3+HCl===NaCl+CO2↑+H2O)__(只写出一个)。
(2)能证明“C试管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是__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__。
(3)有一支试管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__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位于氢后面,所以不与稀盐酸反应__。
7.(2021·泰州质检)现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某小组一段时间后发现没有明显现象,这时想起是因为忘记加指示剂。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对烧杯内的溶液进行探究。该烧杯内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NaCl;
猜想二:__NaCl和HCl__;
猜想三:NaCl和NaOH;
猜想四:NaCl、NaOH和HCl。
讨论后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__四__(选填“一”、“二”、“三”、“四”)不合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理由__NaOH+HCl===NaCl+H2O__。
【查阅资料】NaCl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的相关内容。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 溶液无变化 猜想一成立
乙同学另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碳酸钠溶液__ 有气泡生成 猜想二成立
丙同学另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CuSO4溶液 无蓝色沉淀产生 猜想__三__不成立
【评价反思】老师看了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实验报告,指出__甲__(选填“甲”、“乙”、“丙”)同学的实验结论不准确,请你分析该同学实验结论不准确的原因__含有氯化钠和氯化氢时,滴入酚酞试液,也无明显现象__。
【得出结论】猜想二成立。
PAGE基础实验8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实验目的】
1.比较常见酸的化学性质,认识其特征。
2.认识常见碱的一些化学性质。
3.通过探究,认识酸碱中和反应。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实验准备】
1.酸的化学性质:
(1)酸+活泼金属→__ __。
(2)酸+某些金属氧化物→__ __。
(3)酸+碳酸盐→盐+水+二氧化碳。
2.碱的化学性质:
(1)碱+非金属氧化物→__ __。
(2)碱+某些盐→__ __。
3.中和反应:
酸+碱→__ __。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活动体验】
1.常见酸的化学性质: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三支试管,分别放入适量镁条、锌粒和铜片,再加入适量稀硫酸(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镁条与锌粒有__ __产生,镁条反应更__ __,铜片__ __ 酸能与某些活泼金属反应生成
(2)取两支试管,分别放入一枚生锈铁钉、氧化铜粉末,再加入适量稀硫酸(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铁钉上铁锈逐渐__ __,溶液变成__ __;黑色粉末逐渐_ _,溶液变成_ _ 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3)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碳酸钠粉末、石灰石(或大理石),再加适量稀硫酸(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都有_ _产生,但酸与_ _的反应剧烈 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__ __
2.常见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一支试管,加入2 mL硫酸铜溶液,再逐滴加入石灰水(稀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溶液出现 碱能与某些盐溶液发生反应
3.酸碱中和反应: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在小烧杯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加2~3滴酚酞溶液,插入1支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 溶液呈现__ __ 氢氧化钠溶液呈__ __
(2)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逐滴加入上述小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当溶液刚好变成无色时,停止滴加盐酸,观察实验现象并测量溶液的温度 温度计显示温度 酸与碱发生了中和反应,并且 热量
(3)取实验(2)反应后溶液少许,转移到另一试管中,再滴加1滴稀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溶液由无色变为 碱过量溶液呈__ __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实验反思】
1.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其中一瓶是盐酸,另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你有哪些方法将它们区别开,你能用哪些化学方法进行鉴别?
2.在做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前,是否均需预先滴入酚酞溶液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3.实验小组同学向盛有2 mL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2 mL氢氧化钠溶液,未观察到明显现象。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有哪几种情况?请设计实验方案予以证明?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实验演练】
1.(2021·青海中考)下列物质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是( )
A.铜 B.氧化铜 C.氢氧化钙 D.碳酸氢钠
2.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②处有气泡,③处无现象,则可判断锌、铜的金属活动性
B.①②④⑤处有明显现象,则M可能为稀盐酸
C.⑤处固体明显减少,则M可能为稀硫酸
D.⑥处反应放热,则N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
3.(2021·深圳中考)小明在探究稀硫酸性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H2SO4与紫色石蕊试液反应后,溶液变蓝
B.若能与X反应制取H2,则X是Cu
C.和金属氧化物反应,有盐和水生成
D.若与Y发生中和反应,则Y一定是NaOH
4.(2021·苏州质检)某同学总结的Ca(OH)2的化学性质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由紫色变为蓝色
B.反应②为放热反应
C.反应③可用于检验某种温室气体
D.甲一定是碳酸盐
5.(2021·福州质检)为了验证“酸的化学性质”,化学小组同学在实验室进行如图所示实验,请分析后回答相关问题。
(1)图1中,1孔的现象是__ __,4孔的现象是__ __。
(2)写出图2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
(3)写出C试管中的现象__ __。
(4)要全面验证酸的化学性质,D试管中能与酸反应的固体单质是__ __(写出1种即可)。
6.综合复习时,同学们又来到化学实验室进行实验,加强对酸的化学性质的整体认识。他们将适量的稀盐酸分别滴加到六支试管中进行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六支试管中有气泡产生的是__ __(填序号),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只写出一个)。
(2)能证明“C试管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是__ __。
(3)有一支试管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__ __。
7.(2021·泰州质检)现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某小组一段时间后发现没有明显现象,这时想起是因为忘记加指示剂。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对烧杯内的溶液进行探究。该烧杯内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NaCl;
猜想二:__ __;
猜想三:NaCl和NaOH;
猜想四:NaCl、NaOH和HCl。
讨论后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__ __(选填“一”、“二”、“三”、“四”)不合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理由__ __。
【查阅资料】NaCl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的相关内容。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 溶液无变化 猜想一成立
乙同学另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 __ 有气泡生成 猜想二成立
丙同学另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CuSO4溶液 无蓝色沉淀产生 猜想__ __不成立
【评价反思】老师看了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实验报告,指出__ __(选填“甲”、“乙”、“丙”)同学的实验结论不准确,请你分析该同学实验结论不准确的原因__ __。
【得出结论】猜想二成立。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