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1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类型1 溶解度的概念及应用
1.(2021·上海长宁区质检)关于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 )
A.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22 g
B.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C.难溶物质的溶解度为零
D.溶解度可以定量地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2.(2021·乐山中考)已知20 ℃时CuSO4的溶解度为32 g。20 ℃时,取一定质量某CuSO4溶液于烧杯中,按如图进行实验(整个过程中忽略溶剂损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丁>丙>甲
B.丙中溶液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8∶25
C.丁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CuSO4 50 ℃时的溶解度比20 ℃时的大
类型2 溶解度的表格分析
3.(2021·北京朝阳区模拟)表中列出了不同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A.20 ℃时,100 g水中溶解的硝酸钾越多溶解度就越大
B.40 ℃时,100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3.9 g
C.100 ℃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一定比80 ℃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多
D.2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一定比6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
4.(2021·赤峰模拟)如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下列问题。
(1)6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 __g。
(2)在30 ℃时,100 g水中加入50 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质量为__ __g。
(3)欲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晶体,应采取__ __方法。
(4)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钠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则x的取值范围是__ __g。
类型3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考向1 一条曲线
5.(2020·广东中考)如图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从b点降温到a点,有晶体析出
B.60 ℃时,b、c点对应的都是饱和溶液
C.将a点的饱和溶液从20 ℃升温到60 ℃时仍是饱和溶液
D.60 ℃时,向50 g水中加入60 g KNO3,形成不饱和溶液
6.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0~60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60 ℃时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有晶体析出
C.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 g KNO3
D.60 ℃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0%的KNO3溶液
考向2 两条曲线
7.(2021·苏州一模)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Cl的不饱和溶液只能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才可变成饱和溶液
B.KNO3的溶解度一定比NaCl的溶解度大
C.将60 ℃时KNO3和NaCl两种溶液分别降温至10 ℃,析出晶体较多的是KNO3溶液
D.60 ℃时,从KNO3和NaCl两种饱和溶液中获得等质量晶体,蒸发水较多的是NaCl溶液
8.(2021·泰州质检)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阴影区域中,A、C均处于不饱和状态
B.除去B固体中含有的少量A杂质,可采用配成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提纯B
C.将A和B的饱和溶液从t2 ℃降到t1 ℃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A>B
D.t1 ℃时,将50 g固体A加入200 g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16.7%
9.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图中P点表示甲的溶液是__ __(填“饱和”或“不饱和”)的。
(2)要将t3 ℃时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 __(填一种即可)。
(3)将t2 ℃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 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0.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R是硝酸钾、氯化铵中的一种物质。
(1)硝酸钾和氯化铵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__ __。
(2)由图1可知:t1℃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__ __。
(3)结合图1和图2判断:烧杯内的物质R是__ __。①、②、③三种情况下,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有__ __(填序号)。
考向3 三条曲线
11.(2021·淄博模拟)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 ℃时,将等质量的A、C分别配成饱和溶液,A需要的水较多
B.t1 ℃时,向100 g B的饱和溶液中加入2 g B,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2 g
C.将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一定温度时的饱和溶液,可以采取降低温度、蒸发溶剂或增加溶质等方法
D.当A中混有少量B,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12.(2021·白银中考)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丙
B.t2 ℃时,将20 g甲物质放入50 g水中,刚好得到70 g溶液
C.t3 ℃时,分别用等质量的甲、乙、丙固体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D.将t2 ℃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丙>甲
1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 ℃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25 g
B.t1 ℃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升温到t2 ℃,能析出晶体的是丙
C.将甲的饱和溶液从t1 ℃升高到t2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28.6%
D.t3 ℃时,将20 g乙加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后剩余5 g乙未溶解
14.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是__ __。
(2)t2 ℃时,物质a的溶解度与物质__ __的相等。
(3)t3 ℃时,把80 g物质a加入200 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__ 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t3 ℃时,将等质量a和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__ __(填字母序号)。
A.a>b B.a=b C.a15.(2021·重庆中考B)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形成结晶水合物)在水中随温度变化的溶解度曲线,按要求填空。
(1)在__ __℃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2)t1 ℃时,将乙溶液的状态由M点变为N点,方法是__ __。
(3)t3 ℃时,将40 g甲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 __g。
(4)t3 ℃时,将125 g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应再加入__ __g丙才能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考向4 图、表、线结合
16.(2021·盐城中考)两种固体物质NaCl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现有40 g NaCl、40 g KCl两份固体,分别置于两只烧杯中,各倒入100 g 50 ℃蒸馏水充分溶解,实验现象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甲中加入的固体是NaCl
B.乙中溶液的质量是140 g
C.50 ℃时,甲中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D.分别将甲、乙中的溶液降温至10 ℃,乙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7.(2021·武汉中考)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3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_ __ __。
(2)使硝酸钾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 __。
(3)50 ℃时,将80.0 g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恒温蒸发,溶液的质量随蒸发水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a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 __ __。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 __(填标号)。
A.与氯化钠相比,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B.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氯化钠,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C.20 ℃时,向40.0 g质量分数为25%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0 g氯化钠,可得到40%的氯化钠溶液
D.40 ℃时,分别向氯化钠和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等量的水,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PAGE微专题1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类型1 溶解度的概念及应用
1.(2021·上海长宁区质检)关于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 D )
A.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22 g
B.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C.难溶物质的溶解度为零
D.溶解度可以定量地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2.(2021·乐山中考)已知20 ℃时CuSO4的溶解度为32 g。20 ℃时,取一定质量某CuSO4溶液于烧杯中,按如图进行实验(整个过程中忽略溶剂损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丁>丙>甲
B.丙中溶液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8∶25
C.丁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CuSO4 50 ℃时的溶解度比20 ℃时的大
类型2 溶解度的表格分析
3.(2021·北京朝阳区模拟)表中列出了不同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A.20 ℃时,100 g水中溶解的硝酸钾越多溶解度就越大
B.40 ℃时,100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3.9 g
C.100 ℃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一定比80 ℃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多
D.2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一定比6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
4.(2021·赤峰模拟)如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下列问题。
(1)6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37.3__g。
(2)在30 ℃时,100 g水中加入50 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质量为__145.8__g。
(3)欲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晶体,应采取__蒸发结晶(或蒸发溶剂)__方法。
(4)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钠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则x的取值范围是__36.0<x<36.3__g。
类型3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考向1 一条曲线
5.(2020·广东中考)如图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溶液从b点降温到a点,有晶体析出
B.60 ℃时,b、c点对应的都是饱和溶液
C.将a点的饱和溶液从20 ℃升温到60 ℃时仍是饱和溶液
D.60 ℃时,向50 g水中加入60 g KNO3,形成不饱和溶液
6.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0~60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60 ℃时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有晶体析出
C.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 g KNO3
D.60 ℃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0%的KNO3溶液
考向2 两条曲线
7.(2021·苏州一模)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NaCl的不饱和溶液只能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才可变成饱和溶液
B.KNO3的溶解度一定比NaCl的溶解度大
C.将60 ℃时KNO3和NaCl两种溶液分别降温至10 ℃,析出晶体较多的是KNO3溶液
D.60 ℃时,从KNO3和NaCl两种饱和溶液中获得等质量晶体,蒸发水较多的是NaCl溶液
8.(2021·泰州质检)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阴影区域中,A、C均处于不饱和状态
B.除去B固体中含有的少量A杂质,可采用配成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提纯B
C.将A和B的饱和溶液从t2 ℃降到t1 ℃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A>B
D.t1 ℃时,将50 g固体A加入200 g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16.7%
9.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图中P点表示甲的溶液是__不饱和__(填“饱和”或“不饱和”)的。
(2)要将t3 ℃时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降低温度(或增加溶剂)__(填一种即可)。
(3)将t2 ℃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变小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0.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R是硝酸钾、氯化铵中的一种物质。
(1)硝酸钾和氯化铵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__增大__。
(2)由图1可知:t1℃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__2∶7__。
(3)结合图1和图2判断:烧杯内的物质R是__硝酸钾__。①、②、③三种情况下,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有__②③__(填序号)。
考向3 三条曲线
11.(2021·淄博模拟)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t1 ℃时,将等质量的A、C分别配成饱和溶液,A需要的水较多
B.t1 ℃时,向100 g B的饱和溶液中加入2 g B,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2 g
C.将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一定温度时的饱和溶液,可以采取降低温度、蒸发溶剂或增加溶质等方法
D.当A中混有少量B,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12.(2021·白银中考)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丙
B.t2 ℃时,将20 g甲物质放入50 g水中,刚好得到70 g溶液
C.t3 ℃时,分别用等质量的甲、乙、丙固体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D.将t2 ℃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丙>甲
1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t1 ℃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25 g
B.t1 ℃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升温到t2 ℃,能析出晶体的是丙
C.将甲的饱和溶液从t1 ℃升高到t2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28.6%
D.t3 ℃时,将20 g乙加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后剩余5 g乙未溶解
14.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是__c__。
(2)t2 ℃时,物质a的溶解度与物质__b__的相等。
(3)t3 ℃时,把80 g物质a加入200 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__不饱和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t3 ℃时,将等质量a和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__A__(填字母序号)。
A.a>b B.a=b C.a15.(2021·重庆中考B)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形成结晶水合物)在水中随温度变化的溶解度曲线,按要求填空。
(1)在__t2__℃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2)t1 ℃时,将乙溶液的状态由M点变为N点,方法是__增加溶剂__。
(3)t3 ℃时,将40 g甲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80__g。
(4)t3 ℃时,将125 g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应再加入__15__g丙才能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考向4 图、表、线结合
16.(2021·盐城中考)两种固体物质NaCl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现有40 g NaCl、40 g KCl两份固体,分别置于两只烧杯中,各倒入100 g 50 ℃蒸馏水充分溶解,实验现象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D )
A.甲中加入的固体是NaCl
B.乙中溶液的质量是140 g
C.50 ℃时,甲中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D.分别将甲、乙中的溶液降温至10 ℃,乙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7.(2021·武汉中考)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3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_45.8__g__。
(2)使硝酸钾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加溶剂(或“升温”“加KNO3的不饱和溶液”等)__。
(3)50 ℃时,将80.0 g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恒温蒸发,溶液的质量随蒸发水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a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18.5__g__。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ABD__(填标号)。
A.与氯化钠相比,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B.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氯化钠,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C.20 ℃时,向40.0 g质量分数为25%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0 g氯化钠,可得到40%的氯化钠溶液
D.40 ℃时,分别向氯化钠和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等量的水,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