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3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与转化 学案—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下册(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微专题3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与转化 学案—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下册(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29 14:32:18

文档简介

微专题3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与转化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整合归纳】
酸、碱、盐的性质是历年中考的必考点,分数所占比重较大。由于酸、碱、盐的通性或性质较为复杂,所以一直是学生掌握的难点,为化繁为简,可结合下列图示记忆有关性质。
(1)酸的通性。
(2)碱的通性。
(3)盐的性质。
INCLUDEPICTURE "类型一.TIF" INCLUDEPICTURE "类型一.TIF" \* MERGEFORMAT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1.(2021·泰州质检)稀盐酸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但下列实验中,不宜使用稀盐酸的是( C )
A.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B.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
C.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
D.除去铁丝上的铁锈
2.(2021·杭州中考)取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实验。下列能说明稀盐酸、氢氧化钠恰好都完全反应的是( D )
A.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B.加氢氧化镁固体,固体全部溶解
C.加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
D.测定溶液的pH,刚好显中性
3.(2021·眉山中考)某溶液可能含有盐酸、硫酸、硝酸钾、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组成,向一定质量的该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C )
A.反应过程生成的沉淀一定有氢氧化铜,可能有硫酸钡
B.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共发生了三个化学反应
C.该溶液一定含有盐酸、氯化铜,可能含有硝酸钾
D.到达b点时所消耗氢氧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34.2 g
4.(2021·衡阳中考)如图是A、B、C、D、E五种类别的物质卡片组成的“化学拼图”,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类别的物质间能相互发生化学反应。
(1)写出可溶性A与可溶性C能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Ca(OH)2+Na2CO3===CaCO3↓+2NaOH__。
(2)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下列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AB__。(填字母序号)
A.CO2   B.SO3   C.CO
(3)根据如图判断,能发生中和反应的组合是__③__。(填数字序号)
①A+B ②A+C ③A+D
5.(2021·宁波中考)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BaCl2、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则:(1)无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氯化钠(NaCl)__。
(2)白色粉末的成分是__氯化钡和碳酸钠(BaCl2和Na2CO3)__。
6.(2020·甘孜州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的氢氧化钠性质系列探究活动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观察到氢氧化钠表面变__潮湿__。
(2)实验②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成__蓝__色,实验③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成__红__色。由此得出:碱溶液能使指示剂变色。
(3)实验④:Ⅰ.当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中性时,溶液显__无__色;继续滴加稀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此时溶液中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__NaCl、HCl__(填化学式)。
Ⅱ.如图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甲、乙两处应填入的离子符号分别为__OH-__、_H+_。
(4)实验⑤观察到的现象是__产生蓝色沉淀__,说明碱溶液能与某些盐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uSO4+2NaOH===Cu(OH)2↓+Na2SO4__。
(5)实验④⑤对应的化学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__④__(填数字序号)。
(6)实验⑥⑦为用软矿泉水瓶所做的对比实验,装__氢氧化钠溶液__的软矿泉水瓶变瘪更明显,原因是__2NaOH+CO2===Na2CO3+H2O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INCLUDEPICTURE "类型二.TIF" INCLUDEPICTURE "类型二.TIF" \* MERGEFORMAT  酸、碱、盐的转化
1.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经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B )
A.CuCl2→KCl     B.KNO3→K2SO4
C.Fe(OH)3→Fe2(SO4)3 D.BaCl2→BaCO3
2.(2021·梧州中考)“X→Y→Z”物质间转化,均可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C )
X Y Z
A K2SO4 BaSO4 Ba(NO3)2
B Cu CuO Cu(OH)2
C Zn ZnCl2 Zn(NO3)2
D KNO3 KOH Ba(OH)2
3.(2021·天津中考)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间相互关系中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反应(“—”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表示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转化),下列选项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C )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H2O O2 CaO Ca(OH)2
B H2SO4 HCl MgCl2 Mg(OH)2
C HCl CO2 CaCO3 H2O
D FeSO4 FeCl2 Cu CuO
4.(2021·达州中考)已知A~E分别是铁、氢氧化钙、盐酸、碳酸钠、氯化铜中的一种,A与B反应能生成气体,E的溶液呈蓝色。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物质的化学式为__CuCl2__;
(2)B与D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溶液变浅绿色,有气体生成__;
(3)B和C反应的实质是__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__;
(4)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Na2CO3+Ca(OH)2===CaCO3↓+2NaOH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复分解反应__。
5.(2021·福州质检)A~F是初中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A是最常见的溶剂,C、D、E、F是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B与D是同一类物质,F俗称苏打(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请回答:
(1)C的化学式是__CO2__;
(2)E的物质类别是__酸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3)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aO+H2O===Ca(OH)2__;
(4)B与F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a(OH)2+Na2CO3===CaCO3↓+2NaOH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复分解反应__。
6.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反应关系(“—”表示物质间相互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去)。
(1)若甲为胃酸的主要成分,乙、丙都是常见碱,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丙。
①甲的化学式是__HCl__。
②写出“乙→丙”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Ca(OH)2+Na2CO3===CaCO3↓+2NaOH(合理即可)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复分解反应__。
(2)若甲、乙、丙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甲与丙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乙、丙含相同的原子团。
①甲的另一种用途是__改良酸性土壤(或作建筑材料等)__。
②“乙→丙”的另一反应物可能是__氢氧化铜(或氧化铜等)__。
PAGE微专题3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与转化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整合归纳】
酸、碱、盐的性质是历年中考的必考点,分数所占比重较大。由于酸、碱、盐的通性或性质较为复杂,所以一直是学生掌握的难点,为化繁为简,可结合下列图示记忆有关性质。
(1)酸的通性。
(2)碱的通性。
(3)盐的性质。
INCLUDEPICTURE "类型一.TIF" INCLUDEPICTURE "类型一.TIF" \* MERGEFORMAT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1.(2021·泰州质检)稀盐酸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但下列实验中,不宜使用稀盐酸的是( )
A.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B.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
C.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
D.除去铁丝上的铁锈
2.(2021·杭州中考)取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实验。下列能说明稀盐酸、氢氧化钠恰好都完全反应的是( )
A.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B.加氢氧化镁固体,固体全部溶解
C.加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
D.测定溶液的pH,刚好显中性
3.(2021·眉山中考)某溶液可能含有盐酸、硫酸、硝酸钾、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组成,向一定质量的该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生成的沉淀一定有氢氧化铜,可能有硫酸钡
B.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共发生了三个化学反应
C.该溶液一定含有盐酸、氯化铜,可能含有硝酸钾
D.到达b点时所消耗氢氧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34.2 g
4.(2021·衡阳中考)如图是A、B、C、D、E五种类别的物质卡片组成的“化学拼图”,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类别的物质间能相互发生化学反应。
(1)写出可溶性A与可溶性C能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 __。
(2)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下列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 __。(填字母序号)
A.CO2   B.SO3   C.CO
(3)根据如图判断,能发生中和反应的组合是__ __。(填数字序号)
①A+B ②A+C ③A+D
5.(2021·宁波中考)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BaCl2、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则:(1)无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 __。
(2)白色粉末的成分是__ __。
6.(2020·甘孜州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的氢氧化钠性质系列探究活动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观察到氢氧化钠表面变__ __。
(2)实验②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成__ __色,实验③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成__ __色。由此得出:碱溶液能使指示剂变色。
(3)实验④:Ⅰ.当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中性时,溶液显__ __色;继续滴加稀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此时溶液中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__ __(填化学式)。
Ⅱ.如图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甲、乙两处应填入的离子符号分别为__ __、_ _。
(4)实验⑤观察到的现象是__ __,说明碱溶液能与某些盐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
(5)实验④⑤对应的化学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__ __(填数字序号)。
(6)实验⑥⑦为用软矿泉水瓶所做的对比实验,装__ __的软矿泉水瓶变瘪更明显,原因是__ 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INCLUDEPICTURE "类型二.TIF" INCLUDEPICTURE "类型二.TIF" \* MERGEFORMAT  酸、碱、盐的转化
1.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经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
A.CuCl2→KCl     B.KNO3→K2SO4
C.Fe(OH)3→Fe2(SO4)3 D.BaCl2→BaCO3
2.(2021·梧州中考)“X→Y→Z”物质间转化,均可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X Y Z
A K2SO4 BaSO4 Ba(NO3)2
B Cu CuO Cu(OH)2
C Zn ZnCl2 Zn(NO3)2
D KNO3 KOH Ba(OH)2
3.(2021·天津中考)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间相互关系中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反应(“—”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表示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转化),下列选项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H2O O2 CaO Ca(OH)2
B H2SO4 HCl MgCl2 Mg(OH)2
C HCl CO2 CaCO3 H2O
D FeSO4 FeCl2 Cu CuO
4.(2021·达州中考)已知A~E分别是铁、氢氧化钙、盐酸、碳酸钠、氯化铜中的一种,A与B反应能生成气体,E的溶液呈蓝色。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物质的化学式为__ __;
(2)B与D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 __;
(3)B和C反应的实质是__ __;
(4)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 __。
5.(2021·福州质检)A~F是初中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A是最常见的溶剂,C、D、E、F是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B与D是同一类物质,F俗称苏打(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请回答:
(1)C的化学式是__ __;
(2)E的物质类别是__ 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3)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
(4)B与F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 __。
6.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反应关系(“—”表示物质间相互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去)。
(1)若甲为胃酸的主要成分,乙、丙都是常见碱,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丙。
①甲的化学式是__ __。
②写出“乙→丙”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 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 __。
(2)若甲、乙、丙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甲与丙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乙、丙含相同的原子团。
①甲的另一种用途是__ __。
②“乙→丙”的另一反应物可能是__ __。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