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2节 常见的酸和碱 学案(3个课时)—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下册(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章 第2节 常见的酸和碱 学案(3个课时)—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下册(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29 14:39:40

文档简介

第3课时 中 和 反 应
INCLUDEPICTURE "理新知·自主预习.TIF" INCLUDEPICTURE "理新知·自主预习.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一.TIF" INCLUDEPICTURE "一.TIF" \* MERGEFORMAT 中和反应
1.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
(1)现象:酚酞溶液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变__ __,再滴入稀盐酸又变__ __。
(2)实验结论: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
(3)反应方程式:__ __。
2.中和反应:
(1)概念:__ __作用生成__ __的反应。
(2)实质:酸中的__ __和碱中的__ __结合生成__ __的过程,
即__ __。
(3)盐:由__ __和__ __构成的化合物。
3.酸、碱性变化:
(1)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呈__ __;
(2)酸过量,反应后溶液呈__ __;
(3)碱过量,反应后溶液呈__ __。
4.温度变化:中和反应的过程要__ __热量。
5.常见的中和反应:请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__ __ __;
(2)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__ __。
INCLUDEPICTURE "二.TIF" INCLUDEPICTURE "二.TIF" \* MERGEFORMAT 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处理工厂的废水:例如,硫酸厂的污水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氨水(NH3·H2O)进行中和处理。
2.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如常用__ __改良酸性土壤。
3.用于医药:在生活中被蚊虫叮咬可涂抹肥皂水或稀氨水等碱性物质;常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过多,化学方程式为__ __。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见多识广
有些酸和碱发生反应时从外观看无明显现象,需加入酸碱指示剂,借助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及确定中和反应的终点。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易错导思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吗?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生活链接
食用皮蛋时常加入一些食醋,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INCLUDEPICTURE "研重点·合作探究.TIF" INCLUDEPICTURE "研重点·合作探究.TIF" \* MERGEFORMAT  
探究点一 探究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完成了如图所示的中和反应实验,请与他们一起探究相关问题。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探究问题
 (1)在该实验中一般选用酚酞溶液而不用石蕊溶液作指示剂的原因是__ __。
(2)在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若溶液呈红色,该溶液的溶质为__ __;若溶液恰好变成无色,该溶液的溶质为__ __;若继续滴加稀盐酸,该溶液的溶质为__ __。
(3)在“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实验中,当红色消失时,能否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拓展创新(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为理解稀盐酸和氢氧化钠两者之间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同学们绘制了下图,请在下边的圆圈中填入适当的化学用语。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探究归纳
酸和碱是否完全中和的验证方法
【典例】(2021·连云港模拟)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想证明:稀HCl与NaOH溶液混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液,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
(1)当观察到B烧杯出现__ __现象时,可证明稀HCl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2)两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__;
(3)为了确定B烧杯中溶质的成分,小组同学设计三种实验方案,都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①取B烧杯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②取B烧杯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锌粒,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__;
③取B烧杯溶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 __。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变式训练
 (2020·泰安中考)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溶液的总质量不变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探究点二 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
 观察如图所示溶液的pH变化曲线图,探究有关问题。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探究问题
(1)图1是酸、碱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pH的变化曲线。①中稀释酸溶液时,随着水质量的增多,pH不断__ __,但不会__ __7;②中稀释碱溶液时,随着水质量的增多,pH不断__ __,但不会__ __7。
(2)图2是HCl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过程中pH变化曲线。
③为“酸入碱”,开始反应时,pH__ __7;随着酸的加入,pH逐渐减小,当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时,pH__ __7;随着酸的持续加入,pH__ __7。根据曲线判断A、B、C三个点的溶质的成分分别为__ __;__ __; __ __。④为“碱入酸”,开始反应时,pH__ __7;随着碱的加入,pH逐渐增大,当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时,pH__ __7;随着碱的持续加入,pH__ __7。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拓展创新(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25 ℃时,向2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如图所示。
(1)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__;
(2)d点对应溶液中溶质有__ __;
(3)当反应达到c点时,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__ __g;
(4)在反应前后,溶液中不发生变化的离子是__ __。
【典例】(2021·常德中考)如图一所示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操作,图二为反应过程中烧杯内溶液pH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胶头滴管中所取的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B.b点表示溶液中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a点表示的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D.c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是NaCl和HCl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变式训练
 实验室利用数字化实验测定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图1)温度和pH的变化曲线(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将稀盐酸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B.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放热最大
C.在0~60 s之间pH变化不大是因为氢氧化钠没反应完
D.70 s时,溶液中有的阳离子只含有Na+
INCLUDEPICTURE "锻能力·梯级评价.TIF" INCLUDEPICTURE "锻能力·梯级评价.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知识达标.TIF" INCLUDEPICTURE "知识达标.TIF" \* MERGEFORMAT
1.(2021·苏州质检)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Na2CO3+2HCl===2NaCl+H2O+CO2↑
B.Mg(OH)2+H2SO4===MgSO4+2H2O
C.CO2+2NaOH===Na2CO3+H2O
D.Fe+CuSO4===Cu+FeSO4
2.蚂蚁等昆虫叮咬人时,会向人体注入一种物质R,使皮肤红肿。实验测定物质R呈酸性,由此推断,要消除红肿,可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
A.食醋        B.肥皂水
C.氢氧化钠溶液 D.稀盐酸
3.下列物质混合后能够反应,但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是( )
A.向铜粉中滴入稀硫酸
B.将浓硫酸缓缓注入水中
C.向稀盐酸中滴入氢氧化钾溶液
D.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粉末
4.(2021·泰州质检)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服用含Mg(OH)2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5.(2021·济宁模拟)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则硝酸与氢氧化钠也能发生中和反应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碱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则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是碱
D.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6.(2021·苏州中考)如图是室温下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将稀盐酸逐滴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
B.a点到b点pH变化的原因是H+和OH-发生反应
C.b点时,参加反应的HCl与NaOH的质量比为36.5∶40
D.c点时,溶液中的Na+个数大于Cl-个数
7.(2021·海淀区质检)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小明同学近日常吐酸水,医生先给他做了检查,然后开了一种含氢氧化铝的药品,该药品的作用是__ 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__,医生同时又提醒小红要注意饮食,少吃含__ __(填“酸”或“碱”)的食品。
(2)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稀盐酸时,熟石灰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
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 __。
INCLUDEPICTURE "能力提升.TIF" INCLUDEPICTURE "能力提升.TIF" \* MERGEFORMAT
1.小科按图示操作进行酸和碱反应的实验,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①中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塞甲是玻璃塞
B.③中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
C.⑤中稀释浓硫酸时,倒入的乙物质是水
D.⑥中酚酞试液用完后,滴管及时清洗
2.(2021·湛江霞山区质检)已知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向10 mL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再逐滴加入稀盐酸,下列有关图像正确的是( )
3.(2021·东营河口区质检)观察下列三幅微观结构示意图,并按要求填空:
(1)图1和图2分别是溴化氢(HBr)和乙醇(C2H5OH)在水中的微观示意图。请你结合已有的酸、碱知识,判断溴化氢的水溶液显__ 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下同),乙醇的水溶液显__ __。
(2)图3代表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微观过程,由图中可知酸碱中和的实质是
__ __和__ __(填离子符号)发生结合。类比写出溴化氢的水溶液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__。
4.(2021·杭州上城区一模)小徐为判断酸碱中和反应是否进行完全,往20 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0%的盐酸,装置如图1。
图1实验中温度变化如表所示。
加入盐酸的体积V/mL 5 11 18 23 19
溶液温度t/ ℃ 28.7 34.1 37.8 35.3 33.4
(1)判断方法一:利用指示剂颜色变化判断。溶液红色消失,因为中和反应的结果是酸和碱各自的特性都消失,图2描述的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请用符号或文字表示酸碱反应的实质:__ __。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当温度为__ __ ℃时表明中和反应完全进行。由此得出判断方法二:利用__ __变化来判断是否完全中和。
(3)判断方法三:通过计算获取准确的数据来判断,当加入盐酸溶液的质量为__ __g时反应完全进行。
INCLUDEPICTURE "素养培优.TIF" INCLUDEPICTURE "素养培优.TIF" \* MERGEFORMAT
 (2021·福州质检)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稀盐酸与NaOH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设计了如下方案。
【方案一】测定溶液pH的变化证明二者发生化学反应
(1)如图1,用pH传感器测定两溶液混合时pH的变化曲线,证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 __(填标号)。
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B.a点溶液中所含溶质为NaOH
C.b点到c点的变化过程中,都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D.往c点溶液中加入Cu(OH)2,观察到无明显变化
【方案二】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证明二者发生化学反应
(3)小诚同学在不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__ __的现象,证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4)小华同学提出,该现象不足以证明NaOH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他的理由是__ __。
【方案三】利用图3实验证明二者发生化学反应
(5)实验过程中均无明显现象,则步骤Ⅱ中所加试剂为__ __。
(6)图4为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反应中数目减少的微粒是__ (填符号)。
PAGE第3课时 中 和 反 应
INCLUDEPICTURE "理新知·自主预习.TIF" INCLUDEPICTURE "理新知·自主预习.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一.TIF" INCLUDEPICTURE "一.TIF" \* MERGEFORMAT 中和反应
1.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
(1)现象:酚酞溶液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变__红色__,再滴入稀盐酸又变__无色__。
(2)实验结论: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
(3)反应方程式:__HCl+NaOH===NaCl+H2O__。
2.中和反应:
(1)概念:__酸与碱__作用生成__盐和水__的反应。
(2)实质:酸中的__H+__和碱中的__OH-__结合生成__水__的过程,
即__H++OH-===H2O__。
(3)盐:由__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__和__酸根离子__构成的化合物。
3.酸、碱性变化:
(1)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呈__中性__;
(2)酸过量,反应后溶液呈__酸性__;
(3)碱过量,反应后溶液呈__碱性__。
4.温度变化:中和反应的过程要__放出__热量。
5.常见的中和反应:请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__Ca(OH)2+2HCl===CaCl2__+2H2O__;
(2)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__2NaOH+H2SO4===Na2SO4+2H2O__。
INCLUDEPICTURE "二.TIF" INCLUDEPICTURE "二.TIF" \* MERGEFORMAT 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处理工厂的废水:例如,硫酸厂的污水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氨水(NH3·H2O)进行中和处理。
2.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如常用__熟石灰__改良酸性土壤。
3.用于医药:在生活中被蚊虫叮咬可涂抹肥皂水或稀氨水等碱性物质;常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过多,化学方程式为__3HCl+Al(OH)3===AlCl3+3H2O__。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见多识广
有些酸和碱发生反应时从外观看无明显现象,需加入酸碱指示剂,借助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及确定中和反应的终点。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易错导思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吗?
提示:中和反应会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2NaOH+CO2===Na2CO3+H2O。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生活链接
食用皮蛋时常加入一些食醋,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提示:食用皮蛋时加入食醋可以将皮蛋中的碱性物质中和,从而除去涩味,使皮蛋变得可口。
INCLUDEPICTURE "研重点·合作探究.TIF" INCLUDEPICTURE "研重点·合作探究.TIF" \* MERGEFORMAT  
探究点一 探究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完成了如图所示的中和反应实验,请与他们一起探究相关问题。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探究问题
 (1)在该实验中一般选用酚酞溶液而不用石蕊溶液作指示剂的原因是__石蕊溶液在碱溶液中呈蓝色,在中性溶液中呈紫色,色差较小__。
(2)在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若溶液呈红色,该溶液的溶质为__NaCl和NaOH__;若溶液恰好变成无色,该溶液的溶质为__NaCl__;若继续滴加稀盐酸,该溶液的溶质为__NaCl和HCl__。
(3)在“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实验中,当红色消失时,能否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
提示:不能。当红色消失时,也可能是酸过量。可利用酸的化学性质,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石蕊溶液、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等证明酸是否有剩余。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拓展创新(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为理解稀盐酸和氢氧化钠两者之间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同学们绘制了下图,请在下边的圆圈中填入适当的化学用语。
提示: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所以稀盐酸和氢氧化钠两者之间发生反应后,图中的微粒是水分子、钠离子与氯离子。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探究归纳
酸和碱是否完全中和的验证方法
【典例】(2021·连云港模拟)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想证明:稀HCl与NaOH溶液混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液,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
(1)当观察到B烧杯出现__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__现象时,可证明稀HCl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2)两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NaOH+HCl===NaCl+H2O__;
(3)为了确定B烧杯中溶质的成分,小组同学设计三种实验方案,都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①取B烧杯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②取B烧杯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锌粒,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Zn+2HCl===ZnCl2+H2↑__;
③取B烧杯溶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开始溶液不变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__。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变式训练
 (2020·泰安中考)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溶液的总质量不变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探究点二 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
 观察如图所示溶液的pH变化曲线图,探究有关问题。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探究问题
(1)图1是酸、碱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pH的变化曲线。①中稀释酸溶液时,随着水质量的增多,pH不断__增大__,但不会__大于或等于__7;②中稀释碱溶液时,随着水质量的增多,pH不断__减小__,但不会__小于或等于__7。
(2)图2是HCl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过程中pH变化曲线。
③为“酸入碱”,开始反应时,pH__>__7;随着酸的加入,pH逐渐减小,当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时,pH__=__7;随着酸的持续加入,pH__<__7。根据曲线判断A、B、C三个点的溶质的成分分别为__NaOH、NaCl__;__NaCl__; __HCl、NaCl__。④为“碱入酸”,开始反应时,pH__<__7;随着碱的加入,pH逐渐增大,当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时,pH__=__7;随着碱的持续加入,pH__>__7。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拓展创新(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25 ℃时,向2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如图所示。
(1)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H2SO4+2NaOH===Na2SO4+2H2O__;
(2)d点对应溶液中溶质有__Na2SO4、NaOH__;
(3)当反应达到c点时,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__1.6__g;
(4)在反应前后,溶液中不发生变化的离子是__Na+、SO__。
【典例】(2021·常德中考)如图一所示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操作,图二为反应过程中烧杯内溶液pH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胶头滴管中所取的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B.b点表示溶液中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a点表示的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D.c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是NaCl和HCl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变式训练
 实验室利用数字化实验测定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图1)温度和pH的变化曲线(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该反应是将稀盐酸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B.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放热最大
C.在0~60 s之间pH变化不大是因为氢氧化钠没反应完
D.70 s时,溶液中有的阳离子只含有Na+
INCLUDEPICTURE "锻能力·梯级评价.TIF" INCLUDEPICTURE "锻能力·梯级评价.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知识达标.TIF" INCLUDEPICTURE "知识达标.TIF" \* MERGEFORMAT
1.(2021·苏州质检)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B )
A.Na2CO3+2HCl===2NaCl+H2O+CO2↑
B.Mg(OH)2+H2SO4===MgSO4+2H2O
C.CO2+2NaOH===Na2CO3+H2O
D.Fe+CuSO4===Cu+FeSO4
2.蚂蚁等昆虫叮咬人时,会向人体注入一种物质R,使皮肤红肿。实验测定物质R呈酸性,由此推断,要消除红肿,可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B )
A.食醋        B.肥皂水
C.氢氧化钠溶液 D.稀盐酸
3.下列物质混合后能够反应,但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是( C )
A.向铜粉中滴入稀硫酸
B.将浓硫酸缓缓注入水中
C.向稀盐酸中滴入氢氧化钾溶液
D.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粉末
4.(2021·泰州质检)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C )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服用含Mg(OH)2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5.(2021·济宁模拟)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
A.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则硝酸与氢氧化钠也能发生中和反应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碱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则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是碱
D.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6.(2021·苏州中考)如图是室温下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实验时将稀盐酸逐滴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
B.a点到b点pH变化的原因是H+和OH-发生反应
C.b点时,参加反应的HCl与NaOH的质量比为36.5∶40
D.c点时,溶液中的Na+个数大于Cl-个数
7.(2021·海淀区质检)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小明同学近日常吐酸水,医生先给他做了检查,然后开了一种含氢氧化铝的药品,该药品的作用是__中和过多的胃酸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Al(OH)3+3HCl===AlCl3+3H2O__,医生同时又提醒小红要注意饮食,少吃含__酸__(填“酸”或“碱”)的食品。
(2)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稀盐酸时,熟石灰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a(OH)2+2HCl===CaCl2+2H2O__,
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CaCl2__。
INCLUDEPICTURE "能力提升.TIF" INCLUDEPICTURE "能力提升.TIF" \* MERGEFORMAT
1.小科按图示操作进行酸和碱反应的实验,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B )
A.①中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塞甲是玻璃塞
B.③中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
C.⑤中稀释浓硫酸时,倒入的乙物质是水
D.⑥中酚酞试液用完后,滴管及时清洗
2.(2021·湛江霞山区质检)已知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向10 mL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再逐滴加入稀盐酸,下列有关图像正确的是( D )
3.(2021·东营河口区质检)观察下列三幅微观结构示意图,并按要求填空:
(1)图1和图2分别是溴化氢(HBr)和乙醇(C2H5OH)在水中的微观示意图。请你结合已有的酸、碱知识,判断溴化氢的水溶液显__酸性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下同),乙醇的水溶液显__中性__。
(2)图3代表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微观过程,由图中可知酸碱中和的实质是
__H+__和__OH-__(填离子符号)发生结合。类比写出溴化氢的水溶液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HBr+NaOH===NaBr+H2O__。
4.(2021·杭州上城区一模)小徐为判断酸碱中和反应是否进行完全,往20 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0%的盐酸,装置如图1。
图1实验中温度变化如表所示。
加入盐酸的体积V/mL 5 11 18 23 19
溶液温度t/ ℃ 28.7 34.1 37.8 35.3 33.4
(1)判断方法一:利用指示剂颜色变化判断。溶液红色消失,因为中和反应的结果是酸和碱各自的特性都消失,图2描述的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请用符号或文字表示酸碱反应的实质:__H++OH-―→H2O(或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水分子)__。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当温度为__37.8__ ℃时表明中和反应完全进行。由此得出判断方法二:利用__温度__变化来判断是否完全中和。
(3)判断方法三:通过计算获取准确的数据来判断,当加入盐酸溶液的质量为__18.25__g时反应完全进行。
INCLUDEPICTURE "素养培优.TIF" INCLUDEPICTURE "素养培优.TIF" \* MERGEFORMAT
 (2021·福州质检)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稀盐酸与NaOH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设计了如下方案。
【方案一】测定溶液pH的变化证明二者发生化学反应
(1)如图1,用pH传感器测定两溶液混合时pH的变化曲线,证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NaOH+HCl===NaCl+H2O__。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AC__(填标号)。
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B.a点溶液中所含溶质为NaOH
C.b点到c点的变化过程中,都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D.往c点溶液中加入Cu(OH)2,观察到无明显变化
【方案二】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证明二者发生化学反应
(3)小诚同学在不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__红墨水向右移动__的现象,证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4)小华同学提出,该现象不足以证明NaOH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他的理由是__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也能使红色墨水向右移动__。
【方案三】利用图3实验证明二者发生化学反应
(5)实验过程中均无明显现象,则步骤Ⅱ中所加试剂为__无色酚酞试液__。
(6)图4为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反应中数目减少的微粒是__H+、OH- (填符号)。
PAGE第2课时 常 见 的 碱
INCLUDEPICTURE "理新知·自主预习.TIF" INCLUDEPICTURE "理新知·自主预习.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一.TIF" INCLUDEPICTURE "一.TIF" \* MERGEFORMAT 几种常见的碱
1.NaOH和Ca(OH)2的性质比较:
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钙[Ca(OH)2]
俗名 __苛性钠__、__火碱__、__烧碱__ __熟石灰__、__消石灰
溶解性 __易__溶于水,且溶解时__放出__大量的热 __微__溶于水
腐蚀性 __强腐蚀性__ __较强腐蚀性__
颜色、状态 __白色片状__或颗粒状固体 __白色粉末__状固体
2.生石灰制取熟石灰:
(1)氧化钙(俗称__生石灰__),与水反应转变成熟石灰,化学方程式为__CaO+H2O===Ca(OH)2__,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2)生石灰具有强烈的__吸水__性,极易跟水反应,常用作干燥剂。
INCLUDEPICTURE "二.TIF" INCLUDEPICTURE "二.TIF" \* MERGEFORMAT 碱的化学性质
1.碱的化学性质:
(1)与CO2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氢氧化钙:__Ca(OH)2+CO2===CaCO3↓+H2O__,
氢氧化钠:__2NaOH+CO2===Na2CO3+H2O__。
(2)与CuSO4等某些盐溶液反应。
NaOH溶液、石灰水分别与Cu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NaOH+CuSO4===Cu(OH)2↓+Na2SO4__,__Ca(OH)2+CuSO4===Cu(OH)2↓+CaSO4__。
2.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碱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__OH-__。
3.复分解反应:由两种__化合物__相互__交换__成分,生成另外两种__新的化合物__的反应。
INCLUDEPICTURE "三.TIF" INCLUDEPICTURE "三.TIF" \* MERGEFORMAT 常见碱的用途
1.NaOH:用于制人造丝、造纸、炼油、印染和橡胶工业,干燥气体、除油污等。
2.Ca(OH)2:作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配制农药等。
,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易错导思
浓硫酸、氢氧化钠、氧化钙接触水后都会放出热量,原理是否相同?
提示:不相同。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属于物理变化;氧化钙溶于水放热,是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热量,属于化学变化。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生活链接
在树木上涂含硫黄粉的石灰浆,可以保护树木。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易错导思
氢氧化钠可以作干燥剂,能否干燥CO2、SO2等气体?
提示:不能。选择干燥剂的原则是干燥剂只能吸收水分,不能与被干燥的物质发生反应。由于氢氧化钠能与CO2、SO2等气体反应,所以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
INCLUDEPICTURE "研重点·合作探究.TIF" INCLUDEPICTURE "研重点·合作探究.TIF" \* MERGEFORMAT  
探究点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探究
 有些化学反应必须借助一定的装置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在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化学变化时,某校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装置,结合下图装置探究相关问题: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探究问题
 (1)简述上述四种装置会发生的现象,
A__试管内液面上升__;B__软塑料瓶变瘪了__;
C__鸡蛋进入瓶内__;D__气球鼓起__。
上述四种装置设计的共同原理是__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与外界大气压形成压强差__。
(2)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四组实验都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理由是__二氧化碳能溶于水__,需补充对照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__等体积的水__。
(3)检验CO2时为什么用Ca(OH)2溶液而不用NaOH溶液?吸收或除去CO2时为什么用NaOH溶液而不用Ca(OH)2溶液?
__CO2与Ca(OH)2溶液反应后有白色浑浊现象,而CO2与NaOH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因此常用Ca(OH)2溶液检验二氧化碳;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溶液中含氢氧化钙的量比较少,只能吸收少量的二氧化碳,而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可以充分吸收二氧化碳,因此吸收或除去CO2用NaOH溶液而不用Ca(OH)2溶液。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拓展创新(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实验小组分别用50 mL水和50 mL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作吸收液,探究对CO2的吸收效果,实验装置和压强传感器测得的结果如图所示。
曲线①应该包括CO2溶于水和__二氧化碳和水反应__两个过程;若改用50 mL饱和石灰水进行实验,则实验结束时曲线可能经过__b__(填“a”“b”或“c”)点位置。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探究归纳
 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无明显现象,为证明它们能反应,一般采用三种思路:
(1)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瓶内压强减小,通过液面、塑料瓶、气球等的变化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做对比实验。
(2)检验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生成碳酸钠,可取反应后的溶液少量,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与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类似)。
(3)设计实验,使反应实验现象明显。
【典例】(2021·江西中考节选)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为探究二氧化碳是否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思成同学利用如图甲装置测定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采集数据绘制成曲线(如图乙)。据图乙分析,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时间段是__t2到t3__。ab段二氧化碳浓度不变的原因是__水中二氧化碳已经达到饱和__。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变式训练(2021·沧州南皮一模)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O2与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在Y形管A处放适量干冰,B处装入适量浓NaOH溶液;烧杯中加足量稀盐酸。
(1)实验开始时,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其原因是__干冰易升华,部分二氧化碳气体逸出__。
(2)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溶液倒吸入Y形管中;B中的现象是__产生气泡_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Na2CO3+2HCl===2NaCl+H2O+CO2↑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小组同学据此得出: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
INCLUDEPICTURE "锻能力·梯级评价.TIF" INCLUDEPICTURE "锻能力·梯级评价.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知识达标.TIF" INCLUDEPICTURE "知识达标.TIF" \* MERGEFORMAT
1.(2021·营口二模)下列物质常温下露置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质量增加的是( C )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2.氢氧化钠固体必须保存在密闭的容器中,其主要原因是它( D )
A.易潮解
B.有腐蚀性
C.能与酸反应
D.既吸水又与空气中的CO2反应
3.(2021·苏州中考)农业中配制波尔多液的反应为Ca(OH)2+CuSO4===CaSO4+Cu(OH)2↓,该反应属于( D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4.(2021 ·广州海珠区月考)下列有关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均是白色固体
②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均易溶于水
③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水溶液都有腐蚀性
④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均可作干燥剂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实验室中有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其中一瓶是盐酸溶液,另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方法不能将两者区分开来的是( D )
A.滴入酚酞试液 B.加碳酸钠粉末
C.放入铁片 D.通入二氧化碳
6.(2021·淄博淄川模拟)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NaOH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下实验,他们收集了三瓶CO2气体(均为大小相同的玻璃瓶),分别加入体积的相应试剂,甲、乙立即塞紧瓶塞,丙敞口,均振荡一会儿。(水的挥发忽略不计)
(1)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O2+2NaOH===Na2CO3+H2O__。
(2)振荡后,甲、乙、丙中气体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丙>甲>乙__,仿照乙画出此时甲中气体组成的微观示意图____。
7.如图是以稀硫酸和氢氧化钙为线索的知识脉络图,其中任何一种物质(或主要成分)都是类别不同的化合物。(短线两边的物质代表 二者能反应)
(1)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CO2+Ca(OH)2===CaCO3↓+H2O__。
(2)遇酸溶液和碱溶液都变色的指示剂是__石蕊__(选填“石蕊”或“酚酞”)。
(3)满足条件的物质A的类别是__金属氧化物__。
(4)能与稀硫酸反应但不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的物质是__AB__。
A.Mg B.CuO C.SO2 D.CO
INCLUDEPICTURE "能力提升.TIF" INCLUDEPICTURE "能力提升.TIF" \* MERGEFORMAT
1.类比推理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金属阳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可以结合成碱,所以碱中一定含金属元素
B.CO2和SO2都能与碱溶液反应,所以非金属氧化物一定能与碱溶液反应
C.氢氧化钙与氢氧化钠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也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检验二氧化碳
D.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与氧元素,含有氢元素与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碱
2.(2021·苏州质检)如图,一木块漂浮于X中,向X中缓缓加入(或通入)少量物质Y后最终木块上浮,则X与Y可能是(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B )
序号 X Y
① 水 食盐
② 氢氧化钙溶液 二氧化碳
③ 稀硫酸 镁粉
④ 硫酸铜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A.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3.(2021·北京朝阳区一模)用下列对比实验探究碱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实验1的现象说明氢氧化钠需密封保存
B.实验2中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B>C
C.只能通过对比A、C瓶的现象证明CO2与氢氧化钠反应
D.饱和氢氧化钠溶液比饱和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的效果好
4.(2020·聊城中考)已知A、B、C、D、E分别为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中的一种,为鉴别该五种溶液,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绘制的思维导图如图所示:
(1)C中的溶质为__CuSO4__(填化学式)。
(2)若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D为__氯化钠溶液__(填物质名称)。
(3)为鉴别B和E,加入的物质X为__CO2或Na2CO3溶液(写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均可,答案合理即可)__(写出一种即可)。
5.小黎同学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碱的化学性质”的理解,特邀你协助完成下列活动与探究:
如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实验,请将实验现象填入下表: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加紫色石蕊溶液 __变蓝__ __变蓝__
回忆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CO2+Ca(OH)2===CaCO3↓+H2O__。
二氧化硫(SO2)与氢氧化钠反应与上面的反应类似,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SO2+2NaOH===Na2SO3+H2O__,根据上面的实验和讨论,试归纳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任写两点)__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__、__都能和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__。
INCLUDEPICTURE "素养培优.TIF" INCLUDEPICTURE "素养培优.TIF" \* MERGEFORMAT
 (2021·焦作二模)某兴趣小组利用传感器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如图1所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三个注射器内各装有等体积的水、饱和石灰水、40%的氢氧化钠溶液,迅速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烧瓶内气压变化如图2所示。
(1)导致CD段气压急速减小的操作是__振荡烧瓶__。
(2)CO2能与水发生反应,但没有明显现象。要证明有碳酸生成,取E处所得溶液少许,加入__石蕊试液__。
(3)根据现象说明CO2与Ca(OH)2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化学方程式为__Ca(OH)2+__CO2===__CaCO3__↓+__H2O__。
(4)对比曲线1、2、3,不能得出的结论是__①__。
①CO2能与水发生反应
②1体积水约溶解1体积CO2
③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
④吸收CO2用NaOH溶液比饱和石灰水好
PAGE第2课时 常 见 的 碱
INCLUDEPICTURE "理新知·自主预习.TIF" INCLUDEPICTURE "理新知·自主预习.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一.TIF" INCLUDEPICTURE "一.TIF" \* MERGEFORMAT 几种常见的碱
1.NaOH和Ca(OH)2的性质比较:
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钙[Ca(OH)2]
俗名 __ __、__ __、__ __ __ __、__
溶解性 __ __溶于水,且溶解时__ __大量的热 __ __溶于水
腐蚀性 __ __ __ __
颜色、状态 __ __或颗粒状固体 __ __状固体
2.生石灰制取熟石灰:
(1)氧化钙(俗称__ __),与水反应转变成熟石灰,化学方程式为__ __,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2)生石灰具有强烈的__ __性,极易跟水反应,常用作干燥剂。
INCLUDEPICTURE "二.TIF" INCLUDEPICTURE "二.TIF" \* MERGEFORMAT 碱的化学性质
1.碱的化学性质:
(1)与CO2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氢氧化钙:__ __,
氢氧化钠:__ __。
(2)与CuSO4等某些盐溶液反应。
NaOH溶液、石灰水分别与Cu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__ __。
2.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碱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__ __。
3.复分解反应:由两种__ __相互__ __成分,生成另外两种__ __的反应。
INCLUDEPICTURE "三.TIF" INCLUDEPICTURE "三.TIF" \* MERGEFORMAT 常见碱的用途
1.NaOH:用于制人造丝、造纸、炼油、印染和橡胶工业,干燥气体、除油污等。
2.Ca(OH)2:作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配制农药等。
,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易错导思
浓硫酸、氢氧化钠、氧化钙接触水后都会放出热量,原理是否相同?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生活链接
在树木上涂含硫黄粉的石灰浆,可以保护树木。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易错导思
氢氧化钠可以作干燥剂,能否干燥CO2、SO2等气体?
INCLUDEPICTURE "研重点·合作探究.TIF" INCLUDEPICTURE "研重点·合作探究.TIF" \* MERGEFORMAT  
探究点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探究
 有些化学反应必须借助一定的装置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在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化学变化时,某校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装置,结合下图装置探究相关问题: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探究问题
 (1)简述上述四种装置会发生的现象,
A__ __;B__ __;
C__ __;D__ __。
上述四种装置设计的共同原理是__ __。
(2)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四组实验都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理由是__ __,需补充对照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__ __。
(3)检验CO2时为什么用Ca(OH)2溶液而不用NaOH溶液?吸收或除去CO2时为什么用NaOH溶液而不用Ca(OH)2溶液?
__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拓展创新(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实验小组分别用50 mL水和50 mL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作吸收液,探究对CO2的吸收效果,实验装置和压强传感器测得的结果如图所示。
曲线①应该包括CO2溶于水和__ __两个过程;若改用50 mL饱和石灰水进行实验,则实验结束时曲线可能经过__ __(填“a”“b”或“c”)点位置。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探究归纳
 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无明显现象,为证明它们能反应,一般采用三种思路:
(1)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瓶内压强减小,通过液面、塑料瓶、气球等的变化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做对比实验。
(2)检验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生成碳酸钠,可取反应后的溶液少量,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与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类似)。
(3)设计实验,使反应实验现象明显。
【典例】(2021·江西中考节选)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为探究二氧化碳是否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思成同学利用如图甲装置测定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采集数据绘制成曲线(如图乙)。据图乙分析,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时间段是__ __。ab段二氧化碳浓度不变的原因是__ __。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变式训练(2021·沧州南皮一模)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O2与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在Y形管A处放适量干冰,B处装入适量浓NaOH溶液;烧杯中加足量稀盐酸。
(1)实验开始时,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其原因是__ __。
(2)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溶液倒吸入Y形管中;B中的现象是__ _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 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小组同学据此得出: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
INCLUDEPICTURE "锻能力·梯级评价.TIF" INCLUDEPICTURE "锻能力·梯级评价.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知识达标.TIF" INCLUDEPICTURE "知识达标.TIF" \* MERGEFORMAT
1.(2021·营口二模)下列物质常温下露置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质量增加的是( )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2.氢氧化钠固体必须保存在密闭的容器中,其主要原因是它( )
A.易潮解
B.有腐蚀性
C.能与酸反应
D.既吸水又与空气中的CO2反应
3.(2021·苏州中考)农业中配制波尔多液的反应为Ca(OH)2+CuSO4===CaSO4+Cu(OH)2↓,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4.(2021 ·广州海珠区月考)下列有关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均是白色固体
②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均易溶于水
③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水溶液都有腐蚀性
④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均可作干燥剂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实验室中有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其中一瓶是盐酸溶液,另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方法不能将两者区分开来的是( )
A.滴入酚酞试液 B.加碳酸钠粉末
C.放入铁片 D.通入二氧化碳
6.(2021·淄博淄川模拟)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NaOH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下实验,他们收集了三瓶CO2气体(均为大小相同的玻璃瓶),分别加入体积的相应试剂,甲、乙立即塞紧瓶塞,丙敞口,均振荡一会儿。(水的挥发忽略不计)
(1)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
(2)振荡后,甲、乙、丙中气体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 __,仿照乙画出此时甲中气体组成的微观示意图__ __。
7.如图是以稀硫酸和氢氧化钙为线索的知识脉络图,其中任何一种物质(或主要成分)都是类别不同的化合物。(短线两边的物质代表 二者能反应)
(1)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 __。
(2)遇酸溶液和碱溶液都变色的指示剂是__ __(选填“石蕊”或“酚酞”)。
(3)满足条件的物质A的类别是__ __。
(4)能与稀硫酸反应但不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的物质是__ __。
A.Mg B.CuO C.SO2 D.CO
INCLUDEPICTURE "能力提升.TIF" INCLUDEPICTURE "能力提升.TIF" \* MERGEFORMAT
1.类比推理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阳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可以结合成碱,所以碱中一定含金属元素
B.CO2和SO2都能与碱溶液反应,所以非金属氧化物一定能与碱溶液反应
C.氢氧化钙与氢氧化钠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也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检验二氧化碳
D.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与氧元素,含有氢元素与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碱
2.(2021·苏州质检)如图,一木块漂浮于X中,向X中缓缓加入(或通入)少量物质Y后最终木块上浮,则X与Y可能是(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序号 X Y
① 水 食盐
② 氢氧化钙溶液 二氧化碳
③ 稀硫酸 镁粉
④ 硫酸铜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A.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3.(2021·北京朝阳区一模)用下列对比实验探究碱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1的现象说明氢氧化钠需密封保存
B.实验2中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B>C
C.只能通过对比A、C瓶的现象证明CO2与氢氧化钠反应
D.饱和氢氧化钠溶液比饱和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的效果好
4.(2020·聊城中考)已知A、B、C、D、E分别为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中的一种,为鉴别该五种溶液,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绘制的思维导图如图所示:
(1)C中的溶质为__ __(填化学式)。
(2)若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D为__ __(填物质名称)。
(3)为鉴别B和E,加入的物质X为__ __(写出一种即可)。
5.小黎同学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碱的化学性质”的理解,特邀你协助完成下列活动与探究:
如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实验,请将实验现象填入下表: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加紫色石蕊溶液 __ __ __ __
回忆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__。
二氧化硫(SO2)与氢氧化钠反应与上面的反应类似,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__,根据上面的实验和讨论,试归纳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任写两点)__ __、__ __。
INCLUDEPICTURE "素养培优.TIF" INCLUDEPICTURE "素养培优.TIF" \* MERGEFORMAT
 (2021·焦作二模)某兴趣小组利用传感器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如图1所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三个注射器内各装有等体积的水、饱和石灰水、40%的氢氧化钠溶液,迅速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烧瓶内气压变化如图2所示。
(1)导致CD段气压急速减小的操作是__ __。
(2)CO2能与水发生反应,但没有明显现象。要证明有碳酸生成,取E处所得溶液少许,加入__ __。
(3)根据现象说明CO2与Ca(OH)2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化学方程式为__ __ __ __ __ __。
(4)对比曲线1、2、3,不能得出的结论是__ __。
①CO2能与水发生反应
②1体积水约溶解1体积CO2
③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
④吸收CO2用NaOH溶液比饱和石灰水好
PAGE第2节 常见的酸和碱
第1课时 常 见 的 酸
INCLUDEPICTURE "理新知·自主预习.TIF" INCLUDEPICTURE "理新知·自主预习.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一.TIF" INCLUDEPICTURE "一.TIF" \* MERGEFORMAT 常见的酸
1.几种重要的酸:
(1)人的胃液中含有__盐酸__;
(2)汽车电瓶中有__硫酸__;
(3)酸雨中含有极少量的__硝酸__和__硫酸__;
(4)食醋中含有3%~5%的__醋酸__。
2.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浓盐酸 浓硫酸
溶质的化学式 __HCl__ __H2SO4__
颜色、状态、气味 __无色、有刺激性气味__的液体 __无色、无味、黏稠、油状__液体
打开瓶塞 现象 浓度较大时瓶口有__白雾出现__ __无明显现象__
原因 具有__挥发性__ __不具有挥发性__
INCLUDEPICTURE "二.TIF" INCLUDEPICTURE "二.TIF" \* MERGEFORMAT 酸的化学性质
1.酸的化学性质:
(1)与金属的反应。
①反应规律:酸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金属化合物和__氢气__。
常见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金属活动性顺序:
a.规律。
b.应用。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__氢前面__的金属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排在__氢后面__的金属不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
(2)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①现象(以铁锈为例):向生锈铁钉中加入稀盐酸(或稀硫酸),铁锈__逐渐消失__,溶液由__无色__逐渐变为__黄色__。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与某些盐反应。
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CaCO3+2HCl===CaCl2+H2O+CO2↑__。
2.酸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它们在水溶液中都能__产生H+__。
INCLUDEPICTURE "三.TIF" INCLUDEPICTURE "三.TIF" \* MERGEFORMAT 浓硫酸的特性
1.吸水性:浓硫酸能吸收水蒸气,有很强的吸水性,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2.腐蚀性:浓硫酸能使纸张等__炭化__,还会腐蚀衣物和皮肤。
3.浓硫酸的稀释方法:把__浓硫酸__缓缓注入盛有__水__的烧杯中,用__玻璃棒__引流(或沿着__烧杯壁__缓缓倾倒)并不断__搅拌__。
①正误方法比较: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触摸烧杯外壁,感觉__发烫__ 水立刻沸腾,液滴飞溅
原因分析 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水的密度小于浓硫酸的密度,浮在浓硫酸上面,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的热使水立刻沸腾,沸腾的水携带着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
②意外事故处理: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__大量水__冲洗,然后涂上3%~5%的__碳酸氢钠__溶液。
INCLUDEPICTURE "四.TIF" INCLUDEPICTURE "四.TIF" \* MERGEFORMAT 盐酸和硫酸的用途
1.盐酸常用于金属表面__除锈__、制药等。
2.硫酸常用于制化肥、农药、火药、染料、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表面除锈。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漫画助学
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浓盐酸、浓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会减小,但原因不同。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见多识广
浓硫酸有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剂,可以用来干燥O2、H2、CO2等气体。(装置如图)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生活链接
稀硫酸不具有脱水性,若实验过程中稀硫酸沾到衣服上,是否需要处理呢?
提示:若是稀硫酸沾到衣服上,时间长了,水分蒸发后,仍有很强的腐蚀性,因此也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特别提醒
盐酸、硫酸溶液与铁反应后,生成FeCl2、FeSO4,溶液为浅绿色,其中铁元素为+2价,而与铁锈反应生成的FeCl3、Fe2(SO4)3,溶液为棕黄色,其中铁元素为+3价。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生活链接
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生石灰和水配制成的天蓝色胶状悬浊液的保护性杀菌剂。能否用铁桶盛放波尔多液?为什么?
提示:不能。铁能与波尔多液的原料之一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巧思妙记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谐音巧记
K、Ca、Na、Mg、Al
(见个大美女)
Zn、Fe、Sn、Pb、(H)
(身体细纤轻)
Cu、Hg、Ag、Pt、Au
(统共一百斤)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见多识广
1.K、Ca、Na三种金属活动性很强,浸入盐溶液后,一般先与水反应。
2.与金属反应的化合物必须能溶于水,不溶性的化合物与金属不反应。如AgCl不溶于水,故Fe与AgCl不反应。
INCLUDEPICTURE "研重点·合作探究.TIF" INCLUDEPICTURE "研重点·合作探究.TIF" \* MERGEFORMAT  
探究点 酸的化学性质
 结合下图酸的应用探究相关问题
①实验室常用稀硫酸与金属锌反应制取氢气
②电镀厂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③实验室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探究问题
 (1)分析所给信息的反应原理,然后将上述信息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写出来。
①__Zn+H2SO4===ZnSO4+H2↑__。
②__Fe2O3+6HCl===2FeCl3+3H2O__。
③__CaCO3+2HCl===CaCl2+__H2O+__CO2↑__。
(2)能否将生锈的铁制品长时间浸泡在稀盐酸或稀硫酸中除铁锈?
提示:不能。因生锈的铁钉浸泡在酸中,铁锈被消耗完后,露出的铁将会与稀盐酸或稀硫酸继续反应,有可能将铁全部反应消耗。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拓展创新(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在盐酸中加入过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
〇__氢离子__、__氯离子__、__锌离子__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探究归纳
 稀酸的化学性质有5条,可伸左手,将酸放在手心中,5条性质好比人的5个手指头,如图所示:(提示:酸与碱的反应将在课题2中学到)
酸的化学性质中有两条“生气”的反应:酸+活泼金属;酸+碳酸盐(如碳酸钙)。酸与某些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活泼金属是指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H”前面的金属。
【典例】(2021·黄石中考)思维导图是知识整理的重要工具,如图是某思维导图的一部分,可以填入括号中的是( D )

A.能与活泼非金属反应
B.能与某些酸反应
C.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D.能与某些盐反应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变式训练
 (2021·福建一模)如图表示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若X是稀硫酸,a可能是紫色石蕊溶液
B.若X是稀硫酸,b可能是氧化物
C.若X是稀盐酸,c不可能是单质
D.若X是稀盐酸,蓝色溶液一定是氯化铜溶液
INCLUDEPICTURE "锻能力·梯级评价.TIF" INCLUDEPICTURE "锻能力·梯级评价.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知识达标.TIF" INCLUDEPICTURE "知识达标.TIF" \* MERGEFORMAT
1.(2021·潍坊中考)下图是物质M溶于水发生解离的微观示意图。能说明M一定是酸的是( C )
2.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 )
A.钠    B.铝    C.铁    D.铜
3.(2021·日照模拟)实验室的浓硫酸、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对于两者说法正确的是( C )
A.溶剂的质量都增大 B.溶质的质量都减小
C.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 D.溶液的质量都不变
4.下列物质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的是( B )
A.Fe B.CO2 C.Fe2O3 D.Na2CO3
5.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浓硫酸可用于干燥O2
B.浓硫酸可使纸张炭化
C.实验室可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制备CO2
D.稀硫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6.四位学生在一起讨论刚学习的某种物质,请根据他们的讨论判断该物质是( C )
A.HCl   B.CaCO3
C.H2SO4   D.CaO
7.(2021·鸡西质检)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 )
A.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产生大量白雾
B.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产生大量白雾
D.镁和稀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放出热量
8.(1)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①图A与图B是两个同学稀释浓硫酸的操作,你认为正确的是__A__。
②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__用大量水冲洗__,然后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
(2)浓硫酸在实验室里通常用作干燥剂,这是利用浓硫酸的__吸水__性。如果用如图所示装置干燥某种气体,气体应从__a__(填“a”或“b”)端通入。
9.利用生锈废铁屑和钛白废酸(含硫酸、硫酸亚铁)制备硫酸亚铁的主要转化过程如下:
(1)Ⅰ中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Fe2O3+6HCl===2FeCl3+3H2O__。
(2)Ⅱ中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置换反应__。
INCLUDEPICTURE "能力提升.TIF" INCLUDEPICTURE "能力提升.TIF" \* MERGEFORMAT
1.(2021·烟台莱州期末)白醋是家中常用的调料,其中醋酸是一种有机酸,家庭小实验中经常会用它来替代稀盐酸。下列实验不能完成的是( A )
A.用铜丝和白醋制取氢气
B.用紫甘蓝、玫瑰花瓣的汁液作酸碱指示剂,滴入白醋中发生颜色变化
C.用碳酸钠和白醋得到二氧化碳
D.用白醋溶解鸡蛋壳(主要成分碳酸钙)
2.(2021·怀化中考)有X、Y、Z三种金属,为判断其活动性顺序,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①将X、Y、Z分别置于稀盐酸中,X有气体产生,Y、Z无明显现象;②将Y金属放入Z的化合物溶液中,无现象。则X、Y、Z的活动性顺序为( D )
A.Y>Z>X B.X>Y>Z
C.Y>X>Z D.X>Z>Y
3.(2021·杭州模拟)小金完成了如图实验①②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A.实验①最终一定有锌固体剩余
B.实验②最终可能有氧化铜剩余
C.实验③所得溶液一定为无色
D.实验③所得溶液一定含有硫酸锌和硫酸铜
4.将稀盐酸分别滴入盛有不同物质的试管中,如图所示:
(1)不能发生反应的是__A__(填字母,下同)。
(2)有气泡产生的是__BC__。
(3)有浅绿色溶液产生的是__B__,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Fe+2HCl===FeCl2+H2↑__。
(4)有蓝色溶液产生的是__D__,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HCl+CuO===CuCl2+H2O__。
(5)溶液变成红色的是__E__。
5.(2021·惠州模拟)联欢会上,同学们设计了用于解锁屏幕的“化学键盘”,九个键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如图所示:
(1)写出Fe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Fe+2HCl===FeCl2+H2↑__。
(2)“化学键盘”的解锁规则是若连线两端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则此次滑动成功有效。同学们设计了两种解锁方式:
①从左下角的CaCO3出发,依次经过盐酸、Fe、x,最终到达y,滑动四次,解锁成功。请写出图中x、y的化学式__CuSO4、Zn(合理即可)__。
②从左上角的CO出发,滑动两次,到达右下角的H2SO4,解锁成功。请在图中将你认为可以解锁的一条通道涂黑,并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CuO__+__H2SO4===CuSO4__+__H2O(或CO+__CuO__Cu__+__CO2)__。
答:
6.小明同学在使用“除垢净”去除热水瓶中的水垢时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联想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小明猜想“除垢净”的成分中可能有酸。
(1)为证实自己的猜想,小明从家中又找来两类不同的物质进行实验,小明寻找的物质是__铁钉__、__碳酸钠固体__,经实验,小明得出“除垢净”的有效成分中一定有酸的结论。
(2)小明想制作一瓶“除垢净”你认为盐酸、硫酸两种酸中的__盐酸__更合适,理由是__硫酸与水垢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硫酸钙覆盖在水垢表面阻碍反应的进行__。
(3)结合上面对“除垢净”的了解,在使用“除垢净”时应注意__防止被酸腐蚀__。
(4)除了(1)中寻找的物质,还可以在实验室中寻找的物质是__紫色石蕊试液__,你的实验是__取少量待测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变红,待测液显酸性__。
INCLUDEPICTURE "素养培优.TIF" INCLUDEPICTURE "素养培优.TIF" \* MERGEFORMAT
 利用下列装置探究酸的化学性质。
(1)实验Ⅰ中,在试管①、②中均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固体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__,试管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Fe2+__(填符号);通过该实验__不能__(填“能”或“不能”)判断出金属锌的活动性比铁强。
(2)实验Ⅱ中,在点滴板的a、b穴中滴入酸溶液后,溶液变红的是__a__(填“a”或“b”),实验时使用点滴板的优点是__节约药品,便于对比观察实验现象__。
(3)实验Ⅲ中,为了验证产生的气体,试剂X的名称是__澄清石灰水__。
(4)实验Ⅳ中,在试管①、②中均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__,试管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Fe2O3+6HCl===2FeCl3+3H2O__。利用这一性质,生产生活可以用酸__除铁锈__(填用途)。
(5)通过上述实验可知,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__酸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__。
PAGE第2节 常见的酸和碱
第1课时 常 见 的 酸
INCLUDEPICTURE "理新知·自主预习.TIF" INCLUDEPICTURE "理新知·自主预习.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一.TIF" INCLUDEPICTURE "一.TIF" \* MERGEFORMAT 常见的酸
1.几种重要的酸:
(1)人的胃液中含有__ __;
(2)汽车电瓶中有__ __;
(3)酸雨中含有极少量的__ __和__ __;
(4)食醋中含有3%~5%的__ __。
2.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浓盐酸 浓硫酸
溶质的化学式 __ __ __ __
颜色、状态、气味 __ __的液体 __ __液体
打开瓶塞 现象 浓度较大时瓶口有__ __ __ __
原因 具有__ __ __ __
INCLUDEPICTURE "二.TIF" INCLUDEPICTURE "二.TIF" \* MERGEFORMAT 酸的化学性质
1.酸的化学性质:
(1)与金属的反应。
①反应规律:酸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金属化合物和__ __。
常见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金属活动性顺序:
a.规律。
b.应用。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__ __的金属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排在__ __的金属不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
(2)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①现象(以铁锈为例):向生锈铁钉中加入稀盐酸(或稀硫酸),铁锈__ __,溶液由__ __逐渐变为__ __。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与某些盐反应。
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 __。
2.酸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它们在水溶液中都能__ __。
INCLUDEPICTURE "三.TIF" INCLUDEPICTURE "三.TIF" \* MERGEFORMAT 浓硫酸的特性
1.吸水性:浓硫酸能吸收水蒸气,有很强的吸水性,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2.腐蚀性:浓硫酸能使纸张等__ __,还会腐蚀衣物和皮肤。
3.浓硫酸的稀释方法:把__ __缓缓注入盛有__ __的烧杯中,用__ __引流(或沿着__ __缓缓倾倒)并不断__ __。
①正误方法比较: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触摸烧杯外壁,感觉__ __ 水立刻沸腾,液滴飞溅
原因分析 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水的密度小于浓硫酸的密度,浮在浓硫酸上面,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的热使水立刻沸腾,沸腾的水携带着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
②意外事故处理: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__ __冲洗,然后涂上3%~5%的__ __溶液。
INCLUDEPICTURE "四.TIF" INCLUDEPICTURE "四.TIF" \* MERGEFORMAT 盐酸和硫酸的用途
1.盐酸常用于金属表面__ __、制药等。
2.硫酸常用于制化肥、农药、火药、染料、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表面除锈。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漫画助学
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浓盐酸、浓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会减小,但原因不同。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见多识广
浓硫酸有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剂,可以用来干燥O2、H2、CO2等气体。(装置如图)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生活链接
稀硫酸不具有脱水性,若实验过程中稀硫酸沾到衣服上,是否需要处理呢?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特别提醒
盐酸、硫酸溶液与铁反应后,生成FeCl2、FeSO4,溶液为浅绿色,其中铁元素为+2价,而与铁锈反应生成的FeCl3、Fe2(SO4)3,溶液为棕黄色,其中铁元素为+3价。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生活链接
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生石灰和水配制成的天蓝色胶状悬浊液的保护性杀菌剂。能否用铁桶盛放波尔多液?为什么?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巧思妙记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谐音巧记
K、Ca、Na、Mg、Al
(见个大美女)
Zn、Fe、Sn、Pb、(H)
(身体细纤轻)
Cu、Hg、Ag、Pt、Au
(统共一百斤)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见多识广
1.K、Ca、Na三种金属活动性很强,浸入盐溶液后,一般先与水反应。
2.与金属反应的化合物必须能溶于水,不溶性的化合物与金属不反应。如AgCl不溶于水,故Fe与AgCl不反应。
INCLUDEPICTURE "研重点·合作探究.TIF" INCLUDEPICTURE "研重点·合作探究.TIF" \* MERGEFORMAT  
探究点 酸的化学性质
 结合下图酸的应用探究相关问题
①实验室常用稀硫酸与金属锌反应制取氢气
②电镀厂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③实验室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探究问题
 (1)分析所给信息的反应原理,然后将上述信息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写出来。
①__ __。
②__ __。
③__ __ __ __。
(2)能否将生锈的铁制品长时间浸泡在稀盐酸或稀硫酸中除铁锈?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拓展创新(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在盐酸中加入过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
〇__ __、__ __、__ __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探究归纳
 稀酸的化学性质有5条,可伸左手,将酸放在手心中,5条性质好比人的5个手指头,如图所示:(提示:酸与碱的反应将在课题2中学到)
酸的化学性质中有两条“生气”的反应:酸+活泼金属;酸+碳酸盐(如碳酸钙)。酸与某些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活泼金属是指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H”前面的金属。
【典例】(2021·黄石中考)思维导图是知识整理的重要工具,如图是某思维导图的一部分,可以填入括号中的是( )

A.能与活泼非金属反应
B.能与某些酸反应
C.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D.能与某些盐反应
INCLUDEPICTURE "标.TIF" INCLUDEPICTURE "标.TIF" \* MERGEFORMAT 变式训练
 (2021·福建一模)如图表示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X是稀硫酸,a可能是紫色石蕊溶液
B.若X是稀硫酸,b可能是氧化物
C.若X是稀盐酸,c不可能是单质
D.若X是稀盐酸,蓝色溶液一定是氯化铜溶液
INCLUDEPICTURE "锻能力·梯级评价.TIF" INCLUDEPICTURE "锻能力·梯级评价.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知识达标.TIF" INCLUDEPICTURE "知识达标.TIF" \* MERGEFORMAT
1.(2021·潍坊中考)下图是物质M溶于水发生解离的微观示意图。能说明M一定是酸的是( )
2.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A.钠    B.铝    C.铁    D.铜
3.(2021·日照模拟)实验室的浓硫酸、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对于两者说法正确的是( )
A.溶剂的质量都增大 B.溶质的质量都减小
C.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 D.溶液的质量都不变
4.下列物质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的是( )
A.Fe B.CO2 C.Fe2O3 D.Na2CO3
5.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可用于干燥O2
B.浓硫酸可使纸张炭化
C.实验室可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制备CO2
D.稀硫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6.四位学生在一起讨论刚学习的某种物质,请根据他们的讨论判断该物质是( )
A.HCl   B.CaCO3
C.H2SO4   D.CaO
7.(2021·鸡西质检)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产生大量白雾
B.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产生大量白雾
D.镁和稀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放出热量
8.(1)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①图A与图B是两个同学稀释浓硫酸的操作,你认为正确的是__ __。
②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__ __,然后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
(2)浓硫酸在实验室里通常用作干燥剂,这是利用浓硫酸的__ __性。如果用如图所示装置干燥某种气体,气体应从__ __(填“a”或“b”)端通入。
9.利用生锈废铁屑和钛白废酸(含硫酸、硫酸亚铁)制备硫酸亚铁的主要转化过程如下:
(1)Ⅰ中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
(2)Ⅱ中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 __。
INCLUDEPICTURE "能力提升.TIF" INCLUDEPICTURE "能力提升.TIF" \* MERGEFORMAT
1.(2021·烟台莱州期末)白醋是家中常用的调料,其中醋酸是一种有机酸,家庭小实验中经常会用它来替代稀盐酸。下列实验不能完成的是( )
A.用铜丝和白醋制取氢气
B.用紫甘蓝、玫瑰花瓣的汁液作酸碱指示剂,滴入白醋中发生颜色变化
C.用碳酸钠和白醋得到二氧化碳
D.用白醋溶解鸡蛋壳(主要成分碳酸钙)
2.(2021·怀化中考)有X、Y、Z三种金属,为判断其活动性顺序,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①将X、Y、Z分别置于稀盐酸中,X有气体产生,Y、Z无明显现象;②将Y金属放入Z的化合物溶液中,无现象。则X、Y、Z的活动性顺序为( )
A.Y>Z>X B.X>Y>Z
C.Y>X>Z D.X>Z>Y
3.(2021·杭州模拟)小金完成了如图实验①②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实验①最终一定有锌固体剩余
B.实验②最终可能有氧化铜剩余
C.实验③所得溶液一定为无色
D.实验③所得溶液一定含有硫酸锌和硫酸铜
4.将稀盐酸分别滴入盛有不同物质的试管中,如图所示:
(1)不能发生反应的是__ __(填字母,下同)。
(2)有气泡产生的是__ __。
(3)有浅绿色溶液产生的是__ __,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
(4)有蓝色溶液产生的是__ __,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
(5)溶液变成红色的是__ __。
5.(2021·惠州模拟)联欢会上,同学们设计了用于解锁屏幕的“化学键盘”,九个键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如图所示:
(1)写出Fe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__。
(2)“化学键盘”的解锁规则是若连线两端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则此次滑动成功有效。同学们设计了两种解锁方式:
①从左下角的CaCO3出发,依次经过盐酸、Fe、x,最终到达y,滑动四次,解锁成功。请写出图中x、y的化学式__ __。
②从左上角的CO出发,滑动两次,到达右下角的H2SO4,解锁成功。请在图中将你认为可以解锁的一条通道涂黑,并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答:
6.小明同学在使用“除垢净”去除热水瓶中的水垢时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联想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小明猜想“除垢净”的成分中可能有酸。
(1)为证实自己的猜想,小明从家中又找来两类不同的物质进行实验,小明寻找的物质是__ __、__ __,经实验,小明得出“除垢净”的有效成分中一定有酸的结论。
(2)小明想制作一瓶“除垢净”你认为盐酸、硫酸两种酸中的__ __更合适,理由是__ __。
(3)结合上面对“除垢净”的了解,在使用“除垢净”时应注意__ __。
(4)除了(1)中寻找的物质,还可以在实验室中寻找的物质是__ __,你的实验是__ __。
INCLUDEPICTURE "素养培优.TIF" INCLUDEPICTURE "素养培优.TIF" \* MERGEFORMAT
 利用下列装置探究酸的化学性质。
(1)实验Ⅰ中,在试管①、②中均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 __,试管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 __(填符号);通过该实验__ __(填“能”或“不能”)判断出金属锌的活动性比铁强。
(2)实验Ⅱ中,在点滴板的a、b穴中滴入酸溶液后,溶液变红的是__ __(填“a”或“b”),实验时使用点滴板的优点是__ __。
(3)实验Ⅲ中,为了验证产生的气体,试剂X的名称是__ __。
(4)实验Ⅳ中,在试管①、②中均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 __,试管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__。利用这一性质,生产生活可以用酸__ __(填用途)。
(5)通过上述实验可知,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__ __。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