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下期八年级语文单元目标检测题
第四单元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8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交卸(xiè) 奔丧(sāng) 狼藉(jí) 密匝(zhā)
B.鲜腴(yú) 松懈(xiè) 屹立(yì) 惦记(diàn)
C.遏制(è) 旋涡(wō) 嚼碎(jiáo) 颓唐(tuí)
D.迂腐(yū) 琐屑(xiè) 荫庇(yìn) 濒临(bīn)
2、下列语句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B.入口会使你张目接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C.三棵树很高很挺拔。
D.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深受其害。
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小文终于跟着父母到成都来生活了,租住的房间虽然很小,但被小文收拾得井然有致。
B.被老师批评,同桌情郁于中,撕坏了我的作业本,还冲着我大吼。
C.这个才被发现的溶洞,目前还没探明通向何处,真是深不可测。
D.如今的通道周道如砥,交通便利。
4、下列电视剧的名称与“《芈月传》”的短语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周末父母》 B.《守护丽人》
C.《孤芳不自赏》 D.《老爸当家》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B.历史上那一位位著名的文学家给我们留下了优秀的许多文学作品。
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D.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6、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3分)
A.巴掌大的天井仅供观天,不容一树,所以我没有树。
B.人们了解风对树的欺凌,却不会想到风是如何侮辱我和我种的树苗的。
C.树上的果子把过路的孩子引来了,孩子们爬到树上摘果子,树叶便沙沙地响起来。
D.西双版纳的孩子有热带雨林,大兴安岭的伐木者的后代有红松和白桦,乡村里的少年有乌桕和紫槐,我没有树。
7、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背影》这篇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与结尾“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遥相呼应。
B.《昆明的雨》全文主要运用白描手法,把雨季的昆明写的很有诗意,很有中国水墨画的意境。
C.《我为什么而活着》作者在文中开门见山地提出他活着的三个理由——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
D.《白杨礼赞》写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文章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
8、下面依次填入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是( )(3分)
这个四合小院,家家的窗户低矮,是老式对开的方格玻璃窗。__________________
①屋里简朴干净,桌柜上摆着整齐的碗杯,小罐子里插着几双筷子。
②这俗常的景象,现在不得多见了,这小玻璃窗,叫人心生温暖。
③黑亮的老铁壶在炉子上吱吱唱着小曲,隔着窗户也听得清。
④从这家的窗玻璃望进去,开满碎花的窗帘并没拉上。
A.④③②① B.③④①② C.④①③② D.③①②④
9、综合实践。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答题。(14分)
网络语言依照“语言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各种不同的单位通过自己的属性而与其他单位相联系。”网络语言在网络里是数字化、字符化的,通过互联网的传播,较传统语言符号传播来看,它具有更快捷方便的特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21世纪不懂电脑则将是“功能性文盲”。 同样,如果不了解网络语言就很难适应现代化生活的节奏。
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自由性和平等性的特点,网络语言必须适应这些特点。网络语言是虚拟世界的信息符号,它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是两种不同的话语体系。在现实空间里,我们除了用语言来交流,更多地还得借助其他工具。而在网络上,我们唯一依据的就是语言,语言的功能被网络发挥到极限。可以说,网络就是语言世界。网络语言是支撑网络世界的基础。同时,我们还应看到,网络语言孕育于自然语言的母体,又与民族语言有着血脉的联系,它在语言形式上虽然有所突破,但它不可能脱离现实语言的基本规律。另一方面,网络语言又与现实语言处于互动的过程之中,它既要受现实语言的制约,同时又对现实语言施加着影响。
(1)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4分)
。
(2)你怎么看待网络语言的,把你的看法写在下面。(4分)
。
(3)如果请你参与同学们使用网络的情况调查问卷,请你写出两个调查问题。(6分)
①
②
二、阅读探究。(52分)
(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背影》选段,完成10-14题。(20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0、选段中刻画父亲形象的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2分)
11、选段中先后两次写道“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我的眼泪又来了”,这里流出的泪是( )(4分)
A.伤感愧疚的泪 B.伤心悲痛的泪 C.离别忧伤的泪 D.感激动情的泪
12、选段中写父亲的外貌,先后写了“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对其用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A.因为才替祖母办丧事,黑色有哀悼的意思。
B.家景惨淡,父亲老境颓唐,“黑布”刚好发映了家境困顿。
C.这里刻画父亲生活方式古板,表明我要继承这种家风。
D.黑色色调暗淡阴沉,与全文气氛一致。
13、选段着重写了父亲买橘子和下车往回走混入人群的两处“背影”,对这样写的主要原因理解最切的一项是( )(4分)
A.因“我”的观察角度无法从正面看到父亲。
B.因“背影”是父亲在特定环境中的形象,父亲的老境颓唐,心情忧郁,父爱真挚等,都可通过“背影”真切地表现出来。
C.因“我”与父亲告别,感情悲伤,使我只能从背影中默默地向父亲表达怀念、祝福之情。
D.因“背影”给人的感觉是模糊的,与全文的感情基调形成鲜明的对比。
14、选段写父亲走路“蹒跚”,这是因为父亲 。段末用“我的眼泪又来了”作结,其作用是 。(6分)
(二)课外阅读。阅读黑王辉《父爱就像那场雪》,完成15-19题。(32分)
父亲发来短信说,看天气预报,你那边要下雪了,及时加件衣服。不行给你寄些钱过去,再买几件羽绒服。
对于名落孙山、只好回家务农的父亲来说,我是他最后的希望。我一出生,他就表现出对我十二分的关怀和疼爱。“天阴下雨打孩子”是我们那儿的一句老话。别的父亲打孩子像家常便饭,而我的父亲,纵使我再调皮,他也从来不肯打我。我小时候十分怕冷,天稍微冷一点就不肯起床上学。父亲会好言劝我,还把我的棉裤棉袄放在煤火上烤热才让我穿。有几次煤火灭了,生不着,父亲便把冰冷的棉裤棉袄放在他身上暖热。母亲看不惯父亲这般爱我,屡屡劝他不要惯坏我。父亲摇摇头,说他要让我快乐地成长。
上小学的时候,我都是跟着别的大孩子一起去。可一到下雪天,父亲害怕我受罪,就送我上学。放学时,父亲绝对是要守在学校门口的。天寒地冻,银装素裹一片,父亲不住地跺脚走动,以驱散身上的严寒。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他用买来的军大衣紧紧把我裹在怀里,给我讲故事。父亲看过很多书,他讲《三国》,讲《水浒》,讲岳飞,比书上写得还精彩。外面是飘飞的雪,我在父亲的怀里,暖暖和和地听父亲讲述一个个热血沸腾的故事,那是我童年最幸福的事情。上高中时,老师屡屡对我作文中奇异的想象力和流畅的语言表示赞赏。她不知道,这全是父亲的功劳。正是在父亲的怀抱里,我完成了古典文学的启蒙。
高二那年冬天,天空中飘落起鹅毛般的大雪。我正在课堂上百无聊赖之时,教务处通知我,校门外有人找。我去看时,原来是父亲。由于学校是封闭式管理,不让闲人进去,父亲只能在门外等。茫茫大雪不住地落在父亲身上,父亲成了一个雪人。我的眼圈一红,随即就和门卫吵起来,说他们不近人情,这么冷的天,让一个人在冰天雪地里呆着,那是什么滋味?!父亲朝我摆摆手,说算了算了,人家也有人家的难处。
父亲把我带到县城里,给我买了几件棉衣。说上高中了,不能让同学笑话,要穿些像样的衣服。转眼之间到中午,他领我去街边的饭馆吃饭,点的全是肉菜。他说上学辛苦,不住地往我碗里夹菜。父亲告诉我,他要去外面打工了,由于离年底太近,过年可能就不回来了。学费年前会邮回来,不会耽误我上学。我哽咽了,要不是因为我,父亲也不会这般操劳。父亲笑了,说傻孩子,你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就是我最大的欣慰。
在雾气氤氲的车站,父亲摆摆手,说“不用陪我了,赶快回去上课吧!功课要紧”。我点点头,忙不迭地往回赶。路过车站的窗户边,我往里看了一眼,却发现父亲正趴在窗户边望我。泪水,不争气地便流了下来。有父亲的激励,我发奋努力,终于考上了大学,圆了父亲的愿望。只不过,毕业后,一个人在城市过得艰难,还要父亲操心,这成了我心中的隐痛。
不论我长多么大,有多么老,父亲给我的关怀,永远像雪覆盖麦苗一样使我免受饥寒。我很感动,给父亲回短信道:我有钱,不用你们操心了。衣服够穿,你和妈也要注意保暖。父亲回短信说:我和你妈都很好,在外面我们照顾不了你,要好好地自己照顾好自己。看了父亲的短信,我的眼圈又红了。
15、读完全文,给文章标题“父爱就像那场雪”续写一句话,写出“雪”的具体作用。(4分)
。
16、文章第三段和第四段都写到了外面飘飞的雪,分别起什么作用?(8分)
第三段: 。
第四段: 。
17、下面两处“摆摆手”的动作描写分别写出了什么?(8分)
A.父亲朝我摆摆手,说算了算了,人家也有人家的难处。
B.在雾气氤氲的车站,父亲摆摆手,说“不用陪我了,赶快回去上课吧!功课要紧”。
。
18、阅读全文,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4分)
。
19、下面两段文字所写的内容有点相似,说说两段文字表达的感情有何异同。(8分)
【甲】我很感动,给父亲回短信道:我有钱,不用你们操心了。衣服够穿,你和妈也要注意保暖。父亲回短信说:我和你妈都很好,在外面我们照顾不了你,要好好地自己照顾好自己。看了父亲的短信,我的眼圈又红了。 ——黑王辉《父爱就像那场雪》
【乙】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朱自清《背影》
。
三、创造·表达分享。(60分)
20、________抵万金(横线上可填词语:诚信、团结、正义、公平、孝义等)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诗歌除外),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③不少于600字。
第四单元
一、语言积累运用 1A 2B 3B 4A 5A 6C 7D 8C 9(1)网络语言的特征及网络语言和现实语言的关系 (2)可以有不同看法,答案有理有据即可 (3)示例:①你节假日期间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间为( )A.一小时以内 B.2小时以内 C.3小时以内 D.只要家长不管,可以无限时;②你使用互联网的主要原因是( )A.查资料 B.看新闻 C.玩游戏 D.看小说或电影。
二、阅读理解(一)10、行动(或动作)描写 11D 12C 13B 14、身体很胖;增添背影的感人力量(或突出父爱深情)。
(二)15、覆盖自然万物,使“我”免受饥寒 16、第三段写雪景是用天气寒冷反衬“我”躺在父亲怀抱的温暖;第四段写雪主要作用是衬托父亲不惧风雪跋涉而来并且坚持雪中等候的良苦用心 17、A处“摆摆手”表示对门卫未让他进校园的宽宏大量;B处“摆摆手”表示父亲怕影响“我”的学习,示意“我”不要送他了,体现他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 18、这是一位疼爱孩子,希望孩子成材,懂得教育,用自己的言行濡染孩子,宽宏大量,为生活而奔波,辛苦一生的父亲形象 19、相同:都表现了父子情深;不同:甲段写父母对儿子的点滴关爱,以及“我”的感动之情;乙段主要表现“我”对父亲晚境凄凉的感伤以及等到父亲垂垂老矣才理解了父爱。
三、写作 20、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