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第一课时
免费获取课文朗读资源
(发现-课文朗读-选择年级)
01 课前导入
02 字词积累
03 课文浅析
目录
01
课前导入
趣味引入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
南京大屠杀图片
作者简介
“钟声”,是“中国之声”的简称,蕴含“警示钟声”的寓意。它是《人民日报》国际新闻评论的署名,以“钟声”为笔名的国际新闻评论自2008 年11 月推出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这是《人民日报》国际部继“国纪平”之后创立的又一新的署名评论,以正面阐述中国对一些国际问题和涉华问题的立场与主张为重点,在风格上以快速反应、尖锐鲜明见长,与“国纪平”的重大题材、深入评析形成互补。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014 年2 月27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将12 月13 日确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决议的通过,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为国家层面,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和历史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2014 年12 月13 日,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出席首个国家公祭仪式。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公祭仪式讲话中强调,南京大屠杀
助读资料
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中国人民也要庄严昭告国际社会:今天的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决倡导者和有力捍卫者,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维护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愿同各国人民真诚团结起来,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而携手努力。根据国务院批复,自2014 年起,每年12 月13 日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主会场下半旗。
助读资料
02
字词积累
学习生字
初 衷 杀 戮 篡 改 抵 赖
妄 图 辱 没 呓 语 遁 形
惨 绝 人 寰 振 聋 发 聩
zhōng
lù
lài
wàng
yì
huán
dùn
rǔ mò
cuàn
kuì
理解词语
初衷:
杀戮:
篡改:
抵赖:
最初的心愿。
杀害多指大量地;屠杀。
别有用心地改动或曲解。
用谎言和狡辩否认所犯过失或罪行。
妄图:
辱没:
呓语:
遁形:
狂妄地谋划。
玷污;使不光彩。
梦话。
隐藏形体。
理解词语
铭记:
彰显:
惨绝人寰:
振聋发聩:
深深地记在心里。
鲜明地显示。
人世上还没有过的悲惨,形容悲惨到了极点。人寰,人间。
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聩,聋。
辨析词语
篡改 窜改
二者都有改动的意思。
“篡改”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窜改”指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
1.那些企图篡改历史的人,最终必然成为历史上的小丑。
2.这本古籍在历史上曾被窜改过几处,后来被学者们订正了。
相同点:
不同点:
造 句:
03
课文浅析
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①):
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再次以隆重的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同胞。
第二部分(②—④):
将全世界的正义之士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各种纪念活动与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美化侵略战争的顽固态度进行对比,同时指出日本右翼分子的顽固态度,引起了爱好和平的人们高度警惕。
第三部分(⑤—⑥):
以南京从“恐怖之城”成为“国际和平城市”的事实,阐明中国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矢志捍卫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初读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说一说这则新闻有哪些特色?
同学们,
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