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13.唐诗五首
—使至塞上
免费获取课文朗读资源
(发现-课文朗读-选择年级)
目录
壹
新课导读
贰
字词积累
叁
诗词浅析
肆
诗词赏析
壹
新课导读
趣味引入
广阔无边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辉映着波澜不惊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辽阔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古诗吧!
作者简介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祖籍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唐代诗人、画家。信奉佛教,人称“诗佛”。与孟浩然齐名,并称为“王孟”,他的诗和画被苏轼评价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代表作有《渭川田家》《终南别业》《山居秋暝》等。
背景资料
《使至塞上》: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本诗即作于赴边途中。
助读资料
边塞诗
边塞诗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隋代时开始兴盛,唐朝时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边塞诗题材广泛,内容主要包括:①边塞风光;②边疆将士的艰苦生活;③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④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代表作有:李白的《关山月》、杜甫的《兵车行》、王昌龄的《出塞》、王维的《使至塞上》。
贰
字词积累
易读错字
塞上( ) 燕然( )
sài
yān
古今异义
单车欲问边( )
长河落日圆( )
古义:一辆车;今义:自行车
古义:黄河;今义:泛指一切河流
理解词语
征蓬出汉塞( )
归雁入胡天( )
萧关逢候骑( )
名词作状语,像征蓬那样
名词作状语,像归雁那样
名词作状语,在萧关
理解词语
单车:
属国:
征蓬:
烟:
候骑:
都护:
燕然:
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
典属国简称。唐代人有时以“属国“代指使臣。这里“属国”指往吐蕃的使者,王维奉使问边,所以自称属国。
飘飞的蓬草。言蓬草遇秋,随风远去。
烽烟,报警时点的烟火。
骑马的侦察兵。
当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首将。
山名,今蒙古三音诺颜汗中部的杭爱山,代指边防前线。
叁
诗词浅析
初读诗词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箫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初读感知
诗人在颈联中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大漠景色?
苍茫辽阔、浩瀚无边
肆
诗词赏析
诗词详解
译文:轻车要前往哪里去呢?出使地在西北边塞。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边境。浩瀚沙漠中醒目的烽烟挺拔而起,长长的黄河上西下的太阳圆圆的。到了边塞,只遇到留守部队,原来守将们正在燕然前线。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诗词详解
像征蓬一样出使边境,像归雁一样进入遥远的北方。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描绘出了塞外的荒凉箫索,以蓬、雁自比,表达出了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之情。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诗词详解
蓬草成熟后枝叶干枯,根离大地,随风飘卷,诗人去国离乡,感情总是复杂万端的,不管是出于有家难奔、有国难投的情势,还是像本诗中听写乃是因为负有使命。大约诗人这次出使塞上,本已心境不佳,并不同于汉司马相如初得武帝青睐,出使西南夷那样的威风、气派。诗人以“蓬”“雁”自比,这两句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征蓬出汉塞,归燕入胡天” 这两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诗词详解
荒漠深处一缕烽烟直上云霄,黄河岸边一轮落日又大又圆。
一个大字,形象描绘出边疆沙漠的荒凉与浩瀚,一个直字则表现出了他的劲拔和坚毅之美。一个圆字,把本来给人凄楚苍凉印象的落日,写的具有亲切温暖之感。运用对偶,对仗工整,描绘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也突出了边塞的荒凉。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之情,同时也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士们艰苦的生活环境,突出了他们不畏艰苦,保卫边疆的精神。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诗词详解
诗人到达目的地以后,从兵士那里得知都护正在边防前线准备战事,这两句可以看出诗人对边关将士的敬慕之情。
最后两句诗蕴含了作者什么情感?
尾联叙述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从侧面表现了战事的频繁。
尾联从侧面表达了什么内涵?
诗词详解
特色总结
1.笔墨传神,意境雄浑。
诗歌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尤以颈联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2.融情于景,意蕴丰富。
前两联写此次出使的经历,在叙事写景中抒情。颔联借“征蓬”和“归雁”,写飘零之感,包含多重意蕴。颈联刻画奇异风光,景中含情。尾联与首联呼应,继续写出使一事,表现出诗人的达观。
核心问题
①几何构图美。无垠的沙漠远远望去是一个巨大的平面,升空的孤烟像垂直的线,绵长的黄河水一直延伸到远处,落日看上去很圆。 孤烟冲云意谓其高,夕阳西下意言其低,直线与平面相垂,线与圆相切。既具立体感,又具流动感,虽寥寥几笔,而意象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②自然天成的色彩美。黄色的大漠,灰黑色的直入蓝天的孤烟,滚滚的黄河水,如血的残阳,自然天成。淡远的色彩衬托出大漠的广袤,浓丽的色彩凸显出大漠的生机,既雄浑又秀美。
如何理解《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艺术之美?
延伸问题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可从诗题“使至塞上”,诗句中“边、居延、汉塞、胡天、大漠、萧关、燕然、属国、都户”等词语(地名、官名)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
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看到大漠景色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
延伸问题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远”“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即可)的意境;表现了孤寂的情感。
诗词结构
首联—叙事,出使边塞
颔联—景中含情,内心抑郁
颈联—绘景,塞外风光
尾联—叙事,战事频繁
使至塞上
诗词主旨
《使至塞上》记述了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孤寂、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升华后的慷慨悲壮之情。
同学们,
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