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6.散文二篇 我为什么而活着【优质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6.散文二篇 我为什么而活着【优质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29 11:5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16.散文二篇
——我为什么而活着
免费获取课文朗读资源
(发现-课文朗读-选择年级)
目 录
课前
导入
字词
积累
课文
浅析
课文
品读
课文
拓展
课前导入
01
趣味引入
古往今来,人们何止千百次地这样追问过自己。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太简单又太复杂。有人碌碌一生,未及思考就已经成为人间的匆匆过客;有人搜古寻今,苦思冥想,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玄机。在座的各位同学,你们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呢?我们今天来聆听罗素的声音,看看他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作者简介
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作家。主要著作有《哲学问题》《心的分析》《物的分析》《西方哲学史》等。
助读资料
罗素的少年时期
罗素的童年是孤独的。罗素幼年便失去双亲,由祖父母抚养长大。罗素在青少年时期就对数学、哲学和文学等感兴趣。十几岁时他的哥哥教给他几何学,从此数学成为他一生的爱好。他阅读过许多宗教、哲学、文学著作等,这对他今后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字词积累
02
学习生字
遏 制 濒 临 星 辰
è
bīn
chén
理解词语
遏制:
濒临:
深渊:
星辰:
制止;控制。
紧接,临近。
很深的水。
夜晚天空中闪烁发光的天体(总称)。
多音字
háo(哀号 )
hào(号召 )

词语辨析
遏制 遏止
二者都是动词,都有“阻止”的意思。
“遏制”侧重于“制”,是“制止;控制”的意思。
“遏止”侧重于“ 止”, 使不能前进; 使停止行动。
1.终于成功了,我再也无法遏制自己的激动之情了。
2.洪流滚滚,不可遏止。
相同点:
不同点:
造 句:
课文浅析
03
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①):
作者从总体上提出自己的三种追求——爱情、知识、同情心。
第二部分(②—④):
作者对其人生的三大追求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第三部分(⑤):
总结全文,表明对人生的依恋、热爱,升华主旨。
初读感知
读课文,说一说作者活着的第三条理由是什么?
课文品读
04
课文理解
第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明这三种感情对作者人生强有力的影响。“飓风”形象地表明这三种感情对作者的影响之大,作者所追求的原动力就是这三种感情。而“苦海”“绝望”则表明这三种感情在追求过程中给作者所带来的不安和痛苦。面对追寻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人只能为自己的渺小感到无奈和绝望。然而,因为这三种感情,作者永远不会放弃希望。
课文理解
罗素同情人类苦难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同情人类苦难包括同情饥饿中的孩子,同情被压迫被折磨的人,同情无助的老人,同情孤寂、贫穷和痛苦的世界。对于人类苦难的同情又使他把目光投向了现实世界,这体现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也就是说,他不只是自己不懈追求美好生活,他也希望别人过上美好生活,所以他同情那些处在苦难中的人们。这就是他的不同寻常之处、伟大之处。
课文理解
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本题运用结尾句(段)作用分析法。 最后的抒情,表达出了作者对自己人生所追求的三种感情的坚守和执着,抒发了作者热爱人类、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进一步提升了文章的感染力。
核心问题
《我为什么而活着》中作者是怎样把三种感情联系在一起的?三种追求的顺序能否调换?
首先直接点明那三种感情支配着作者的一生。他追求爱情,是因为爱情的美好;追求知识,是因为他愿意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力量奉献给人类;“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追求爱情、知识的真正动力,这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于苦难之中的良知。
不能。因为这三种追求是按照境界、感情由浅入深的逻辑顺序排列的。对爱情的追求是人的本能,对知识的追求则深了一层,而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则升华到了博爱的境界。
延伸问题
罗素追求哪些方面的知识?
希望了解人的心灵,知道星辰为什么发光,还有毕达哥拉斯的思想。第一个方面的知识,是有关人的;第二个方面,实际上就是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第三个方面,则是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
课文结构
追求知识
我为什么而活着
博大的胸襟
高洁的情怀
渴望爱情
同情苦难
课文主旨
《我为什么而活着》在平淡质朴的叙述中,写出了作者一生的三大追求,表现了作者热爱人类、热爱生活,具有博大的胸襟和高洁的情怀。
课文拓展
05
推荐阅读
生命的价值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中的孩子,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
院长总是笑而不答。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这块石头到市场上去卖;但不是真卖,记住,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角落,意外地有好多人要向他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回到院内,男孩兴奋地向院长报告,院长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日高十倍的价钱要
推荐阅读
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把石头拿到宝石集市上去展示,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日又长了十倍,更由于男孩怎样都不卖,竟被传成稀世珍宝。男孩兴冲冲地跑到孤儿院,将这一切禀报院长。院长望着男孩,徐徐说道: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好处。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惜售而提升了它的价值,被说成是稀世珍宝。你不就像这石头一样?只要自己看中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好处,有价值。
国学诵读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
—《道德经》
译文:最好的善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居于众人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善于选择低下的地方,心胸要善于保持深沉宁静,交友要真心相爱,说话要真诚,为政要善于治理,做事要善于发挥特长,行动要善于把握时机。正因为最善的人与世无争,所以没有过失。
同学们,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