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30 16:35:43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四单元检测题
八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32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名篇名句默写(10分,每空1分)
(1)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良多趣味。(《三峡》)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记承天寺夜游》)
(3) ,猿则百叫无绝。(《与朱元思书》)
(4)树树皆秋色, 。(《野望》)
(5) ,归雁入胡天。(《使至塞上》)
(6)仍怜故乡水, 。(《渡荆门送别》)
(7)王教授已退休多年,仍在勤奋著书。如果要送他一幅书法作品,用曹操的诗句:“ , ”作为内容就很合适。
(8)《黄鹤楼》诗中能够让诗人触景生情而起思乡之愁的诗句: ?

【答案】
(1)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三峡》)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3)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与朱元思书》)
(4)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野望》)
(5)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使至塞上》)
(6)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
(7)王教授已退休多年,仍在勤奋著书。如果要送他一幅书法作品,用曹操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作为内容就很合适。
(8)《黄鹤楼》诗中能够让诗人触景生情而起思乡之愁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每空错一字即为0分。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鲜腴(yú)   狼籍     倔强(jué) 井然有致
B.游逛(guàng) 琐屑 臼齿(jiù) 不折不挠
C.婆娑(sā) 遏制 虬枝(qiú) 触目伤怀
D.际遇(jī) 疾驰 秀颀(qí) 坦荡如底
【答案】B
【详解】考查的是字音和字形。 A项,“狼籍”中“籍”应为“藉”;C项,“婆娑”中的“娑”应读“suō”;D项,“际遇”中的“际”应读“jì”,“坦荡如底”应为“坦荡如砥”。故选B。
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礼是由传统和习俗形成的行为规范。
B.重礼仪的民族,都是古代经济较为发达,衣食生活比较充足。
C.礼尚往来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喻户晓的礼节,也是人们交往的准则。
D.传统文化培养了中国民众高尚文雅的气质和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
【答案】B
【详解】考查的是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本题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然后通过划分句子结构,很容易发现问题, B项,缺少宾语,应在末尾加上“的民族”。故选B。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B.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
C.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D.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答案】A
【详解】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A项“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一句不是问句,问号改为句号。故选A。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背影》是朱自清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B.汪曾祺是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课文《昆明的雨》是一篇散文。
C.严文井,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现代作家、散文家、著名儿童文学家。他的作品以童话和寓言的影响为大。
D.《白杨礼赞》的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小说《子夜》《荷塘月色》等。
【答案】D
【详解】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识记和理解。D项中《荷塘月色》是散文而不是小说。故选D。
6.(2019·河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10分)
材料一 小杜爱喝咖啡, 但喝的大多是速溶的,研磨的虽然好喝,自己的手艺却不到家。后来,经同事推荐,小杜参加了互联网上xx咖啡学院的“咖啡课堂”,不仅学会了手冲咖啡和意式浓缩,还学会了摩卡拉花。小杜说:“在互联网,上团购的课程也不贵,很值!”
材料二 自2016年以来,知识付费在国内互联网行业迅速兴起。经过几年的迅猛发展,2018年,知识付费用户规模达2.92亿人,预计到2020年,知识付费产业规模将达到235亿元。
材料三 漫画(见下图)
(1)请认真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写出你探究的结果。(3分)
(2)请介绍材料三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介绍时注意要素齐全,顺序合理,100字左右。)(7分)
【答案】
(1)知识付费在国内互联网行业迅速兴起并迅猛发展。(意思对即可)(3分)
(2)“画面内容”示例:漫画的主体由右边的书和左边的人组成。印有“知识”和笑脸的书拿着付费单,示意这个人付费;这个人戴着眼镜,右手提着代表互联网的电脑,左手竖起大拇指,表示“愿为专业化内容买单”。(4分)
寓意:互联网用户愿意为专业化(有用)的知识付费。(意思对即可)(3分)
【详解】
(1)这道题考查探究材料信息的能力。认真通读材料,迅速定位,找到与问题相关的词句,在此基础上进行提炼概括。根据“自2016年以来,知识付费在国内互联网行业迅速兴起”“迅猛发展”等内容可以概括出答案:知识付费在国内互联网行业迅速兴起并迅猛发展。
(2)这道题考查解读漫画的能力。认真观察漫画画面,抓住主体,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解说。解说时不要遗漏漫画标题和漫画上边的文字。本题漫画的主体是一本笑容可掬,标有“知识”字样的书本,手上还拿着标有“付费”的纸片;书本的前面是一个戴着眼镜,右手提着电脑,左手竖起大拇指,表示赞同“愿为专业化内容买单”的男子。因此,这幅漫画表达的寓意是:随着知识付费在互联网的兴起,人们愿意为专业化(有用)的知识付费。
二、阅读(共52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答谢中书书》)
【乙】印度之人,随地称国,语其所美,谓之印度。若其封疆之域,可得而言。五印度①之境,周九万余里。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北广南狭,形如半月。画野区分,七十余国。时特暑热,地多泉湿。北乃山阜隐轸②,丘陵舄卤③;东则川野沃润畴④陇膏腴南方草木荣茂;西方土地硗确⑤。斯大概也,可略言焉。
(选自《大唐西域记》,有删节)
【注释】①五印度:指当时印度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部分。②山阜(fù)隐轸(zhěn):很多高山。③丘陵舄(xì)卤:丘陵地带是盐碱地。舄卤,盐碱地。④畴:已耕作的田地。⑤硗(qiāo)确:指土地十分贫瘠,多形容沙石之地不适宜耕种。
7. 下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答谢中书书 书:书写   B. 晓雾将歇 歇:消散
C. 北乃山阜隐轸 乃:是 D. 斯大概也 斯:这
【答案】A
【详解】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A项中的“书”,应解释为“书信”。故选A。
8.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3分)
东 则 川 野 沃 润 畴 陇 膏 腴 南 方 草 木 荣 茂
【答案】东则川野沃润/畴陇膏腴/南方草木荣茂
【详解】此题考查考生划分文言文语句节奏的能力。从句子看,“东”“南”均指方位,属于对称句;“川野沃润”“畴陇膏腴”属于对称句,依照对称的规律断句。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分)
译:
【答案】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2)北广南狭,形如半月。(3分)
译:
【答案】(印度的疆域)北面广阔,南面狭窄,形状好像半个月亮。
【详解】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自”“与”“奇”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广”“如”几个词是重点词语,还要注意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出来。
10.《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时陶弘景写给谢中书的一封书信,境界清新;《大唐西域记》是一千多年前玄奘西行的情况记述,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请分别用两文中的四字短语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3分)
【甲】               【乙】           
【答案】【甲】山川之美【乙】封疆之域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提示,完成即可。
【参考译文】
【乙】印度人民,随着居住地方的不同而自名其国名,对自己所喜欢的地方,称之为印度。至于印度的界域,我们可以谈一谈。五印度这块地方,方圆九万多里。三面濒临大诲,北面背靠雪山。北面广阔,南面狭窄,形状好像半个月亮。全国划分地区,有七十多个国家。当时天气特别炎热,地方又多潮湿。北方耸立着很多高山,丘陵地带多是盐碱地,东部河流平原肥沃滋润,南方草木繁茂,西方土地十分贫瘠。这是大体状况,大致简要叙述一下。
(二)古代诗歌阅读(7分)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1.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点题,交代游踪,从孤山寺北出发,到贾公亭以西,远眺湖面,春水初涨,云脚低垂,与湖面相接。
B.颔联讲究对仗,具有动态感。一个“争”字,一个“啄”字,把飞鸟的灵动与欢快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C.颈联也讲究对仗,以“乱花迷眼”“浅草没蹄”的画面,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暮春百花盛放,草木繁茂的景象。
D.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白沙堤。绿杨荫里,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浅草才能没马蹄”说的是初春小草绿的特点,而不是暮春,“草木繁茂”不是初春景物的特征。C错误。故答案选C。
12.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2分)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2分)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从尾联“最爱”“行不足”可以看出是这两句是直接抒情。这联写诗人最爱的湖东白沙堤,只见绿杨荫里,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因此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
(三)课内现代文阅读(13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轨,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轨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轨,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轨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选自《背影》)
13.这段文字中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绘父亲的背影的?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错误的一项(3分)( ) 
  A服饰      B心理        C动作         D体态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人物的描写方法。“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这是服饰描写;“蹒跚地走”“探身下去”等处运用了动作描写;“肥胖的身子”是对父亲体态的描写;但选文部分没有心理描写。故选B
14.简要分析“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一句中“攀”和“缩”两个词的表达作用:  
                                      (3分)
【答案】这些动词,细腻而又简练地写出了父亲爬月台的整个过程,表现了父亲爬上月台的艰难,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详解】本题考查动词的表达效果。“攀”是写手的动作,既写出月台的高、陡,又写出父亲爬月台时的吃力;“缩”是写脚的动作,写出父亲年老体衰、动作迟缓、努力攀爬的样子。这些动词,细腻而又简练地写出了父亲爬月台的整个过程,表现了父亲爬上月台的艰难,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15.选文中没有写父亲挑选橘子,摊主称橘子,父亲付款的情形,是不是作者的疏忽?说说你的理解。(3分)
【答案】不是。这些情节与文章所反映的主题“父子情深”无关。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的选择。材料的选择要能围绕主题。能突出主题的材料要详写,与主题无关的材料可不写。选文的主题是父子情深,而“父亲挑选橘子,摊主称橘子,父亲付款”这些情节与文章所反映的主题“父子情深”无关。
16.“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这两句普通的话是怎样表现一片爱子之心?
(4分)
【答案】第①句表现了父亲担心儿子路途是否平安;第②句怕丢失行李。这两句看似简单,却充分流露出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担心、难舍,平淡的话语中有不平静的心情。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描写。“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表现了父亲担心儿子路途是否平安;“进去吧,里边没人”,怕丢失行李。这两句看似简单,却充分流露出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担心、难舍,平淡的话语中有不平静的心情。
(四)课外现代文阅读(17分)
父亲
黄方国
①父亲是三天前的一个下午到家的,当时无人在家,他搁下青篼蹲在门口抽叶子烟。楼上的张婆以为是盲流,呵斥他走开。我向父亲求证此事时,他像犯了错的孩子,局促地搓着双手,目光游移,嗫嚅着说:“下次,我一定要穿周正一点。”
②家里不宽敞,我们把父亲和儿子安排在一间屋里,父亲进屋不久,我就听见巴掌落在脸上的“啪”声,开门一看,见儿子正大吵大闹:“你脏,你脏,不准你亲我,滚出去!”我对儿子动了武,妻子对我怒目而视。父亲垂着手,呆呆地站在一旁。这一夜很晚还听见父亲辗转反侧的声音。
③次日早晨,妻用不友善的腔调对父亲交待:“茶几上有好烟,有烟缸,别抽叶子烟,别乱抖烟灰。别动音响,别动煤气灶,别动冰箱,别动电视……”父亲谦恭地说:“叫我动,我也动不来的。”中午我俩回来,看见满地的水,父亲正蹲在地上,拿着帕子,手忙脚乱地擦地板。妻子一甩手进了卧室,“砰”地一下关了门。父亲便立即又像做错了事一般,不知所措起来。
④下午下了一场小雨,下班回来不见父亲。父亲回来时,湿漉漉的头发搭在皱纹堆砌的额头,松树皮一样的手提着一个塑料袋。他鞋也没有脱就进了屋,妻子“哼”了一声,又进了卧室。
⑤父亲说:“我去买东西了,不会买,也不知你们缺啥, 就琢磨着买了这些。”
⑥父亲说:“蜂蜜治胃病,你记着,一早一晚都要喝一勺。她是用脑的人,核桃粉补脑,孙儿胃口不好,瘦,就给他买了健脾糕,吃了开胃。”
⑦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说:“这5000块钱是我卖鸡卖猪攒的,都攒3年了。我用处不大,你拖家带口的用得着,拿着。我明天就回去了,你有空就回来,看看你妈的坟,你爷的坟。没空回来,爸也不怪你,你们忙,单位纪律严呢!”说完了父亲笑了一笑,摸出叶子烟,正要点,可能想起了妻的交待,又揣了回去。
⑧父亲执意要走,怎么留也不行。我决定叫辆出租车送他回去。
⑨一生都没坐过小车的父亲不知怎么打开车门,他的手在车门上东摸西摸,一脸尴尬。我上前一步,弯下腰来,打开车门,侍候父亲坐进车,再为他关上车门。父亲伸出头来,一脸的幸福,他说:“儿啊,爸算是村里最有福气的人了。”说完,抬手抹着眼圈,憨憨地笑着看我,我刹时百感交集。
⑩活在世上,活在城里,我在许多人面前弯过腰,为许多人开过车门,但从没有为父亲弯腰开过车门。父亲是农民,我是干部,父亲是庄稼人,我是城里人,父亲这辈子已无法超越我们的高度,但我们有今天全仰仗父亲的奠基。父亲为我们弯了一辈子腰,吃了一辈子苦,操了一辈子心,人到老年依然念念不忘为子孙分担忧愁。但我们呢?给了他那么多不敬,仅仅为他开一次车门,就叫他心满意足,泪流满面。那一弯腰,对父亲来说,是一种孝道和良知,对我来说,是向他及天下所有像他一样的父亲的乞谅和深情致敬! (选自《心理世界》,有删改)
17.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4 分)
情节 父亲的表现
遭张婆呵斥 像犯了错的孩子
⑴ 呆呆站在一旁
儿媳不友善的交代 ⑵
⑶ 执意要走
“我”送父坐车 ⑷
18.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父亲回来时湿漉漉的头发搭在皱纹堆砌的额头,松树皮一样的手提着一个塑料袋。
                                            
19.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中的“我”没有尽一份儿子对父亲的孝道,违背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孝道的起码的道德标准,应该被谴责。
  B.第③段画线句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妻子对父亲的到来和添乱的恼火和不满。
  C.文中对孙儿的描写从侧面说明“我们”对儿子的教养堪忧。
  D.文章所反映的主题很深刻,“如何对待老人”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20.请结合文章主题和[链接材料],谈谈你的感悟。(6分)
[链接材料]前些天,工作出了些差错,搅得我心神不安。那天晚饭后,父亲打来了电话,说:“赶明儿我去给你们送冬白菜,自家种的,你们不用买了,省点儿钱……”听了父亲的话,心情烦乱的我口气有些生硬地说:“这大冷天的,你折腾啥 两蛇皮袋白菜能值几个钱呀!”正在刷碗的妻子一听情况不妙,赶紧跑来,抢过电话,一边应承着一边谢着父亲。挂断电话,妻子嗔怪着,说:“父亲给我们送白菜也是一片好心啊,你怎么那么说呀!看看你对待领导那劲头,你什么时候能拿出一半来对待父亲呀?”(《像对待领导一样对待父亲》)
                                            
                                            
                                            
【答案】17.(1)被孙子鄙弃(2)不知所措起来(3)临别购物赠钱(4)一脸的幸福(每空1分,共4分)
18.运用外貌描写,暗示了父亲的操劳,刻画了父亲勤劳朴实的性格,同时为父亲要离开儿子家这一情节作了铺垫。(4分)
19.A(3分)
20.示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让老人放心,安心,舒心就是孝敬。孝敬老人,需要我们像对待儿女那样付出耐心。作为子女的我们,应该尽量陪在老人身边,多陪老人聊聊天,陪老人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不要嫌麻烦。我们应该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让他们享受幸福,享受安康。(6分)
【详解】17.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筛选与概括的能力。答题时整体阅读文本,把握大意;再阅读题目,确定筛选信息的范围,进行整理概括即可。
18.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能力。首先要确定赏析的角度——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子。“父亲回来时,湿漉漉的头发搭在皱纹堆砌的额头,松树皮一样的手提着一个塑料袋”,这一句运用外貌描写,暗示了父亲的操劳,刻画了父亲勤劳朴实的性格,同时为父亲要离开儿子家这一情节作了铺垫。
19.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 A项,文中的“我”本想尽一份儿子对父亲的孝道,但又难尽孝道,而非“没有尽”孝道。
20.本题考查个性化表达能力。但你的感悟要结合文章主题和链接材料。示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让老人放心,安心,舒心就是孝敬。孝敬老人,需要我们像对待儿女那样付出耐心。作为子女的我们,应该尽量陪在老人身边,多陪老人聊聊天,陪老人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不要嫌麻烦。我们应该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让他们享受幸福,享受安康。
三、语言表述(6分)
21.依据下面提供的材料,请以张晓的名义写一则招领启事。要求符合文体,表述简明,措辞得当。
  2021年10月10日,王枫在返校途中不慎将一黑色旅行包遗失,内有人民币2200元,当日长春至上海的火车票一张,专业书籍5本,MP4一个,王枫的黑色旅行包当日被人拾到,并交给车站派出所的张晓,车站派出所的电话:6569865。
                                               
                                            
                                            
                                            
                                            
【答案】参考例文
招领启事
  本人拾到旅行包一个,内有人民币若干、火车票、书籍等物。望失者前往火车站派出所的张晓处认领,电话:6569865。
                                 张晓
2021年10月10日
【详解】
招领启事是指拾到东西后寻找失主前来认领的一种应用文书。
招领启事主要包括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内容:
1.标题。在第一行中央写上“招领启事”等字样,字体稍大于正文。
2.正文。一般来说,在招领启事中只写拾到东西的名称,以及失主到何地、找何人认领。 所拾东西的时间、地点、数量、特征等具体情况留待失主认领时核实,以防止他人冒领。
3.落款。写清招领启事的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并在其下方标明发布招领启事的日期。
四、作文(60分)(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
缤纷世界,群“星”璀璨。总会有一颗,美丽了你的生活,明亮了你的世界,让你憧憬,让你追逐。他是疫情来临冲锋在前的钟南山,是“禾下好乘凉,一生逐一梦”的袁隆平,是甘于奉献的时代楷模张桂梅……
  请以“追逐”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 戏剧外,体裁不限。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姓名。④字数在600字以上。
【答案】参考例文
我们应当追逐什么样的明星
追星,追什么样的星?哪些人才是真正的偶像?这些问题,大家都遇到过。而现在,许多青少年都盲目崇拜演艺星。但是,国家强盛并不靠明星,最终是靠科研人才。他们,才是最值得追的明星。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是著名农业学家,培育出了高产量的杂交水稻,帮助祖国抵御饥荒,解决上亿的中国人温饱问题。袁隆平仅用全球百分之八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堪称奇迹。
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获的女性屠呦呦。她为是我国中医药专家。当时疟疾肆意危害祖国,而屠呦呦发现了治疗疟疾的青蒿素,这项发现拯救成千上万的生命,而她因此获得了二口一五年诺贝尔医学奖。
“两弹元勋”邓稼先。内众所周知,邓稼先是我国核事业的领导者和开拓者。他带领团队开始研制原子弹。而为了不让这个任务暴露,他隐姓埋名默默无闻。终于,在一九六四年,中国原子弹炸出了巨大的蘑菇云。而邓稼先,身体因为常年受到核辐射,早已受损严重而他仍继续带领团队研究氢弹。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其实,还有许多与他们一样为国献身的人,如“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华罗庚,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等人以及在这次疫情做出巨大贡献的钟南山院士、程威院士,还有许多可敬可爱的白衣天使,他们愿为祖国无私奉献出自己的一生,也无怨无悔。如果没有他们为祖国撒下一片热血,哪有如今我们坐在教室安心学习?
“愿做惊天动地事,甘为隐姓埋名人”,这句话准确地概括了他们的崇高精神。他们才是新时代我们应当追的明星。
【详解】
  本题是话题作文。“追逐”指迅速积极地追寻将要离开的东西。根据材料“他是疫情来临冲锋在前的钟南山,是‘禾下好乘凉,一生逐一梦’的袁隆平,是甘于奉献的时代楷模张桂梅……”分析,在这里指追随为国为民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在他们的伟大精神的指导下立志为实现梦想而付诸行动和实践。在他们的感召下,敢于梦想,勇于实践。可以写记叙文,根据“总会有一颗,美丽了你的生活,明亮了你的世界,让你憧憬,让你追逐”分析,可以通过一件或几件事,叙述自己追逐“星”的过程,写出在这个过程中的汗水、欢笑、付出、收获、思考、感悟等,在事件展开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顺叙或倒叙来展开。记叙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或体现叙述性、或着眼细节、或立足描写;抒情语言要真挚、鲜明,富有情感性,多用排比段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可以议论,针对现实生活中的“追星”现象分析,在当下我们应该追什么样的“星”?什么样的“星”才值得我们去追逐?对此发表自己的见解。
【评分标准】
项目 一等(好) 二等(较好) 三等(中) 四等(较差) 五等(差)
内容 (25分) 25—22 22—18 18—14 14—8 8—0
切合题意 思想健康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切 符合题意 思想健康 中心明确 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有中心 内容较单薄 感受尚真实 偏离题意 有中心 有内容 有感受 完全 偏离 题意
语言 (20分) 20—18 18—16 16—13 13—8 8—0
准确 流畅 生动 准确 通顺 语言基本通顺,有语病 语言基本通顺,语病较多 语言不通顺 语病很多
结构 (10分) 10—8 8—6 6—3 3—2 2—0
结构完整、 严谨 结构完整、 有条理 结构基本完整 结构不完整 结构混乱
文面 (5分) 5 4 3 2 1—0
卷面美观, 没有错别字和标点错误 字体端正, 错别字和标点错误较少 字体清楚, 错别字和标点错误较少 字迹难辨, 错别字和标点错误较多 卷面混乱, 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很多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四单元检测题
八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32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名篇名句默写(10分,每空1分)
(1)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良多趣味。(《三峡》)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记承天寺夜游》)
(3) ,猿则百叫无绝。(《与朱元思书》)
(4)树树皆秋色, 。(《野望》)
(5) ,归雁入胡天。(《使至塞上》)
(6)仍怜故乡水, 。(《渡荆门送别》)
(7)王教授已退休多年,仍在勤奋著书。如果要送他一幅书法作品,用曹操的诗句:“ , ”作为内容就很合适。
(8)《黄鹤楼》诗中能够让诗人触景生情而起思乡之愁的诗句: ?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鲜腴(yú)   狼籍     倔强(jué) 井然有致
B.游逛(guàng) 琐屑 臼齿(jiù) 不折不挠
C.婆娑(sā) 遏制 虬枝(qiú) 触目伤怀
D.际遇(jī) 疾驰 秀颀(qí) 坦荡如底
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礼是由传统和习俗形成的行为规范。
B.重礼仪的民族,都是古代经济较为发达,衣食生活比较充足。
C.礼尚往来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喻户晓的礼节,也是人们交往的准则。
D.传统文化培养了中国民众高尚文雅的气质和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B.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
C.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D.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背影》是朱自清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B.汪曾祺是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课文《昆明的雨》是一篇散文。
C.严文井,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现代作家、散文家、著名儿童文学家。他的作品以童话和寓言的影响为大。
D.《白杨礼赞》的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小说《子夜》《荷塘月色》等。
6.(2019·河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10分)
材料一 小杜爱喝咖啡, 但喝的大多是速溶的,研磨的虽然好喝,自己的手艺却不到家。后来,经同事推荐,小杜参加了互联网上xx咖啡学院的“咖啡课堂”,不仅学会了手冲咖啡和意式浓缩,还学会了摩卡拉花。小杜说:“在互联网,上团购的课程也不贵,很值!”
材料二 自2016年以来,知识付费在国内互联网行业迅速兴起。经过几年的迅猛发展,2018年,知识付费用户规模达2.92亿人,预计到2020年,知识付费产业规模将达到235亿元。
材料三 漫画(见下图)
(1)请认真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写出你探究的结果。(3分)
                                           
                                           
(2)请介绍材料三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介绍时注意要素齐全,顺序合理,100字左右。)(7分)
                                           
                                           
                                           
                                           
二、阅读(共52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答谢中书书》)
【乙】印度之人,随地称国,语其所美,谓之印度。若其封疆之域,可得而言。五印度①之境,周九万余里。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北广南狭,形如半月。画野区分,七十余国。时特暑热,地多泉湿。北乃山阜隐轸②,丘陵舄卤③;东则川野沃润畴④陇膏腴南方草木荣茂;西方土地硗确⑤。斯大概也,可略言焉。
(选自《大唐西域记》,有删节)
【注释】①五印度:指当时印度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部分。②山阜(fù)隐轸(zhěn):很多高山。③丘陵舄(xì)卤:丘陵地带是盐碱地。舄卤,盐碱地。④畴:已耕作的田地。⑤硗(qiāo)确:指土地十分贫瘠,多形容沙石之地不适宜耕种。
7. 下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答谢中书书 书:书写   B. 晓雾将歇 歇:消散
C. 北乃山阜隐轸 乃:是 D. 斯大概也 斯:这
8.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3分)
东 则 川 野 沃 润 畴 陇 膏 腴 南 方 草 木 荣 茂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分)
译:
(2)北广南狭,形如半月。(3分)
译:
10.《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时陶弘景写给谢中书的一封书信,境界清新;《大唐西域记》是一千多年前玄奘西行的情况记述,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请分别用两文中的四字短语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3分)
【甲】               【乙】           
(二)古代诗歌阅读(7分)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1.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点题,交代游踪,从孤山寺北出发,到贾公亭以西,远眺湖面,春水初涨,云脚低垂,与湖面相接。
B.颔联讲究对仗,具有动态感。一个“争”字,一个“啄”字,把飞鸟的灵动与欢快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C.颈联也讲究对仗,以“乱花迷眼”“浅草没蹄”的画面,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暮春百花盛放,草木繁茂的景象。
D.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白沙堤。绿杨荫里,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
12.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课内现代文阅读(13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轨,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轨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轨,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轨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选自《背影》)
13.这段文字中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绘父亲的背影的?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错误的一项(3分)( ) 
  A服饰      B心理        C动作         D体态
14.简要分析“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一句中“攀”和“缩”两个词的表达作用:  
                                      (3分)
15.选文中没有写父亲挑选橘子,摊主称橘子,父亲付款的情形,是不是作者的疏忽?说说你的理解。(3分)
                                           
                                           16.“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这两句普通的话是怎样表现一片爱子之心?
(4分)
                                           
                                           
                                           (四)课外现代文阅读(17分)
父亲
黄方国
①父亲是三天前的一个下午到家的,当时无人在家,他搁下青篼蹲在门口抽叶子烟。楼上的张婆以为是盲流,呵斥他走开。我向父亲求证此事时,他像犯了错的孩子,局促地搓着双手,目光游移,嗫嚅着说:“下次,我一定要穿周正一点。”
②家里不宽敞,我们把父亲和儿子安排在一间屋里,父亲进屋不久,我就听见巴掌落在脸上的“啪”声,开门一看,见儿子正大吵大闹:“你脏,你脏,不准你亲我,滚出去!”我对儿子动了武,妻子对我怒目而视。父亲垂着手,呆呆地站在一旁。这一夜很晚还听见父亲辗转反侧的声音。
③次日早晨,妻用不友善的腔调对父亲交待:“茶几上有好烟,有烟缸,别抽叶子烟,别乱抖烟灰。别动音响,别动煤气灶,别动冰箱,别动电视……”父亲谦恭地说:“叫我动,我也动不来的。”中午我俩回来,看见满地的水,父亲正蹲在地上,拿着帕子,手忙脚乱地擦地板。妻子一甩手进了卧室,“砰”地一下关了门。父亲便立即又像做错了事一般,不知所措起来。
④下午下了一场小雨,下班回来不见父亲。父亲回来时,湿漉漉的头发搭在皱纹堆砌的额头,松树皮一样的手提着一个塑料袋。他鞋也没有脱就进了屋,妻子“哼”了一声,又进了卧室。
⑤父亲说:“我去买东西了,不会买,也不知你们缺啥, 就琢磨着买了这些。”
⑥父亲说:“蜂蜜治胃病,你记着,一早一晚都要喝一勺。她是用脑的人,核桃粉补脑,孙儿胃口不好,瘦,就给他买了健脾糕,吃了开胃。”
⑦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说:“这5000块钱是我卖鸡卖猪攒的,都攒3年了。我用处不大,你拖家带口的用得着,拿着。我明天就回去了,你有空就回来,看看你妈的坟,你爷的坟。没空回来,爸也不怪你,你们忙,单位纪律严呢!”说完了父亲笑了一笑,摸出叶子烟,正要点,可能想起了妻的交待,又揣了回去。
⑧父亲执意要走,怎么留也不行。我决定叫辆出租车送他回去。
⑨一生都没坐过小车的父亲不知怎么打开车门,他的手在车门上东摸西摸,一脸尴尬。我上前一步,弯下腰来,打开车门,侍候父亲坐进车,再为他关上车门。父亲伸出头来,一脸的幸福,他说:“儿啊,爸算是村里最有福气的人了。”说完,抬手抹着眼圈,憨憨地笑着看我,我刹时百感交集。
⑩活在世上,活在城里,我在许多人面前弯过腰,为许多人开过车门,但从没有为父亲弯腰开过车门。父亲是农民,我是干部,父亲是庄稼人,我是城里人,父亲这辈子已无法超越我们的高度,但我们有今天全仰仗父亲的奠基。父亲为我们弯了一辈子腰,吃了一辈子苦,操了一辈子心,人到老年依然念念不忘为子孙分担忧愁。但我们呢?给了他那么多不敬,仅仅为他开一次车门,就叫他心满意足,泪流满面。那一弯腰,对父亲来说,是一种孝道和良知,对我来说,是向他及天下所有像他一样的父亲的乞谅和深情致敬! (选自《心理世界》,有删改)
17.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4 分)
情节 父亲的表现
遭张婆呵斥 像犯了错的孩子
⑴ 呆呆站在一旁
儿媳不友善的交代 ⑵
⑶ 执意要走
“我”送父坐车 ⑷
18.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父亲回来时湿漉漉的头发搭在皱纹堆砌的额头,松树皮一样的手提着一个塑料袋。
                                            
                                            
19.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中的“我”没有尽一份儿子对父亲的孝道,违背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孝道的起码的道德标准,应该被谴责。
  B.第③段画线句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妻子对父亲的到来和添乱的恼火和不满。
  C.文中对孙儿的描写从侧面说明“我们”对儿子的教养堪忧。
  D.文章所反映的主题很深刻,“如何对待老人”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20.请结合文章主题和[链接材料],谈谈你的感悟。(6分)
[链接材料]前些天,工作出了些差错,搅得我心神不安。那天晚饭后,父亲打来了电话,说:“赶明儿我去给你们送冬白菜,自家种的,你们不用买了,省点儿钱……”听了父亲的话,心情烦乱的我口气有些生硬地说:“这大冷天的,你折腾啥 两蛇皮袋白菜能值几个钱呀!”正在刷碗的妻子一听情况不妙,赶紧跑来,抢过电话,一边应承着一边谢着父亲。挂断电话,妻子嗔怪着,说:“父亲给我们送白菜也是一片好心啊,你怎么那么说呀!看看你对待领导那劲头,你什么时候能拿出一半来对待父亲呀?”(《像对待领导一样对待父亲》)
                                            
                                            
                                            
                                            三、语言表述(6分)
21.依据下面提供的材料,请以张晓的名义写一则招领启事。要求符合文体,表述简明,措辞得当。
  2021年10月10日,王枫在返校途中不慎将一黑色旅行包遗失,内有人民币2200元,当日长春至上海的火车票一张,专业书籍5本,MP4一个,王枫的黑色旅行包当日被人拾到,并交给车站派出所的张晓,车站派出所的电话:6569865。
                                               
                                            
                                            
                                            
                                            
                                            
四、作文(60分)(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
缤纷世界,群“星”璀璨。总会有一颗,美丽了你的生活,明亮了你的世界,让你憧憬,让你追逐。他是疫情来临冲锋在前的钟南山,是“禾下好乘凉,一生逐一梦”的袁隆平,是甘于奉献的时代楷模张桂梅……
  请以“追逐”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 戏剧外,体裁不限。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姓名。④字数在600字以上。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