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课件(5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3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课件(55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1-30 07:4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5张PPT)
1.说一说,粤港澳各自发展的优势条件分别有哪些?
2.加强粤港澳之间的联系,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有哪些重要意义?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章 认识区域
学习目标
区域认知:结合案例,分析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影响。
综合思维:结合案例,运用综合思维,根据具体区域的地理条件,分析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
地理实践力:联系生产生活实践,正确理解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人地协调观:从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角度,理解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识,树立和谐发展的理念。
探究1.区域联系
01
阅读课本P25页,思考以下问题
1、区域联系的定义?
2、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哪些因素?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3、区域人文地理环境包括哪些方面?
4、目前,区域联系的主要表现方式有哪些?
区域联系的定义:区域与区域之间具有物质、能量、信息等形式的联系。
地貌
气候
水文
生物
土壤
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
Composition of regional 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01
我国西北地区
区域内各类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使得区域具有整体性,进而影响区域发展。
深居内陆
干旱
大陆性
气候
水文
河流欠发育
植被
稀疏
土壤
贫瘠
地貌
戈壁、沙漠为主
居民生产生活
制度组织
意识形态
区域人文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Elements of regional human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04
区域人文地理系统的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of regional human geography system
05
通过人口流动与迁移、商品、劳务和技术专业贸易,投资、投资、金融期货产品交易,信息、通信、文化与学术交流等
突出表现: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
自主探究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目的是什么呢?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意义有什么呢?
你知道哪些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呢?
你能画出思维导图展示经济全球化吗?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目的是什么呢?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意义有什么呢?
在区域内部,各成员国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增强各成员国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降低商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的质量,并挖掘各成员国各自的区位优势,实现由区位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3.你知道哪些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呢?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欧洲联盟
二十国集团
东盟自由贸易协定
4.你能画出思维导图展示经济全球化吗?
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科学技术、国际贸易、跨国公司、国家政策等
发达国家
欧洲、北美、
日本、澳大利亚等
发展中国家
亚、非、拉美等
产品、资本、技术
原料、燃料
初级产品
活动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至余杭(今杭州市北部),北到涿郡(今北京市以南),全长2700多千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读图1-27,完成相关任务。
(1)想一想,隋朝大运河对加强当时我国南北方之间的交流联系有哪些重要作用?
有利于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物资运输,提高运输总量,降低运输成本;
有利于加强南北方的人口流动,实现文化交流和融合。
(2)议一议,隋朝大运河对我国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有利于商品的运输,加强了商业的发展,使商业的销售范围和销售量得到了提高;
降低了运输成本,从而使商品的成本下降,加速了商品的流通;
有利于部分人员的就业。
总体上繁荣了当时的社会经济,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对于重大交通线建设意义、影响类问题,一般要从交通、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分析。
①对交通的影响
缩短两地之间的距离,节约运输时间;完善交通运输网,缓解区域间交通运输压力。
②区域经济的影响
一是交通线对起点的影响;二是对终点的影响;三是对所经过地区的影响。即促进起点、终点和沿线经济的发展,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等;促进区域间经济协作,促进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等。
③对社会的影响
促进区域间文化的交流,促进区域间社会的分工;增加收入,扩大就业,提高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巩固国防等。
交通运输线、点建设产生的影响
(3)有人说,该运河把中原文化带到了北方和南方,也把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南方鱼米桑茶水乡文化带到了中原,实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繁荣。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赞同。
活动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视频 | 伊基托斯
伊基托斯
视频赏析
Video appreciation
(1)归纳伊基托斯市的地理位置特点。
(2)橡胶产业是伊基托斯市崛起的基础,该市依托橡胶产业发展是否明智?说出你的理由。
伊基托斯市位于低纬度地区、亚马孙雨林区,终年高温多雨,平原地形,河流密布,盛产橡胶,对外交通以水运和航空为主。
不明智。
橡胶产业属于初级加工业,利润低;
伊基托斯市交通不便,不利于橡胶制品的运输,运费较高;
橡胶产业技术门槛较低,不利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该市为何不修建铁路和高速公路,以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彰显特色是否合理?人们称伊基托斯为“与世隔绝的天使之城”,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内涵?
合理。
伊基托斯市西部为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难以跨越,进行道路工程建设难度大,成本高;
东部距海遥远,且为亚马孙热带雨林区,沼泽河流密布,需要建设大量桥梁,道路建设的总投资较大,技术难度大。
(3)该市为何不修建铁路和高速公路,以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彰显特色是否合理?人们称伊基托斯为“与世隔绝的天使之城”,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内涵?
“与世隔绝”是指伊基托斯市的交通不便,与外部的联系较少;“天使之城”是指由于环境的封闭性,当地具有风俗特色的民居和异域风情的欧式建筑交相呼应,热带雨林地区的风光特色十足,游客可以依据当地具体情况选择摩托或者乘船观赏这些风光,而这座城市也将变为美不胜收的旅游胜地。
探究2.区域协调发展
02
阅读教材P27-29材料,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区域发展不协调的原因是什么?
区域协调发展有什么意义呢?
西部大开发有何社会经济意义?
区域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国家或地区内部普遍存在,国家内部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长期并存。
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案例探究
我国实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有哪些呢?
阅读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的成效,总结东、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合作的意义?
1.我国实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有哪些呢?
四大
板块
三大
战略
老少边穷
地区发展
城市群
建设
陆海
统筹
2.阅读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的成效,总结东、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合作的意义?
1.对口帮扶成效明显,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都有了明显增长。
2.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发展较快,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合作项目不断增多,西部地区实际引进的资金逐年上升。
3.在东、西部地区合作中,科技、信息和人才的联系日益密切。
4.东、西部地区在合作中实现了相互发展。
活动1
我国在“七五”期间,依据地理位置、经济建设条件和当时的经济技术水平所存在的地区差异等,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在“十一五”期间,又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以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查阅有关资料,完成相关任务。
比较我国四大板块经济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
(2)比较我国四大板块经济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
经济区 优势条件 限制性因素
东部 经济发达,工业化、坡镇化和教育科技水平高,对外开放程度高 矿产资源、能源缺乏
中部 承东启西,人力资源丰富 城镇化率偏低,产业层次较低
西部 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如矿产、 油气、水能、土地等) 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东北 重化工业发达,城镇化水平高 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枯竭
活动2
阅读材料和示意图,完成相关任务。
(1)分析苏南、苏中和苏北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2)徐宿淮盐高铁和连淮扬镇高铁的修建,对促进江苏省内区域均衡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苏南:属于长三角经济圈核心地带,受上海辐射带动作用明显,交通便利,产业基础好,教育科技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
苏中和苏北:农业基础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空间大,土地资源丰富,可以承接苏南的产业转移。
完善江苏铁路网,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使苏北、苏中、苏南地区的交通更加便捷,加强物资与人员的流通效率。
活动3
俄罗斯地跨欧亚两洲,国土面积1708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以乌拉尔山脉为界,俄罗斯分为东西两大部分。阅读教材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1)俄罗斯东部与西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举例说明。
地形:俄罗斯西部是以平原为主的地区,东部地区有平原、山地和高原。
气候:俄罗斯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但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温暖湿润。
俄罗斯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多,城市密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自然资源稀缺;俄罗斯东部地区人口数量少,城市稀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自然资源丰富。
(2)从人口数量、城市分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对比分析俄罗斯东部与西部的特点。
(3)俄罗斯缩小区域差异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通过交通运输的联网,可以发展东部以电力产业为代表的能源项目;
规范劳务移民,促进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的经济发展;
完善区域发展政策,培育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极,实现东西部协同发展。
板书设计
区域人文地理环境联系
区域联系的突出表现
区域自然地理环境联系
区域联系
区域协调发展
意义
案例
随堂巩固
(2021·全国高三模拟)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发展战略。下图为京津冀产业特征及联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能表示新技术工业产品输出方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河北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区域特
色经济发展方向是( )
A.利用区位优势,迁入重型工业
B.依托人力优势,提升金融服务
C.承接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
D.加快科技产业,赶超京津地区
(2021·全国高三其他模拟)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发展战略。下图为京津冀产业特征及联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随堂巩固
(2021·贵溪市高一月考)“共享村落”是一种新的农村资源利用方式,村集体或农户委托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上进行流转交易闲置宅基地和房屋。它是促进乡村振兴的一项创新举措。下图为“共享村落”主要服务功能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共享村落可以( )
A.进行房地产开发
B.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C.有效盘活农村闲置房屋
D.形成城乡要素流动的壁垒
随堂巩固
(2021·贵溪市高一月考)“共享村落”是一种新的农村资源利用方式,村集体或农户委托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上进行流转交易闲置宅基地和房屋。它是促进乡村振兴的一项创新举措。下图为“共享村落”主要服务功能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4.“共享村落”建设的意义是( )
①促进农村产业升级
②满足部分城市人田园梦想
③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建设
④加快城镇化速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随堂巩固
(2021·全国高三模拟) 2020年11月14日长江经济带座谈会议明确将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生态优先发展的主战场引领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下图为长江经济带主要城市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进入2021年,推动长
江上、中、下游经济圈合
作的主导因素可能是( )
A.市场 B.技术
C.政策 D.交通
随堂巩固
(2021·全国高三模拟) 2020年11月14日长江经济带座谈会议明确将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生态优先发展的主战场引领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下图为长江经济带主要城市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6.上海在带动长江经济带
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主要优势
是( )
A.腹地广阔
B.金融中心
C.生态宜居
D.通江区位
随堂巩固
(2021·曲靖市高二月考)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间自然和社会经济差异显著。下图是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和部分典型动物、传统民居的分布图,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典型动物、传统民居的分布从侧面
反映出形成我国三大自然区区域差异的基本
因素是( )
A.土壤和植被
B.气候和地形
C.水文和土壤
D.植被和水文
随堂巩固
(2021·曲靖市高二月考)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间自然和社会经济差异显著。下图是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和部分典型动物、传统民居的分布图,读图完成7-8题。
8.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因地制宜发展的
叙述,正确的是( )
A.三个经济地带都大力发展种植业
B.西部经济地带发展渔业
C.发展第三产业是促进东、西部发展的
重要措施之一
D.东部经济地带注重重工业
随堂巩固
读下图“我国经济格局模式图” ,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
A.d包括京广、兰新等铁路
B.N城市代表成都
C.M城市代表香港
D.c代表沿黄河经济带
随堂巩固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下图“我国经济格局模式图” ,读图完成9-10题。
10.关于我国经济格局模式图的正确叙述是( )
A.b经济带的发展是因为劳动力资源丰富
B.经济最发达的是b经济带
C.d经济带矿产资源、能源丰富
D.d经济带技术指向型工业发达
随堂巩固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该项目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超级工程。大桥通车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
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
范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
级城市群。
右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港珠澳
大桥示意图。
随堂巩固
材料二 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其他大湾区基本情况对比表。
项  目 粤港澳大湾区 旧金山湾区 纽约湾区 东京湾区
土地面积/万平方千米 5.61 3.51 3.45 3.69
人口/万人 7 116 966.6 2 268 4 418
本地生产总值/亿美元 16 419.7 10 642.5 20 013.5 20 091.8
生产总值实质增长/% 5.9 5.7 1.8 2.1
人均生产总值/美元 23 075 110 102 88 243 45 178
机场客运量/万人次 21 490.0 8 570.7 13 806.8 12 556.9
机场货物吞吐量/万吨 832.3 123.4 221.3 349.2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万标箱 7 441.9 242.1 718.0 824.2
随堂巩固
(1)从自然角度,分析港珠澳大桥建设面临的困难。
水深且海域广阔,海水腐蚀强;
该海域多台风且风力大,台风破坏力强;
珠江口水下地质条件复杂,建设难度大;
该海域靠近板块交界地带,可能受地震影响。
随堂巩固
(2)对比其他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世界级大湾区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科技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培育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加强协作与融合,支持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共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重点培育新兴产业,形成新兴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
随堂巩固
(3)分析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利于推动内地与港澳的深度合作;
利于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分工与合作;
利于发挥港澳的独特优势,提升该区域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
利于发挥其对全国的辐射、引领和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