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地球的圈层结构(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4地球的圈层结构(共20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1-30 21:0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学习目标
1. 绘制示意图,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和划分依据;
2. 从界限、厚度、物理性状和物质组成等方面掌握地壳、地幔、地核的基本特征;
3. 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基本特征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怎样观察地球的内部?
地球是一个实心且不透明的球体,我们应该如何观察地球内部的结构呢?
怎样挑选西瓜、了解地球内部?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一)地震波
1、地震波的概念: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振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是人们探究地球内部的手段。
两个现象
①地震时陆地上的人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摆。
②地震时海洋上的船只只会上下颠簸,而不左右摇摆
2、地震波的类型和特点:横波(S)、纵波(P)
横波
纵波
(一)地震波
注:P波:Primary(最早的、最先的),指 最快到达地面的波。
S波:Secondary(第二的,后来的),后到达地面的波。
(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横波
纵波
1、不连续面及波速变化
(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2、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
横波
纵波
(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地壳
鸡蛋内部结构
(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地球内部圈层
地壳
地核
地幔
上地幔
下地幔
内核
外核
(顶部,软
流层以上)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2、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详细)
(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B是 ,
A+B+C是 ,D是 ,
C+D+E是 的一部分。
2.不连续界面F为 。
3.地震波在经过F时速度发生
了什么变化?
4.为什么A和B厚度不均?
地壳
岩石圈
软流层
地幔
莫霍界面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
地壳的厚度不均,A是大陆地壳,厚度平均33千米,B是大洋地壳,厚度只有几千米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1、地球外部主要圈层:
2、地球外部圈层主要特点:
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大气圈:包围着地球,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的系统,主要成分是氧和氮。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水圈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是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共同作用结果。
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B
大气圈
A
C
图中A、B、C所代表的圈层结构分
别是什么?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小试身手
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堂小结
一、地震波及其传播
概念
类型及特点
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内部结构
内部结构主要特点
三、地球外部圈层结构
外部结构
外部结构主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