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名著导读《昆虫记》课时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名著导读《昆虫记》课时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1 11:5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名著导读《昆虫记》课时训练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1. 此外,步行蝗虫还是地中海植物安德罗萨斯花的客人,这些小花洁白得像周围的雪,玫瑰红的花芽在雪中微笑着,而步行蝗虫穿着各种颜色的紧身短上衣,穿梭于花圃中。
从上面这段文字中,你看出了《昆虫记》引人入胜的原因有哪些?
2.有同学发现:读《契诃夫短篇小说选》就像从哈哈镜中看变形的世界,读《昆虫记》就像从显微镜中看微观世界。请结合《昆虫记》,参考示例,说说该同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
示例:读《契诃夫短篇小说选》就像从哈哈镜中看变形的世界,因为作者用夸张手法表现出一个畸形的社会。例如,作者在叙述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时,不厌其烦地描写了他的变化,让读者看到了他扭曲的灵魂,看到了当时黑暗腐败的社会。
读《昆虫记》就像从显微镜中看微观世界,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昆虫记》,根据内容和作者的写作风格,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横线处,并陈述理由。
红蝉的腹部和南欧熊蝉一样可以从下到上,从上到下大幅度运动。通过这种腹部的振动,配合腿部的叶片开合,红蝉就可以___________地把小教堂开到任何程度。
A.规规矩矩 B.简单方便 C.随心所欲 D.迅速麻利
4.名著阅读。
一看见罩壁上傻乎乎靠近的大蝗虫,螳螂痉挛似的一颤,突然摆出吓人的姿态。电流击打也不会产生这么快的效应的。那转变是如此突然,样子是如此吓人,以致一个没有经验的的观察者会立即犹豫起来,把手缩回来,生怕发生意外。即使像我这么已习以为常的人,如果心不在焉的话,遇此情况也不免吓一大跳。
语段选自《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法国的____________。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堪称科学教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誉。
5.阅读《昆虫记》选段,回答问题。
蟹蛛自从产了卵之后,比以前消瘦多了,差不多完全失去了以前那朝气蓬勃的样子。它全神贯注地守护着,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全身紧张,进入备战状态,挥着一条腿威吓来惊扰它的不速之客,它激动地做着手势,叫它赶紧滚开,否则后果自负。它那狰狞的样子和激动的动作的确把那些怀有恶意或无辜的外来者吓了一跳。把那些鬼鬼祟祟的家伙赶走以后,它才心满意足地回到自己的岗位上。
(1)以上面文段为例,结合你的阅读体验,简要概括分析应从哪些方面观察描写昆虫?
(2)巴金评价《昆虫记》:“熔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察虫性……”
请结合以上文段内容,举例说明作者是如何在虫性中体现人性的?
6.(跟法布尔学观察)
红蚂蚁们正沿着那一条白色的石子路凯旋呢!我取了一张叶子,截走几只蚂蚁,放到别处。这几只就这样迷了路,凭着它们的记忆力顺着原路回去了。这证明它们并不是像蜂那样,直接辨认回家的方向,需要几天几夜,但只要沿途不发生变化,它们照旧回得了家。
选文中的红蚂蚁表现出了哪些特点?试结合具体事例说说法布尔如何在《昆虫记》这部科学著作中体现敬畏生命的情怀。
7.阅读《昆虫记》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飞蝗泥蜂刚刚向我们表明,它在自己无意识的启发下,也就是在本能的指引下,行动多么正确无误,技术多么卓越;现在它将向我们表明,当发生哪怕只是稍微偏离习惯道路的情况时,它的办法是多么缺乏,它的智慧是多么局限,它甚至是不合逻辑。这便是本能的才干所具有的特征。这是一种奇怪的矛盾:高深的技能与同样深深的无知联系在一起。出于本能,不管困难多大,无论什么都可能办到。
池水通过小小的渠道缓缓地流入附近的田地,那儿长着几棵赤杨,我又在那儿发现了美丽的生物,那是一只甲虫,像核桃那么大,身上带着一些蓝色。那蓝色是如此的赏心悦目,使我联想起了那天堂里美丽的天使,她的衣服一定也是这种美丽的蓝色。我怀着虔诚的心情轻轻地捉起它,把它放进了一个空的蜗牛壳,用叶子把它塞好。我要把它带回家中,细细欣赏一番。
(1)《昆虫记》是法国的昆虫学家______花了整整三十年时间写的_______巨著。
(2)罗斯丹夸赞作者:“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想,美术家一般地看,文学家一般地感受和书写”,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罗斯丹的评价(任一点)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8.以下两个语句哪个出自法布尔的《昆虫记》?请根据你对《昆虫记》语言风格的了解简述理由。
A.绿色蝈蝈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均匀,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B.绿色蝈蝈通体碧绿,不带丝毫杂色,背板侧区下缘有白色边,前胸背板前缘平直,后缘呈弧形,向后突出,翅薄。
9.结合语段回答问题。
四月的月底, 开始唱歌,最初是一种生疏而又羞涩的独唱,不久,就合成在一起形成美妙的奏乐,每块泥土都夸赞它是非常善于演奏动听的音乐的乐者。我乐意将它置于春天的歌唱者之魁首。在我们的荒废了的土地上,在百里香和欧薄荷繁盛的开花时节,百灵鸟如火箭般飞起来,打开喉咙纵情歌唱,将优美的歌声,从天空散布到地上。而呆在下面的 ,它们也禁不住吸引,放声高歌一曲,以求与相知者相应和。对于这种二人合奏的乐曲,我们应该判定 是优秀中的胜者。它的数目和不间断的音节足以使它当之无愧……这位隐士最初的歌唱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快乐些。它在歌颂照在它身上的阳光,供给它食物的青草,给它居住的平安隐蔽之所。它演奏乐曲的第一个目的是为了歌颂生存的快乐,同时也表达了它对大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
①选文中横线上应填的昆虫是___________,在《昆虫记》中还有一种会歌唱的昆虫是___________。
②作者认为这种昆虫的“歌唱”包含哪些含义?_____________
10.结合《昆虫记》,在在横线处填上相应的昆虫名。
(A)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 (A)
(B)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好几个星期; (B)
(C)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切叶蜂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剪”下精确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 (C)
11.名著阅读。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出来的科普巨著,是一部引人入胜的著作。可是,语文老师王老师在班内做阅读调查时发现,有很多的同学不喜欢阅读它。为吸引更多的同学去阅读《昆虫记》,请你写一则简短的推荐语,向不喜欢阅读《昆虫记》的同学推荐。
12.阅读《昆虫记》片段,回答问题。
螳螂在做出这种令谁都惊奇的姿势之后,一动不动,眼睛瞄准它的敌人,死死盯住它的俘虏,准备随时上阵,迎接激烈的战斗。螳螂这种死死的盯人战术,其目的是很明显的,主要就是利用对方的惧怕心理,再继续把更大的惊恐纳入这个不久以后就将成为牺牲者的对手心灵深处,造成火上加油的效果,给对手施加更重的压力。
(1)《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科普巨著,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_____。他为我们揭开了昆虫界的一个个奥秘,选段中螳螂就善于利用“____”来制服敌人。
(2)《昆虫记》的魅力还源于高超的写作技巧,请结合选段分析其语言特点。
13.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文后习题
夫妻双双以同样高涨的热情,共同参与为儿子们准备面包的劳动,揉面团,运回家,入烤炉,样样都干。前爪上的小刀用力一划,一块大小正合适的粪食切下来,供它们加工用。这时候,做父亲的和做母亲的齐心协力,共同摆弄切下的小粪块,轻轻地拍打,加力按压,制作成大豌豆粒般的小丸子。
(1)这段文字选自《昆虫记》,作者是_____________ 。阅读《昆虫记》就是一场愉快的精神盛宴,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我们发现整本书的章节在内容安排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_______)
A.绝大多数章节主要写同类多种昆虫,突出一种昆虫。
B.绝大多数章节只写一种昆虫,从各个角度展开描述。
C.绝大多数章节写两种不同类的昆虫,进行对比分析。
D.绝大多数章节写同类的多种昆虫,归纳它们的共性。
(2)对科普作品的阅读,快速了解书的大致内容、阅读重点等,可以借助____、____或附录中有关作家作品的介绍,遇到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概念、术语,要查找____________或相关资料。
(3)阅读了《昆虫记》全书,你认为法布尔的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两点即可)
14.阅读《昆虫记》,回答问题。
天气日渐转凉,自己的身体在渐渐长大,巢穴得逐渐加宽加深,即使到了大冬天,只要天气暖和,洞口有太阳,也能常常看见它在往外弄土,说明它在修整扩建巢穴。到了春天阳光明媚时,巢穴仍在继续维修,不停地修复,直至屋主去世。
(1)以上片段说的是哪种昆虫?
(2)它的声音和蝉相比,有什么特点?
15.根据《昆虫记》的相关内容,完善蝉的“昆虫档案卡”。
昆虫档案卡
名称 蝉
视觉 清晰
听觉 ①____________
居住习性 地穴常建在植物根须上
饮食习性 ②____________
爱好 唱歌
繁衍 将卵排在树枝上的小孔里。蝉卵的天敌是③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法布尔研究方法独特,他用野外观察的方法来研究昆虫的本能与习性。他关注的是昆虫活生生的生命过程。他尊重生命,赞美自然万物。《昆虫记》的魅力还源于高超的写作技巧。它行文活泼,常常以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
2.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就像从显微镜中看微观世界,因为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呈现出一个有趣的昆虫世界。例如,作者在记述蝉幼虫脱壳的过程时,细致地描写了蝉的动作,让读者看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昆虫世界。
3.B,理由:因为红蝉发声时, 腹部可以大幅度运动,开合非常自由,同时红蝉在作者眼中是一名歌手,所以用“随心所欲”这个带有拟人色彩的词更符合语境。
4.昆虫记 法布尔 昆虫的史诗
5.
(1)示例:可以从形态、动作、神态等方面观察描写,如文段中作者通过仔细的观察,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蟹蛛“消瘦”的形态,“挥着一条腿威吓”的动作,“全神贯注”“狰狞”的神态等。
(2)示例: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昆虫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感有性格。如:抓住蟹蛛“消瘦”“差不多完全失去了以前朝气蓬勃的样子”的外形特征,生动地写出了蟹蛛产卵做了母亲以后元气大伤的形象。(或:描写蟹蛛“全神贯注”地守护,一有动静就会“全身紧张”的神情,“挥腿威吓”“做手势”等动作,生动传神地表现出蟹蛛作为母亲,竭力保护子女不受侵犯的伟大。或:用“鬼鬼祟祟”来形容偷蟹蛛卵的昆虫,用“心满意足”来形容赶走来犯者的蟹蛛,完全将昆虫人格化,使它们具有了人的形象特点,情趣盎然。)
6.超强的记忆力,强大的韧劲和耐力;作者把面临蚋对自己家族的毁灭性破坏而一无所知的蝉说成“可怜的母亲”,都体现出作者对蝉的怜惜。
7.
(1) ①法布尔 科普
(2)②举例:在写飞蝗泥蜂时作者“出于本能,不管困难多大,无论什么都可能办到”体现了他像哲学家一样想;写甲虫时,作者对甲虫的外形和色彩生动的描写就是美术家一样的看;联想到美丽的天使就是文学家一样的感受和书写。
8.A句出自《昆虫记》。因为A句中把绿色蝈蝈拟人化,将它的体形特征人格化成身材匀称优美,尤为可爱迷人,并用比喻凸显其翅膀的轻盈。整句洋溢着作者对绿色蝈蝈的喜爱与赞美。
9.①蟋蟀 蝉 ②围绕“歌唱生存的快乐,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激”回答即可
10.A.杨柳天牛 B.蝉 C.螳螂
11.我推荐《昆虫记》。这本书会带你进入一个有趣的昆虫世界,文中有会心理战的螳螂、被称为“吝啬鬼”的杨柳天牛、做苦工的蝉等有趣的昆虫。阅读这本书,能让你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获得片刻放松,还可以学到科学知识,又可以跟法布尔学写作。
12.
(1) 法布尔 “心理战术”
(2)行文活泼,语言诙谐,常常以拟人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例如选段中“瞄准”“盯住”“上阵”等词语,运用拟人,生动形象地描写出螳螂制服敌人的过程,语言活泼有趣。
13.
(1) 法布尔 B
(2) 前言 后记 工具书
(3)①充满好奇,勇于探索;②注重观察和反复实验;③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来研究。
14.
(1)蟋蟀
(2)单调、淳朴、质朴、庄重
15.没有 用嘴吸食树皮里的汁液 蚋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