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龟虽寿》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龟虽寿》课件(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1 23:4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龟虽寿
曹操
温故知新哦!
1、《龟虽寿》一诗选自 ,作者 ,字 , 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与其子 、 合称为“三曹”。
2、从《龟虽寿》一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
体 诗。它是一首 写景诗(抒情诗)。
曹操
《乐府诗集》
孟德
东汉末年
曹植
曹丕
四言
乐府诗
感怀
曹操,即魏武帝。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
写作背景
《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而《龟虽寿》则是最后一章。这两首诗遥相呼应,写下《龟虽寿》时,诗人已经53岁了,他的北征虽然历尽艰辛,却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为统一北方扫除了最后的障碍。他在为新的胜利所感奋和鼓舞,一面又清醒地认识到,大业未竟,任重道远,应当乘胜前进,不断进取。
写作背景
此约作于公元208年初他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南下征讨荆、吴之前。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不由想起了人生的路程,所以诗一开头便无限感慨地吟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庄子·秋水篇》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曹操反其意而用之,说神龟纵活三千年,可还是难免一死呀!”《韩非子·难势篇》记载:“飞龙乘云,螣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同矣!”“螣蛇”和龙一样能够乘云驾雾,本领可谓大矣!然而,一旦云消雾散,就和苍蝇蚂蚁一样,灰飞烟灭了!古来雄才大略之主如秦皇汉武,服食求仙,亦不免于神仙长生之术的蛊惑,而独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清醒的认识,这在谶纬迷信猖炽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更可贵的是如何对待这有限的人生?曹操一扫汉末文人感叹浮生若梦、劝人及时行乐的悲调,慷慨高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壮志。
自由朗读,初步感知。
借助课下注释,扫清读这首诗的障碍。
个性朗读,加深理解。
请同学们对这首诗的理解个别朗读,要读出重点,读出高潮来。
掌握字 音、字义,扫除阅读障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课文注释:
⑴“神龟”二句: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寿,长寿。  3.竟:终结,这里指死亡。
⑵骥(jì):良马,千里马。
⑶枥(lì):马槽。
⑷烈士:有远大抱负的人。暮年:晚年。
⑸已:停止。
⑹盈缩:指人的寿命长短。盈,满,引申为长。缩,亏,引申为短。
⑺但:仅,只。
⑻养怡:指调养身心,保持身心健康。怡,愉快、和乐。
⑼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两句是附文,跟正文没关系,只是抒发作者感情,是乐府诗的一种形式性结尾。
诗 句 翻 译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神龟即使十分长寿,但是生命终究会有结束的一天;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腾蛇尽管能腾云乘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人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调养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寿延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庖 丁 解 牛
第一层:前四句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意思是说神龟虽然长寿,可还是难免一死呀。腾蛇和龙一样能够乘云驾雾,然而一旦云消雾散,和苍蝇蚂蚁一样,灰飞烟灭了!这四句诗说明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这在当时迷信猖炽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
第二层:中间四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一扫汉末文人感叹浮生若梦、劝人及时行乐的悲调,慷慨高歌。在这几句诗中,曹操将自己比作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认为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一种对宏伟理想的追求永不会停息啊!
第三层:后四句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曹操对人生的看法颇有一点辩证的思维,他首先讲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的。接着讲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进取,建功立业。最后再谈到人在自然规律面前也不是完全听凭上天安排。如果能善自保养身心,使之健康愉快,也可以延年益寿。这里的“养怡之福”,不是指无所事事,坐而静养,而是说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国,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
抓住诗句,还原诗人的本来面目。
1、前四小句运用了什么修辞?说明了什么道理?
前四小句以神龟和腾蛇为喻,说明世上一切事物有生必有死,有盛必有衰的客观规律。也就是讲人的寿命是有限的,古代的雄才大略之主如秦皇汉武都到处求取仙丹企图长生不老,但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清醒的认识,在那个时代是可贵的。
2、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行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太多的诗人写过有关暮年的诗歌,但是却找不出第二首有如此荡气回肠的暮年赞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很美的诗句,却难掩晚景的悲凉。曹操的这首诗如一首夕阳的颂歌,表现出自己老当益壮、老益弥坚、永不服老的个性及其永不停歇地对理想的追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读起来不觉精神为之一振。
3、“盈缩之期,不但在天。”体现作者何种哲学思想?
认得寿命最后总有终结的一天,但寿命的长短却又不同,这长短之期,不仅仅是天命决定的。
4、曹操所云“养怡之福”指什么?
指的是物质上的保养和精神上的调养(即身心的保养)。
5、全诗的主题是什么 ?
强调了发挥人的主观作用的重要性,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总结提升,加强理解
学完这首诗,你认为曹操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和你之前的印象有什么区别
从这两首诗中,不难看出我们队曹操有太多的偏见。因为,历史与文学毕竟是不同的。历史对人物的评价更客观,而文学则夹杂着太多的个人情感。所以,我们用从文学作品中所获得的信息来评价历史人物,这本身就是不正确的。因此,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曹操的这两首诗,希望同学们能够抵曹操这位封建社会历史时期的伟大人物有一个公允的评价。
有请我们的同学说说!!
拓展阅读
(1)、阅读毛泽东的相关诗词,初步感受毛泽东诗词和曹操诗歌的异同点。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曹操是一个千百年来褒贬不一的任务。他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奸诈狡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请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写出你对毛泽东的评价。
(2)积累表现年老仍想建功立业、为国贡献的句子: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宋)陆游《书愤》
课后小结
今天我们就讲了《龟虽寿》这首诗,大家要掌握一些重点的字词,能够自己通过这些字词把整首诗意思弄清楚,也要弄清楚文章的结构,讲这首诗的时候,我穿插了理解记忆、联想记忆、串珠记忆法等,大家自己在课后看到一些文章,自己去这样领悟。
练习巩固
1、下列对诗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咏志诗。作者先以神龟、腾蛇、老骥为喻,表明宇宙万物有生必有死,是自然的规律,人应该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是全诗的核心。要求自己利用这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
C.“志在千里”中的“志”就是要统一全国。作者认为统一全国是符合历史的需要,决心为此奋斗终生。“老骥伏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都是后人常用以励志之语。
D.“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这四句呼应诗的开头,在承认寿命有限这一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了诗人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下面是对曹操《观沧海》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东临碣时,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A、开篇写的是诗人登山观海的景象。沧海,大海,因海水呈清苍色,故称“沧海”。澹澹,水波动荡的样子。
B、“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极写大海的广阔浩大。星汉,银河。
C、这首诗通过大海的辽阔壮景的描摹,传达出诗人自负雄才大略、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D、结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虽是乐府诗乐章末了因配乐需要所加的,但它也暗示了因东征乌桓胜利而感到的喜悦,不能说与正文无关。
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古诗!!!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