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件:人教版选修二 第六章 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课件:人教版选修二 第六章 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10-12 09:03:44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第二节 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基础自主梳理
知能层级突破
教材深化透析
课标领航
当堂巩固训练
第二节
课外视野拓展
课标领航
课程标准
1.分析说明海洋污染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海平面变化对海岸自然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
2.了解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学习目标
海洋污染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
基础自主梳理
一、海洋环境问题
海洋环境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污染物质进入海洋,超过海洋的____________,造成海洋 ___________。二是在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海洋____________遭到破坏。
自净能力
环境污染
生态环境
1.海洋环境污染
(1)海洋环境污染与人类活动:随着沿海地区
_______的不断增长,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的不断发展,以及海上活动的日益频繁,使得大量的__________排放入海,造成海洋环境的严重污染和破坏。
人口
工农业生产
城市建设
废弃物
(2)海洋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海洋污染物主要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过程,集中分布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河口附近。特别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一些有毒有害物质,不仅危害海洋生物,也能通过_________富集作用损害人类自身。
(3)___________ 日益成为海洋污染的突出问题。石油污染区域主要集中在________水域和
___________沿线。
大型港口
工业城市
食物链
石油污染
沿海
海上航道
沿海__________、海上运输和海上采油是造成石油污染的主要原因。石油污染破坏______________,危害___________,破坏海滨娱乐场所,使整个海岸环境退化。
石油工业
海洋生态
渔业生产
思考
1.海上石油泄漏清污的方法有哪些?
分散 喷洒强效洗涤剂,使石油迅速分散。但这种化学物质不宜在近岸或渔场周围使用
沉降 播撒粉状石灰,使其沉降。但这会危害海底生物
【提示】 海上石油泄漏清污的方法主要有:
吸收 利用麦秆、泥炭、聚苯乙烯等物质吸收石油,然后集中处理。只能在静水环境中进行
围栏 小面积油污可用围栏圈住回收,这需要静水环境
燃烧 油层达2 mm时即可用燃烧方法清除
放任 大洋中的原油泄漏通常让其自然分解
2.海洋生态破坏
(1)海洋生态破坏与人类活动:人类不合理的____________和生活方式,以及___________的变化都会导致海洋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2)表现:__________建设和 ________的开发,破坏了海岸湿地环境和海岸带生态系统;红树林和珊瑚礁等典型生态系统受损,使海洋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海洋生物资源不断减少;
生产活动
自然环境
海岸工程
海岸带
多样性减少
过度捕捞
近岸海域污染严重,导致海洋生境不断恶化,_______等生态灾害频繁发生。
赤潮
思考
2.中国急需关注的四大海洋环境问题是什么?
【提示】 (1)有近半数城市的城市污水处理率不到50%,造成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入海。(2)企业偷偷排污和暗自排污现象很严重。(3)海上污染事故应急能力不足。(4)海洋及陆源污染日益加剧,赤潮发生次数增加,养殖病害有增加趋势。
3.海平面上升
(1)海平面上升的原因:海平面上升是由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两极冰川融化、上层海水热膨胀等原因引起的,也是__________增强的表现。海平面上升被认为是________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温室效应
自然
(2)对海岸带的影响:海岸带是受海平面上升影响最强烈的地区,也是___________变化最敏感的地区。特别是沿海________国家和一些海岛国家,受海平面上升的危害更甚,如荷兰、孟加拉国及热带大洋上的一些小岛国。
(3)海平面上升的危害:海平面上升会直接淹没一些地势________的沿海地区,尤其是
____________、河口三角洲、低洼地带和滩涂资源等;
对海平面
低地
较低
滨海平原
加剧风暴潮、_______等灾害的威胁,引起海水内侵、水质恶化、___________上升;影响海岸带地区的__________,破坏珊瑚礁、红树林、海岸沼泽和__________等生境。
二、海洋环境保护
1.海洋是人类共同拥有的财富,_________是全球共同的责任。
洪涝
地下水位
渔业资源
湿地
保护海洋
2.海洋环境保护途径
(1)制定相应的海洋环境保护_______和法规,约束和规范_____________的行为。
(2)加强污染源控制,禁止向海洋倾倒
________________。
(3)加快沿海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对生活污水和__________进行综合处理,达标排放。
(4)建立_________________,对特定区域进行环境保护。
(5)加强环境保护___________、提高公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
法律
海洋开发者
有害废弃物
工业废水
海洋自然保护区
宣传力度
知能层级突破
海洋环境问题
1.海洋环境问题的类型
海洋环境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污染物质进入海洋,超过海洋的自净能力,造成海洋环境污染;二是在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海洋环境问题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人为因素更为突出。
2.海洋环境问题
主要问题 原因 途径 危害 分布 典例
海洋环境污染 人类排放的废
弃物超
过海洋
的自净能力 陆地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 不仅危害海洋生物,也能通过食物链富集作用损害人类 大型港口、工业城市及
河口
附近 日本“水俣病”汞
中毒;石
油污染
主要问题 原因 途径 危害 分布 典例
海洋环境破坏 不合理的生产
活动和
生产方
式,自
然环境
的变化 程建设
和海岸
带的开
发;红
树林和
珊瑚礁
等生态
系统受
损;过
度捕捞;
近岸海
域污染
严重 海破坏海岸湿地和生态系统;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海洋生物资源减少,珍稀物种濒临灭绝;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赤潮等岸工 海岸带 赤潮
主要问题 原因 途径 危害 分布 典例
海平面上升 大量温室气体
排放,
导致全
球气候
变暖 气候变暖导致极冰融化、上层海水热膨胀等 淹没沿海低地;加剧风暴潮、洪涝等灾害的威胁,引起海水入侵、水质恶化、地下水位上升;渔业资源受损,破坏珊瑚礁、红树林、海岸沼泽和湿地等环境 海岸带,尤其是滨
海平原、
河口三角
洲、低洼
地带和滩
涂资源 荷兰、孟加拉
国以及
热带的
一些小
岛国 
3.海洋石油污染
分布区域 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
形成原因 沿海石油工业,海上运输和海上采油
危害 破坏海洋生态,危害渔业生产,破坏海滨娱乐场所,使整个海岸环境退化
学法指导
(1)表解赤潮的成因
(2)图示法表示海平面上升的原因
下图为黄河三角洲某海岸带环境问题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例1
(1)图中字母A表示_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_,
C表示________。
(2)该海岸带侵蚀后退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过度开采利用地下水
B.入海径流、泥沙量减少
C.大面积围垦滩涂湿地
D.过量排放、倾倒废弃物
(3)苇滩、湿地的生态功能主要有(双选)(  )
A.延缓全球海平面上升
B.容纳、净化污染物
C.增加河流水量
D.保护生物多样性
(4)近年来,经过有效治理,黄河枯水期入海径流量明显增大,简述这对改善该海岸带环境的作用。
【解析】 本题通过海岸带环境问题因果关系流程图来考查对海岸生态环境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1)图中A问题是由地下水位下降造成的,其结果是淡水变咸,由此判断A为海水入侵;图中B问题是由温室效应造成的,其直接结果是海平面上升,所以B应该是气候变暖;图中C问题是由于“超标排污倾废”和“湿地生态破坏”等引起的,符合“海洋污染”的成因。
(2)从图中可以看出海岸带侵蚀后退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入海径流减少、入海泥沙减少,使淡水中断,苇滩、湿地生态破坏,海浪作用加强而导致的。(3)本题考查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对延缓全球海平面上升的作用是不明显的,湿地对河流水量的作用是稳定径流,所以本题只有B项和D项是正确的。(4)针对该海岸带的环境问题来作答。
【答案】 (1)海水入侵 全球变暖 海洋污染
(2)B
(3)BD
(4)减轻了淡水变咸;延缓海岸侵蚀后退;减轻海洋污染。
海洋是人类共同拥有的财富,保护海洋是全球共同的责任。海洋环境保护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
1.制定相应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约束和规范海洋开发者的行为。
2.加强污染源控制,禁止向海洋倾倒有害废弃物。
海洋环境保护
3.加快沿海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对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进行综合处理,达标排放。
4.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对特定区域进行环境保护。
5.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
(2011年江苏启东期末卷)下图表示我国南方近海水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例2
(1)8月份,图中A、B、C三处表层盐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2)图示地区沿海多良港,简要分析其自然原因。
(3)图中C水域赤潮现象严重,简要分析其原因。
(4)简述防止赤潮现象发生的措施。
【解析】 我国沿海有大量河水汇入,沿海附近的盐度比远离海岸的海水低,所以B处的盐度最高,A、C两处分别处于长江口和珠江口附近,所以A处的盐度最低。我国东南沿海多基岩海岸,有独特的岬湾地形,沿岸有众多的岛屿,海湾一带海阔水深,非常有利于建港。赤潮发生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①人类活动排放大量含磷和氮的污水进入近海;②海水富营养化;③温度较高的封闭海域。
【答案】 (1)B>C>A
(2)基岩海岸,水域深;海岸弯曲,多海湾,避风浪。
(3)珠三角地区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污水排放量大;纬度低,水温高,水生生物繁殖快;海岸弯曲,水流弱,稀释作用小。
(4)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加强入海污水源的控制;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综合治理;加强对近海养殖的管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教材深化透析
一、教材P75“思考”
1.海洋污染物主要来源有工业、农业、城市建设以及海上活动排放的废弃物;石油开采和运输带来的石油污染;海产品养殖带来的污染等。海洋污染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生活、生产活动带来的。
2.海洋污染使海洋渔业减产,污染物通过食物链危及人类健康。
二、教材P77“活动”
1.主要是减少工业、农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海水养殖过程中的废物排放,尤其是减少其中的有机物和无机营养盐类。
2.如下图。
三、教材P79“思考”
1.因为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对沿海低地国家和一些海岛国家危害更严重。尤其是热带大洋上的一些小岛国。
2.如下图。
当堂巩固训练
课外视野拓展
红树林的生长环境
   红树林是生长在海水中的森林,随着潮汐的涨落变化,人们可以看到一片浩瀚的沧海桑田的奇观:潮来时,它们被海水淹没,或者仅仅露出绿色的树冠,仿佛是海上的一片片绿洲;潮退时,则成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
红树林发育在潮滩上,其生长发育依赖于海水的周期性涨落。这里很少有其他植物能立足,唯有红树林抗风防浪,形成独特的生物海岸——红树林海岸。
红树林海岸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在东半球,以印尼的苏门答腊岛和马来半岛西海岸为中心分布区;沿孟加拉湾——印度——斯里兰卡——阿拉伯半岛到非洲东部沿海、非洲西海岸都是红树林生长的地方;澳大利亚沿岸红树林分布也较广;印尼——菲律宾——中南半岛至我国广东、海南、台湾、福建沿海也有分布,由于日本暖流的影响,红树林海岸一直分布到日本九州。南美洲东西海岸及西印度群岛是西半球红树林生长的主要地带。
珊瑚礁“海石花”还能绽放多久
   珊瑚丛就像是海洋里的热带雨林,它们还有个美丽的称谓叫做“海石花”,当然珊瑚既不是石头也不是开花植物。一丛珊瑚是由许多珊瑚虫聚集在一起形成的(有时候,人们把那些作为装饰品的珊瑚虫的骨骼也叫做珊瑚)。
珊瑚灿若鲜花,因为有一些藻类共生在珊瑚虫的体内,为珊瑚虫提供“食物”。
当藻类受外界环境影响而消失后,珊瑚就会失去美丽的颜色而变白(实际上是珊瑚虫骨骼的颜色),这就是珊瑚的“白化”现象,近年来在世界各地都发现了珊瑚的白化现象。造成珊瑚白化的原因可能在于海水温度的升高,另外某些疾病或者缺氧环境也能导致珊瑚死亡。当白化开始出现时,若能加以妥善保护,白化不久的珊瑚仍有恢复原先状态的希望,否则它们很快就会走向死亡。
污染、过度捕捞鱼类和气候变化是造成珊瑚礁衰亡的主要原因。对于科学家而言,解除珊瑚礁面临的危机比发现这些危机更困难。即使人们能够立即制止珊瑚的疾病和白化现象,珊瑚礁仍然处于一种长期的危机中。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共43张PPT)
第一节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
基础自主梳理
知能层级突破
教材深化透析
课标领航
当堂巩固训练
第一节
课外视野拓展
课标领航
课程标准
分析风暴潮、海啸的成因,举例说明其危害及应对措施。
学习目标
海洋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成因、多发季节、特点、分布,海洋自然灾害的主要防范措施。
基础自主梳理
一、海洋自然灾害
海洋自然灾害的成因:有些是由_______因素引起的,如___________、风暴潮等;有些是由海底地震、_______、塌陷等岩石圈活动引发的,如海啸等;有些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发的,如________、海雾等。
1.风暴潮
(1)定义:风暴潮是在热带气旋或___________等强烈天气系统作用下,引起的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________的现象。
气象
热带气旋
火山
海冰
温带气旋
升降
 (2)影响因素:连续向岸吹的______是引发风暴潮的直接因素。特别是大风与_______相遇时,大风引起的增水与_______的高潮相叠加,可使水位异常抬升,风暴潮来势倍增。
(3)风暴潮的发生季节及特点
由台风或热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多见于_______季节。它的特点是_________、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温带气旋引发的风暴潮,多发生于春秋季节,________也时有发生。
强风
大潮
大潮
夏秋
来势猛
夏季
它的特点是________过程相对平缓,常出现在中高纬度沿海地区。
(4)风暴潮的危害
风暴潮引起的水位_______以及相伴的狂风巨浪,可使海上__________、沿岸__________、农田被淹、房屋被毁,常常造成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此外,风暴潮还会造成严重的____________现象,使地下水遭到污染,耕地_________。
增水
暴涨
船只沉没
堤防决口
海水入侵
盐渍化
风暴潮灾害的轻重,还取决于受灾地区的
_____________、海岸形状、海底地形和______________情况等。
地理位置
社会经济
思考
风暴潮能否成灾取决于哪些因素?
【提示】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最大风暴潮位是否与天文潮高潮相叠,尤其是与天文大潮期的高潮相叠。另外也取决于受灾地区的地理位置、海岸形状、岸上及海底地形,尤其是滨海地区的社会及经济(承灾体)情况。 
2.海啸
(1)定义:海啸是一种特殊的__________现象。由水下地震、___________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所激起的_______,称为海啸。
(2)形成:海啸大多是由___________引起的。海底地壳__________引起地震,地震释放的巨大_________作用于海水,形成_________,并以极快的速度在_________传播,而________却衰减很少。当海啸波到达近岸时,速度_______,
海水波动
火山爆发
巨浪
海底地震
断裂错动
能量
海啸波
大洋中
能量
减慢
并积聚成高达十几米甚至几十米的巨浪,冲向海岸。
(3)特点:海啸具有________、来势猛、
____________等特点。
(4)危害:海啸的危害主要是由_______引起的,当海啸接近__________或冲上海岸时,可以产生极强的破坏力,往往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___________。海啸能横越________,使遥远的大洋彼岸也遭受海啸灾害。_________是世界上发生地震海啸最频繁和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
起始快
突发性强
巨浪
浅水区
财产损失
大洋
日本
3.海冰和冰山
(1)海冰:是极地和__________海域特有的水文现象。狭义的海冰指___________形成的咸水冰。广义的海冰包括咸水冰以及流入海洋的河冰、________等淡水冰。
(2)形成条件:一般来说,在________、浪小、__________、海水含盐偏低的近岸浅水区会最先出现海冰。每年冬季,我国_______及黄海北部的部分海域都会形成海冰。
高纬度
海水冻结
湖冰
风弱
流速慢
渤海
(3)海冰的危害:海冰的_________以及运动时产生的推力和撞击力,都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岸冰常常封锁_______,使港口处于瘫痪状态;浮冰能够摧毁港口建筑物,甚至能撞倒坚固的海上___________。
(4)冰山:冰山是__________的一种,它是指大陆冰川滑入海中________而形成的巨大冰块。有时冰山撞击能够使__________沉没入海。
膨胀力
航道
采油平台
淡水冰
断裂
巨型轮船
二、海洋自然灾害防范
1.要加强海洋自然灾害的_____________。
2.要加强沿海工程设施建设。防波堤、
___________和堤坝可以减小热带气旋、风暴潮、海啸等带来的危害和损失。
3.提高人们的__________意识与____________,也是防范海洋自然灾害的重要内容。
预报与监测
拦河坝
防灾减灾
自救能力
知能层级突破
海洋自然灾害
海洋上的自然灾害是由风、潮、浪、冰、雾等自然过程引发的,主要有热带气旋、风暴潮、海啸、巨浪、海冰、海雾等。
项目灾害  概念 特点 分布 危害
风暴潮 在热带气旋或温带气旋等强烈天气系统作用下,引起的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的现象 ①台风或热带气旋引发的;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②温带气旋引发的,增水过程相对平缓 ①由台风或热带气旋引起的,多见于夏秋季节;②由温带气旋引起的,常见于中高纬度沿海地区,多发生于春秋季节 可使海上船只沉没,沿岸堤防决口、农田被淹、房屋被毁,海水入侵,地下水污染,耕地盐渍化
项目灾害  概念 特点 分布 危害
海啸 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所激起的巨浪 起始快、来势猛、突发性强 海岸地带,日本是世界上发生地震海啸最频繁和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 极强的破坏力,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项目灾害  概念 特点 分布 危害
海冰和冰山 海冰:狭义上,海水冻结形成的咸水冰;广义的,还包括流入海洋的河冰、湖冰等淡水冰;冰山是指大陆冰川滑入海中断裂而形成的巨大冰块 海冰的膨胀力以及运动时产生的推力和撞击力,有很大的破坏性;冰山通常露出海面的高度达5 m以上 风弱、浪小、流速慢、海水含盐偏低的近岸浅水区,我国渤海及黄海北部部分海域都会形成海冰 岸冰常封锁航道,使港口瘫痪,浮冰摧毁港口建筑物,撞倒海上采油平台;冰山撞击使轮船沉没
项目灾害  概念 特点 分布 危害
海雾 是海面低层大气中水汽凝结的一种天气现象 能反射各种波长的光波,常呈乳白色 降低海上的能见度,使航行船只迷失航道,造成搁浅、碰撞等事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新华网雅加达消息 2006年7月23日印尼全国灾难管理协调会官员22日透露,在过去两天内,印度洋地震引发的海啸中遇难的人数目前已经升至668人,此外,还有300多人失踪,900多人受伤,10万人流离失所。
例1
材料2:2006年5月16日,国家海洋局南海预报中心发布了今年第一号风暴潮预报,由于目前正值天文半月周期,加上受台风“珍珠”影响,珠江口沿岸未来两天将出现超警戒高潮位,超警戒潮位最高达1.5米。
(1)为何印尼经常遭受海啸的袭击?
(2)分析我国沿海地区发生海啸的可能性较小的原因。
(3)为何珠江口沿岸经常遭受风暴潮的侵袭?
(4)推测一般在阴历的什么时候发生的风暴潮危害最严重?
【解析】 海啸是指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和水下滑波、塌陷所引发的,其波长可达几百千米的海洋巨波。它在滨海区域的表现形式是海水陡涨,骤然形成“水墙”,伴随着隆隆巨响,瞬时侵入滨海陆地,吞没良田和城镇村庄;灾害性高潮位通常是风暴与天文潮叠加,甚至是相互作用的结果。
【答案】 (1)印尼位于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接处,地壳活跃,多地震。
(2)①我国海区以浅海大陆架为主,海底平坦宽阔,海水一般较浅,海底摩擦力大;②我国海区外围由一串岛屿与暗礁包围,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③我国海区没有活跃的海沟及板块俯冲带,近代垂直运动的表现影响不明显。东海、南海及台湾东岸有海啸产生的条件,但总体影响不大。
(3)一方面,珠江口位于低纬度的沿海,经常遭受台风或热带气旋的袭击,大风携带海水涌入;另一方面,珠江口呈喇叭口形,潮势在珠江口累积。
(4)阴历初一或十五前后。
关于海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冰仅出现在北冰洋海域
B.冬季,我国的边缘海中仅有南海不会形成海冰
C.海水含盐偏高的海区往往最先形成海冰
D.海冰的危害主要由膨胀力及其运动时的推撞力引起
例2
【解析】 海冰是极地和高纬度海域特有的水文现象,四大洋均有海冰出现;冬季,我国的渤海和黄海北部海域会形成海冰;风弱、浪小、流速慢、海水含盐偏低的近岸浅水区会最先形成海冰。
【答案】 D
1.加强海洋自然灾害的预报与监测
目前,人类对热带气旋、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只能通过科学预测,自动化仪器观察来预防或减少它们造成的损失。减轻海洋灾害的影响和危害,对所有沿海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对海洋灾害发生、发展、运行和消失的监视监测,是预警和防御体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
海洋自然灾害防范
2.加强沿海工程设施建设
防波堤、拦河坝和堤坝可以减小热带气旋、风暴潮、海啸等带来的危害和损失。例如,荷兰防潮闸工程有效保障了鹿特丹地区100多万居民免受风暴潮的侵袭。
3.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能力
普及海洋自然灾害的科学知识,让人们充分认识海洋自然灾害的危害的严重性及发生机制,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能力,使防灾措施具体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风暴潮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温带气旋又叫锋面气旋,主要出现在中高纬度,是锋面发生波动而形成的)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高,使受其影响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
海潮(潮汐)是引潮力产生的海水周期性波动现象。海水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表现出垂直方向的潮位升降(涨落)和水平方向的潮流进退。通常发生在白天的称潮,夜间的称汐。
材料2:读下面的甲、乙两图。
例3
材料3:
类型 特点 影响地区
台风风暴潮 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 凡有台风(飓风)影响的国家海洋、沿海地区
温带风暴潮 增水过程相对平缓,增水高度较低 中高纬度沿海地区,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北方海区沿岸为主
海潮 有明显的规律性,农历半个月中出现一次天文大潮(朔、望),一次小潮(上弦、下弦) 沿海地区
(1)简析图中①②两海湾风暴潮的主要类型及风暴潮多发季节的不同。
(2)2010年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乙图地区遭受特大风暴潮袭击。试分析其特别强大的原因。
(3)有关海潮和风暴潮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A.都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
B.其发生都有一定的规律性
C.形成的动力都来自大气的运动
D.海潮和风暴潮对我国的影响较大
E.充分利用海潮的规律,可以在生产、生活中造福人类
F.凡有暖流经过的地区,都会受到台风风暴潮的影响
(4)为了预防和减轻风暴潮造成的严重损失,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解析】 风暴潮是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高。乙图位于40°N,应为温带风暴潮;甲图位于30°N,应为台风风暴潮。农历正月十五正值天文大潮,加剧了风暴潮的强度。海潮和风暴潮都是一种自然现象,其发生都有一定的规律性,海潮的动力是天体引力,一般情况海潮不是灾害性的自然现象,海潮可以用来发电,造福于人类。
【答案】 (1)①海湾风暴潮的类型主要为台风(飓风)风暴潮,多发生在夏秋季节;②海湾的风暴潮类型主要为温带风暴潮,多发生于春秋季节。
(2)元宵节前后正值天文大潮,加剧了风暴潮的强度。
(3)BDE
(4)加强海洋灾害的预警和预报;加固海岸堤坝等。
教材深化透析
一、教材P69“活动”
1.北半球夏季(5~10月)为孟加拉湾风暴潮多发季节。此时飓风频繁,正值雨季,河流径流量大。
2.孟加拉湾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海岸呈喇叭口形,城市密集,人口众多,都是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原因。
3.孟加拉湾河流众多,河流水量大,汛期时加重风暴潮灾害。
二、教材P70“思考”
日本群岛位于西北太平洋岛弧链上,该群岛是由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形成的。世界上的两大地震带与板块分布有关,其中最大的地震带为环太平洋地震带,日本位于该地震带上。有地震海啸记载的一千多年以来,全球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的海啸占80%,而在日本群岛附近的海啸占环太平洋海啸的60%,此外,东太平洋海啸也能波及日本沿海,所以日本成为世界海啸频发国。
三、教材P73“思考”
(1)要随时注意收听、收看天气和气象预报,做好防范工作。
(2)加固防护大堤,抵御风浪袭击。
(3)海上船只要及时进港,躲避风浪。
(4)提高房屋的防风防浪能力,及时加固危房,防止屋塌伤人。
(5)风暴潮来临时,尽量不要外出。
(6)阳台、晒台上的花盆等物品最好搬进室内。
当堂巩固训练
课外视野拓展
1.孟加拉国
孟加拉湾海岸呈喇叭口状,面向印度洋,极易受风暴潮的侵袭。1970年11月13日,一次震惊全球的特大风暴潮灾害发生,导致恒河三角洲一带约30万人丧命,100多万人无家可归,是亚洲地区近百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海洋灾害。时隔10年后的1981年又发生一次严重风暴潮,由于预报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防范,死亡人数和灾害程度大大降低。
但是隔了10年,1991年4月又发生的一次特大风暴潮再次夺去了13万人的生命。
2.日本伊势湾顶的名古屋
这里地理位置和海底地形条件很适合风暴潮的成长,在1959年9月26日发生了日本历史上最严重的风暴潮灾害:最大风暴增水达3.45米,强台风引起的激浪,汹涌地扑向堤岸,使60万户民房被毁,损失船舶近3000艘,人员伤亡7万多,经济损失近10亿美元。
3.美国地处中纬,也是一个频受风暴潮灾害的国家
其东海岸以及墨西哥湾沿岸,濒临大西洋,在夏秋季节多发生飓风风暴潮,濒临大西洋的东北部沿岸则以冬季的温带风暴潮为主。特大飓风风暴潮每隔四五年发生一次,每次损失均高达数亿美元,1969年登陆美国的一次飓风,在密西西比的一个观测站曾记录了7.5米的潮高值,创造了美国最高风暴潮位记录。
4.荷兰是一个低洼泽国,极易受风暴潮灾的影响
1953年1月底一次最大的温带气旋袭击荷兰,海水内侵60多千米,死亡2000多人,60多万人流离失所,经济损失2.5亿美元。这次强风暴潮过程还侵袭了英国,使300多人丧生,北海沿岸的一些西欧国家也不同程度地遭受了灾害。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共50张PPT)
第三节 维护海洋权益 加强国际合作
基础自主梳理
知能层级突破
教材深化透析
课标领航
当堂巩固训练
第三节
课外视野拓展
课标领航
课程标准
1.了解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等概念。
2.归纳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
3.举例说明建立和维护国际海洋秩序的重要性,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
学习目标
区别识记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等概念。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理解建立和维护国际海洋新秩序的重要性,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
基础自主梳理
一、海洋权益
1.海洋权益:是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些________和利益。一国可主张海洋权益的范围包括本国的_______和领海,还包
 括本国管辖的__________、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海床和底土等。
2.公海:是指在国家的________、领海、专属经济区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以外的全部海域。
权利
内水
毗连区
内水
思考
1.大陆架的范围是怎样的?
【提示】 海洋法意义上的大陆架范围指从领海基线起到大陆架的外部界限,若其自然延伸不足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若其自然延伸超过200海里,则一般不应超过350海里。
二、我国的海洋国情
1.海洋国情概况
(1)我国是一个___________,大陆海岸线长、岛屿多、_______面积大,可主张的管辖海域面积大,其中部分海域与其他国家的主张重叠。
(2)我国是一个 __________,人均海域不足,排在世界第______位,____________的面积只有世界人均的1/40,人均海洋资源只有世界人均的1/30。
海洋大国
领海
人口大国
122
人均大陆架
(3)我国海洋 _____________不容乐观,海洋环境质量恶化的总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局部海域________和重金属污染仍较突出;_______等环境污染事件频发,海洋生态破坏加剧。
(4)存在___________等问题。我国政府一贯主张,与邻国通过友好协商,___________地解决海洋争端。
环境状况
油污染
赤潮
海洋划界
公平合理
2.海洋权益的意义
海洋权益是______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海洋权益不仅可以为海洋开发活动提供和平稳定的周边及外部环境,而且能够____________、打击海上恐怖活动、________和跨国犯罪,营造和平、良好的地区海上________秩序。此外,还可以维护我国对外贸易__________________、石油航线以及重大海外利益的安全。
国家权益
巩固海防
走私
安全
海上航运通道
三、人类共同拥有一个海洋
1.人们对海洋战略地位和价值的认识,已经从15世纪至20世纪初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到了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要真正落实海洋的战略地位,必须在全球框架下,制定开发和保护海洋的新原则,建立世界___________的新机制。
海洋是世界交通的重要通道
海洋是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海洋管理
思考
2.《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内容是什么?
【提示】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世界性的海洋开发利用热潮,使得国与国之间的海洋矛盾和冲突日益增多。国际社会经过20多年的努力,于1994年通过并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解决矛盾与冲突提供了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行为准则。该“公约”规定:沿海国家在享有12海里领海权外,其管辖范围可外延至200海里,作为该国的专属经济区,享有勘探、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我国的专属经济区面积有300万平方千米。
2.1994年11月16日,《__________________》正式生效,建立了国际海洋法律新秩序。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知能层级突破
海洋权益
海洋权益是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些权利和利益。一国可主张海洋权益的范围包括本国的内水和领海,还包括本国管辖的毗连区、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海床和底土等。具体如下表所示。
位置 范围或宽度 权益
内水 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水域 河口、港口、海湾 、海峡等 沿海国领土的组成部分,沿海国享有主权及其上空和底土
领海 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 不超过12海里 沿海国领土的组成部分,沿海国享有主权及其上空和底土
毗连区 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 从领海基线量起,向海宽度不超过24海里 沿海国具有防止和惩处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犯其法律和规章事项的管制权
位置 范围或宽度 权益
大陆架 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 自然延伸不足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超过200海里,则一般不超过350海里 沿海国家享有勘探、开发包括海床、底土的矿物和其他非生物资源,以及属于定居种的生物等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
专属经济区 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 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 沿海国有勘探、开发、养护和管理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其他国家的行为必须遵守沿岸国的有关法律和规章
位置 范围或宽度 权益
公海 在国家的内水、领海、专属经济区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以外的全部海域 不包括在国家的专属经济区、领海或内水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内的全部海域 供所有国家平等地共同使用
学法指导
图示法理解海洋权益的几个概念
读海洋空间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例1
(1)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C海域为甲国的________,甲国可在此行使哪些权力?
(2)按《大陆架公约》第七十七条规定,沿海国对其所属大陆架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权权利。
(3)乙国的渔船未经甲国许可到丙地捕鱼,与甲国发生海洋权益争执。请分析是否侵犯了甲国的海洋权益?应如何解决这个矛盾?
(4)乙国的某船舶在丁处与甲国船舶私下进行劳务交易,是否侵犯了甲国的海洋权益?为什么?
【解析】 第(1)题,沿海国所属的毗连区宽度不得超过12海里,沿海国对所属毗连区海域具有防止和惩处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犯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的法律和规章事项的管制权。第(2)题,大陆架内沿海国家享有勘探、开发包括海床、底土的矿物和其他非生物资源,以及属于定居种的生物等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第(3)题,丙处是甲国与乙国专属经济区的重叠部分,甲、乙两国应对这部分海域的权益进行平
等协商解决,既可以采用两国共同开发利用重叠部分海域的自然资源,也可以根据协商划出一条双方都能接受的分界线,双方各自在分界线的一侧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本题对此未作明确说明,故乙国渔船在丙处捕鱼,不能认定是否侵犯了甲国的海洋权益。第(4)题,乙国船舶未经甲国允许与甲国船舶私下交易的行为侵犯了甲国的海洋权益。
【答案】 (1)毗连区 防止和惩处在其领土和邻海内违犯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的法律和规章事项的管制权。
(2)勘探、开发包括海床、底土的矿物和其他非生物资源,以及属于定居种的生物等自然资源
(3)不一定。因为题目未说明甲、乙两国是如何平等协商解决两国专属经济区重叠部分的权益争议的,所以不能认定是乙国侵犯了甲国的海洋权益。
甲、乙两国应对专属经济区重叠部分海域,协商划出一条双方都能接受的分界线,双方各自在分界线的一侧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或者采用两国共同开发利用重叠部分海域自然资源的办法。
(4)是。因为丁处是甲国的毗连区,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他国非军事用途船舶未经甲国允许,在此只享有航行、飞越的权利。
我国的基本海洋国情
我国的海洋国情
国 情
现状 海洋大国,但人均海域、海洋资源不足
国 情
海洋环境 海洋污染 范围不断扩大,河口、海湾以及大中城市邻近海域污染严重,局部海域油污染
和重金属污染仍较突出
海洋生态 赤潮等环境污染事件频发,海洋生态破坏加剧
海洋划界 海域划界和岛屿归属争议
解决海洋争端的主张 友好协商,公平合理
国 情
维护海洋权益的意义 为海洋开发活动提供和平稳定的周边及外部环境;巩固国防,打击海上恐怖活
动、走私和跨国犯罪,营造和平、良好的
地区海上秩序;维护海上航运通道、
石油航线以及重大海外利益的安全。
学法指导
图示我国海洋国情及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意义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例2
(1)A是________海峡,它是我国的________海。
(2)红树林海岸是由红树植物覆盖的海岸,红树林在我国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等省均有分布。简述红树林海岸的主要作用。
(3)中国政府曾多次发表声明:中国政府对西沙、南沙群岛及其周围海域拥有不可争议的主权。阐述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有何重大意义。
(4)当前,大规模海洋开发在促进经济发展、解决资源短缺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海洋环境问题。人类应如何保护海洋环境?
【解析】 本题主要以我国海南岛和南海诸岛为背景,考查海岸线、海洋生态和海洋权益等问题。红树林海岸具有很强的抵御风浪侵蚀的能力,又是鸟类及潮间带动物的栖息地,物种丰富。因此,红树林海岸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保护和海洋防灾减灾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所以认识我国的海洋国情,维护海洋权益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义务和职责。海洋是人类共同拥有的财富,保护海洋是全球共同的责任。保护海洋环境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
【答案】 (1)琼州 内
(2)红树林海岸既为鸟类提供栖息地,也为海洋生物提供生存环境,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具有抵御风浪侵蚀的能力,有利于海岸保护,在防灾减灾中具有重要作用。
(3)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和能源,有利于增加我国资源和能源的保有量;有利于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强化全民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
(4)制定相应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入海污染源的控制;加快沿海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加强海洋环境的监测;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
1.海洋的战略地位和价值
海洋是地球环境的调节器;是物种的宝库、是资源的宝库;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斗争的重要舞台。海洋是人类共有的资源,海洋争端和海洋污染问题必须依靠全世界的共同参与和合作才能解决。
人类共同拥有一个海洋
2.建立国际海洋法律新秩序
1994年11月16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生效,建立了国际海洋法律新秩序。《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提出的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公平分享海洋利益、合作开发和保护海洋,以及和平利用海洋等新原则,有利于更好地实现人类与海洋的共生与协调发展。
3.我国积极参与国际海洋合作,维护国际海洋新秩序
我国已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海洋国际事务,为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作出应有的贡献。
读“海洋空间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例3
(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全球144个沿海国家对A处拥有________权;对B处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护、管理自然资源的主权;C处为________,是________财产。
(2)我国________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的________。
(3)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海洋中的一座小岛将使岛屿所在国拥有43万平方千米的专属经济区。请用数学公式列出该答案的计算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全球144个沿海国家除拥有12海里领海权外,其管辖的海域面积可外延至200海里,作为该国的专属经济区,享有勘探、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为300万平方千米。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海洋中的一个小岛将使岛屿所在国沿各个方向拥有200海里的资源管辖权限,即占有面积为126000平方海里,也就是43万平方千米。
【答案】 (1)领海 勘探 开发 利用 国际共同海域 人类共同的
(2)管辖 三分之一
(3)π×2002平方海里=[π×(200×1.85)2]平方千米
教材深化透析
一、教材P82“思考”
1.内水(内海)是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水域,领海是从领海基线开始最宽不超过12海里的水域。
2.因为琼州海峡、渤海皆为领海基线向我国陆地一侧的水域范围。
二、教材P85“思考”
 不能。海洋是人类共有的资源,海洋争端和海洋污染问题必须依靠全世界国家的共同参与和合作才能解决。
当堂巩固训练
课外视野拓展
中国的“海权”特征
   中国的“海权”,是一种隶属于中国主权的海洋权利而非海洋权力,更非海上霸权。
中国的“海权”概念应当包括从中国国家主权引申出来的“海洋权利”和实现与维护这种权利的“海上力量”两个部分,而不是西方霸权国家普遍攫夺的“海洋权力”。
中国属于新兴的和正在向现代化迈进的大国,中国是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进入市场经济的中国已成为与世界发生广泛联系的国家,其海洋权益分布于世界,并随中国经济总量的扩大而持续扩大;与此同时,中国实现其“海权”的内部需求动力和外部压力也在同时增大。这是中国“海权”与世界其他国家“海权”实践的共性方面。但是,中国“海权”不可能不具有中国自己的个性。
第一,国家统一进程与国家“海权”的实现进程相一致。目前的中国是一个尚未完全实现统一的国家,中国东部海区是实现中国“海权”中具有战略意义的海上支点。实现对台湾、南海诸岛的主权,既是中国实现统一的正义事业,又是关系到能否实现中国“海权”的关键步骤。实现国家统一进程与实现国家“海权”进程的统一,这既是中国“海权”的特点,也是中国“海权”的优点。
它决定中国在相当长时期内的“海权”实践的正当性和正义性,它也排除了在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的“海权”实践转向海上霸权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认为中国为实现其“海权”利益而发展海军是“中国威胁”。或认为中国不应当发展海军的看法,都是不正确的、没有道理和不符合逻辑的。
第二,特殊的地缘政治条件决定了中国“海权”属于有限“海权”的特点。与美英两国不同,中国是一个陆海兼容型的国家,而美英国家属两洋夹护中的国家。这种海上安全的特点,迫使美英两国必须将实现“海权”和扩张海洋利益放在第一位,以至它们最终异化为世界性的海上霸权国家。
在地理上,中国是一面临海、三面环陆的国家。由于三面陆上的安全压力,使中国在长期的历史中发展了强大的陆军而非海军力量。同样,这种地缘政治特点和上述中国“海权”的特点,又决定了中国的“海权”即使拥有与美英国家同样的财力,在实践中也不需要追求世界性的海上权力。中国“海权”应是有限“海权”,其特点是它基本不出主权和国际海洋法确定的中国海洋权利范围,海军发展不出自卫范围。
第三,中国发展海上军事力量是远期战略上的有限性与近期策略上的无限性的统一。中国人对海洋战略利益的认识是从鸦片战争、甲午海战失败后开始的。而从经济全球化视角认识“海权”,却是在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进程中开始的。在古代世界,由于不具备远航动力技术,因此东部大海反倒成了保护中国东疆安全的自然屏障。
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及抗日战争初期的海上失败,也只是使中国人从“边防”的角度认识了“海权”的意义。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到21世纪初的20多年间,中国经济已深深地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并对国际市场和资源产生了日益深厚的依存关系。鉴于此,中国不可能不需要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得以保护其海洋利益的海军力量,并随中国海洋利益的扩大而扩展。这种扩展进程是无限的,但其性质却不出自卫的限度。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