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生活与能源资源
1.了解能源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明确山西能源开发的条件,了解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
3.结合具体事例,理解山西能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治理的措施。
4.掌握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学习目标
能源的分类
一、能源的分类:
1、按性质分类
新能源:
2、按利用状况分类
非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
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煤炭、石油、天然气
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
常规能源:
风能、潮汐能、太阳能、地热、核能
可再生资源如果不合理利用转变成非可再生资源
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进步,新能源可以转变成常规能源
下面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自然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三者之间关系的( )
A
B
C
D
C
自然资源
能源
矿产资源
想一想
煤炭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它是18世纪以来人类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虽然它的重要位置已被石油所代替,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石油的日渐枯竭,必然走向衰败,而煤炭因为储量巨大,加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煤炭汽化等新技术日趋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煤炭必将成为人类生产生活中无法替代的能源之一 。
简称____
省会____
与_________________交界
地处我国___________
所处地形区_______
黄土高原
晋
内蒙古、冀、豫、秦
太原
中部经济地带
大同市
塑州市
忻州市
阳泉市
太原市
吕梁地区
晋中市
长治市
临汾市
晋城市
运城市
认识煤都---山西
资源开发条件
能源资源开发原则
1
因地制宜
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
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位置适中,交通便利
市场广阔
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
2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
开采条件:
分布范围广
煤种齐全
煤质优良
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2)市场广阔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
能源需求不断增长
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三条运煤专线(自北向南)
大秦线(大同到秦皇岛)
神黄线(神木到黄骅港)
焦兖日线(焦作到日照)
山西地处我国中部
邻近主要的工业中心
有众多铁路经过
大秦铁路
神黄铁路
焦—兖—日铁路
中国的能源问题五大挑战
①人均资源量少
②人均能源消费量少
③单位产值的能耗高
④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⑤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保障能源安全的措施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节约用能
发展科技,提高能源利用率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
加强国内资源勘探开发;能源进口多元化,增加进口渠道;建立能源战略储备
能源基地建设
1.山西省有哪些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
2.晋煤外运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的交通运输线路?
3.山西省除了煤炭外运外,还通过什么方式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能源基地建设的目的
1
想一想
充分发挥山西煤炭资源优势,加快山西煤炭的开采和加工转化
扩大煤炭开采量
产量/10万吨
山西省原煤生产
能源基地建设的措施
2
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的煤炭外运网络体系
大秦铁路
神黄铁路
焦—兖—日铁路
海运
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能源输出结构水平
能源
工业
能源消费结构
能源加工
坑口电站
输出电力
炼焦
输出焦炭
① 建立坑口电站 ② 发展炼焦业
山西省能源的转换
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的变化
能源的综合利用
1.改革开放初期的产业结构特点及影响
煤炭工业是全省经济的核心部门
产业结构
十分单一
效 益低 下
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2 .产业结构的调整
铁 矿
铝土矿
能源资源
开发
煤—电—铝
煤—焦—化
煤—铁—钢
产业链
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
煤炭
3.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Ⅰ.使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Ⅱ.在冶金、化学、建材等部门的推动下,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Ⅲ.促进了山西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问题又来了:能源重化工也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
万家寨引水工程
其他措施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废水回收再利用
修建蓄水库
节约用水
......
万家寨
水利工程
太原
大同
朔州
对比项目 能源综合利用前 能源综合利用后
产业结构 单一结构 多元结构
主导产业 煤炭工业(采掘工业) 原料工业(冶金、化学、建材)
能源综合利用 程度低 程度高
输出产品 原煤输出 电力、煤气和液化气、焦炭、钢材、
铝制品、化工产品
结果 结构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链 煤炭生产—原料输出 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
生态环境破坏
山西发展重化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
思考
环境污染严重
环境保护与治理
能源开发和综合利用
环境问题
开发利用与治理同步
生态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
煤炭开发利用中产生的问题:
(1)大面积开挖地表,排弃大量土石,造成严重的生态污染
(2) 重化工业的发展极易造成“三废”污染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建设生态环境模式
草、灌、乔组成立体梯队防护带,防止荒漠化和水土流失,还有吸烟滞尘、净化空气和美化矿区环境
阻沙、固沙
排泄矿坑水和雨季大气降水防止水流四溢造成水土流失
隔离护坝:将采掘区与河流隔开,以免采掘区废弃物污染河水以及河水淹没开采矿区。
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减少大气污染,充分利用土地,提高经济效益
十年磨一件
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
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
电话:15986495527 QQ:1476360113
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调整产业结构
“三废”的治理
洁净煤技术
煤炭综合利用技术
废弃物利用技术
生产过程技术改造和环境保护
技术为先导
清洁能源生产体系
减少环境污染
环境问
题根源
重化工业
为主的经济结构
原有重化工
大力发展
产品向
深加工
高附加值
方向发展
农业
轻纺工业
高新技术
旅游业
调整
废渣
煤矸石:发电,供热,填充露天矿坑及塌陷区
煤泥:干燥再利用
废气
废水
消烟除尘,洒水降尘,煤矸石自燃区域阻氧灭火;营造防风林带,开展复垦绿化造林
沉淀净化、回收利用
治理环境污染
课堂小结
一、资源开发条件
1.能源资源开发原则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分析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①储量丰富。②分布范围广。③煤种齐全。 ④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⑤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2)市场广阔
(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二、能源基地建设
1.目的
2.措施
(1)扩大煤炭开采量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三、能源的综合利用
1.山西产业结构的变化
(1)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的产业结构单一
(2)如今,实现了能源的综合利用
①构建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
②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四、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生态环境治理同步的背景
(1)大面积开挖地表,排弃大面积土石,若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2)燃煤发电、洗煤、炼焦等重化工业的发展极易造成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2.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2)调整产业结构
(3)“三废”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