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学习目标:
1.了解实施资源区域调配的原因
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主要内容
3.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 实施西气东输
的原因
1. 资源跨区域调配
的必要性
课程导入:如何看待图中的这一现象?
求资源
我有资金,但我没有资源
求资金
我有资源,但我需要资金
图示内容反映了什么具体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矛盾?
一、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且不具有流动性
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予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
必须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水能资源:集中在西南
煤炭资源:北多南少
霍尔果斯
独山子
克拉玛依
玛纳斯
石南
滴西
彩南
火烧山
吐哈
漠北
古南
轮南
玉东
拜城
库车
英买力
桑南
克拉
塔河
塔中
阿克
柯克亚
尕斯库勒
茫崖
花土沟
冷湖
涩北
玉门
苏里格
塔巴河
北长
榆林
延长
靖边
姬塬
西峰
长庆
远坝
江油
龙岗
普光
忠县
垫江
自贡
河南
江汉
百色
涠洲
东方
乐东
崖城
文昌
西江
惠州
白云
流花
东莞
陆丰
平湖
春晓
苏北
中原
胜利
蓬莱
渤中
大连
任丘
埕北
南堡
冀东
赤峰
辽河
二连浩特
长岭
吉林
庆深
大庆
天然气田(大型)
天然气田
油田(大型)
油田
石油和天然气:北多南少,西多东少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是不均匀的
西部经济地带
中部经济地带
东部经济地带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资源优势
资金优势
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南水北调
北煤南运
西电东送
西气东输
西气东输工程两线工程
新疆天然气资源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一线工程
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终到达上海 。
二线工程
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向西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南至广州。
资源跨区域调配实例—西气东输工程
西气东输管道线路选择的影响因素
多经过人口密集区和城市
市 场
保证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补充气源
地形平坦 ,地质条件较好
地形地质
尽量少穿越河流
河 流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东部
经济发达,能源需求大
能源相对贫乏,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16.2%
原煤
44%
原油
18.2%
天然气
能源生产
19.1%
西部
32.2%
中部
48.7%
东部
能源消费
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存在地区差异
西部
经济水平限制
能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存在地区差异
24.9%
原煤
24.8%
原油
71.3%
天然气
能源生产
19.1%
西部
32.2%
中部
48.7%
东部
能源消费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对贫乏,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固体废弃物污染
排放SO2,形成酸雨
可吸入颗粒物污染(PM10)
造成交通压力
能源消费
(中国)
70.4%
煤炭
3.3%天然气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天然气的消费比重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一直以煤炭为主,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北煤南运给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很大压力
具有清洁优势的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很低
塔里木
盆地
3.东部油气已开采到了中后期,油气资源开发重点在西部
准噶尔
盆地
柴达木
盆地
鄂尔多
斯高原
四川
盆地
我国天然气分布示意图
天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四大气区:新疆、青海、川渝、鄂尔多斯
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如何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资源跨区域调配是由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和资源分布区与消费区的需求差异产生的。分析时明确资源分布较少及分布较多的地区;同时明确资源紧缺区的紧缺原因,包括为何分布较少,为何需求量大,也包括利用过程中的问题等。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中西部地区(调出去) 东部地区(调入区)
资源开发 经济建设
产业结构 调整
基础设施 建设
区域发展协调
对社会经济
的影响
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使其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缓解能源短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动天然气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
促进加快天然气加工业的发展,推进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推动东部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增加的就业
提高我国资源利用率,促进我国东西部的协调发展,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中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对生态环境
的影响
优化西部能源消费结构
缓解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缓解交通压力
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途经地区地质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易造成破坏
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的意义评价
关于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的意义评价这一问题,需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方面来说明。
对输出地
侧重说明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并进一步促进城市相关产业发展和就业水平,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对输入地
突出说明解决了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消费结构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和增加就业等
对环境和国家
对环境的影响,从输出地、沿线地区、输入地三个方面进行表述;提高资源利用率,将西部资源优势与东部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
知识归纳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