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章 溶解现象(综合测评卷)
第I卷 (选择题 共48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冰水 B.碘酒
C.食盐水 D.浓盐酸
2.通常情况下,下列哪些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够加快固体物质的溶解速率( )
①溶解时不断搅拌 ②把大颗粒的固体碾成粉末 ③增加水的用量 ④溶解时给物质加热 ⑤减少水的用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3.向图所示烧杯内加入一种物质,轻轻搅拌溶解后,发现粘水的塑料片和烧杯底部冻结在一起,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氢氧化钠 B.氯化钠
C.硝酸铵 D.浓硫酸
4.溶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洗涤剂“把“油乎乎”的菜盘洗干净,是洗涤剂乳化功能的体现
B.溶液一定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C.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
D.配制50g5%的氯化钠溶液,取水时俯视读数,则配得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
5.依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回 ( http: / / www.21cnjy.com )答题。25℃时,向下列4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①中溶液的质量为(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10g B.90g
C.100g D.110g
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是一种高级混合物
B.同温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C.20℃,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则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氯化钠36g
D.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通过蒸发溶剂或加溶质的方法都可以达到饱和状态
7.MgSO4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欲使其60℃接近饱和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①增加溶质 ②蒸发溶剂 ③升高温度 ④降低温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8.某同学需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步骤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配制过程中出现了两处操作错误
B.实验操作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蒸发
C.若所有操作都正确,完全溶解后有液滴溅出,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
D.配制时应称量氯化钠固体质量为75g
9.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
A.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B.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
D.用稀盐酸清洗装过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
10.化学实验室经常需要配制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食盐加入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的食盐和水的总质量不一定相等
B.配制硝酸铵溶液的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下降
C.用生石灰与水配制饱和澄清石灰水时,应该等溶液冷却之后再过滤
D.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11.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教育网
A.烧杯①中的溶液一定未达到饱和状态
B.烧杯②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
C.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12.CaCl2和NaCl是常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融雪剂,又称“化冰盐”。小组同学分别取大小、形状相同的冰块,按①~⑧所示试剂及用量进行实验;90min时,测定冰融化所得水的质量。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试剂及用量 24%的NaCl溶液/g 2 4 6 8 6 4 2 0
24%的CaCl2溶液/g x 0 0 0 2 4 6 8
水/g 6 4 2 0 0 0 0 0
冰融化所得水的质量/g 3.57 6.77 9.44 14.19 12.84 11.54 9.97 9.5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①中,x=0
B.对比⑤⑦可得出24%的NaCl溶液的融冰效率高于24%的CaCl2溶液
C.实验②~④说明融冰效率与NaCl溶液的浓度有关
D.实验⑥中,NaCl与CaCl2的质量相等
13.石灰水的溶解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关于如图所示实验的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固体X可能是NaOH B.固体X可能是NH4NO3
C.①、②、③均为饱和溶液 D.Ca(OH)2质量分数:①=③
14.向盛有等质量水的甲、乙、丙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0g、20g氯化钾固体,充分搅拌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甲、丙烧杯中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
B.氯化钾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乙、丙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可采用升温的方法使乙烧杯中少量的固体溶解
15.如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是对某物质的饱和溶液进行实验时的变化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2-1-c-n-j-y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t1℃时,乙溶液和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t3℃时,50g水中加入30g甲形成80g 溶液
C.将t3℃时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
D.如图2滴入水后,饱和溶液变浑浊,则该饱和溶液的溶质是甲
16.推理是化学学习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是以钠离子和氯离子形式存在的,所以溶质均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
C.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所以同一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21·cn·jy·com
D.溶质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所以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填空题
17.在化学实验课上,两位同学用如下两种不同的方法,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硝酸钾溶液。
(1)小明用固体硝酸钾和水配制溶液。
①小明用到的仪器除天平、药匙、量筒、玻璃棒、烧杯外,还有______。
②小明实验时应进行的步骤是计算、______、溶解、装瓶并贴标签。
③将硝酸钾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_____。
(2)小红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加水稀释得到100g5%的硝酸钾溶液。
①需要20%的硝酸钾溶液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克?______(写出详细计算过程)
②若小红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填“>”“<”或“=”)5%。
18.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如图甲中由实验________对比可知,相同温度下,不同种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由实验①和②对比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溶解后A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B试管内的溶液是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1*cnjy*com
19.20 ℃时NaNO3的溶解度是88 g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50 g NaNO3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20 ℃时NaNO3的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该溶液的质量是_____g,此时溶液中NaNO3的质量分数等于_____%。
20.图是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t3℃时,A、B、C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2)t1℃时,将1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欲使t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任填一种方法).
(3)现有30℃的不饱和KNO3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
①水的质量 ②溶液中KNO3的质量 ③KNO3的质量分数 ④30℃时KNO3的溶解度 ⑤溶液的质量
Ⅰ.在该不饱和溶液中加硝酸钾至饱和,不变的量有_____(填序号,下同).
Ⅱ.将该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至饱和,不变的量有_____.www.21-cn-jy.com
21.在一定温度下,向100g水中依次加入一定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加入KCl固体的质量与所得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出处:21教育名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该温度下,实验①所得溶液是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该温度下,KCl的溶解度为_______。
(3)实验③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是(填选项序号)。
A.40% B.37.5% C.28.6%
(4)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KCl的溶液200g,若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KCl的溶液,问需要加水的质量是_______g。【版权所有:21教育】
三、实验探究题
22.实验小组同学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硝酸钾的固体的溶解实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 )
(定性研究)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现1号试管中硝酸钾全部溶解,2号试管中固体没有完全溶解。要使2号试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可采取的方法有______。(列举一条即可)。21*cnjy*com
(定量研究)实验小组同学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硝酸钾的固体溶液实验。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加入硝酸钾的质量(g) 80 100 120 140
溶液质量(g) 180 200 210 M
请根据数据进行分析:
(1)请计算实验2所得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
(2)现将实验2中的溶液稀释成10%的硝酸钾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
(3)请判断实验2中硝酸钾溶液是____________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4)实验4中M的数值是____________。
23.2021年学生实验操作考查的内容是“配制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www-2-1-cnjy-com
(实验过程)
(1)计算: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g,需要水的体积为_____mL.
(2)称取氯化钠:称取前要先取下垫圈,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然后在天平两端托盘上分别放上质量相等的纸片,再用_____移动游码调整至如图_____(选填“A”或“B”)处;向天平的左盘的纸片上加氯化钠,天平快衡时应_____,至天平平衡(若称量过程中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将称好的氯化钠倒入烧杯中.
(3)量取水:用_____(选填“10mL”、“50mL”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水,并将其沿烧杯内壁小心地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
(4)溶解:用玻璃棒轻轻不断搅拌,使氯化钠完全溶解.
(5)转移:配好氯化钠溶液后,将溶液转移到老师指定的、贴有标签的容器内.
(实验反思)
(1)配制该溶液时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和_____.
(2)这次实验中使用的托盘天平、烧杯、量筒都有刻度,通过观察发现其中有“0”刻度的仪器是_____.
(3)经检测,某同学配制的该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填序号).
A 整个实验过程中右盘都未放纸片,且称取前只在左盘放纸片就调节天平平衡
B 将称量完毕的食盐转移到烧杯里时,不慎将少量食盐洒落在桌面上
C 氯化钠粉末不纯
D 量筒量取水的体积偏大
E 烧杯用蒸馏水润洗后再配制溶液
F 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来源:21cnj*y.co*m】
24.海水晒盐后得到的晶体是粗盐(含少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氯化钾、硫酸镁等杂质),剩余的液体称为苦卤,苦卤中除氯化钠外还含有氯化钾、硫酸镁等成分,氯化钾和硫酸镁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所示。请回答: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氯化钾 28 31.2 34.2 37.2 40.1 42.6 45.8 48.8 51.3 53.9 56.3
硫酸镁 22 27.7 33.5 39.3 44.5 49 52.2 53.8 53.6 51.1 46.2
(1)将苦卤加热到70℃以上,首先析出的晶体应是______。
(2)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以下操作流程(如图1):
( http: / / www.21cnjy.com / )
(3)经过操作①把大颗粒粗盐变成较细粗盐的目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④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如图2所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____(选填字母编号)。
( http: / / www.21cnjy.com / )
(5)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制得率,发现制得率较低,可能原因是____(选填字母编号)。2·1·c·n·j·y
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操作④后得到的滤液有点浑浊
C制得精盐还很潮湿
D蒸发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四、计算题
25.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有关浓硫酸的实验,观察到瓶上的标签如下表所示。他从瓶中倒出用于配制稀硫酸。求:【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浓硫酸
溶质的质量分数
密度
相对分子质量 98
强腐蚀性,阴冷、密封储藏
(1)这浓硫酸的质量是多少克?其中含溶质多少?
(2)欲配制质量分数为的稀硫酸,需要多少毫升浓硫酸?多少毫升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章 溶解现象(综合测评卷)
第I卷 (选择题 共48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冰水 B.碘酒
C.食盐水 D.浓盐酸
【答案】A
【解析】A、冰水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 ( http: / / www.21cnjy.com );B、碘酒是碘溶于酒精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溶液;C、食盐水是氯化钠溶于水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溶液;D、浓盐酸是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溶液。故选A。【版权所有:21教育】
2.通常情况下,下列哪些方法能够加快固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质的溶解速率( )
①溶解时不断搅拌 ②把大颗粒的固体碾成粉末 ③增加水的用量 ④溶解时给物质加热 ⑤减少水的用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加快固体物质溶解速率的方法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有:搅拌、加热、研成粉末等,其中研成粉末是为了增大溶质与溶剂的接触面积;增加或减少溶剂的量实际上影响的是溶解溶质的量的多少,与溶解速率无关。故选B。
3.向图所示烧杯内加入一种物质,轻轻搅拌溶解后,发现粘水的塑料片和烧杯底部冻结在一起,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氢氧化钠 B.氯化钠
C.硝酸铵 D.浓硫酸
【答案】C
【解析】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符合题意;B、氯化钠溶于水既不放热,也不吸热,溶液温度不变,不符合题意;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符合题意;D、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故选C。
4.溶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洗涤剂“把“油乎乎”的菜盘洗干净,是洗涤剂乳化功能的体现
B.溶液一定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C.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
D.配制50g5%的氯化钠溶液,取水时俯视读数,则配得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
【答案】D
【解析】A、“洗涤剂“把“油乎 ( http: / / www.21cnjy.com )乎”的菜盘洗干净,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性,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不符合题意;B、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符合题意;C、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不符合题意;D、配制50g5%的氯化钠溶液,取水时俯视读数,读取数值大于实际数值,会使量取水的体积偏小,溶液质量偏小,则配得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符合题意。故选D。
5.依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回答题。25℃时,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列4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①中溶液的质量为(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10g B.90g
C.100g D.110g
【答案】D
【解析】结合溶解度曲线图,25℃时,100 ( http: / / www.21cnjy.com )g水中加入10gKCl未达到饱和,可以完全溶解,所以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g+10g=110g。故选D。
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是一种高级混合物
B.同温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C.20℃,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则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氯化钠36g
D.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通过蒸发溶剂或加溶质的方法都可以达到饱和状态
【答案】C
【解析】A、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溶液具有均一性,所以其各部分性质相同,故A选项正确;B、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但在相同温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故B选项正确;C、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即在20℃时,100g水中最多溶液36g氯化钠,形成136g饱和溶液,也就是说在20℃时,136g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含有36g氯化钠,所以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氯化钠的质量达不到36g,故C选项错误;D、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还没饱和,即还能再溶解溶质,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溶液没饱和是因为溶液中的溶剂加多了或溶质加少了,所以通过蒸发溶剂或加溶质的方法都可以达到饱和状态,故D选项正确;故选C。
7.MgSO4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欲使其60℃接近饱和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①增加溶质 ②蒸发溶剂 ③升高温度 ④降低温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60℃时,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将其接近饱和的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升高温度的方法。故选A。
8.某同学需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步骤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配制过程中出现了两处操作错误
B.实验操作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蒸发
C.若所有操作都正确,完全溶解后有液滴溅出,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
D.配制时应称量氯化钠固体质量为75g
【答案】A
【解析】A、称量氯化钠时,氯化钠和砝 ( http: / / www.21cnjy.com )码的位置颠倒了,正确的应为“左物右码”;量筒内液体读数时不能仰视,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因此配制过程中出现了两处操作错误,A正确;B、实验操作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B错误;C、完全溶解后有液滴溅出,不会影响溶质的质量分数,因为溶液具有均一性,C错误;D、配制时应称量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50g×15%=7.5g,D错误。故选A。
9.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
A.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B.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
D.用稀盐酸清洗装过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
【答案】A
【解析】A、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符合乳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作用的特点,属于乳化作用,故选项正确;B、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来考虑,故选项错误;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是利用酒精能溶解碘所以能洗去,故选项错误;D、盛澄清石灰水试剂瓶壁上的白色固体是碳酸钙不溶于水,但能与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所以不属于乳化作用,故选项错误。故选A。www.21-cn-jy.com
10.化学实验室经常需要配制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食盐加入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的食盐和水的总质量不一定相等
B.配制硝酸铵溶液的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下降
C.用生石灰与水配制饱和澄清石灰水时,应该等溶液冷却之后再过滤
D.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答案】D
【解析】A、将食盐加入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的食盐和水的总质量不一定相等,因为加入的食盐不一定都能溶解,故选项说法正确;B、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的温度会下降,故选项说法正确;C、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配制饱和澄清石灰水时,应该等溶液冷却之后再过滤,故选项说法正确;D、20°C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将10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能全部溶解,得到质量分数为,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www-2-1-cnjy-com
11.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来源:21cnj*y.co*m】
A.烧杯①中的溶液一定未达到饱和状态
B.烧杯②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
C.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答案】D
【解析】A、硝酸钾没有具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质量,烧杯①中的溶液不一定未达到饱和状态,故A错误;B、烧杯②中溶解的溶质是硝酸钾,t1℃时硝酸钾溶解度小于氯化钾,故B错误;C、根据题中信息不能确定①溶液是否饱和,蒸发一定量的水,烧杯②是饱和溶液一定有固体析出,烧杯①若是饱溶液一定有固体析出,若是不饱和溶液就不一定有固体析出,故C错误;D、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将温度升高到t2℃,硝酸钾和氯化钾均全部溶解,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D正确。
12.CaCl2和NaCl是常用的融雪剂 ( http: / / www.21cnjy.com ),又称“化冰盐”。小组同学分别取大小、形状相同的冰块,按①~⑧所示试剂及用量进行实验;90min时,测定冰融化所得水的质量。实验记录如下:【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试剂及用量 24%的NaCl溶液/g 2 4 6 8 6 4 2 0
24%的CaCl2溶液/g x 0 0 0 2 4 6 8
水/g 6 4 2 0 0 0 0 0
冰融化所得水的质量/g 3.57 6.77 9.44 14.19 12.84 11.54 9.97 9.5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①中,x=0
B.对比⑤⑦可得出24%的NaCl溶液的融冰效率高于24%的CaCl2溶液
C.实验②~④说明融冰效率与NaCl溶液的浓度有关
D.实验⑥中,NaCl与CaCl2的质量相等
【答案】B
【解析】A、由图表可知,实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①~④为研究NaCl溶液浓度与融冰效果的关系,对比数据可知x=0,正确;B、对比④⑧融化水的质量,可得出24%的NaCl溶液的融冰效率高于24%的CaCl2溶液,错误;C、实验②~④说明融冰效率与NaCl溶液的浓度有关,浓度越大融冰效果越好,正确;D、实验⑥中,NaCl与CaCl2的溶液与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则溶质质量相等,正确。故选B。2·1·c·n·j·y
13.石灰水的溶解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关于如图所示实验的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固体X可能是NaOH B.固体X可能是NH4NO3
C.①、②、③均为饱和溶液 D.Ca(OH)2质量分数:①=③
【答案】B
【解析】A、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溶 ( http: / / www.21cnjy.com )液,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加入固体X,饱和石灰水变浑浊,是温度升高的原因,所以加入的固体X溶于水放出热量或固体X与水反应放出热量。而NaOH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固体X可能是NaOH,此选项正确;B、NH4NO3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温度降低,X不可能是NH4NO3,此选项错误;C、由题给信息可知,溶液①是饱和溶液,②是浑浊的液体,所以②是饱和溶液,将溶液②放置一段时间后,温度与①相等,则③也是饱和溶液,此选项正确;D、因为①、③温度相同,所以饱和Ca(OH)2溶液质量分数:①=③,此选项正确。故选B。2-1-c-n-j-y
14.向盛有等质量水的甲、乙、丙三个烧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分别加入10g、20g、20g氯化钾固体,充分搅拌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甲、丙烧杯中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
B.氯化钾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乙、丙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可采用升温的方法使乙烧杯中少量的固体溶解
【答案】D
【解析】A、甲、丙中氯化钾均全部溶解,可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恰好饱和,不符合题意;B、向盛有等质量水的乙、丙烧杯中分别加入20g、20g氯化钾固体,乙中有部分溶质未溶解,丙中固体全部溶解,丙中温度高,说明氯化钾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不符合题意;C、乙、丙烧杯中溶剂质量相同,溶质质量不相同,说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相等,不符合题意;D、由B可知,氯化钾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故可采用升温的方法使乙烧杯中少量的固体溶解,符合题意。故选D。21教育网
15.如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是对某物质的饱和溶液进行实验时的变化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t1℃时,乙溶液和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t3℃时,50g水中加入30g甲形成80g 溶液
C.将t3℃时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
D.如图2滴入水后,饱和溶液变浑浊,则该饱和溶液的溶质是甲
【答案】C
【解析】A、t1℃时,乙溶液和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因为没有指名是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B、t3℃时,甲的溶解度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40g,50g水中加入30g甲,最多溶解20g,形成溶液的质量=20g+50g=70g,溶液的质量不是80g,故选项错误;C、将t3℃时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随着温度降低,甲溶解度降低,析出晶体;丙溶解度升高,故质量分数不变,故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故选项正确;D、如图2滴入水后,水和生石灰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升高。温度升高,饱和溶液变浑浊,说明温度升高物质的溶解度降低,故则该饱和溶液的溶质是丙;故选项错误。故选C。
16.推理是化学学习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是以钠离子和氯离子形式存在的,所以溶质均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
C.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所以同一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21cnjy.com
D.溶质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所以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答案】C
【解析】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溶液,如水,故选项说法错误;B、溶质不是均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也可能是以分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故选项说法错误;C、同一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故选项说法正确;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可能采用的是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所得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出处:21教育名师】
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填空题
17.在化学实验课上,两位同学用如下两种不同的方法,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硝酸钾溶液。
(1)小明用固体硝酸钾和水配制溶液。
①小明用到的仪器除天平、药匙、量筒、玻璃棒、烧杯外,还有______。
②小明实验时应进行的步骤是计算、______、溶解、装瓶并贴标签。
③将硝酸钾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_____。
(2)小红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加水稀释得到100g5%的硝酸钾溶液。
①需要20%的硝酸钾溶液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克?______(写出详细计算过程)
②若小红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填“>”“<”或“=”)5%。
【答案】(1)胶头滴管 称量 加速固体溶解 (2)75g。 >
【解析】(1)①根据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操作步骤可知小明用到的仪器除除天平、钥匙、量筒、玻璃棒、烧杯外还需胶头滴管、细口瓶等。②实验时应进行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并贴标签,等步骤。③将硝酸钾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加快固体的溶解速率。(2)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设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质量为x
故需要20%的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为25克需要水的质量为100g-25g=75g。 ②小红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读取的数值偏大但实际上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根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5%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8.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如图甲中由实验________对比可知,相同温度下,不同种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由实验①和②对比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溶解后A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B试管内的溶液是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答案】①③ 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有晶体析出 不饱和
【解析】(1)如图甲中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验①③对比可知,相同温度下,不同种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由实验①和②对比可得到的结论是: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2)硝酸铵溶于水,溶液的温度降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溶解后A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有晶体析出,B试管内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19.20 ℃时NaNO3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溶解度是88 g。将50 g NaNO3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20 ℃时NaNO3的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该溶液的质量是_____g,此时溶液中NaNO3的质量分数等于_____%。
【答案】饱和 94 46.8
【解析】20℃时NaNO3的溶解度是88g,故50 g水在这一温度时最多可溶解44 g硝酸钠,因此溶液是饱和的,溶液的质量为44g+50g=94g,溶质质量分数为,故填:饱和; 94 ; 46.8。
20.图是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2)t1℃时,将1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欲使t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任填一种方法).
(3)现有30℃的不饱和KNO3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
①水的质量 ②溶液中KNO3的质量 ③KNO3的质量分数 ④30℃时KNO3的溶解度 ⑤溶液的质量
Ⅰ.在该不饱和溶液中加硝酸钾至饱和,不变的量有_____(填序号,下同).
Ⅱ.将该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至饱和,不变的量有_____.
【答案】A、B、C 不饱和 降低温度(或加入溶剂水) ①④ ②④
【解析】(1)在溶解度曲 ( http: / / www.21cnjy.com )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2)t1℃时,A的溶解度为40g, 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将2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120g,是不饱和溶液;欲使t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降低温度(或加入溶剂水)。(3)Ⅰ.在该不饱和溶液中加硝酸钾至饱和,不变的量有溶剂的量,温度没有改变,溶解度也没有改变;Ⅱ.将该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至饱和,蒸发掉的是溶剂,溶质的质量不变。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蒸发过程中温度没变,溶解度也不变。
21.在一定温度下,向100g水中依次加入一定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加入KCl固体的质量与所得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该温度下,实验①所得溶液是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该温度下,KCl的溶解度为_______。
(3)实验③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是(填选项序号)。
A.40% B.37.5% C.28.6%
(4)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KCl的溶液200g,若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KCl的溶液,问需要加水的质量是_______g。
【答案】(1)不饱和;(2)40g;(3)C;(4)300
【解析】(1)由图可知,在一定温度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100g水中加入20g氯化钾,氯化钾完全溶解,继续加入20g氯化钾,氯化钾完全溶解,说明该温度下,实验①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2)由图可知,在一定温度下,向100g水中加入20g氯化钾,得到120g溶液,继续加入20g氯化钾,得到140g溶液,再加入20g氯化钾,溶液质量还是140g,说明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40g氯化钾,故该温度下,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g;
(3)实验③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为40g,溶液质量为140g,故溶质的质量分数约是:。
故选C;(4)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得:200g×10%=(200g+x)×4%,x=300g。
三、实验探究题
22.实验小组同学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硝酸钾的固体的溶解实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 )
(定性研究)同学们进行如下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验,发现1号试管中硝酸钾全部溶解,2号试管中固体没有完全溶解。要使2号试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可采取的方法有______。(列举一条即可)。
(定量研究)实验小组同学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硝酸钾的固体溶液实验。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加入硝酸钾的质量(g) 80 100 120 140
溶液质量(g) 180 200 210 M
请根据数据进行分析:
(1)请计算实验2所得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
(2)现将实验2中的溶液稀释成10%的硝酸钾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
(3)请判断实验2中硝酸钾溶液是____________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4)实验4中M的数值是____________。
【答案】加水或升温 50% 800 不饱和 210
【解析】[定性研究]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要使2号试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可采取的方法有升高温度、加水。[定量研究](1)实验2中硝酸钾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50% ;(2)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题意有:(200g+x)×10%=100g, 解得x=800g,需要加水的质量为800g;(3)由实验3中可知,100g水中最多溶解110g硝酸钾,实验2中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4)由实验3中可知,100g水中最多溶解110g硝酸钾,实验4中M的数值是210。
23.2021年学生实验操作考查的内容是“配制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实验过程)
(1)计算: ( http: / / www.21cnjy.com )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g,需要水的体积为_____mL.
(2)称取氯化钠:称取前要先取下垫圈,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然后在天平两端托盘上分别放上质量相等的纸片,再用_____移动游码调整至如图_____(选填“A”或“B”)处;向天平的左盘的纸片上加氯化钠,天平快衡时应_____,至天平平衡(若称量过程中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将称好的氯化钠倒入烧杯中.
(3)量取水:用_____(选填“10mL”、“50mL”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水,并将其沿烧杯内壁小心地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
(4)溶解:用玻璃棒轻轻不断搅拌,使氯化钠完全溶解.
(5)转移:配好氯化钠溶液后,将溶液转移到老师指定的、贴有标签的容器内.
(实验反思)
(1)配制该溶液时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和_____.
(2)这次实验中使用的托盘天平、烧杯、量筒都有刻度,通过观察发现其中有“0”刻度的仪器是_____.
(3)经检测,某同学配制的该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填序号).
A 整个实验过程中右盘都未放纸片,且称取前只在左盘放纸片就调节天平平衡
B 将称量完毕的食盐转移到烧杯里时,不慎将少量食盐洒落在桌面上
C 氯化钠粉末不纯
D 量筒量取水的体积偏大
E 烧杯用蒸馏水润洗后再配制溶液
F 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答案】3 47 镊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用右手轻拍持药匙的左手手腕 用药匙取下少量药品 50mL 胶头滴管 托盘天平 BCDE
【解析】实验过程:(1)需氯化钠的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50g×6%=3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50g-3g=47g,合47mL;(2)称取氯化钠的质量时,托盘天平调平之后,在两端托盘上分别垫上质量相同的纸片,为防止游码被腐蚀,再用镊子移动游码调整至如图A处,游码左端所指刻度是表示游码的质量;添加药品至天平衡时,为防止加入药品过量,应用右手轻拍持药匙的左手腕至天平平衡,(若称量过程中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用药匙取下少量药品);将称好的氯化钠倒入烧杯中,在这过程中不能改变砝码和游码;(3)选取量筒时,要选取比量取的液体体积大,且最接近的,所以量取47ml水需选用50ml量筒;实验反思:(1)配制该溶液时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和胶头滴管;(2)这次实验中使用的托盘天平、烧杯、量筒都有刻度,通过观察发现其中有“0”刻度的仪器是托盘天平;(3)若所配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可能原因有(氯化钠偏小或是水偏大)所以;A、整个实验过程中右盘都未放纸片,但在称取前进行了调节天平平衡,不会造成氯化钠偏小;B、将称量完毕的食盐转移到烧杯里时,不慎将少量食盐洒落在桌面上,造成氯化钠偏小;C、氯化钠粉末不纯,造成氯化钠偏小;D、量筒量取水的体积偏大,水的质量偏大;E、烧杯用蒸馏水润洗后再配制溶液,水的质量偏大;F、溶液是均一的,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不会造成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故选BCDE。
24.海水晒盐后得到的晶体是粗 ( http: / / www.21cnjy.com )盐(含少量氯化钾、硫酸镁等杂质),剩余的液体称为苦卤,苦卤中除氯化钠外还含有氯化钾、硫酸镁等成分,氯化钾和硫酸镁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所示。请回答: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氯化钾 28 31.2 34.2 37.2 40.1 42.6 45.8 48.8 51.3 53.9 56.3
硫酸镁 22 27.7 33.5 39.3 44.5 49 52.2 53.8 53.6 51.1 46.2
(1)将苦卤加热到70℃以上,首先析出的晶体应是______。
(2)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以下操作流程(如图1):
( http: / / www.21cnjy.com / )
(3)经过操作①把大颗粒粗盐变成较细粗盐的目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④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如图2所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____(选填字母编号)。
( http: / / www.21cnjy.com / )
(5)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制得率,发现制得率较低,可能原因是____(选填字母编号)。
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操作④后得到的滤液有点浑浊
C制得精盐还很潮湿
D蒸发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答案】硫酸镁 增大粗盐和水的接触面积,加快溶解速率 D AD
【解析】(1)将苦卤加热到7 ( http: / / www.21cnjy.com )0℃以上,首先析出的晶体应是硫酸镁,是因为温度高于70℃时,硫酸镁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 故填:硫酸镁。(3)1.经过操作①把大颗粒粗盐变成较细粗盐的目的在于增大粗盐和水的接触面积,加快溶解速率。故填:增大粗盐和水的接触面积,加快溶解速率。(4).操作4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如图2所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D,这样被过滤液体会从滤纸对接的缝隙流下,起不到过滤效果。故填:D。(5)A、精盐的值得率=,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导致最终得到的精盐质量偏小,从而导致制得率偏低,故A符合题意;B、操作④后得到的滤液有点浑浊,精盐中还含有泥沙,最终导致制得率偏高,故B不符合题意;C、制得精盐还很潮湿,水分质量也算作精盐质量,最终导致制得率偏高,故C不符合题意;D、蒸发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导致精盐质量偏小,从而导致制得率偏低,故D符合题意。故填:AD。21*cnjy*com
四、计算题
25.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有关浓硫酸的实验,观察到瓶上的标签如下表所示。他从瓶中倒出用于配制稀硫酸。求:21·cn·jy·com
浓硫酸
溶质的质量分数
密度
相对分子质量 98
强腐蚀性,阴冷、密封储藏
(1)这浓硫酸的质量是多少克?其中含溶质多少?
(2)欲配制质量分数为的稀硫酸,需要多少毫升浓硫酸?多少毫升水?
【答案】(1)180.32g;( ( http: / / www.21cnjy.com )2)08.7mL;800 mL
答:欲配制1000克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要108.7mL这种浓硫酸和800g水。
【解析】(1)解:100mL= ( http: / / www.21cnjy.com )100cm3。这100毫升浓硫酸的质量是:100cm3×1.84g/cm3=184g;其中含有溶质的质量为:184g×98%=180.32g
答:这100毫升浓硫酸的质量是184g,其中含溶质180.32g。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解:设需要浓硫酸体积为x,根据题意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x×1.84g/mL×98%=1000g×19.6%,x≈108.7mL,需要水的质量为:1000g-108.7mL×1.84g/mL≈800g,
答:欲配制1000克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要108.7mL这种浓硫酸和800g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