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必修三《43群落的结构》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生物必修三《43群落的结构》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10-12 13:4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2张PPT)
生物数量
时间
生物A
生物B
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时间
数量
0
时间
数量
0
时间
数量
0
捕食
竞争
共生
A
B
C
双小核草履虫

大草履虫
时间/d
单独培养时种群个体数量变化动态示意图
双小核草履虫
个数
大草履虫
时间/d
混合培养时种群个体数量变化动态示意图
浮游生物
(包括浮游植物
和浮游动物)
TTTTTTT
藻类植物
浮游生物
藻类浮垢
③大鱼
贝类
淤泥中的线虫
真菌
细菌,真菌
只滨海
农数据
昵图网
ccom By: liugnbooo
第3节群落的结构
Q也纪金稻
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1.群落的概念
同一时间
群落l一定区域
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意义: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衡量指标:丰富度,即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3.规律: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般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
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三、种间关系
捕食:一种生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
物以另一种生
共同生活在一起,相
物作为食物
互依存,彼此有利
种间关系
竞争两种或两种
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
以上生物相互争
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
夺资源和空间等
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
生活
四、群落的空间结构
形成原因: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
类型
(1)垂直结构
分布:森林中自下而上有草本植物
灌木和乔木
植物成因:与对光的利用有关
分层
意义: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
资源的能
动物: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2)水平结构
地形变化
非生物因素!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
成因
光照强度不同
生物因去(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
人与动物的影响
五、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土壤动物的特点
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
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査。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
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
30
乔木层
20
灌木层
10
草本层
allow
苔藓地衣层
0.11.010100
光照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