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4.4 群落的演替 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4.4 群落的演替 课件(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2-01 20:4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五百年 桑田沧海
顽石也长满青苔 长满青苔
五百年 桑田沧海
顽石也长满青苔 长满青苔
只一颗 心儿未死
向往着逍遥自在 逍遥自在
哪怕是 野火焚烧
哪怕是 冰雪覆盖
依然是志向不改 依然是信念不衰
蹉跎了岁月 激荡着情怀
为什么为什么 偏有这样的安排
喀拉喀托
火山
时间:
1883 年 8 月 7 日
地点:
印度尼西亚
事件:
喀拉喀托火山
大爆发
1 2
3 4
印尼的喀拉喀托火山
蜘蛛
202种动物
621种动物
880种动物
小草
小树林
几 年 后
1909年
1919年
1934年
1883年
火山爆发
群落
群落
随着时间的推移,
一个
另一个
代替的过程。

1.了解群落的演替过程。
2.掌握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区别。
3.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及相关措施。
【学习目标】
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 (自主阅读P79)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乔木阶段
1、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
2、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
3、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
☆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
☆通过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起了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而苔藓生长后,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其结果是逐渐取代了地衣。
☆能找到这些植物。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
教材P78
思考与讨论
裸岩阶段
汉水丑生侯伟作品
地衣阶段
上皮层
下皮层
粉芽
菌 丝
藻类
地衣是藻类和真菌共同生活而成的共生体。藻类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供给真菌。真菌吸收外界水分、无机盐供给藻类,相互间形成互利共生的关系。
汉水丑生侯伟作品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
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
草本植物和灌木吗?
思考
种群演替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通常是
“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
A
B
C
D
杂草
多年生杂草
小灌木
灌木丛
树林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内蒙古大草原为什么没有演替为树林?
思考
一年生
汉水丑生侯伟作品
1.初生演替
①概念:从来没有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②过程:裸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乔木→森林
③例子:沙丘、火山岩、冰川泥等
2.次生演替
①概念: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②过程: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乔木林
③例子: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等
分析讨论
太白山沿海拔升高,依次是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山草甸,请问为什么他们没有演替成为相同的森林?
海拔→温度→顶级群落
顶级群落不再演替,高度适应环境,没有外力干扰情况下,长期处于动态平衡。
汉水丑生侯伟作品
趋势
结果
内因
外因
演替的规律
人类活动
物种多样性更高(一般是这样)
顶级群落,动态平衡
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温度和降水
共同进化
(生存斗争)
1、解释小路周围杂草的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如果小路废弃后,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吗?
思考与讨论
1.至少有两种因素在小路周围的杂草分布中起作用:
一是人的践踏,从耐践踏而言,车前草最强,狼尾草次之,狗尾草最弱;
二是植物之间的竞争,在远离人践踏的地方,茎秆较高的狗尾草优先获得阳光,车前草等处于劣势。
2.如果小路被废弃后,人的践踏活动停止了,在路周围会慢慢长出茎秆较高的植物,逐渐成为优势植物。于是,就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
P81思考与讨论
过度放牧
导致草原退化
过度砍伐
导致森林破坏
污水排放,破坏水域生物群落
改善措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
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你说我说:
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从保护森林、草原的资源,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等方面考虑
水葫芦(凤眼莲)
生物入侵
生物入侵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害非常大,素有“黄花开处百花杀”的说法。
引进外来物种一定会造成物种入侵吗?举例说明
知识层面
一、概念

演替
1、裸岩上的演替——初生演替

2、弃耕农田上的演替——次生演替
三、人类活动对
群落演替的影响
二、过程及类型
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小灌木→ 灌木丛→树林
1、 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2、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我的收获…...
思想、方法层面
1、认同群落演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2、关注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我的收获…...
(理综 全国卷 30)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
(1)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哪个属于初生演替,哪个属于次生演替?
(2)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时间短,分析其主要原因。
(3)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 (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 (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
光裸岩石上开始的是初生演替,砍伐森林开始的是次生演替。
形成森林需要一定的土壤条件,上述次生演替起始时即具备该条件,而从裸岩开始的演替要达到该条件需要漫长的时间。
变快
未发生改变
练 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