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一年的培养,我班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有较大的提升,特别是与别人合作的能力较强,他们很喜欢老师设计的活动课,能够在活动中短时间内进行分工与合作。但由于他们的基础较差(六年级进入七年级语文数学总分97分为最高分,七年级期末语文统考成绩平均55.02分),对知识性的东西兴趣不浓,总是被动学习,活动是最容易调动他们的手段。所以设置了本次活动,在活动中对他们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新闻采访,熟悉新闻采访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2.学习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制作比较科学的采访提纲。
3.拟写采访短信,学习怎样与人进行有效沟通,怎样使用文明语言。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的分工与合作,让学生体会新闻采访的方法和步骤。
2.通过预设和模拟采访,了解新闻采访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新闻采访活动,培养学生关心实事,明辨是非,爱憎分明的世界观。
授课课时:2课时
教学重点:
1.制作合理科学的采访提纲。
2.使用文明有效的语言进行新闻采访。
教学难点:
通过新闻采访活动,培养学生关心实事,明辨是非,爱憎分明的世界观。
教学准备:
与我校刚调到时光学校任校长的杨国学校长取得联系,得到他在活动中接受学生短信采访的支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4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朗读课文。请各小组的同学在我们指定的活动位置,围成一个圆圈,来朗读第三课《“飞天”凌空》,在朗读的过程中你要尽情的表达你的情感。
你觉得今天的朗读与以往的朗读相比有哪些不同?
学生谈不同。
这是我们学校刚刚调到时光学校的杨校长采用的全校性早读方式,据我了解,这是在我们这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早读方式。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去对他做一次新闻采访。
二、制作采访提纲(20分钟)
提示学生:我们的新闻采访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那么,我们参照课本第13页的采访提纲示例,作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1.小组讨论确定采访的题目。
2.小组长组织小组内部6个人根据自己的特点明确分工(书写速度快的同学记录、有手机的同学拍照、普通话好的同学提问、其余同学后期整理等)。
3.探讨、拟写采访问题。
提示学生:①询问三个至五个问题比较适合;②问题之间要注意逻辑关系。
4.组组之间合作。
先拟好提纲的小组找到另一个拟好提纲的小组,合为一个讨论组,共同探讨两个小组所设置的采访问题的合理性,取长补短。
三、展示采访方案(8分钟)
1.两两合作的小组将讨论好的方案书写在小黑板上;
2.派1-2名同学为代表解说方案;其余同学认真听说,对不合理的地方给予指正。
3.教师随机指定一个小组在全班展示方案,全班讨论、添补。
四、编写采访短信(12分钟)
我们有了可行的采访提纲,但我们要对杨校长进行面对面的采访不太现实。那么怎样才能让杨校长配合我们完成本次活动呢?我们可以用短信和他进行沟通。下面我们每个人根据采访方案,给杨校长写一条采访短信,好吗?
提示学生:①要注意礼貌用语、人称代词的使用;②要说明原因。
1.指名班上平时写作能力较强的一名学生,用展台展示所写短信,大家讨论,补充。
2.教师示范所拟短信。
尊敬的杨校长:
您好!犁倭中学八(2)班的学生在此向您问好!同时也将釆访您采用“面对面晨读方式”的一些看法。我们有以下问题想问您:
①请问您用这种方式晨读是受谁的启发?
②您是什么时候想到釆用这种方式来让同学进行晨读的?
③您觉得这个方式最难实施的地方在哪里?您是怎么解决的?您管理方式是什么?
④您觉得让同学们用这种方式有什么改变?
⑤您会坚持用下去吗?为什么?
⑥您对这个晨读方式还能提出什么好建议?
谢谢校长的配合,我想在您的这种科学的管理之下,学校会变得更好!
3.将讨论好的短信用老师的手机发给杨校长。
五、教师小结(1分钟)
同学们,我们通过活动,拟写了采访方案,特别是对采访时所使用的用语、所提的问题进行合作探讨,得到了科学合理的采访提纲。我们还拟写了发给采访对象的短信,特别看到同学们强调了敬词的使用,老师很是欣慰。活动中老师还看到了同学们探索的主动性、合作的精神,保障了我们活动的成功,我们一定要为自己精彩的表现鼓掌10秒。(全体鼓掌)
六、布置作业
将你认为最好的采访提纲收集在你的笔记本上或制成卡片贴在书上。
第二课时
一、课前准备:
1.接收杨校长所回的短信。
2.指导一个小组的学生由一人主持,其余同学扮演杨校长,每人熟悉杨校长的回信中的一个问题,力求做到回答时语言要流利。
二、召开新闻采访会(30分钟)
1.将学生发给杨校长的问题进行拆分,尽量做到每个小组都有提问的问题。
2.各个小组用抽签的方式决定所提的问题以及提问顺序。
3.按照上节课准备的采访方案,小组内部人员落实任务分工,模仿采访现场活动。
4.各小组按照顺序向杨校长的扮演者提问。
提示学生:第一小组要注意开场语,最后小组要注意结束语。
5.负责记录的人员重点记录本组提问的内容。
三、素材整理(15分钟)
1.将负责记录的同学所记录的材料进行整理,组合成一篇新闻采访稿。
2.将负责拍照的同学所拍的照片归类整理,留下有价值的部分,收入班级相册。
四、布置作业
1.根据整理好的新闻采访稿,写作一则消息。
2.收藏新闻采访稿。
教学评价:
导入时我选择课本第三课让学生朗读,因为这是一篇优美的新闻特写。读它既让学生再次感受文中的跳水之美,更让学生体会了新闻“报道事实”的本质属性。由此引入,更有利于学生由前面的新闻学习转入新闻的实践操作。设计采访方案时由于先提示学生参照课本13页的例子,学生大部分忽略了题目与分工的设计,好在我设计了表格作了引导,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完整的方案结构。学生讨论的过程中积极性是很高的,但两个小组合作时会出现顶牛的现象,相互之间不承认对方的优点,这时我必须及时出面将他们从困境中拉出来。评价方案时学生都本着欣赏别人的心态,既肯定了别人,也提出了修改意见,达到了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