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件:人教版选修二 第一章 海洋概述(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课件:人教版选修二 第一章 海洋概述(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10-13 11:06:13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二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基础自主梳理
知能层级突破
教材深化透析
课标领航
当堂巩固训练
第二节
课外视野拓展
课标领航
课程标准
1.知道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历程。
2.举例说明海洋对人类科学研究的贡献。
学习目标
了解不同历史阶段人类对海洋价值的认识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历程以及目前人类对海洋的科学研究。
基础自主梳理
一、人类认识海洋的历程
1.15世纪以前,人类对于海洋与陆地关系的认识占主导地位的是“____________”,认为陆地的四周是______,海洋的边缘是_______。
天圆地方
海洋
深渊
2.1405~1433年,中国著名航海家______先后七次下西洋,创世界远洋航海之壮举。自___________开始,世界迎来了_________时代。各大洲国家和地区之间因海洋阻挡而相互隔绝的状况被逐渐打破,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海洋是世界交通的重要通道。
郑和
15世纪末
大航海
思考
1.明代郑和下西洋的西洋指的是什么地方?
【提示】 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 
3.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深化了对海洋的利用。战争时期,海洋成为屯兵、作战的重要场所;战后海洋又成为_____基地、油气开发基地、__________基地和____等空间利用基地。随着海洋的利用价值越来越大,海洋成为世界列强争夺的重要阵地。人们由此认识到______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空间。
食品
旅游娱乐
仓储
海洋
思考
2.人类开发利用了哪些海洋资源?
【提示】 主要有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油气资源、海洋空间利用(包括海上、海中、海底三部分)等。
4.当今社会面临_________、环境恶化、___________等一系列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谋求的最优先目标。这也促使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海洋是地球环境的_________,是人类_________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资源短缺
生态失调
调节器
生命支持
二、人类对海洋的科学探索
1.海洋探险时代,人们对海洋的认识仅局限在与航海探险相关的海面_____要素、______等方面。
气象
洋流
思考
3.人类对海洋的探索有何意义?
【提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关于海洋的科学发现对人类认识地球、认识自然作出了独特的贡献。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对海底地形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由此诞生了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学说,使人们对地球又有了新的认识。
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大洋观测计划,人们认识到全球气候异常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关系,揭示了海洋与大气间的相互作用过程。进入21世纪,科学界正在全面开展海洋环境与全球环境变化关系的研究。目前,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海洋已成为21世纪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海洋记载着人类的过去,海洋预示着人类的未来,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关于海洋的科学发现对人类认识地球、认识自然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1)1872~1876年,人类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_____________考察,奠定了海洋科学的基础。
(2)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对海底地形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由此诞生了__________说和__________学说,使人们对地球又有了新的认识。
环球综合海洋
海底扩张
板块构造
(3)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大洋观测计划,人们认识到全球气候异常与___________现象的关系,揭示了_____与_____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4)进入21世纪,科学界正在全面开展______环境与______环境变化关系的研究。
(5)目前,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海洋已成为21世纪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
3.海洋记载着人类的过去,预示着人类的未来,21世纪是“_____________”。
厄尔尼诺
海洋
大气
海洋
全球
海洋的世纪
知能层级突破
人类认识海洋的历程
时代 人类对海洋的认识
15世纪以前 “天圆地方”占主导地位;人类形成了海洋有“鱼盐之利和舟楫之便”的认识
1405~1433年  郑和七次下西洋,创世界远洋航海之壮举
时代 人类对海洋的认识
15世纪末以来 迎来了大航海时代,发现了新大陆,开辟了新航线,进行了环球航行,扩大了世界市场,开始了近代殖民掠夺,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认识到海洋是世界交通的重要通道
一战后  认识到海洋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当今社会 认识到海洋是地球环境的调节器,是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将来 对海洋价值的认识将会继续深化
下列有关人类认识海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类对海洋最早的认识是“鱼盐之利和舟楫之便”
B.15世纪末开始,迎来了大航海时代,人们逐步形成了海洋是世界交通的重要通道的认识
C.一战后,人们认识到了海洋是地球环境的调节器
D.当今社会,海洋已成为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例1
【解析】 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15世纪以前,人们靠海吃海,就近航海,有“鱼盐之利和舟楫之便”的认识观点;第二阶段是15世纪末开始至一战前,由于远洋航海技术与理论逐渐成熟,各大洲国家和地区之间因海洋阻挡而相互隔绝的状况被逐步打破,人们认识到海洋是世界交通的重要通道;
第三阶段是一战以后,人们深化了对海洋的利用,认识到海洋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空间,当时还没有认识到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也就是说没有认识到海洋是地球环境的调节器;第四阶段是当今社会,人们对海洋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认识到海洋是地球环境的调节器,是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答案】 C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地、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1)材料中所述的观点是在人类认识海洋的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
(2)从材料中可知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发生了哪些变化?
例2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类对海洋认识的过程。从材料中的描述可知,在此时,美洲已被发现,世界进入大航海时代,各大洲国家和地区之间,因海洋阻隔而相互隔绝的状况被逐渐打破,人们逐渐认识到海洋是世界交通的重要通道。
【答案】 (1)地球确实是圆的,知道了地球上海洋包围着陆地而且全球连成整体,通过海洋可以到达地球上的各个大陆和岛屿。
(2)人类海洋观念的主流从“靠海吃海的就近航海”的初级阶段发展到了“海洋是世界交通的重要通道”的新阶段。
人类对海洋的科学探索
时间(年) 事件 主要意义
海洋探险时代 1405~1433 郑和下西洋 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1492~1504 哥伦布横渡大西洋 发现了美洲。标志着大航海时期的到来
1498 达·伽马到达印度 开辟了印欧航线
1519~1522 麦哲伦环球旅行 证明了地球是球形,世界大洋是连续而相通的
1768~1779 库克完成环南极航行 获得了第一批海洋资料
时间(年) 事件 主要意义
科学研究时代 1872~1876 “挑战者”号环球航行考察 现代海洋学研究的真正开始
1902 ICES成立 建立了一系列海洋理论,如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学说
1925~1927 “流星号”南大西洋调查
1957~1965 HOE
1968~1983 DSDP
1971~1980 IDOE 认识到全球气候异常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关系,揭示了海洋与大气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1985~1997 TOGA
1993GLIVAR
和平利用时代 1994年11月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生效 把世界海洋开发与管理引入一个新时代
读图,回答(1)~(2)题。
例3
(1)将下列各海峡的代表字母填入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A.马六甲海峡      B.白令海峡
C.麦哲伦海峡 D.巴士海峡
(2)在澳门回归时,有人乘海轮从澳门经悉尼、惠灵顿至布宜诺斯艾利斯。有关他遇到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经历了台风袭击
B.一路均顺风顺水
C.从惠灵顿到南美洲一段顺风顺水,其余均逆水而行
D.沿途依次经过菲律宾—东澳大利亚暖流—惠灵顿—西风漂流—麦哲伦海峡
【解析】 (1)马六甲海峡位于南海与安达曼海之间,白令海峡沟通北冰洋与白令海,麦哲伦海峡沟通南大西洋与南太平洋,巴士海峡沟通南海与太平洋。如图甲所示。(2)澳门回归时,是北半球的冬季,此航线不可能有台风。
图甲
【答案】 (1)如图甲。 (2)D
教材深化透析
教材P8“思考”
1.海洋是人类未来资源开发和空间利用的基地,所以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1世纪,人类把海洋研究作为重点,所以称之为“海洋的世纪”。
2.海洋研究有利于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能揭开许多地球之谜。
当堂巩固训练
课外视野拓展
 郑和下西洋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创举,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2005年是郑和首次下西洋600周年。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中央决定成立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领导小组,开展一系列纪念活动。
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有两个突出特点:首先,郑和下西洋代表了一种和平交往的航海模式。中国在三国和唐宋时代,通过南海已经开始发展与东南亚、南亚和西亚的海上贸易网。至明初之际,南海一带海盗猖獗,严重威胁明朝的外部环境安全和贸易往来。郑和下西洋的主要任务是剿灭海匪,调节、缓和与各国之间的矛盾,平息冲突,维护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稳定和海上安全。在郑和船队历时28年的航海活动中,只出现过自卫性质的三次短暂战事,没有占据海外国家的一寸土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协和万邦”的人文传统。
郑和下西洋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官方贸易,贸易采取议价成交方式,体现了平等、自愿、公平的贸易原则和精神。
其次,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也是中国与有关各国的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郑和船队在途经锡兰山(今斯里兰卡)时,尊重当地人民的佛教信仰,捐钱修庙,布施香礼,其三种语言的“布施碑”至今留存科伦坡的国家博物馆。郑和本人是伊斯兰教信徒,郑和船队最后还完成了麦加朝圣之旅,对发展当时明朝与西洋伊斯兰国家的友谊起了重要作用。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共39张PPT)
第一节 地球上的海与洋
基础自主梳理
知能层级突破
教材深化透析
课标领航
当堂巩固训练
第一节
课外视野拓展
课标领航
课程标准
1.读图认识世界海洋的分布大势。
2.了解海与洋的区别
学习目标
海与洋的概念和区别,四大洋概述,海、海峡、海湾的不同。
基础自主梳理
一、海与洋的区分
1.海洋、海、洋的概念
(1)海洋是____和___的总称。
(2)洋是海洋的_________,也是海洋的_____。
(3)海是海洋的_________部分。


中心部分
主体
边缘附属
思考
1.平常,人们把海和洋合在一起叫海洋,请问如何划分海和洋呢?
【提示】 洋一般远离大陆,由半岛、岛屿、群岛同海划开,水域面积非常广阔,水深超过2000米。洋底地形以海盆、岭脊为主,这就是大洋的特征。例如,亚洲东部,以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台湾岛和菲律宾群岛一线把洋和海划开,东面为大洋,西面为大海。
海是海洋靠近大陆的部分,内侧是大陆,外侧是大洋,中间以群岛、岛屿为界,深度较浅,面积比大洋小得多。如果洋和海之间并没有岛屿和群岛分布,如在美洲西海岸的广阔水域,可以根据海底地形来划分,陆架和陆坡所占据的水域为“海”,海以外的水域为“洋”。
2.海、洋的区分
(1)洋远离大陆,深度____,面积___,受大陆影响___,具有稳定的理化性质和潮汐系统,以及强大的______系统。
(2)海则靠近____,深度浅,面积___,兼受洋、陆影响,具有_______的理化性质,_____现象明显,没有独立______系统。

广

洋流
大陆

不稳定
潮汐
海流
思考
2.海洋对陆地有何影响?
【提示】 海洋对陆地的影响表现为:一是海洋热容量大,可以调节沿海地区的温度变化幅度;二是借助水循环,影响大陆的降水状况。
二、四大洋
1.太平洋轮廓近于______形,南北窄,中间宽;东部海岸_________,西部海岸较______,岛屿____,是全球岛屿最多的大洋。
2.大西洋轮廓略呈“____”状,东西_____,______延伸;北大西洋海岸线_____,多_____、岛屿,南大西洋海岸线平直,海湾、_____较少。
椭圆
平直陡峭
曲折

S
狭窄
南北
曲折
海湾
岛屿
3.印度洋北部______,南部开敞;北部因被较多半岛和岛屿穿插分隔,岸线_____,形成许多边缘海、______和海峡,南部岸线______。
4.北冰洋海岸线______,岛屿众多;它在四大洋中,面积_______,深度也_____。
三、海、海峡、海湾
1.海的分类:按照它所处的位置可分为________、内陆海和________。
封闭
曲折
内海
平直
曲折
最小
最浅
边缘海
陆间海
2.海峡、海湾的概念
(1)海峡指连通海洋与海洋的______天然水道。
(2)海湾是洋或海延伸进大陆,且深度逐渐减小的水域。
3.意义:海靠近大陆,是联系周围陆地和沿海国家的海上通道,有着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海峡则是海上交通运输的______之地,许多海峡被人们称为“______________”。
狭窄
咽喉
海上生命线
知能层级突破
海与洋的区分
比较项目 洋 海
概念 海洋的中心部分,也是海洋的主体 海洋的边缘附属部分
面积 面积广,占海洋面积的89% 面积小,占海洋面积的11%
水深 深度大,一般在3000 m以上 深度浅,平均深度从几米到二三千米
受陆地影响程度 远离大陆,受大陆影响小 靠近大陆,兼受洋、陆影响
比较项目 洋 海
海流系统 具有稳定的潮汐系统以及强大的洋流系统 潮汐现象明显,没有独立海流系统
水温和盐度变化 具有稳定的理化性质,水温和盐度变化不大 具有不稳定的理化性质,水温和盐度变化比较大
联系 连续的、相通的、物质和能量充分地交换
举例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东海、地中海、波罗的海
关于海洋的正确说法是(  )
A.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的29%
B.海的面积大
C.海洋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可以充分进行交换
D.海不属于海洋
【解析】 海洋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的面积小,占海洋面积的11%;海是海洋的边缘附属部分。
【答案】 C
例1
有关海与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洋是咸水,海是淡水  
B.海水深度大
C.洋的理化性质不稳定
D.海的潮汐现象明显
【解析】 洋是海洋的主体,远离大陆,深度大,面积大,有独立的洋流系统,水温和盐度相对稳定;海是海洋的边缘附属部分,潮汐现象明显。
【答案】 D
例2
1.四大洋的特征
四大洋
大洋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范围 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 位于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 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 为亚洲、欧洲、北美洲环抱
面积(106 km2) 179.679 93.363 74.917 13.100
大洋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比重(%) 49.8 25.9 20.7 3.6
轮廓 近于椭圆形 略呈“S”状 北部封闭,南部开敞 陆地包围近半封闭
海岸 东部平直,西部曲折 南部平直,北部曲折 南部平直,北部曲折 岸线曲折
大洋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水温(℃) 19.1 16.9 17
洋流 北部 北部 北部 冬

南部 南部 南部
大洋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资源 鱼类、石油、天然气、煤锰结核 鱼类、石油、天然气 石油、鱼类、珍珠 石油、天然气、铁、磷酸盐、泥炭、有色金属
学法指导
四大洋的轮廓
太平洋——竖立的椭圆“O”
大西洋——“S”状
印度洋——倒写的“U”形
北冰洋——三大洲包围
2.四大洋的分界线
(1)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分界线:北段大致从马六甲海峡北端向南向东;南段大致从塔斯马尼亚岛南角向南,以147°E经线为界。
(2)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分界线:以通过南美洲南端合恩角的68°W经线为界。
(3)大西洋与印度洋的分界线:以通过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的20°E经线为界。
(4)大西洋与北冰洋的分界:大致以挪威海以南为界。
(5)太平洋与北冰洋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读“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例3
(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大洲和大洋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⑤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赤道横穿的大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大洋中,岛屿最多的是________,轮廓略呈“S”状的是________,北部封闭、南部开敞的是________,深度最浅的是________。
(4)B、C之间的分界线是________海峡,C、D之间的分界线,大致以________海以南为界。
【解析】 正确读图是做好本题的关键。根据其轮廓和海陆之间的相对位置,比较容易确定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四大洋中,太平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水温最高,大西洋轮廓略呈“S”状,印度洋北部封闭、南部开敞,北冰洋面积最小、水温最低、深度最浅;太平洋与北冰洋的分界是白令海峡,大西洋和北冰洋的分界大致以挪威海以南为界。
【答案】 (1)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亚洲 非洲 欧洲 大洋洲 印度洋 太平洋 北冰洋 大西洋
(2)印度洋 太平洋 大西洋
(3)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4)白令 挪威
1.海:位于大洋的边缘,按照海所处的位置可分为边缘海、内陆海和陆间海。
边缘海临大陆,以半岛、岛屿或群岛与大洋分隔。我国大陆东岸濒临的黄海、东海和南海就是太平洋的边缘海。
海、海峡、海湾
内陆海是深入大陆内部,被大陆或岛屿、群岛所包围,仅通过狭窄的海峡与大洋或其他海相沟通的水域。如渤海、波罗的海、波斯湾等。
陆间海位于几个大陆之间,并有海峡与相邻海洋相连通,一般面积较大,平均深度较深,海底地貌比较复杂。如地中海、红海。
2.海峡:指连通海洋与海洋的狭窄天然水道,如直布罗陀海峡。海峡是海上交通运输的咽喉,许多海峡被人们称为“海上生命线”。
3.海湾:海或洋伸进陆地,且深度和宽度逐渐减小的水域。海湾面积大小不一,有的湾比海还大,如哈得孙湾。
读世界著名海峡图,下列选项中,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例4
A.①白令海峡 ②霍尔木兹海峡 ③多佛尔海峡 ④马六甲海峡
B.①霍尔木兹海峡 ②马六甲海峡 ③白令海峡 ④多佛尔海峡
C.①多佛尔海峡 ②马六甲海峡 ③霍尔木兹海峡 ④白令海峡
D.①多佛尔海峡 ②霍尔木兹海峡 ③白令海峡 ④马六甲海峡
【解析】 从图中的四个海峡来看.多佛尔海峡和白令海峡均处在连接南北水域的位置上,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海峡均处在沟通东西海上交通的位置,而马六甲海峡的水域由西北斜向东南,特征明显。
【答案】 D
教材深化透析
教材P4“思考”
1.主要的海如地中海、红海、波罗的海、黑海、阿拉伯海、南海、东海、黄海、加勒比海、渤海、北海等等。海峡如英吉利海峡、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直布罗陀海峡、麦哲伦海峡等等。海湾如墨西哥湾、几内亚湾等。
2.红海属于陆间海,黑海属于内陆海。红海在亚欧大陆与非洲大陆之间,黑海深入亚欧大陆内部。
3.渤海属于内陆海,黄海属于边缘海。渤海是太平洋深入到亚欧大陆内部形成的海,黄海是在亚欧大陆边缘,通过岛屿与大洋分开。
当堂巩固训练
课外视野拓展
原始海洋的形成
   一般指约在46亿年前刚从太阳星云形成的地球。初生的地球,在继续旋转和凝聚的过程中,由于本身的凝聚收缩和内部放射性物质(如铀、钍等)的衰变生热,温度不断增高,其内部甚至达到炽热的程度,于是重物质就沉向内部,形成地核和地幔,较轻的物质则分布在表面,形成地壳。
初形成的地壳较薄,而地球内部温度又很高,因此火山爆发频繁,从火山喷出的气体,构成地球的原始性大气。水是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原始地球的地表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所以当时的水都以水蒸气的形态存在于原始大气之中。地表不断散热,水蒸气被冷却又凝结成水。以后地球内部温度逐渐降低,地面温度终于降到沸点以下,于是倾盆大雨从天而降,降落到地球表面低凹的地方,就形成了江河、湖泊和海洋。科学家称那时的海洋为原始海洋。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