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八上第六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祝兹侯(zī) 畎亩(quǎn) 傅说(yuè) 胶鬲(gē)
B.公孙衍(yǎn) 拂士(bì) 彀(gòu) 曾益(zēng)
C.弓弩(nǔ) 拂乱(fú) 孙叔敖(ào) 妾妇(qiè)
D.按辔(pèi) 畔之(pàn) 域民(yū) 筋骨(jīn)
2.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B.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C.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D.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B.曾不若孀妻弱子 曾益其所不能
C.且焉置土石 始一反焉 D.惧其不已也 转转不已
4.与“何苦而不平”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且焉置土石? B.何陋之有?
C.何以为计? D.如太行、王屋何?
5.下列加点四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属予作文以记之
B.母命之 杜少府之任蜀州
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曹操比于袁绍
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择其善者而从之
6.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困于心,衡于虑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一怒而诸侯惧 D.入则无法家拂士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受检的十余种带“学习型”“专为小学生编”等字样的辞书,合格率不足10%左右
B.长期饮用纯净水或蒸馏水容易导致电解质紊乱而出现软弱乏力
C.消费者在购买文具用品时,要尽量选择无异味的橡皮擦、无刺鼻气味的涂改液和学习用品
D.假如我们幸运地读到真正的好书,那么,一生将受益无穷
8.对《雁门太守行》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第一句“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
B.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
C.第六句,“寒声”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
D.第七、八句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
9.下列对《饮酒》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而无车马喧”的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的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
合一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10.对杜牧《赤壁》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B.“折戟沉沙铁未销”,是说折断的兵器埋没在沙土中还没有锈蚀。因为该兵器埋入沙土的年代不久,时间不长。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用假设的口气说的。如当时的天气、风向不给周郎以方便,赤壁之战就有可能被曹操取胜,那么“二乔”就可能被关在铜雀台了。
D.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但诗人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故说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11.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8分,每小题2分)
我们身边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民俗活动等,都彰显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班上准备开展一次以“身边的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吧!
(1)【我会宣传】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法国巴黎圣母院遭遇火灾,这对我们保护故宫等文化遗迹给予了很大的警醒。请你补充宣传标语,倡导同学们文明游览。
上句:保护文化遗产
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要建议】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请你对身边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
(3)【我能探究】
【材料一】 贴春联是过年的活动之一,春联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春节来临时,家家户户在门上张贴对联,借此寄托人们对风调雨顺、家室安泰的祈盼。
【材料二】 元宵灯会是年俗之一,灯的花色众多,风格各异:冰灯晶莹剔透,纱灯流光溢彩,宫灯端庄稳重。它们无不具有民间艺术的奇特魅力。彩灯为婚寿吉庆营造了浓厚的喜庆氛围,是中国传统的吉祥象征物。
【材料三】 剪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它题材广泛,造型生动活泼,是中国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剪纸往往选择福禄寿诞、五谷丰登等题材,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探究的结果是:
(4)【我会转述】周六学校组织同学们到“古隆中”研学旅行,赵小军的妈妈让你转告他要文明旅行,做文明游客,不要做不文明的事。你应该如何转告他呢?
我会说: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15分)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 宋昭公出亡①,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②,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主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节选自刘向《新序》,有删改)
[注] ①出亡:失国后逃亡。②发政举事:施行政治,任用官吏。
1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喟然叹曰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实是欲界之仙都
C.所以动心忍性 吾知所以亡矣
D.孙叔敖举于海 相与步于中庭
1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
②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译文:
14.孟子认为造就人才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是什么因素?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和司马迁忍辱写《史记》的故事,印证了甲文中的什么说法?(4分)
15.乙文中,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是什么?如果用甲文中的话来概括,其原因是什么?((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12分)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锐兵刃 ②天子且至
③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译文:
②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译文:
18.最后一段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3分)
19.简述汉文帝称周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11分)
【甲】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乙】狄武襄公青①初以散直为延州指使。是时西边用兵,公以才勇知略,频立战功。常被发面铜具,驰突贼围,敌人畏慑,无敢当者。公识度宏远,士大夫翕然称之,而尤为韩魏公、范文正公所深知,称为国器。文正以《春秋》《汉书》授之曰:“将不知古今,匹夫之勇,不足尚也。”公于是博览书史,通究古今,已而立大功,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天下称其贤。 (节选自《渑水燕谈录》)
【注释】①狄武襄公青: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人,面有刺字,善骑射,人称“面涅将军”。
20.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上自劳军 ②使人称谢
③士大夫翕然称之 ④匹夫之勇,不足尚也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分)
①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②常被发面铜具,驰突贼围,敌人畏慑,无敢当者。
23.【甲】文表现了周亚夫什么性格?【乙】文狄青为何能够被天下称贤?(3分)
(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4分)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4.体会诗人借历史故事所抒发的感情。
25.这首诗是一首咏史绝句,立意新奇,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三、作文(本大题共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自律,就是自我约束。自律的人,可以享受更多的乐趣,拥有更大的自由,得到意外的收获:理性网游,生活会更充实多彩;节制饮食,身体会更轻盈敏捷;管控情绪,内心会更从容平和……
请以“给×××的一封信”为题目,以“自律的乐趣”为内容,给老师、亲友、同学……写一封信,可以讲述自己的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畅谈感悟。
要求:(1)明确收信人×××,将题目“给×××的一封信”补充完整;
(2)统一以“小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学生个人及学校的相关信息;
(3)表达要得体;
(4)不少于600字。
部编语文八上第六单元检测题(二)(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B 【解析】A.“鬲”应读“ɡé”;C.“敖”应读“áo”;D.“域”应读“yù”。
2.D 【解析】D.有误,正确划分是: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3.D 【解析】A前一个“且”意思是将近,后一个“且”是况且的意思。B前一个“曾”有“尚且,竟然”的意思,后一个“曾”是通假字,通“增”,意为增加。
C前一个“焉”是可解释为“于何,在哪里”之义,后一个“焉”是语气助词。
D两个“已”意思相同,均为停止之意。
4.D 【解析】结合本题,我们可知“何苦而不平”与“如太行、王屋何?”句式相同,都属于固定反问句式,而其他三项都是宾语前置的倒装句。故 D符合题意。
5.D 【解析】A.“以”分别是介词,凭借/介词,来;“之”分别是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代词,这件事;B.“之”字分别是代词,她/动词,去、往;C.“于”字分别是介词,在/介词,与;D.两个“而”都是连词,表示顺承关系.
6.C 【解析】A项,“衡”同“横”;B项,“畔”同“叛”;D项,“拂”同“弼”。
7.D 【解析】A.前后矛盾,“不足”和“左右”矛盾,应该把“矛盾”或“左右”去掉。B.成分残缺,缺宾语,在句末加上“的现象”。C.分类不当,把“和”改为“等”。
8.C 【解析】C.第六句,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斗志难振表述错误;
9.B 【解析】意思是“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的地方僻静了”。
10.B 【解析】B.“还没有锈蚀”“该兵器埋入沙土的年代不久,时间不长”错了,折断的兵器还没有完全锈蚀。从三国赤壁之战,到杜牧生活的晚唐,经历了六百年,时间不能说不长。故B错误。
11.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8分,每小题2分)
(1)(示例)守护精神家园(内容、字数符合题意,书写正确即可)
(2)(示例)①加强宣传力度,在各种媒体上进行保护文化遗产的有关宣传。②加大保护力度,对文化遗产派专人看管。③加大法律的制裁力度,对破坏、盗窃文化遗产的行为要重处。(写出两条即可)
(3)(示例)①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奇特的艺术魅力。②文化遗产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示例)赵小军,你妈妈让我转告你,在研学旅行时要文明旅行,要做文明游客,不做不文明的事。(要有称呼,注意人称的变化。)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15分)
12.D
13.①通过这样的途径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才能。②所以宋昭公逃亡后能够醒悟,最后得以返回国家。
14.主观因素。印证了“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说法。
15.谄谀者众。无法家拂士(或:入则无法家拂士)。
[参考译文][乙] 宋昭公亡国后出逃,到达了边境,感慨说道:“我知道亡国的原因了。我朝做官的有千人,施行政治,任用官吏,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王圣明!’侍从数百人,披着衣服站立,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王长得英俊!’朝内朝外都听不到说我的过错,因此到了这个地步!”在宋昭公看来,君王之所以离开国家失掉社稷,是因为说谄媚话的人太多。所以宋昭公逃出了国家后能够醒悟,最后得以返回国家。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16.①使……锋利 ②将要 ③规定 ④先前
17.①把守军营门的官兵对跟随天子的车队说:“将军规定,在军营中不能赶着马车奔跑。”
②他们的将领一定会被(敌人)袭击而成为俘虏。至于周亚夫,怎么能够侵犯呢?
18.为周亚夫治军之严而“惊”;为周亚夫怠慢皇帝,有损天子之威而“惊”;为汉文帝的深明大义、礼仪周至而“惊”;为周亚夫过分拘泥于军纪而“惊”。
19.周亚夫治军严肃,军令威严,军纪严明,不媚上。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11分)
20.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
21.①慰问 ②告知 ③一致 ④崇尚,推崇
22.(1)盔甲在身,末将就不跪拜了,请允许我行军礼拜见(皇上)。
(2)经常披散头发,戴着铜面具,飞奔着冲入敌阵,敌人畏惧,没有谁敢抵挡他。
23.【甲】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明、恪敬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乙】文狄青①作战骁勇(频立战功);②博古通今(通究古今);③辅佐朝政。所以被天下称贤
(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4分)
24.这首诗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25.意在说明要想建立一番事业,得有一定的条件。如果条件不具备,即使英雄人物也一样无能为力。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