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 第十一篇 回到保安
【一、选择题】
01、他姓李,( )岁,自称是年纪最大的一个红军“战士”。李在参加红军之前在山西省洪洞县卖肉,他痛斥“模范省主席”阎锡山和地方官吏以及他们的苛捐杂税。
A. 五十四 B.六十四 C.七十四 D.八十四
02、“礼拜堂”的真实姓名叫( ),他又是药剂师,又是红军战士。
A. 朱作其 B.徐特立 C.贾河忠 D. 刘志丹
03、在江西苏区进行了普遍的“( )”宣传。所有寺庙、教堂、教会产业都被没收为国家财产,和尚、尼姑、神父、牧师、外国传教士都被剥夺了公民权利,但是在西北实行了容忍宗教的政策。
A. 反神 B.反封建 C.反迷信 D. 反宗教
04、一天图书馆来了一批《字林西报》,斯诺读到了一个十分简单的巧克力蛋糕烘制法,他知道博古家里还藏着一罐可可,于是请李克农为他写申请书,要求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北区政府主席,给他( )可可用来制作蛋糕。
A. 一两 B. 二两 C. 三两 D. 四两
05、在过去十多年中,在中国人关于他们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问题的想法上,( )肯定地而且明显地起着支配性的影响,特别是在知识青年中间,它是唯一的支配性的外来影响。
A. 美国 B.英国 C.日本 D. 俄国
06、中华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说:“中华苏维埃政府,宣布它愿意与国际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压迫民族结成革命统一战线,宣布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是它的忠实盟友。”
A. 朝鲜 B.印度 C.苏联 D.巴基斯坦
07、共产党在他们的宣传中不断强调,他们只反对日本军阀、资本家和其他“法西斯压迫者”,( )是他们的潜在盟友。
A.日本人民 B.全世界人民 C.国民党 D.其他政党
08、共产国际在一九二六年,接着在一九二七年春天发生灾难期间给予中国共产党策略路线和“指示”的时候,是由( )领导的。
A.李德 B.博古 C.列宁 D.斯大林
09、( )认为国民党不能完成革命的两项主要目标,即反帝——推翻外国在中国的统治——和反封建——推翻地主豪绅在中国农村的统治。
A.斯大林 B.季诺维也夫 C.列宁 D.李德
10、由于“世界革命根据地”( )需要和平,共产国际便成了在全世界进行和平宣传的有力机构。
A. 印度 B.中国 C. 苏联 D. 巴基斯坦
11、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卖了大量飞机、坦克、大炮、弹药给( ),以便摧毁中国苏区,当然没有卖任何东西给共产党。
A.北京 B.西安 C.台湾 D.南京
12、( )躲在一条内河小船的草席下,经过六天六夜的惊险旅行,才从广州偷渡到红军前线,到了江西苏区首都瑞金。
A. 斯诺 B.博古 C.李德 D. 徐海东
13、德国顾问李德指挥作战时出现的两次重大失误:1、反对1933年红军和十九路军的合作,2、南京( )围剿中的错误的战术防御计划措施。
A.第二次 B.第三次 C.第四次 D.第五次
14、十月十九日甘肃来的无线电消息告诉我们,四方面军先遣部队在会宁同一军团的( )领导的第一师胜利会师。
A.陈赓 B.朱德 C.彭德怀 D.叶剑英
15、共产党坚持的团结的基本原则是( )的原则。
A.国共共同合作 B.国共合作抗日 C.中华民族解放 D. 抗日民族解放
【二、填空题】
01、在河连湾,斯诺遇到了一个被“红小鬼”称为“礼拜堂”的人,他的真名是 ,是个理发师,原来在山西平阳一家美国教会医院的药房里工作。小鬼们这么叫他,是因为 。
02、西北苏维埃主席是 。
03、在知识青年之间, 是唯一的支配性的外来影响。在中国青年中间, 几乎收到崇拜, 是最受爱戴的外国领导人。
04、中华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宣布, 是它的忠实盟友。
05、共产国际的主席是 。
06、到一九三三年唯一曾与中国红军在一起作过战的外国人 才在苏区出现,在政治和军事上占据高位。
07、两个德国将领, 是彻头彻尾的法西斯, 是布尔什维克。
08、中国猪共产国际的代表是 ,党中央委员会的那位美国留学的书记是 。
09、从九月底一直住到十月半。作者收集了足够的 材料可以编写一本《 》,每天早上都有一个新的指挥员或苏维埃官员来供我访问。
10、 当然不仅仅是个好厨子,打扑克的能手。中国苏区这个神秘人物是何许人 国民党将领 读了在江西发现的他一些着作后称他为共产党的“智囊”。
11、由于分享俄国革命的集体经验,由于 的领导,中国无疑地得到了很大好处。但同样确实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其生长发育的痛苦过程中遭到严重的挫折,也可以归因于此。
12、独臂将军 是个很有趣、很可爱、很英俊的青年,头脑机灵、容易冲动,善于辞令,妙趣横生。
13、国民党和 是中国两大政治力量,如果他们现在继续打内战,结果就会对抗日运动不利。
14、一九二三年到一九三七年的中俄关系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923-1927,苏联与国民革命派的 时期;
1927-1933,中俄绝缘时期;
1933-1937,中俄 时期。
【三、简单题】
01、“在旧中国这个子宫中同时孕育了两个卵细胞,而且都是从国外受精的”,请举例说明这两个卵细胞。
。 。
02、“他把马鸿逵一我的马牵了过去”,“我”为什么把马取名为“马鸿逵”
。03、回保安后,“我”因为什么而感到不安、焦灼
。 。
04、放飞想象,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写出埃德加斯诺离开红色中国时的所思所想。
。 。 。【四、文段阅读】
(一)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他的父亲是清朝一个武官,一天别的武官请他的父亲去赴宴。他的父亲把他带去,做爸爸的吹嘘自己儿子如何勇敢无畏,有个客人想试他一下在桌子底下开了一枪。结果,他面不改色,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
01、请问上述文字中的他是谁?
。
02、关于他,《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还介绍了什么事?(请另写一件)
。
(二)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请结合文中的划线句,分析分析红军受欢迎的原因。
材料一:“红军教我读书写字,”老狗说,“现在我已经能够操纵无线电,用步抢瞄准。红军帮助穷人。就这么一些?红军对待我们很好,我们从来没挨过打。”老表说:“这里大家都一样。不
像在白区里,穷人是地主和国民党的奴隶。这里大家打仗是为了帮助穷人,救中国.红军打地主和白匪,红军是抗日的。这样的军队为什么有人会不喜欢呢?”
材料二:他们有的那点纪律,似乎都是自觉遵守的。我们走过山上得一丛野杏树时,他们忽然四散开来去摘野杏,个个装满了口袋,总是有人给我带回来一把,临走时他们好像一阵大风卷过一般又排列成行,赶紧上路,把耽误了的时间补回来,但是在我们走过四人果然时却没有人去碰一碰里面滴果汁。我们在村子里吃的粮食和蔬菜也是照价付钱的。
原因:
。
(三)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总司令的驾到同我记忆犹新的场面——毛泽东、徐海东、林彪、彭德怀毫不在乎地走在红色中国的一条街上——截然不同,令人难忘。而且总司令并没有人悬赏他首级。这生动地说明谁真的害怕人民,谁信任人民。但是即使西安府所采取的全部保护总司令生命的措施,后来也证明是不充分的。就在保卫他的军队中间,他的敌人也太多了。
01、以上文段选自《 》,作者是 (国家)的 (人名)。
02、“记忆犹新”在句子中的意思是 ,“截然不同”的意思是 。
03、请把文中画线句子改为反问句: ?
04、结合原著回答:文段中的总司令是谁?他悬赏多少钱要毛泽东、周恩来的首级?“西安府所采取的全部保护总司令生命的措施,后来也证明是不充分的”这句话暗示后来发生一件震撼世界的大事件,这个事件是什么?
。
(四)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二十日那天我安全地经过了无人地带,到了东北军防线的后面,第二天借了一匹马,进了洛川,那里有一辆卡车在等待着我。一天以后我就到了西安府。到鼓楼时我就从司机座旁下了车,请一名红军战士(他穿着东北军制服)把我的包扔给我。找了半天没有找到,接着又找了半天,这时我疑惧交加。果然没有疑问。我的包不在那里。在那个包里,有我十几本日记和笔记,三十卷胶卷——是第一次拍到的中国红军的照片和影片——还有好几磅重的共产党杂志、报纸和文件。必须把它找到!
在鼓楼下面激动了半天,交通警在不远的地方好奇地看着我们。于是进行了轻声的商量。最后终于弄清楚了怎么回事。那辆卡车用麻袋装着东北军要修理的枪械,我的那个包为了怕受到搜查也塞在那样一个麻袋里,一起卸在我们旅程后面二十英里的渭河以北的咸阳了!司机懊丧地瞪着卡车。“他妈的,”他只好这样安慰我。
天已黑了,司机表示他等到明天早晨再回去找。明天早晨!我下意识中感到明天早晨太迟了。我坚持我的意见,终于说服了他。卡车转过头来又回去了。我在西安府一个朋友家里整宵没有合眼,不知道我能不能再见到无价之宝的那个包。要是那个包在咸阳打了开来,不仅我的一切东西都永远丢失了,而且那辆“东北军”卡车和它所有的乘客都要完了。咸阳驻有南京的宪兵。
01、说说“我”“必须把它找到”的缘由。
。
。
02、斯诺为什么会下意识感到明天早晨太迟了?
。
【五、赏析文段】
01、我牵着马到那个宽敞的马厩里去时,一个高大的白胡子老人,身穿一套褪色的灰布制服,腰上系着一条长可及地的皮围裙,走上前来,举手敬礼,他戴着一顶红星军帽,太阳晒得黧黑的脸,露出了没有牙的笑容。
赏析:
。专题11 第十一篇 回到保安
【一、选择题】
01、他姓李,( B )岁,自称是年纪最大的一个红军“战士”。李在参加红军之前在山西省洪洞县卖肉,他痛斥“模范省主席”阎锡山和地方官吏以及他们的苛捐杂税。
A. 五十四 B.六十四 C.七十四 D.八十四
02、“礼拜堂”的真实姓名叫( C ),他又是药剂师,又是红军战士。
A. 朱作其 B.徐特立 C.贾河忠 D. 刘志丹
03、在江西苏区进行了普遍的“( A )”宣传。所有寺庙、教堂、教会产业都被没收为国家财产,和尚、尼姑、神父、牧师、外国传教士都被剥夺了公民权利,但是在西北实行了容忍宗教的政策。
A. 反神 B.反封建 C.反迷信 D. 反宗教
04、一天图书馆来了一批《字林西报》,斯诺读到了一个十分简单的巧克力蛋糕烘制法,他知道博古家里还藏着一罐可可,于是请李克农为他写申请书,要求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北区政府主席,给他( B )可可用来制作蛋糕。
A. 一两 B. 二两 C. 三两 D. 四两
05、在过去十多年中,在中国人关于他们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问题的想法上,( D )肯定地而且明显地起着支配性的影响,特别是在知识青年中间,它是唯一的支配性的外来影响。
A. 美国 B.英国 C.日本 D. 俄国
06、中华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说:“中华苏维埃政府,宣布它愿意与国际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压迫民族结成革命统一战线,宣布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C )是它的忠实盟友。”
A. 朝鲜 B.印度 C.苏联 D.巴基斯坦
07、共产党在他们的宣传中不断强调,他们只反对日本军阀、资本家和其他“法西斯压迫者”,( A )是他们的潜在盟友。
A.日本人民 B.全世界人民 C.国民党 D.其他政党
08、共产国际在一九二六年,接着在一九二七年春天发生灾难期间给予中国共产党策略路线和“指示”的时候,是由( D )领导的。
A.李德 B.博古 C.列宁 D.斯大林
09、( B )认为国民党不能完成革命的两项主要目标,即反帝——推翻外国在中国的统治——和反封建——推翻地主豪绅在中国农村的统治。
A.斯大林 B.季诺维也夫 C.列宁 D.李德
10、由于“世界革命根据地”( C )需要和平,共产国际便成了在全世界进行和平宣传的有力机构。
A. 印度 B.中国 C. 苏联 D. 巴基斯坦
11、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卖了大量飞机、坦克、大炮、弹药给( D ),以便摧毁中国苏区,当然没有卖任何东西给共产党。
A.北京 B.西安 C.台湾 D.南京
12、( C )躲在一条内河小船的草席下,经过六天六夜的惊险旅行,才从广州偷渡到红军前线,到了江西苏区首都瑞金。
A. 斯诺 B.博古 C.李德 D. 徐海东
13、德国顾问李德指挥作战时出现的两次重大失误:1、反对1933年红军和十九路军的合作,2、南京( D )围剿中的错误的战术防御计划措施。
A.第二次 B.第三次 C.第四次 D.第五次
14、十月十九日甘肃来的无线电消息告诉我们,四方面军先遣部队在会宁同一军团的( A )领导的第一师胜利会师。
A.陈赓 B.朱德 C.彭德怀 D.叶剑英
15、共产党坚持的团结的基本原则是( D )的原则。
A.国共共同合作 B.国共合作抗日 C.中华民族解放 D. 抗日民族解放
【二、填空题】
01、在河连湾,斯诺遇到了一个被“红小鬼”称为“礼拜堂”的人,他的真名是贾河忠,是个理发师,原来在山西平阳一家美国教会医院的药房里工作。小鬼们这么叫他,是因为他是个基督教徒。
02、西北苏维埃主席是博古。
03、在知识青年之间,俄国是唯一的支配性的外来影响。在中国青年中间,列宁几乎收到崇拜,斯大林是最受爱戴的外国领导人。
04、中华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宣布,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苏联是它的忠实盟友。
05、共产国际的主席是季诺维也夫。
06、到一九三三年唯一曾与中国红军在一起作过战的外国人李德才在苏区出现,在政治和军事上占据高位。
07、两个德国将领,冯.西克特是彻头彻尾的法西斯,李德是布尔什维克。
08、中国猪共产国际的代表是王明,党中央委员会的那位美国留学的书记是洛甫。
09、从九月底一直住到十月半。作者收集了足够的传记材料可以编写一本《红色中国名人录》,每天早上都有一个新的指挥员或苏维埃官员来供我访问。
10、李德当然不仅仅是个好厨子,打扑克的能手。中国苏区这个神秘人物是何许人 国民党将领罗卓英读了在江西发现的他一些着作后称他为共产党的“智囊”。
11、由于分享俄国革命的集体经验,由于共产国际的领导,中国无疑地得到了很大好处。但同样确实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其生长发育的痛苦过程中遭到严重的挫折,也可以归因于此。
12、独臂将军蔡树藩是个很有趣、很可爱、很英俊的青年,头脑机灵、容易冲动,善于辞令,妙趣横生。
13、国民党和共产党是中国两大政治力量,如果他们现在继续打内战,结果就会对抗日运动不利。
14、一九二三年到一九三七年的中俄关系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923-1927,苏联与国民革命派的同盟时期;1927-1933,中俄绝缘时期;1933-1937,中俄合作时期。
【三、简单题】
01、“在旧中国这个子宫中同时孕育了两个卵细胞,而且都是从国外受精的”,请举例说明这两个卵细胞。
共产党在组织青年的方法方面取法于俄国的固然很多,而蒋介石总司令则不仅利用意大利轰炸机来毁灭他们,而且也效法基督教青年会来组他的反共的新生活运动。
02、“他把马鸿逵一我的马牵了过去”,“我”为什么把马取名为“马鸿逵”
“马鸿逵“是西北军阀头子,以“马鸿逵“给坐骑命名,体现出对统治者的憎恶与笑。
03、回保安后,“我”因为什么而感到不安、焦灼
“南京军队大批开人甘肃和陕西,除非我马上出去,否则封锁线上的最后- -道隙可能给堵上了,我焦灼地等待着苏区政府给我做好动身的安排。
04、放飞想象,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写出埃德加斯诺离开红色中国时的所思所想。
[示例]别了,红色中国!四个多月的观察采访,我认识了诸多的苏区领袖、将领、土兵和农民兄弟,耳闻目睹了许许多多的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结交了那么多的朋友。红色中国越来越远,我不是在回家,而是在离家啊!
【四、文段阅读】
(一)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他的父亲是清朝一个武官,一天别的武官请他的父亲去赴宴。他的父亲把他带去,做爸爸的吹嘘自己儿子如何勇敢无畏,有个客人想试他一下在桌子底下开了一枪。结果,他面不改色,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
01、请问上述文字中的他是谁?贺龙
02、关于他,《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还介绍了什么事?(请另写一件)
贺龙控制鸦片运送要道时严禁士兵抽大烟,军纪严明。
(二)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请结合文中的划线句,分析分析红军受欢迎的原因。
材料一:“红军教我读书写字,”老狗说,“现在我已经能够操纵无线电,用步抢瞄准。红军帮助穷人。就这么一些?红军对待我们很好,我们从来没挨过打。”老表说:“这里大家都一样。不
像在白区里,穷人是地主和国民党的奴隶。这里大家打仗是为了帮助穷人,救中国.红军打地主和白匪,红军是抗日的。这样的军队为什么有人会不喜欢呢?”
材料二:他们有的那点纪律,似乎都是自觉遵守的。我们走过山上得一丛野杏树时,他们忽然四散开来去摘野杏,个个装满了口袋,总是有人给我带回来一把,临走时他们好像一阵大风卷过一般又排列成行,赶紧上路,把耽误了的时间补回来,但是在我们走过四人果然时却没有人去碰一碰里面滴果汁。我们在村子里吃的粮食和蔬菜也是照价付钱的。
原因:红军帮助老百姓爱民亲明;红军打地主白匪和日本鬼子,保护老百姓;红军队伍纪律严明,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
(三)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总司令的驾到同我记忆犹新的场面——毛泽东、徐海东、林彪、彭德怀毫不在乎地走在红色中国的一条街上——截然不同,令人难忘。而且总司令并没有人悬赏他首级。这生动地说明谁真的害怕人民,谁信任人民。但是即使西安府所采取的全部保护总司令生命的措施,后来也证明是不充分的。就在保卫他的军队中间,他的敌人也太多了。
01、以上文段选自《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是美国(国家)的埃德加·斯诺(人名)。
02、“记忆犹新”在句子中的意思是过去的事情,至今印象十分清晰,如同刚发生过一样,“截然不同”的意思是形容两件事情毫无共同之处。
03、请把文中画线句子改为反问句:这难道不能生动地说明谁真的害怕人民,谁信任人民?
04、结合原著回答:文段中的总司令是谁?他悬赏多少钱要毛泽东、周恩来的首级?“西安府所采取的全部保护总司令生命的措施,后来也证明是不充分的”这句话暗示后来发生一件震撼世界的大事件,这个事件是什么?
总司令:蒋介石。毛泽东:25万。周恩来:8万。事件:西安事变。
(四)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二十日那天我安全地经过了无人地带,到了东北军防线的后面,第二天借了一匹马,进了洛川,那里有一辆卡车在等待着我。一天以后我就到了西安府。到鼓楼时我就从司机座旁下了车,请一名红军战士(他穿着东北军制服)把我的包扔给我。找了半天没有找到,接着又找了半天,这时我疑惧交加。果然没有疑问。我的包不在那里。在那个包里,有我十几本日记和笔记,三十卷胶卷——是第一次拍到的中国红军的照片和影片——还有好几磅重的共产党杂志、报纸和文件。必须把它找到!
在鼓楼下面激动了半天,交通警在不远的地方好奇地看着我们。于是进行了轻声的商量。最后终于弄清楚了怎么回事。那辆卡车用麻袋装着东北军要修理的枪械,我的那个包为了怕受到搜查也塞在那样一个麻袋里,一起卸在我们旅程后面二十英里的渭河以北的咸阳了!司机懊丧地瞪着卡车。“他妈的,”他只好这样安慰我。
天已黑了,司机表示他等到明天早晨再回去找。明天早晨!我下意识中感到明天早晨太迟了。我坚持我的意见,终于说服了他。卡车转过头来又回去了。我在西安府一个朋友家里整宵没有合眼,不知道我能不能再见到无价之宝的那个包。要是那个包在咸阳打了开来,不仅我的一切东西都永远丢失了,而且那辆“东北军”卡车和它所有的乘客都要完了。咸阳驻有南京的宪兵。
01、说说“我”“必须把它找到”的缘由。
因为“在那个包里,有我十几本日记和笔记,三十卷胶卷——是第一次拍到的中国红军的照片和影片——还有好几磅重的共产党杂志、报纸和文件”。这些资料珍贵无比,对“我”向全世界报道红色中国意义重大。
02、斯诺为什么会下意识感到明天早晨太迟了?
当时的斗争形势非常严峻,情况瞬息万变。一晚上耽搁,就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五、赏析文段】
01、我牵着马到那个宽敞的马厩里去时,一个高大的白胡子老人,身穿一套褪色的灰布制服,腰上系着一条长可及地的皮围裙,走上前来,举手敬礼,他戴着一顶红星军帽,太阳晒得黧黑的脸,露出了没有牙的笑容。
赏析:作者从外貌、动作、神情等方面抓住特点描写,展现了一位老红军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