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 必修三高二历史周末测试(第3周)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 必修三高二历史周末测试(第3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0-14 17:4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民版 必修三 高二历史周末测试(三)
命题:河北高碑店一中高二历史教研组
考查范围:专题一到专题四的全部基础知识
限定时间:60分钟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一论述应当出自春秋战国的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2.最近,有一网民提出构建皖北交通大网络的设想,以加快安徽崛起步伐。该设想把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故里连接起来。下列言论不属于这四人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3. 下面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影响的叙述, 正确的有 ( )
①促进了中国古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②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
③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文化,下列人物组合与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①“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②“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③“天下事有大根本有小根本,正君心是大根本”④“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A.唐甄、程颢、王阳明、顾炎武 B.孟子、李贽、王阳明、顾炎武
C.朱熹、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 D.董仲舒、顾炎武、朱熹、黄宗羲
5.“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 ( )
A.格物致知 B.心即理也 C.发明本心 D.齐物逍遥
6.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吹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的心在动!心动才有幡动!”乙徒的观点与下面谁的思想相近( )
A.朱熹 B.张载 C.王阳明 D.周敦颐
7. 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点是( )
①反传统反教条; ②反对封建专制;
③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④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 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
A.经世致用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
9.《屈原》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了一个屈原的书房场景。其中有可能的是( )
A.书桌上摆放一本《武经总要》 B.墙角放有司南
C.书柜中有印刷的书籍 D.书柜中有《秋兴八首》
10.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 )
A.《喻世明言》 B.《子虚赋》 C.《楚辞》 D.《诗经》
11.“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从词风格上看,该词属于( )
A.婉约派 B.豪放派 C.田园派 D.花间派
12.鲁迅在《门外文谈》中指出“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由来,恐怕也逃不出这个例子”。这里鲁迅告诉我们
A.汉字是史官或巫创造的 B.汉字是口口相传的文字
C.汉字是仓颉创造的 D.汉字是劳动人民集体创造的
13.对“师夷长技以制夷”评价正确的是①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②成为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口号③是对几千年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④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近年来,有学者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是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即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按这一思路,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主要历史事件是 ①新思想的萌发 ②洋务运动 ③戊戌变法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略了。”材料所述的“运动”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6.“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下列人物中,有可能发表这一议论的是( )
A.林则徐 B.康有为 C.毛泽东 D.李鸿章
17.19世纪末,“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等术语都渐渐成了报纸文章的熟语,渐渐成了一班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还有许多人爱用这种名词做自己或儿女的名字。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归功于
A. 梁启超 B. 谭嗣同 C. 严复 D. 陈独秀
18.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
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19.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为此而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功绩是
A.动摇了传统封建思想统治地位 B.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
C.推动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 .促进了科学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20.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子缝里看出字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鲁迅先生《狂人日记》这部作品 ①抨击了儒家的传统道德 ②推动新文化运动进入新阶段
③促进中国文学的新发展 ④全面肯定了西方的思想文化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 ①③
21.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22.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 )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 D.国民革命思想
23.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这个办法”是
A.武装夺取政权 B.颁布《临时约法》 C.进行二次革命 D.实行新三民主义
24.“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形成于( )
A.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 B.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
C.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D.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
25.中国革命成功的关键在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具体情况相结合。下述毛泽东的革命斗争策略中,与此认识相吻合的有
①重视农村根据地建设 ②重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③完全听从共产国际的指导 ④重视工农运动有机结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6.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论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终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过渡阶段
B.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禁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创造前提
27.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发表的主要著作有
①《论十大关系》 ②《论人民民主专政》
③《新民主主义论》 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8.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他在这里强调的是
A.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具体的问题 B.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具体的实践相结合
C.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 D.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
29.从中国历史看,20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二是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领导人的理论创新,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三大理论成果都:①具有时代精神 ②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产物 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 ④具有科学性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30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就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及___________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将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②科学发展观③邓小平理论,按照形成的先后顺序填入空格,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①③ D. ③①②
31. (20分)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艰难的探索。
A组:李鸿章和曾国藩 B组:梁启超和孙中山 C组:李大钊和陈独秀 D组:毛泽东和邓小平
请回答:
⑴指出A和B两组人物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4分)
⑵促使C组人物由向西方学习转变为向苏俄学习的因素有哪些?(8分)
⑶D组人物在走自己路的过程中分别有什么突出贡献?(4分)
⑷上述先进中国人的探索历程给后人哪些启迪?(4分)
高二历史周末测试(三)
班 级 姓 名 成 绩
(1)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资产阶级思想(或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4分)
(2)西方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动。(8分)
(3)毛泽东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或“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邓小平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4分)
(4)以天下为己任;不屈不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事求是。(4分)
1—5 6—10 11—15
16—20 21—25 26—30
31.(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