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公开课课件、学案、视频((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公开课课件、学案、视频((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6 16:43:10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导入新课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
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孟子》
八年级上册第22课
孟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致读懂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1
学习目标
2
通过反复诵读,感受孟子说理的特点,从文中得到启示。
3
背诵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名言警句。
孟子的文章特点:
长于修辞,
善于说理,
富于气势。
文言文学习三步骤:
1、读准 字词正音 划分节奏
2、读通 字词解释 翻译文本
3、读懂 句段分析 感悟文意
学习提示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读准字音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qu n
fù yuè

zēng
读准字音
kòng
本文是一篇说理文章,主要谈论了哪些话题?中心观点是哪一句呢?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分析内容
忧患:忧愁祸患
安乐:安逸享乐
1、造就人才 2、治理国家

傅说
胶鬲
管夷吾
孙叔敖
百里奚

畎亩
版筑
鱼盐




君主

辅佐武王

令尹
大夫
出生卑微
历经磨难
终有成就
作者列举了6个人物的事迹,他们有什么共同点?用意是什么呢?

磨练成才
生于忧患
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要想成为圣贤,要从哪些方面得到磨练?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思想磨练:苦其心志
生活磨练: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动磨练:行拂乱其所为
好处: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作者由以上六个例子得出了什么结论呢?(用原文回答)
仲尼困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作者认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你还能列举一下吗
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
出了不朽的《红楼梦》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愈。
生于忧患
普通人在自我修养方面,怎么表现才能离圣贤更近一步呢?
能改
后作
后愈
作:有所作为
愈:明白事理

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
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么上升到治国方面,又有哪些警示呢?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死于安乐
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
敌国外患
多难兴邦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
学习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多难兴邦
拓展延伸
磨练成才
忧患意识
而我们,莘莘学子,面对一次次犯错,我们也能勉励自己:__________,从中感悟为人处世。
从那以后,多少仁人志士面对磨难,心中会想到那段激励人心的话:________,从中汲取力量,相信逆境出人才。
忧患意识
让我们华夏文化绵延不断,
让我们中华文明屹立东方。
又有多少治国理政者,从_________语句中领悟
忧患意识,权衡得失,勤于治国。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孟子》
梳理全文结构,创作思维导图。
论点
出身卑微,经受了艰苦磨炼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结论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说理充分
(举例论证)真实,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排比句式,增强语言气势。



傅说
胶鬲
管夷吾
孙叔敖
百里奚
苦其心志(思想)、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行为)、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造就人才
治理国家
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类推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反面
正面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课外作业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冰心
谢谢聆听,再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导学案 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能准确、流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翻译课文,记住词句意思;能理清文章的思路及结构。
二.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要求:
(1)用蓝笔划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通过书本该课下面注释
和查工具书将这些字及其读音、词义写在该字附近处。
默读课文至少5遍。
结合注释及资料翻译课文,将重点实词、虚词的意思写在课本该字上面。
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畎亩(quǎn) 傅说(yuè) 胶鬲(gé) 拂士(bì)
思考问题
开头列举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检测题(请自主完成划线解释,不要参考任何资料)
①曾益其所不能( )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 )
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⑤舜发于畎亩之中( )
⑥空乏其身( )
⑦入则无法家拂士( )( )
⑧出则无敌国外患( )( )
写出预习收获和问题。
助读资料------掌握重点文言词语:
通假字 曾益:通“增”,增加。 衡于虑:通“横”,梗塞。
拂士:通“弼”,辅弼。
古今异义
所以:(古)用来 (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常与“因为”连用。
一词多义
于:舜发于畎亩之中 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给
征于色 在 生于忧患 因,由于
发:发于畎亩 被举用 发于声 显露,表现
拂:行拂乱其所为 违背 法家拂士 通“弼”,辅弼
词类活用 苦其心志:(使动用法)使……痛苦
劳其筋骨:(使动用法)使……劳累
饿其体肤:(使动用法)使……经受饥饿
空乏其身:(使动用法)使……受到贫困之苦
动心忍性:(使动用法)使……惊动;使……坚忍
行拂乱其所为:(使动用法)使……错乱
人恒过(名词活用为动词):犯错误、犯过失
入、出(动词活用为名词):国内、国外
语句理解
1、译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写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益其所不能。
拓展练习题
世界各国的储蓄率排行榜,中国一直居高不下。据统计:中国人的储蓄率高达45%,而美国只有7%左右,联系本文思考一下其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