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蝉》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道(suì) (xià xì) 跳(zao) 金(qiāng)
B.扁(yà) 鱼(qí) 地(xué) 涂(màn)
C.扒(jüé) 喧(xiāo) (bào shài) 车(zhé)
D.土(nián) 寻(mì) 产(luǎn) 肿(yōng)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
B.假定它在早晨9点钟占居了树枝,大概要到12点半才扔下它的皮飞去。
C.蝉的遂道大都是深十五六英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
D.最后,它找到适当的地点。用前足的勾扒掘地面。
3.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拆迁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 , 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
B.为使这批滞销货卖出去,他煞费苦心,寻觅契机。
C.我今年去了黄果树瀑布,那里的行云流水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D.在喧嚣的人群里,他依然没有迷失自我。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器的歌声”中,“喧器的歌声”这个短语是偏正短语。
B.“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一句中,“翅膀”是名词。
C.“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利那欢愉呢?”这句话中的谓语为“歌颂”。
D.“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器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这个句子是因果关系的复句。
卷II(非选择题)
二、 填空题
5. 填空
法布尔(1823﹣1915),________、生物学家、________、文学家。身为现在昆虫学与动物行为学的先驱,法布尔以膜翅目、鞘翅目、直翅目的研究而闻名,雨果称他为“昆虫界的荷马”。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橄榄树上的伞菌》等。
6. 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1)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________
(2)其实,它干起活来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________
(3)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________
(4)危险来自一种极小的蚋,蝉和它比起来,简直成为庞大的怪物。________
7. 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接着,它________(表演 演绎)一种奇怪的体操。在空中________(跳跃 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________(伸直 伸展),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________(钩 抓)住它的空皮。
8. 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蝉喜欢干燥、阳光多的地方。(________)
(2)做隧道的时候,泥土搬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墙壁不会塌下来呢?(________)
(3)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现代文阅读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蟋蟀的住宅
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歌唱,还由于它的住宅。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功夫,弃去毫不可惜。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蟋蝉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在儿童时代,我到草地上去捉蟋蟀,把它们养在笼子里,用菜叶喂它们。现在为了研究蟋蟀,我又搜索起它们的巢穴来。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
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到土底下,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用钳子和耙继续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的了。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它身体的增长而加深加阔。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1)“蟋蟀的住宅”指的是什么?
(2)蟋蟀是怎样建造住宅的?
(3)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不肯随遇而安”?)
②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土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为什么说蟋蟀用来挖土的工具“是那样简单”?又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4)蟋蟀的住宅本来是一个小小的“简朴的”洞穴,作者为什么写得如此生动?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10. 蜘蛛的巢
法布尔
蜘蛛在母性方面的表露甚至比猎取食物时所显示的天才更令人叹服。它的巢是一个丝织的袋,它的卵就产在这个袋里。它这个巢要比鸟类的巢神秘,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气球,大小和鸽子蛋差不多,底部宽大,顶部狭小,顶部是削平的,围着一圈扇蛤形的边。整个看来,这是一个用几根丝支持着的蛋形的物体。
巢的顶部是凹形的,上面像盖着一个丝盖碗。巢的其他部分都包着一层又厚又细嫩的白缎子,点缀着一些丝带和一些褐色或黑色的花纹。我们立刻可以猜到这一层的白缎子的作用,它是防水的,雨水或露水都不能浸透它。
为了防止里面的卵被冻坏,仅仅使巢远离地面或藏在枯草丛里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一些专门的保暖设备。让我们用剪刀把包在外面的这层防雨缎子剪开来看看。在这下面我们发现了一层红色的丝。这层丝不是像通常那样的纤维状,而是很蓬松的一束。(A)这种物质,比天鹅的绒毛还要软,比冬天的火炉还要暖和,它是未来的小蜘蛛们的安乐床。小蜘蛛们在这张舒适的床上就不会受到寒冷空气的侵袭了。
在巢的中央有一个锤子一样的袋子,袋子的底部是圆的,顶部是方的,有一个柔嫩的盖子盖在上面。这个袋子是用非常细软的缎子做成的,里面就藏着蜘蛛的卵。蜘蛛的卵是一种极小的橘黄色的颗粒,聚集在一块儿,拼成一颗豌豆大小的圆球。这些是蜘蛛的宝贝,母蜘蛛必须保护着它们不受冷空气的侵袭。
那么蜘蛛是怎样造就这样精致的袋子的呢?让我们来看看它做袋子时的情形吧!它做袋子的时候,慢慢地绕着圈子,同时放出一根丝,它的后腿把丝拉出来叠在上一个圈的丝上面,就这样一圈圈地加上去,就织成了一个小袋子。袋子与巢之间用丝线连着,这样使袋口可以张开。袋的大小恰好能装下全部的卵而不留一点空隙,也不知道蜘蛛妈妈如何能掌握得那么精确。
产完卵后,蜘蛛的丝囊又要开始运作了。但这次工作和以前不同。只见它先把身体放下,接触到某一点,然后把身体抬起来,再放下,接触到另一点,就这样一会儿在这,一会儿在那,一会儿上,一会儿下,毫无规则,同时它的后脚拉扯着放出来的丝。这种工作的结果,不是织出一块美丽的绸缎,而是造就一张杂乱无章、错综复杂的网。接着它射出一种红棕色的丝,这种丝非常细软。它用后腿把丝压严实,包在巢的外面。
然后它再一次变换材料,又放出白色的丝,包在巢的外侧,使巢的外面又多了一层白色的外套。而且,这时候巢已经像个小气球了,上端小,下端大,接着它再放出各种颜色不同的丝,赤色、褐色、灰色、黑色……让你目不暇接,它就用这种华丽的丝线来装饰它的巢。直到这一步结束,整个工作才算大功告成了。
(B)蜘蛛开着一个多么神奇的纱厂啊!靠着这个简单而永恒的工厂﹣﹣它可以交替做着搓绳、纺线、织布、织丝带等各种工作,而这里面的全部机器只是它的后腿和丝囊。
(1)蜘蛛的巢在外观上有什么特点?请阅读全文简要作答。
(温馨提示:仔细筛选信息,分条概括。)
(2)文中画线句子(A)(B)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温馨提示:先判断说明方法,然后看看说明方法或具体准确或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什么特点。)
(A)________
(B)________
(3)下列说法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蜘蛛织一个巢,要放出各种颜色的丝。
B.蜘蛛巢中央的袋子很精致,恰好能装下全部的卵而不留一点空隙。
C.蜘蛛织巢的顺序是“产卵﹣﹣加白色外套﹣﹣织外巢﹣﹣华丽装饰”。
D.蜘蛛织巢工作分为产卵前后两个过程。
四、 综合读写
11. 学习了本文,班上准备进行一次以“有趣的昆虫”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了解昆虫的休息特点——“蛰”。“蛰”即“蛰伏”,指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你能说出与之相关的一个节气及其含义吗?
(2)为了更好地研究昆虫,小明为大家推荐了一本好书《虫子旁》,请你帮他补写一个过渡句。(不超过15个字)
《虫子旁》讲述的是一个被我们忽略的虫子的世界。
在那里,“一个水洼就是一片海洋,一片叶子就是一顶阳伞,一个鹅卵石就是一座岛屿,而一块路边的石板的缝隙就可以成为一个尸横遍野的战场……”________,让我们照见了自己和自己的生活。
(3)活动结束后,老师要求写一篇活动感悟,下面是李华同学写的一个片段,请仿照画线句子再写一句。
走进昆虫的世界,我领略了这个微妙世界无穷的奥秘:蝴蝶的美丽,将我带入了蝶象翩避的神秘王国;________。昆虫的世界,是一个美妙的世界。
12. 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课文后,同学们都被小小的蝉的经历惊呆了,决定在班中开展以“金蝉颂”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有关“蝉”的古诗词。
五、 写作
13. 县政府拟于2022年在经济开发区新建一所初中学校。为了使新建校园更受学生欢迎,筹委会拟向全体同学征询建议。请你给筹委会写一封题为“我理想中的校园”的信,介绍你的构想。
要求:①说明有条理,表达要得体。②对自己喜欢的场所要抓住特征作具体描述。③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C
A
C
C
法国,昆虫学家,《昆虫记》,《阿维尼翁的动物》
6.举例子 打比方 列数字 作比较
7. 表演,腾跃,伸直,钩
8.(1)拟人(2)反问(3)对比,比喻,拟人
9. 指蟋蟀的巢穴或洞穴。
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①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因为“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追求生活质量,讲究生活享受。
②因为它挖土的工具只是自己的前后足及腿上的“钳子”、“锯”或“耙”,作者说蟋蟀住宅工程“伟大”,是与它“那样简单”的建筑工具相对比而言。蟋蟀用“那样简单”的工具建成这样的住宅,真是费尽了心血和力气,确实不容易,堪称超能量的发挥了。
因为作者能抓住蟋蟀“住宅”的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并把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启示:要把事物写得生动,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并把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
整体呈蛋形(或倒置的气球形);底部宽大,顶部狭小;顶部是削平的凹形的;白色并点缀着其他颜色的花纹。
作比较,强调了红色的丝具有的松软舒适和保暖的特点。,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织巢的复杂与神奇。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C
11.(1)惊蛰。惊蛰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蛰伏动物被雷声震醒,出来活动。
(2)虫子的世界就像是一面镜子
(3)示例:蟋蟀的鸣唱,将我引入了乐曲悠扬的音乐殿堂
12. 示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呜蝉。——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3.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