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5张PPT)
第三章 区域合作
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南水北调
【课标内容】
以某地区为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标解读】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状况均不相同,因此区域之间的联系是必不可少的。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区域的持续发展。对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应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发生原因和过程,二是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后者是重点。
课 程 标 准
为什么要跨区域调配?
1、你知道我国有哪些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2、我国为什么要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
3、华北地区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试分析其原因。
4、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有何意义?
一、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
04
北煤南运
02
西气东输
01
南水北调
03
西电东送
资源跨区域调配
我国水资源地域分布的不平衡性
人口(占全国%) 耕地(%) 水资源总量比重(%)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北方 44.4% 59.2% 14.7% 747立方米
南方 50.6% 35.2% 80.4% 3480立方米
中国水资源的特点
数量上:“总量多,人均少”
空间分布上:“南多北少,东南多西北少”
时间分配上:“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变率大”
为什么调?
(一)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的原因※※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呈现“南多北少;东南多、西北少”的格局,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是南水北调的主要原因。
北方:
水少耕地多,人口稠密,生产、生活需水量较大,且在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用水浪费严重、水源被污染等现象
南方:
水多耕地少,在当前经济条件及人口状况下,水资源需求量小于其供应量,水资源相对富足
如何调?
试从水量、水质、建设成本、运转成本、对沿途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线的优缺点。
阅读课本P80-81南水北调工程相关内容:
“南水北调”工程三条线路的评价※※
项目 东线 中线 西线
水源区
受水区
输送方式
可调水量
源地水质
地形地势对线路的影响
工程量
现有可用配套设施
优点
缺点
东线工程
调水源地
供水区
可调水量
源地水质
地形地势对线路的影响
现有可用配套设施
工程量
长江下游扬州(江都)
北经黄河隧道至天津; 东经济南到烟台、威海
大
差
黄河以南需逐级提水, 以北可顺地势北流
好,有京杭大运河及沿线湖泊可利用
小,建设成本低
东线
隧道输水:
1.可以采用较短的路线,可以避开沿线地表不利的地形及地质条件。
2.有压隧洞能够适应水库水位的大幅度变化,也能够适应水电站引用流量的迅速变化。
3.不受地表气候的影响,可以避免沿途对水质的污染。
特点:地质条件、施工技术及机械化的要求较高、工期较长,投资大。
明渠
暗渠
减少水分蒸发
京杭运河沿线河底地势剖面示意图
中线工程
调水源地
供水区
可调水量
源地水质
地形地势对线路的影响
现有可用配套设施
工程量
湖北丹江口水库
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北京、天津)
较大
较好
地势南高北低,全线基本可自流
较好,有丹江口和三峡水库可用
中等,营运成本低
中线
中线工程沿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西线工程
调水源地
供水区
可调水量
源地水质
地形地势对线路的影响
现有可用配套设施
工程量
长江上游通天河及其支流雅砻江、大渡河
黄河上游的西北地区及华北部分地区
水量有限
很好
地形复杂,需筑坝建库和开凿巴颜喀拉山输水隧洞
差,可用设施极少
巨大,建设成本高
西线
南水北调东、中、西线的三条线路的优缺点
东线工程 中线工程 西线工程
优点 水源充沛;工程量小,投资少 水质较好;基本自流、 水质好;青藏高原地势高于西北地区,可自流引水
缺点 水质较差;逐级提水,运转费用高 需挖掘渠道,工程量很大;占用大量耕地,迁移民众多 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地形复杂,工程艰巨;生态脆弱
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的不足.除了南水北调外,还有哪些措施
开源、节流、区际协调
①修建水库;
②提高人口素质,节约用水;
③发展节水农业;
④工业污水处理后可作为工业冷却用水重新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⑤加强水资源的宏观调控;
⑥海水淡化;
⑦保护生态环境;
⑧提高水价;
积极影响
社会效益:①缓解城乡争水、地区争水、行业争水的矛盾,促进社会稳定,改善投资环境;②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
经济效益: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生态效益:①有利于地下水的恢复,减缓地面沉降;②改善气候条件,保护当地湿地和生物多样性;③改善北方当地的饮水质量;④缓解生态缺水的问题,促进生态平衡;⑤改善黄淮海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
消极影响:可能造成生物入侵
“南水北调”对调入区的影响
※※
积极影响
缓解汛期长江中下游的洪水压力,减轻洪涝灾害
消极影响
①长江径流量减少,河流的自净能力下降,易造成水质下降;
②径流量减少,枯水期可能引起海水倒灌,导致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水质;
③泥沙淤积增加,阻碍航道通行,影响航运发展;
④下游地区水生生物和鱼类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
“南水北调”对调出区的影响
※※
积极影响:缓解供水紧张的局面
消极影响: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引发土壤次生盐碱化
“南水北调”对沿线地区的影响
※※
1.分析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东西两侧的降水差异及形成原因。
课本P79活动:分析澳大利亚雪山调水工程对区域的影响
答案:澳大利亚东南部大分水岭位于东南信风带上,东侧为东南信风迎风坡,降水多,而西侧是背风坡,位于雨影区,降水少。
2.说明澳大利亚修建雪山调水工程的原因。
答案: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大分水岭的墨累河流域是澳大利亚重要的农业区,但年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修建雪山调水工程可将东部的水调至西部干旱地区引水灌溉和发电,缓解墨累河流域缺水现状。
答案:
①为城市提供饮用水和电力;
②有效缓解了农牧业发展的缺水问题;
③为维护当地生态环境提供了一定的生态用水。
3.讨论雪山调水工程对墨累河流域的城市供水和供电、农牧业发展、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3.2.2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西气东输
1.西气东输的原因;
2.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8
西气东输
西气东输三线
西气东输工程的概况
读图思考下列问题
西气东输采用什么样的运输方式,有什么优缺点?
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哪三个部分?
西气东输分为哪两条线路,目标市场分别是?
西气东输工程一线工程主干管道建设途径我国哪些省、市、自治区?
西气东输一线主干管道自西向东经过了哪些地形区、河流?
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难度体现在哪?
一、西气东输工程概况
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于2002年正式开工建设。该工程以新疆生产及中亚进口的天然气资源为来源,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东南沿海地区作为天然气的主要输送目的地及消费地,建设从新疆至上海、广州、香港等地的输气管道。
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天然气开发建设、输气管道建设和用户管网建设三个部分,分四条线路。
1.管道运输的货物特点是什么?其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运输货物特点:
优点:
缺点:
液体或气体
运量大,损耗小,安全,连续性强
需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管道运输
2.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哪三个部分?
天然气开发建设、输气管道建设和用户管网建设。
轮南
上海
霍尔果斯口岸
广州
基础:
新疆天然气资源
主要目标市场: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靖边
香港
一线
上海
新疆
轮南
甘 肃
宁夏
陕西
山西
河南
安徽
江苏
4.西气东输工程一线工程主干管道建设途径我国哪些省、市、自治区?
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
一线
轮南
上海
塔里木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黄土
高原
华北平原
A处为什么向北弯?
河西走廊
A
5.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主干管道自西向东经过了哪些地形区、河流?
途径陕甘宁地区的长庆油气田得到补充气源,提高供气可靠性。
长江
黄河
淮河
经过的西部地区存在荒漠化问题。新疆的绿洲,甘肃的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有灌溉农业区,经过黄土高原,该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宁夏平原
一线
6.西气东输工程的难度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管道要穿越“三山一塬,五越一网。”
三山:太行山、太岳山、吕梁山。
一塬:黄土塬
五越:三次越黄河,一次越淮河,一次越长江。
一网:江南水网
全线地形地质复杂,施工难度非常大。
一线
穿越长江
江南水网
37
一线
西气东输工程二线工程主干管道建设途径我国哪些省、市、自治区?
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江西、广东、广西
二线
准噶尔盆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江南丘陵—华南丘陵—珠江三角洲
准噶尔盆地
河西走廊
宁夏平原
黄土
高原
华北平原
江汉平原
鄱阳湖平原
江南丘陵
珠江三角洲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管道自西向东、向南经过了哪些地形区、河流?
华南丘陵
二线
主供气源为中亚天然气,补充气源为新疆煤制气,管线西起新疆霍尔果斯,东南至福建福州
三线
随堂检测
1、西气东输工程干线走势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气候因素
C.城市因素 D.科技因素
2、沿西气东输干线自西(轮南)向东(上海),下列地理事物变化不正确的叙述是( )
A.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
B.年降水量越来越多
C.自然资源越来越贫乏
D.第三产业的比重越来越大
C
C
叁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①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对贫乏,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②西部地区能源丰富,经济水平低,能源消耗量小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会带来哪些问题?
(1)可吸入颗粒物增多
(2)酸雨范围增大
(3)煤炭的堆放、燃烧的废渣都会造成环境污染
(4)北煤南运给我国的铁路和公路运输带来了压力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
*天然气具有清洁优势,为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发展必须改变过分依赖煤炭的能源消费结构。
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的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3.西部是我国油气资源未来开发的重点战略之一
(1) 陆上四大气区
新疆气区
青海气区
鄂尔多斯气区
川渝气区
(2)开发利用现状
东北、华北油气田已到中后期
进入全面减产阶段,增产难度大
东部地区油气供需矛盾突出
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并实施了“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油气发展战略
西部地区成为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
叁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从国家层面的意义
①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优化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②为沿途各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对西部地区的影响
①将西部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2.
从具体意义分析
②将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的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的消费结构。
(2)对东部地区的影响
②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以及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3)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西气东输将使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对于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4)对环境的影响
①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
②在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可减少农民对薪柴的需求,从而缓解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
对东部地区来说
对西部地区来说
讨论:
西气东输工程是不是百利而无一害
——1.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投资巨大;
——2.途径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水土保持尤为严重;
西气东输的输气管道恰好需要通过新疆阿尔金山—罗布泊野双峰驼自然保护区。双峰野骆驼是一种十分珍贵的濒危物种,目前全世界仅存不到八百头。
国家目前已经决定,西气东输管线为野骆驼让路,改道而行。使管线长度增加了近十公里,而西气东输管线的平均造价是一公里一千万人民币。为了那不到八百头的野骆驼,西气东输管线从账面上多花了上亿元。
西气东输管线为野骆驼让路
总结: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对西部地区(调出区)发展的影响
①加快了资源开发,促进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
②加快天然气综合利用,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③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④有利于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因砍伐薪柴、破坏植被带来的环境压力
2.对东部地区(调入区)发展的影响
①缓解了能源紧缺的状况,
②优化了能源消费结构;
③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④带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⑤改善了大气环境质量;
不利影响 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环境复杂,施工不便,技术要求高,投资巨大。
途经地区地质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易造成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