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水 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教科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水果糖放入不同温度的水中,溶解得最快的是( )。
A.10℃ B.100℃ C.50℃
2.当水结成冰了,我们会发现( )。
A.体积变小了 B.质量变大了 C.不会流动了
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水变成水蒸气的是( )。
A.晾衣服 B.烧开水 C.结冰
4.关天水沸腾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量的多少影响着水沸腾时的温度
B.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至水面破裂释放出里面的水蒸气
C.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会升高
5.比较哪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强,就是比较( )。
A.溶解速度和溶解的量 B.相同量的水中,哪种物质溶解得多 C.哪种物质的溶解速度快
二.填空题
1.酒精灯的火焰中( )温度最高,加热时我们要用( )加热。
2.( )是用于分离水和食盐的仪器。
3.水结成冰后,就从液体变成了( )体,体积会( )。
4.当温度计受热时,液柱会( );当温度计受冷时,液柱会( )。
5.同样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是( )。
三.判断题
1.做过滤实验时,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直接倒入漏斗中。( )
2.蒸发的速度是不变的,与外界因素无关。( )
3.冬天,小明参加跑步后,嘴里不断冒出白气,那是水蒸气。( )
4.我们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水和食盐,但可以采取过滤的方法分离铁屑和沙。( )
5.用完酒精灯后,小文用灯帽将它盖灭,然后直接将酒精灯收拾起来。( )
四.连线题
1.水的形态结构
冰淇淋 液体
碳酸饮料 气体
雾 固体
五.简答题
1.放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会有水珠出现,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2.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水蒸气的现象?(至少写出三种)
3.食盐和水是怎样分离的?分离后水到哪里去了?
六.综合题
1.按要求填空。(只填序号)
①冰 ②水 ③水蒸气
(1)( )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2)( )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3)( )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中。
2.如下图所示,水在不同条件下会发生三态变化,根据图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水( )变成水蒸气,水( )变成冰。水( )(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如果发生变化,是( )发生了变化。
3.小硕在家中找来食盐、白糖、红糖、味精、面粉等材料,开展科学小实验活动,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1.食盐、白糖、红糖、味精这四种材料,它们都(______)[填“能”或“不能”]在水里溶解。这四种材料中,能比较明显看到溶解扩散过程的是(______)。
2.小硕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探究食盐、面粉能不能被水溶解。
这个实验的名称叫做( ),当1号杯中是盐水是,在2号杯中的是( )的水[填“清澈”或“浑浊”],当1号杯中是面粉和水的混合物时,滤纸上的残留物是( )。这说明食盐和面粉都能被溶解的说法是( )[填“对”或“错”]的。这个实验说明判定固体物质能不能被水溶解要看( )。
3.小硕想探究一下食盐的溶解能力,看看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在实验后期,做法比较合理的是( )
A.每次加入10克食盐 B.每次加入5克食盐 C.每次加入2克食盐
4.相同条件下,关于食盐和白糖的溶解能力说法正确的是( )
A.白糖的溶解能力强 B.食盐的溶解能力强 C.白糖和食盐的溶解能力相同
5.最后,小硕把这杯浓盐水放在了通风且能晒到太阳的地方,这几天后他发现( )。
A.杯子底部出现了较多的食盐颗粒
B.杯子底部原有的少量颗粒不见了,蒸发到空气中了
C.没有什么变化,和原来一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C
4.B
5.B
二.填空题
1.外焰;外焰
2.蒸发皿
3.固;增大
4.上升;下降
5.不同的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连线题
1.如下:
五.简答题
1.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我们把这一现象叫凝结。
2.水蒸气看不见摸不着,可以通过它的液化现象来认识它。比如清晨草叶上的露珠、烧水冒白气、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外壁上有水珠,都是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
3.①将盐水溶液倒入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加热。②边加热,边搅拌。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时,熄灭火焰,用余温将白色颗粒慢慢烘干。③收集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水加热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气中去了。
六.综合题
1.②;①;③
2.加热蒸发;冷却凝固;有;状态
3.1.能;红糖 2.过滤;清澈;面粉;错;滤纸上有没有残留物 3.C 4.A 5.A